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灾害对郯城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1
作者 徐静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8期202-202,207,共2页
利用山东省郯城县气象局气象观测数据以及气象灾情等有关资料,分析了郯城县气象灾害特点以及气象灾害对郯城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防御对策,以期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影响 防御对策 山东郯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城银杏生长气象条件及最佳观赏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蒋红霞 冯慧慧 +1 位作者 丁圆月 朱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8期164-166,共3页
利用1981 ~ 1993、2012 ~2014年郯城中华银杏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郯城银杏生长气象条件及最佳观赏期特点,结果表明,郯城的气温、地温、光照条件均适合银杏生长发育;5~ 10月的降水量及相对湿度条件也均适合银杏生长发育,但5~10月的... 利用1981 ~ 1993、2012 ~2014年郯城中华银杏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郯城银杏生长气象条件及最佳观赏期特点,结果表明,郯城的气温、地温、光照条件均适合银杏生长发育;5~ 10月的降水量及相对湿度条件也均适合银杏生长发育,但5~10月的月极端最高气温均高于28℃,所以栽培中要注意防御高温.郯城银杏最佳观赏期平均开始时间是10月13 ~ 14日,最早的是10月7日,最晚的是10月19日;最佳观赏期平均持续时间是17 d,最长的是26d,最短的是8d.开始时间与持续时间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19.开始时间与前期日均温、总降水量、总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长期累积效应数据的相关性不明显,与临近一周的日均温、平均气温日较差、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短期效应数据均呈显著负相关;持续时间与前期总降水量、总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长期累积效应数据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前期日均温、短期临近一周的日均温、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临近一周的降水量、期间日照时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城银杏 气象条件 最佳观赏期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模式下2001—2016年郯城主要粮食作物气象适宜度对比分析
3
作者 冯慧慧 蒋红霞 +5 位作者 丁圆月 徐静静 朱迅 高飞 陈滔 王成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162-165,共4页
[目的]构建简单适用的粮食作物气象适宜度计算模型。[方法]利用2001—2016年山东省郯城县逐日气象资料和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发育期及单产资料,采用近年研究中主流气象适宜度模型和该研究自称的主推模型2种模式,分别计算了2... [目的]构建简单适用的粮食作物气象适宜度计算模型。[方法]利用2001—2016年山东省郯城县逐日气象资料和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发育期及单产资料,采用近年研究中主流气象适宜度模型和该研究自称的主推模型2种模式,分别计算了2001—2016年郯城境内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气象条件适宜度,并对比分析了2种模式下气象条件适宜度与气象产量的相关性。[结果]主流模型较主推模型计算出的气象适宜度普遍偏低;水稻生长发育气象适宜度计算中,主推模型表现较好;小麦生长发育气象适宜度计算中,2种模式均表现欠佳;玉米生长发育气象适宜度计算中,主流模型表现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模型 主推模型 主要粮食作物 气象条件适宜度 对比分析 郯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草莓生长气象因素及服务措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静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209-210,共2页
依据2010年10月至2016年2月郯城县气象观测资料,从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综合分析了郯城县大棚草莓生长气象条件以及不利气象因子发生时的预防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气象服务措施。
关键词 大棚草莓 气象条件 服务措施 山东郯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气象台站现代气象工作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范长征 蒋红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0期323-324,共2页
从基层气象台站中的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干部职工队伍建设、部门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和气象文化建设、惠民工程建设等6个方面浅析做好基层气象工作的出路和方法,以指导基层气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气象台站 现代气象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城县暴雨天气系统分析
6
作者 范长征 高飞 +1 位作者 丁圆月 刘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0期270-270,274,共2页
对郯城县气象站(地处东经118°19′、北纬34°36′)近3年(2008年—2010年)所出现的9次暴雨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大多数暴雨的产生与几个影响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暴雨过程中的物理量场的变化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因此,提出... 对郯城县气象站(地处东经118°19′、北纬34°36′)近3年(2008年—2010年)所出现的9次暴雨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大多数暴雨的产生与几个影响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暴雨过程中的物理量场的变化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因此,提出几个系统共同影响下暴雨产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影响系统 物理量 山东郯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市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翠翠 李春光 +2 位作者 张泽铭 李军 郭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04-4305,4363,共3页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济宁市(包括11个县市区)1970-2009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济宁市历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大于...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济宁市(包括11个县市区)1970-2009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济宁市历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速率;年降水量的变化分为明显的2个阶段,前30年稳定下降,而后10年呈上升趋势,济宁市降水总体呈略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夏季下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日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码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范长征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30-31,共2页
地面天气报告中的低云码CL、中云码CM、高云码CH各有不同的选择,而每种电码的出现都标志着不同的天空状况,该文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诠释了云码对应的天空状况,为上级台站了解各台站上空的天空状况提供了参考,同时为正确的天气预报... 地面天气报告中的低云码CL、中云码CM、高云码CH各有不同的选择,而每种电码的出现都标志着不同的天空状况,该文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诠释了云码对应的天空状况,为上级台站了解各台站上空的天空状况提供了参考,同时为正确的天气预报提供了依据,在天气预报的制作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码 天气预报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蒋红霞 丁圆月 +2 位作者 范长征 高飞 胡顺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262-264,共3页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17个站1951—2003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秋季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秋季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相对偏少,70年代年际变化显著,50年代与90年代属于雨水丰沛期,多雨期与少雨期交替出现,整体为弱的减...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17个站1951—2003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秋季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秋季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相对偏少,70年代年际变化显著,50年代与90年代属于雨水丰沛期,多雨期与少雨期交替出现,整体为弱的减少趋势,从降水减少程度看,华北地区东北部变化比西南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降水 时空变化 特征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印度洋地区OLR季节内振荡研究
10
作者 朱迅 赵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7期21-22,共2页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1979—2008年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数据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北纬30°至南纬30°,东经30°~120°)OLR不同时间尺度,尤其是季节内尺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热带印度洋... 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1979—2008年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数据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北纬30°至南纬30°,东经30°~120°)OLR不同时间尺度,尤其是季节内尺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热带印度洋地区的OLR分布低值区主要是在赤道印度洋中部,高值区位于沙漠地区;OLR的变化周期主要有年、半年和30~90 d周期;对季节内振荡的传播移动进行研究发现波动大体是自西向东、自南向北传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印度洋 OLR 季节内振荡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天气报中8NhCLCMCH的编报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飞 范长征 丁圆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5期289-290,共2页
天气报8NhCLCMCH组在地面气象电码手册中提到的很少,以列表举例的形式对此组编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使观测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熟练掌握8组的编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面天气报 8NhCLCMCH 编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7月4-5日鲁南纬向切变线强降水分析
12
作者 丁圆月 范长征 +1 位作者 刘惠 高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4期230-232,共3页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对2013年7月4—5日山东中南部出现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PWV与降水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主要由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低层纬向切变线影响,鲁中、鲁南出现大暴雨天...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对2013年7月4—5日山东中南部出现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PWV与降水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主要由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低层纬向切变线影响,鲁中、鲁南出现大暴雨天气。2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暴雨区,提供水汽条件,低层切变线辐合上升运动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切变线南侧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前期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切变线北侧冷区;后期冷空气从高空向下渗透,冷暖空气交汇在850 h Pa纬向切变线上,在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剧烈,辐合上升强烈,强降水区主要发生在切变线的暖区一侧。3PWV的变化与降水的开始结束密切相关,是降水开始结束的前兆信号,开始的前兆信号比较明显,降水峰值与PWV的峰值相对应。PWV高值持续时间与降水持续时间大致相等。降水期间,PWV振幅与雨强大小成正比,振幅越大,雨强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变线 西南暖湿气流 暴雨落区 PWV变化 2013年7月4—5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报表审核A文件疑误信息的分析处理
13
作者 高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290-290,293,共2页
为了更好地把月报表制作好,减少错情,提高质量。通过对2007—2009年月报表A文件疑误信息进行审核,并总结其分析处理方法,为今后制作报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月报表 A文件 疑误信息 分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秋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14
作者 丁圆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7期11-12,共2页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17个站1951—2003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秋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秋季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前处于偏暖时段,90年代中期以后急剧降温,气温随着时间变化而降低的趋势显著,从降温的幅...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17个站1951—2003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秋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秋季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前处于偏暖时段,90年代中期以后急剧降温,气温随着时间变化而降低的趋势显著,从降温的幅度上看,华北的西部比东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气温 时空变化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