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却速率对铸态A356铝合金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建华 周吉学 +3 位作者 唐守秋 王金伟 张琳琳 陈燕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63-66,共4页
研究不同冷却速率对A356合金铸态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合金二次枝晶间距减小,共晶Si相由粗大的针片状向细小的短棒状或颗粒状转变,合金的拉伸性能得到改善。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205 MPa,屈服强度达到1... 研究不同冷却速率对A356合金铸态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合金二次枝晶间距减小,共晶Si相由粗大的针片状向细小的短棒状或颗粒状转变,合金的拉伸性能得到改善。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205 MPa,屈服强度达到143 MPa,延伸率达到10.4%。通过控制冷却速率,可细化A356合金的铸态组织,提高合金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速率 A356铝合金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挤压比条件下挤压工艺对AZ31B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运腾 林涛 +3 位作者 周吉学 庄海华 马百常 杨院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55,59,共5页
研究了低挤压比(挤压比8)下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对AZ31B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显微组织,采用材料拉伸试验测试了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拉伸试样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低挤压比时棒材的组织为典型... 研究了低挤压比(挤压比8)下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对AZ31B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显微组织,采用材料拉伸试验测试了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拉伸试样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低挤压比时棒材的组织为典型的混晶组织——由发生再结晶的细小晶粒包裹未发生再结晶的粗大晶粒;300~400℃时,随挤压温度的提高,材料的伸长率升高,抗拉强度下降;在300℃挤压时,随挤压速度的提高,材料的伸长率升高,抗拉强度下降,挤压棒的拉伸断口由混合断裂转变为明显韧性断裂;250℃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340 MPa,屈服强度280 MPa,伸长率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挤压工艺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低挤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47)Ti_(44)Nb_9形状记忆合金冲击过程形变行为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洪涛 周吉学 +2 位作者 刘清 刘运腾 庄海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3,共5页
利用轻气炮装置在不同加载速率下对Ni_(47)Ti_(44)Nb_9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动态冲击加载试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先进手段对样品的形变行为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冲击过程合金样品的物相... 利用轻气炮装置在不同加载速率下对Ni_(47)Ti_(44)Nb_9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动态冲击加载试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先进手段对样品的形变行为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冲击过程合金样品的物相转变机制和微观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冲击后样品内部存在大量微观缺陷,NiTi基体相与β-Nb粒子相均发生了明显的形变,但未发生应力引发马氏体相变过程,这可能是由于Ni_(47)Ti_(44)Nb_9合金马氏体相变温度较低以及β-Nb粒子对相变过程的阻碍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NI47TI44NB9 冲击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挤压管材快速微弧氧化工艺
4
作者 陈燕飞 刘洪涛 +2 位作者 周吉学 宋晓村 杨院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87,194,共4页
以AZ31B挤压镁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快速微弧氧化工艺对氧化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简单电解液配方、大电流密度、短时间的工艺参数,可实现AZ31B挤压镁合金管材的快速微弧氧化处理。粗糙的基体表面能实现自平整,氧化膜呈现规则致... 以AZ31B挤压镁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快速微弧氧化工艺对氧化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简单电解液配方、大电流密度、短时间的工艺参数,可实现AZ31B挤压镁合金管材的快速微弧氧化处理。粗糙的基体表面能实现自平整,氧化膜呈现规则致密的火山口形貌。此外,该工艺氧化处理时间相比传统工艺缩短到2-3 min,可获得6μm以上的氧化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镁合金 氧化膜 陶瓷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镁合金疲劳行为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晓村 赵东清 +1 位作者 周吉学 杨院生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84,共7页
从疲劳循环变形响应行为、疲劳寿命、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等方面,综述了变形镁合金疲劳行为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加载条件、环境、表面状态等对变形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指出添加稀土元素,进行喷丸、表面滚压处理和合理的热处理可提高... 从疲劳循环变形响应行为、疲劳寿命、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等方面,综述了变形镁合金疲劳行为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加载条件、环境、表面状态等对变形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指出添加稀土元素,进行喷丸、表面滚压处理和合理的热处理可提高变形镁合金的疲劳强度,延长疲劳寿命,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对变形镁合金疲劳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镁合金 疲劳性能 循环变形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