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蒙阴三个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的矿物学特征与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吕青 刘飞 +3 位作者 褚志远 葛跃进 刘潇 焦永鑫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25-1238,共14页
山东蒙阴常马庄、西峪和坡里三个金伯利岩带的金刚石含矿性存在显著差异,而三个矿带金刚石的矿物学特征是否亦存在差异还不清楚。本文整理和统计前人研究的山东蒙阴10万余粒金刚石数据,发现三个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的晶体颜色、粒度、晶体... 山东蒙阴常马庄、西峪和坡里三个金伯利岩带的金刚石含矿性存在显著差异,而三个矿带金刚石的矿物学特征是否亦存在差异还不清楚。本文整理和统计前人研究的山东蒙阴10万余粒金刚石数据,发现三个金伯利岩带金刚石的晶体颜色、粒度、晶体形态及表面形貌和包裹体等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1)51484粒常马庄金刚石以淡黄色为主,其次为无色和浅黄棕色,粒径范围0.5~2.0 mm比例最高,大于2.0 mm超过7%;53108粒西峪金刚石以无色为主,其次为淡黄色和褐色,0.5~1.0 mm粒径占比最高,大于2.0 mm的比例约4%;坡里405粒金刚石中,无色比例达70%以上,淡黄色次之,粒径均在1 mm以下。(2)常马庄4807粒金刚石以菱形十二面体为主,其次为八面体、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聚晶;单晶约占85%;西峪2479粒金刚石以八面体为主,其次为曲面十二面体,连生体较多,约占30%;坡里405粒金刚石以单晶阶梯状八面体为主,双晶和连生体很少。(3)4807粒常马庄金刚石的表面形貌类型最丰富;2479粒西峪金刚石中生长丘、倒三角凹坑、生长阶梯表面形貌发育比例相对较高,405粒坡里金刚石主要发育三角形凹坑、生长阶梯、生长丘。(4)西峪岩带红旗23号2粒金刚石中存在石墨和橄榄石包裹体,且橄榄石包裹体上覆石墨斑点,与常马庄已发现的橄榄石包裹体具有相似特征。利用西峪金刚石中橄榄石包裹体的拉曼位移数据计算源区压力为5.09 GPa和5.26 GPa,形成深度分别为168 km、174 km的克拉通地幔。(5)首次测定坡里岩带10粒金刚石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金刚石类型为ⅠaA和ⅠaA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颜色 晶体形态 包裹体 拉曼光谱 傅里叶红外光谱 山东蒙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金刚石原生矿近十年深部成矿预测 被引量:8
2
作者 冯爱平 刘传朋 +5 位作者 褚志远 夏立献 肖丙建 李新凤 徐磊磊 赵秀芳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1-894,共14页
山东近十年为实现金刚石找矿新突破,针对鲁西金刚石原生矿"攻深扫盲",开展了基于不同技术方法的深部成矿预测,主要包括:金刚石资源量定量预测(1600m以浅),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反演预测(1000 m以浅),基于重力、大地电... 山东近十年为实现金刚石找矿新突破,针对鲁西金刚石原生矿"攻深扫盲",开展了基于不同技术方法的深部成矿预测,主要包括:金刚石资源量定量预测(1600m以浅),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反演预测(1000 m以浅),基于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反射地震综合物理方法反演预测(4 km以浅),基于断裂构造特征分析对已知矿体深边部三维定位定量预测。本文系统阐述各深部预测的技术方法、参数选择、技术路线等,评价各预测方法的实际效果,提出将地球物理、地质钻孔、地质剖面等多元地质信息有效融合进行三维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思路,以进一步提高深部成矿预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总结了鲁西金刚石矿田由浅至深关于岩性、金刚石粒度及规模形态的变化规律,为今后金刚石找矿及预测工作中有效判别金伯利岩筒的"相带"部位、规模形态及含矿性提供经验积累,助力金刚石找矿及预测实现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原生矿 深部成矿 地球物理探测 三维定量预测 鲁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研究山东郯城砂矿的金刚石及包裹体类型 被引量:5
3
作者 吕青 焦永鑫 +3 位作者 葛跃进 肖丙建 褚志远 刘淑桢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5-906,共12页
对山东郯城砂矿中的金刚石开展了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显示,红外光谱均可见C-C的本征峰;绝大多数可见氮的吸收峰:双氮的吸收峰、聚合氮的吸收峰和氮片晶的吸收峰;部分可见氢的吸收峰:C-H的吸收峰、C-N的吸收峰和... 对山东郯城砂矿中的金刚石开展了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显示,红外光谱均可见C-C的本征峰;绝大多数可见氮的吸收峰:双氮的吸收峰、聚合氮的吸收峰和氮片晶的吸收峰;部分可见氢的吸收峰:C-H的吸收峰、C-N的吸收峰和H2O的吸收峰。郯城金刚石以Ⅰa型金刚石为主,有ⅠaA、ⅠaB、ⅠaAB型,而Ⅱa型仅1粒;氮类型包括双氮(A心)、聚合氮(B心)及氮片晶(B’心),说明金刚石中的孤氮(C心)已经转化为双原子氮,但部分双原子氮未完成进一步的聚形。金刚石拉曼峰值集中在1131cm^(-1),拉曼位移漂移程度较小,说明金刚石内部应力发生小幅的变化。在郯城金刚石中首次发现柯石英包裹体,出现139cm^(-1)、152cm^(-1)、212cm^(-1)、272cm^(-1)、328cm^(-1)、356cm^(-1)、428cm^(-1)和529cm^(-1)左右的拉曼峰值。在1粒金刚石中柯石英包裹体数量多达十余个,直径几μm至几十μm,呈针状、哑铃状、浑圆状和短柱状等多种形态。郯城金刚石中柯石英包裹体的出现,可作为郯城地区存在榴辉岩型金刚石的可靠标志,也佐证了该地部分金刚石的来源可能和洋壳循环或者俯冲过程有关。镁橄榄石包裹体上覆分散的黑色石墨斑点,与山东蒙阴、辽宁和湖南金刚石中的镁橄榄石等不同种类包裹体具有相似特征,推测这些石墨斑点是晶体包裹体形成后,由于外部环境温压条件的变化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包裹体 柯石英 山东郯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的撞击成因与找矿新思考
4
作者 李兆丽 刘飞 +3 位作者 郑永春 余晓艳 肖丙建 杨经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93-3496,共4页
“深地、深海、深空、深蓝”是代表科技发展前沿和我国战略发展方向的重要领域。其中,“深地”和“深空”是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是解决地球科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探索太阳系演化历史等科学问题,以及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深地、深海、深空、深蓝”是代表科技发展前沿和我国战略发展方向的重要领域。其中,“深地”和“深空”是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是解决地球科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探索太阳系演化历史等科学问题,以及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欧阳自远等, 2002;Wilson et al.,2004;李三忠等, 2010;郑永春等, 2011;郑永春和欧阳自远, 2014;杨经绥等, 2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科学 战略发展方向 地球科学 人类生存空间 欧阳自远 永春 基础理论问题 发展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沂南县东部土壤重金属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同 刘传朋 +3 位作者 邓俊 康鹏宇 王凯凯 赵玉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7-1508,共12页
【研究目的】山东是中国矿业与农业发达省份、沂南县东部堪称其代表。掌握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对生态健康风险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系统调查分析表层土壤样品4779件,获取Hg、Cd、Cr、Ni、As、Cu、Pb、Zn等元... 【研究目的】山东是中国矿业与农业发达省份、沂南县东部堪称其代表。掌握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对生态健康风险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系统调查分析表层土壤样品4779件,获取Hg、Cd、Cr、Ni、As、Cu、Pb、Zn等元素分布最新数据,并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等评价研究了生态健康风险及相关问题。【研究结果】(1)上述重金属均量与临沂市土壤背景值大致相当,仅Hg略偏高且变异系数最大,指示当地土壤Hg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与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相比,Cu、Cr、Ni是相对主要超标元素,As、Cd、Cu、Pb超标倍数大,它们均可能会产生生态健康危害;(2)据地累积指数平均值,该区土壤总体无污染,据单样值,Hg、Cu污染最突出,其他6元素污染较轻;(3)生态风险方面,Hg、Cd是主要生态风险元素,As、Cu次之。高生态风险区为铜井镇南东部、界湖镇西北金场附近以及县城西部主城区3个片区;(4)人体健康风险方面,重金属对成人不具有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极个别地区对儿童具有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Cr、As是主要非致癌风险元素,As致癌风险最大。【结论】沂南县东部土壤质量总体较好,铜井镇南东部、界湖镇西北金场附近以及县城西部主城区3个片区为高生态风险区,Hg、Cr、As为主要生态健康风险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土壤与农业地质调查工程 沂南县东部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沂南县东部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同 刘传朋 +3 位作者 康鹏宇 赵秀芳 邓俊 王凯凯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3-1182,共10页
为查明山东省沂南县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系统采集了4 779件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分析Cd、Hg、Pb、As、Cr、Ni、Cu、Zn元素含量及pH值,用地统计学、多元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可能来源... 为查明山东省沂南县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系统采集了4 779件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分析Cd、Hg、Pb、As、Cr、Ni、Cu、Zn元素含量及pH值,用地统计学、多元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Hg含量均值略高于临沂市表层土壤背景值,另外7种元素含量均值与临沂市土壤背景值相当。与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筛选值相比,研究区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浓度超标率低,但极大值的超标倍数较大,反映局部点式和小片污染较重。研究区8种元素含量水平总体表现出由西到东三级台阶下降的特征。研究区土壤中Cd、Pb、Zn、As高含量主要受控于自然源母岩,叠加了程度不同的工矿交通和农业活动因素;Cr、Ni几乎完全受控于成土母岩;Hg、Cu主要受控于沂南金场、铜井金矿采冶活动,其次受工业和交通排放以及农业粪肥、农药施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地球化学特征 源解析 沂南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沂南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生物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冯爱平 康鹏宇 +3 位作者 刘传朋 邓俊 梁成 刘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6-1227,共12页
为评价山东沂南富硒土壤中的硒在不同作物中的生物有效性并推测其来源,对研究区的土壤、植物和岩石样品进行对应采集,采用ICP-MS等测试了各样品硒元素的总质量分数和水溶态、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5种形态分量的质量分... 为评价山东沂南富硒土壤中的硒在不同作物中的生物有效性并推测其来源,对研究区的土壤、植物和岩石样品进行对应采集,采用ICP-MS等测试了各样品硒元素的总质量分数和水溶态、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5种形态分量的质量分数,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硒总质量分数受空间位置及水系约束明显;有效硒质量分数与硒总质量分数正相关,空间分布一致;土壤硒总质量分数与氮、磷质量分数正相关;土壤中硒的存在形态以亚硒酸盐为主。研究区富硒土壤上生长的花生、西瓜和核桃3种作物果实中硒元素富集;富硒土壤中硒的来源与区域地层中页岩、泥岩及上游铁矿相关,推测上述岩石经风化成土及后期水流搬运至黏土及砂质黏土区域被土壤黏土吸附沉积形成富硒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南 土壤 植物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太平洋板片晚二叠-早三叠世俯冲后撤:来自海南岛弧岩浆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飞 杨经绥 +3 位作者 冯光英 牛晓露 李观龙 张超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55-3483,共29页
海南岛大规模二叠-三叠纪侵入岩的形成是与古特提斯洋有关,还是与古太平洋俯冲闭合有关还存在巨大争议。本文对琼中金波两处辉绿岩脉及其围岩花岗岩的研究显示,露头1辉绿岩脉的锆石U-Pb年龄为245.4±3.8Ma,TiO_(2)含量(1.07%~1.18%)... 海南岛大规模二叠-三叠纪侵入岩的形成是与古特提斯洋有关,还是与古太平洋俯冲闭合有关还存在巨大争议。本文对琼中金波两处辉绿岩脉及其围岩花岗岩的研究显示,露头1辉绿岩脉的锆石U-Pb年龄为245.4±3.8Ma,TiO_(2)含量(1.07%~1.18%)低,而MgO(8.60%~9.41%)和Mg^(#)值(62.31~65.02)较高,为钙碱性系列,球粒陨石和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曲线中具有明显的Eu、Nb、Ta、Ti和Ba负异常,以及显著Th、U、Zr、Rb和Pb等正异常,(^(87)Sr/^(86)Sr)_(i)=0.707138~0.712797,(^(143) Nd/^(144)Nd)_(i)=0.511884~0.511965,ε_(Nd)(t)值为-7.01~-8.58,指示其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相比之下,露头2辉绿岩锆石U-Pb年龄为242.8±3.1Ma,但其TiO_(2)(2.65%~3.06%)含量较高,而MgO(4.24%~5.39%)和Mg^(#)值(40.09~45.86)较低,具有Eu、Rb、Pb、Nb、Ta和Ti弱正异常和Th负异常,(^(87)Sr/^(86)Sr)_(i)=0.690244~0.717031,(^(143) Nd/^(144)Nd)_(i)=0.512886~0.512915,ε_(Nd)(t)值为+6.41~+7.93,具有板内玄武岩的特征,指示其形成于板内裂解环境。辉绿岩脉围岩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55.3±3.0Ma和255.7±3.2Ma,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具有较高的SiO_(2)(71.62%~73.72%)、Na_(2)O+K_(2)O(6.60%~9.17%)和Al_(2)O_(3)(平均14.88%)含量,A/CNK值(0.97~1.03)较低,亏损Nb、Ta、Ti、Sr和Ba,富集Rb、Th、U和Pb,为高分异I型岛弧花岗岩。总的来看,二长花岗岩和辉绿岩形成于大陆岛弧挤压向伸展过渡的构造环境。对比二叠-三叠纪侵入岩体的走向、碰撞前-同碰撞-碰撞后岩浆岩的时代以及榴辉岩的变质年龄等,发现海南岛侵入岩与哀牢山-松马造山带明显不同,而与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岛弧岩浆岩类似,由此我们认为海南岛大规模晚二叠-早三叠世岩浆岩为古太平洋板片向欧亚板块俯冲后撤的产物,后撤过程受到古特提斯俯冲板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三叠纪 二长花岗岩 辉绿岩 俯冲后撤 大陆岛弧 古太平洋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新特提斯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飞 杨经绥 +1 位作者 连东洋 李观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13-2945,共33页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Z)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BNSZ)蛇绿岩代表了新特提斯洋壳和岩石圈地幔残余,是我国铬铁矿和蛇绿岩型金刚石的重要原产地,目前这两条蛇绿岩带的成因和相互关系还存在着争论。本文总结了YZSZ、BNSZ、狮泉河-纳木错...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Z)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BNSZ)蛇绿岩代表了新特提斯洋壳和岩石圈地幔残余,是我国铬铁矿和蛇绿岩型金刚石的重要原产地,目前这两条蛇绿岩带的成因和相互关系还存在着争论。本文总结了YZSZ、BNSZ、狮泉河-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SNMZ)和松多缝合带蛇绿岩的时空分布、组成和构造背景,归纳了拉萨地块晚古生以来的岩浆岩分布,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 Panjal地幔柱活动可能促使怒江洋和雅江西洋在早二叠世空谷期(283~272Ma)打开;(2)雅江东洋由于松多洋的南向俯冲在晚三叠世打开,与雅江西洋以萨嘎-措勤为界,并形成冈底斯东部245~200Ma岩浆热事件;(3)~140Ma班怒洋闭合以及南羌塘与北拉萨地块碰撞,导致雅江洋扩张速率加快而引发了北向拉萨地块的平板俯冲,进而导致班怒洋的再次裂解形成133~104Ma"红海型"小洋盆;(4) YZSZ缝合带西段南带蛇绿岩为北带的逆冲推覆体;(5) BNSZ和SNMZ蛇绿岩隶属于一个洋盆,后者代表了班怒洋成熟洋盆扩张脊的残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松多缝合带 冈底斯岛弧 蛇绿岩 新特提斯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蛇绿岩:记录了地幔柱影响的超慢速伸展和洋内俯冲过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飞 杨经绥 +2 位作者 牛晓露 李观龙 冯光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71-2994,共24页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出露东波和普兰等多个大型的超镁铁岩体,其成因还存在争议。为此我们近年来对东波蛇绿岩开展了地表填图并实施了一口1002m的科学钻探DSD-1。研究显示具有“厚幔极薄壳”特征的东波蛇绿岩记录了多期岩浆事件:(1)~1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出露东波和普兰等多个大型的超镁铁岩体,其成因还存在争议。为此我们近年来对东波蛇绿岩开展了地表填图并实施了一口1002m的科学钻探DSD-1。研究显示具有“厚幔极薄壳”特征的东波蛇绿岩记录了多期岩浆事件:(1)~137Ma的OIB型玄武岩和138~144Ma的OIB型辉绿岩和辉长岩,以及普遍出露熔融程度达30%以上的亏损型方辉橄榄岩,反映了早白垩世初期古洋盆受到地幔柱活动影响;(2)129Ma的薄壳均质辉长岩(I型)、128Ma的辉长岩脉(Ⅱ型)和科钻岩芯中厚18m辉绿岩(Ⅲ型)的地球化学成分均与西南印度洋洋脊玄武岩类似,它们是在慢速-超慢速扩张脊附近大洋核杂岩侵位过程中形成的;(3)地表辉绿岩脉(Ⅳ型)的SIMS和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21~123Ma,全岩地球化学具有异常低的REE、HFSE含量及明显的Th、Nb、Zr、Hf负异常,类似于Albanide-Hellenide造山带蛇绿岩中的无壳源物质混染的中钛玄武岩,指示辉绿岩脉形成于洋内初始俯冲环境。总的来说,东波蛇绿岩记录了早白垩世地幔柱影响的超慢速扩张和初始洋内俯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柱 大洋核杂岩 洋内俯冲 中钛玄武岩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洋的扩张脊俯冲:宗白增生杂岩中侏罗世辉长岩脉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飞 李观龙 +1 位作者 薄容众 杨经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47-1264,共18页
丁青蛇绿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被宗白增生杂岩分为东、西2个蛇绿岩体,面积分别约为400 km 2和150 km 2。宗白增生杂岩由异地体亚宗混杂岩和上部原地体陆缘碎屑沉积岩组成。亚宗混杂岩由低变质岩带、砾岩带、玄武质凝灰岩夹薄层... 丁青蛇绿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被宗白增生杂岩分为东、西2个蛇绿岩体,面积分别约为400 km 2和150 km 2。宗白增生杂岩由异地体亚宗混杂岩和上部原地体陆缘碎屑沉积岩组成。亚宗混杂岩由低变质岩带、砾岩带、玄武质凝灰岩夹薄层泥硅质岩带和作为主要基质的泥页岩夹薄层杂砂岩组成,其中泥页岩基质被中侏罗世辉长岩脉侵入。辉长岩脉发育双侧冷凝边,走向90°~110°不等,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成分均介于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之间,结合εNd(t)=1.88~2.41和(87 Sr/86 Sr)t=0.70912~0.70919,指示宗白辉长岩岩浆为大洋岩石圈地幔底部地震波低速带(LVZ)顶部富集挥发分和不相容元素的洋岛玄武岩型熔体,与源自LVZ下部亏损软流圈地幔的正常洋中脊玄武岩型熔体混合的产物,形成于弧前扩张脊与俯冲带相互作用的板片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脊俯冲 增生杂岩 辉长岩 丁青蛇绿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山区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康鹏宇 刘传朋 +3 位作者 梁成 冯爱平 刘同 宗传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7-886,共10页
为建立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特殊地质背景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在沂南县西南部研究区采集各类土壤样品1029件,均分析了N、P、K、Mn、B、Mo、Cu、Zn、Co、V、Ni、Sr、Tl、Ti、As、Cd、Hg、Pb、Cr、Se、F、I、Ge、有机质、Na2O、SiO2、MgO、... 为建立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特殊地质背景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在沂南县西南部研究区采集各类土壤样品1029件,均分析了N、P、K、Mn、B、Mo、Cu、Zn、Co、V、Ni、Sr、Tl、Ti、As、Cd、Hg、Pb、Cr、Se、F、I、Ge、有机质、Na2O、SiO2、MgO、CaO质量分数及pH等29项指标。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建立了由土壤养分指标和环境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并对该区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土壤质量以良好、中等为主(土壤环境清洁,土壤养分丰富或中等);研究区中部地区土壤肥力较好(w(N)>0.10%,w(P)>0.06%,w(K)>2.50%),西南部、东北部山区土壤肥力较差(w(N)<0.075%),土壤质量等级偏低。全区80%左右土壤的N元素、B元素、有机质均不足以满足常规农业生产需要,对常规作物生长不利。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水平总体较好,重金属元素分布受地质背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地球化学评价 沂蒙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格尔木市分水岭北地区铜金矿综合信息找矿预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同 刘传朋 +3 位作者 康鹏宇 邓俊 王凯凯 刘卫东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5-307,共13页
基于成矿系列理论和GIS为平台的综合信息找矿预测理论方法,梳理分水岭北地区地质背景,分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铜金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建立找矿模式,析出研究区金铜矿产可能的5个成矿系列,并以综合信息法、逻辑信息量法、找矿信息量法做... 基于成矿系列理论和GIS为平台的综合信息找矿预测理论方法,梳理分水岭北地区地质背景,分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铜金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建立找矿模式,析出研究区金铜矿产可能的5个成矿系列,并以综合信息法、逻辑信息量法、找矿信息量法做成矿预测,圈划找矿靶区8处,优选出3个A类找矿靶区。对比分析5种找矿靶区的圈划方法后认为,定量以定性为基础,是定性过程和结果的定量表达,并能规范化、精细化、客观化定性的过程和结果,防范定性过程和结果的主观错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北 铜金矿 成矿系列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地区角闪石岩地球化学、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凯凯 刘传朋 +2 位作者 邓俊 梁成 刘同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1-784,I0001-I0003,共17页
基性-超基性岩脉群通常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是示踪地幔源特征以及大陆和超大陆破裂的重要标志。鲁西地区角闪石岩为研究古元古代岩浆源和构造演化提供了一个窗口。本文对鲁西地区角闪石岩进行了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及角闪石、黑云母电... 基性-超基性岩脉群通常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是示踪地幔源特征以及大陆和超大陆破裂的重要标志。鲁西地区角闪石岩为研究古元古代岩浆源和构造演化提供了一个窗口。本文对鲁西地区角闪石岩进行了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及角闪石、黑云母电子探针原位分析。角闪石岩具板内构造环境,来自富集地幔。通过角闪石、黑云母成因分析,均具有幔源成因,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02~781℃;结晶压力为29.8~228.8MPa,结晶深度1~7.5km,结晶时氧逸度变化范围在NNO+2.68到NNO+3.35之间。结合本次获得角闪石岩磷灰石U-Pb年龄为(1817±35) Ma,认为鲁西地区(1817±35) Ma处于板内拉伸环境,存在幔源岩浆上侵,已进入大陆裂解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地区 角闪石岩 岩石地球化学 矿物学 氧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特瑞爱肯冰期下限及沉积物源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俊 刘传朋 +2 位作者 葛跃进 刘同 王凯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4-336,共13页
本文通过对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特瑞爱肯组底部含冰碛砾砂质泥岩的碎屑锆石进行U-Pb年龄测定,获得100组U-Pb年龄有效数据,最年轻碎屑锆石U-Pb年龄652.5±12.0 Ma,该年龄代表了特瑞爱肯组的最大沉积年龄,也表示特瑞爱肯冰期的下限。... 本文通过对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特瑞爱肯组底部含冰碛砾砂质泥岩的碎屑锆石进行U-Pb年龄测定,获得100组U-Pb年龄有效数据,最年轻碎屑锆石U-Pb年龄652.5±12.0 Ma,该年龄代表了特瑞爱肯组的最大沉积年龄,也表示特瑞爱肯冰期的下限。本文获得的特瑞爱肯冰期下限与南沱冰期、Marinoan冰期下限较为一致,认为三者的发生具有等时性。对其余较老年龄分析,U-Pb年龄峰值为800 Ma和1911 Ma的碎屑锆石具有显著优势,特瑞爱肯冰期的沉积物源主要为来自715~887 Ma、1700~2300 Ma及2400~2800 M的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年代 新元古代特瑞爱肯冰期 新疆库鲁克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