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验配:近视力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1
作者 贾欢庆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年第9期124-125,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青少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用眼负荷,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呈现出低龄化、普遍化的趋势,青少年近视高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如此大的青少年近视群体给了中国眼镜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青少年验配也存在着诸...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青少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用眼负荷,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呈现出低龄化、普遍化的趋势,青少年近视高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如此大的青少年近视群体给了中国眼镜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青少年验配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导致一些患者出现用视疲劳和近视度数增长过快等。青少年验配需要科学的验光步骤、完整的双眼视功能检查及个性化的处理方案。临床验配中经常遇到近视力低下的患者,现将我中心近期诊治的近视力异常的病例分析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力 调节不足 调节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长期佩戴远用近视镜视近对近距隐斜量的影响
2
作者 田家培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2年第5期120-120,共1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长期佩戴远用近视镜视近产生的棱镜效应对其近距隐斜量的影响。方法:被检者100例(外隐斜86例,内隐斜14例),应用综合验光仪(NIDEK Model RT-2100),采用Vongraefe法测量其配镜时和佩戴一年后40cm处的隐斜量,采用配对t检验... 目的:探讨青少年长期佩戴远用近视镜视近产生的棱镜效应对其近距隐斜量的影响。方法:被检者100例(外隐斜86例,内隐斜14例),应用综合验光仪(NIDEK Model RT-2100),采用Vongraefe法测量其配镜时和佩戴一年后40cm处的隐斜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次隐斜量的变化。结果:佩戴一年后外隐斜变大者75例,外隐斜变小者2例;内隐斜变小者12例;内隐斜视变大者1例;隐斜无变化者10例(外隐斜9例,内隐斜1例)。经统计学分析,外隐斜的青少年配戴远用近视镜视近一年其外隐斜量平均增加1.38棱镜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隐斜的青少年佩戴远用近视镜视近一年其外隐斜量平均减小2.2棱镜度(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青少年长期佩戴远用近视镜视近会引起外隐斜量增大,内隐斜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隐斜 内隐斜 棱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33例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凯 司俊康 +3 位作者 杜宇翔 吴建峰 周蒙蒙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7-939,949,共4页
目的评估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方法收集高度散光患者33例(62眼),单纯角膜散光或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后环曲面RGPCL,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双环曲面RG... 目的评估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方法收集高度散光患者33例(62眼),单纯角膜散光或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后环曲面RGPCL,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双环曲面RGPCL。对高度散光眼配戴框架镜及Toric RGPCL的视力矫正效果进行比较;对〉2.00~4.00 DC、〉4.00 DC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相对框架镜的矫正幅度进行比较;对伴有高度近远视、低中度近远视的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的视力矫正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53眼验配后环曲面RGPCL,相对裸眼视力提高0.67±0.24,9眼验配双环曲面RGPCL,相对裸眼视力提高0.50±0.24,两种Toric RGPCL对视力的矫正作用均明显优于框架镜(t=9.21,P=0.00;t=6.49,P=0.00);〉2.00~4.00 DC、〉4.00 DC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后相对框架镜矫正视力分别提高0.17±0.15、0.26±0.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6);伴有不同球镜度数的高度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后,视力矫正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P〉0.05)。结论 Toric RGPCL对高度散光眼有理想的矫正效果,且对于〉4.00 DC散光眼矫正效果更佳,其对散光的矫正作用与球镜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高度散光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类动物的行为学视力测试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秀艳 毕爱玲 +4 位作者 战梅霞 李鹏 张月英 马先祯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5-648,共4页
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豚鼠等)被广泛应用于视觉研究领域,动物视觉疾病模型的研究离不开视功能的检测。目前国际上认可的动物视力测试方法包括电生理学视锐度测试和行为学视锐度测试,这两类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电生理学视力测试... 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豚鼠等)被广泛应用于视觉研究领域,动物视觉疾病模型的研究离不开视功能的检测。目前国际上认可的动物视力测试方法包括电生理学视锐度测试和行为学视锐度测试,这两类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电生理学视力测试方法(视觉诱发电位)具有侵入性,电极植入后需要恢复时间,并且所测得的视锐度值仅反映单细胞的电活动或神经核团的场电位,不能从整体水平反映动物的视觉功能,而行为学视力测试方法可弥补上述缺陷,故广泛运用于啮齿类动物的视锐度测量中。本文就啮齿类动物行为学视力测试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类动物 行为学视力 视觉水箱任务 虚拟视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