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发展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基于CHFS(2019)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安强身 白璐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60,共10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优化家庭财富管理,成为扩大内需与畅通国内循环的重要路径。利用CHFS(2019)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优化家庭财富管理,成为扩大内需与畅通国内循环的重要路径。利用CHFS(2019)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且对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对一、二线城市家庭的影响大于三线城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和概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提高居民金融素养,从而促进更多人群使用数字金融,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金融资产 居民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与趋向研判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蕴萍 赵建 叶丹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123,共9页
收入分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从各个层面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而又卓有成效的改革。改革开放之前,主要采取的是工资分、计时制和职位... 收入分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从各个层面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入而又卓有成效的改革。改革开放之前,主要采取的是工资分、计时制和职位等级制等,讲求的是同一层级内的平均主义和绝对公平。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变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变迁举措从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到要素市场的建立和深化,再到财产性收入的确认和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都极大地提高了要素的活力和积极性,对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缩减收入差距的条件下实现经济更有效率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是新时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更多新要素参与,三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是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人力资本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兼论金融监管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40
3
作者 冯素玲 赵书 吴昊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4-100,共17页
基于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存在驱动效应,且二者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特别地,金融科技对企业财务风险抑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有效... 基于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存在驱动效应,且二者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特别地,金融科技对企业财务风险抑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在较强的金融监管约束下,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来看,在金融市场发达地区和科技型企业中,金融科技对企业财务风险呈现更强的抑制效果;金融监管强化了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和科技型企业中金融科技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并能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企业财务风险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贷平台异质性、信任倾向与决策理性--基于出借人对网贷平台选择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安强身 胡金焱 于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0-135,共16页
出借人的平台选择决策理性不足是我国网络借贷风险形成的重要诱因。将出借人对网贷平台的信任分为制度型信任与认知型信任,由平台异质性因素引致的两类信任倾向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出借人的决策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网贷平台信息所对应... 出借人的平台选择决策理性不足是我国网络借贷风险形成的重要诱因。将出借人对网贷平台的信任分为制度型信任与认知型信任,由平台异质性因素引致的两类信任倾向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出借人的决策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网贷平台信息所对应的解释变量对出借人投资均具有正向作用,但认知型信任在出借人平台选择决策中的权重要大于制度型信任,规模、背景等认知型信任构成的歧视制约了出借人在网贷平台选择上的决策理性。提高出借人决策理性和规范网贷市场发展,需要完善和强化相关制度建设,促进投资者决策信任由认知型信任向制度型信任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贷平台 决策理性 制度型信任 认知型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作用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33
5
作者 安强身 刘俊杰 李文秀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共23页
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成为释放中国内需潜力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将CFPS微观调查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匹配,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 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成为释放中国内需潜力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将CFPS微观调查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匹配,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价格效应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影响。结构效应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提高,数字化程度作用较小。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低消费阶层、中西部和乡村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间接促进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由此,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内需扩大,需要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提升数字化程度,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收入水平 社会保障 消费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传递、声誉约束与投资风险缓释 被引量:6
6
作者 安强身 张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101,共10页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有效识别平台披露信息价值是投资者防范和降低自身决策风险的前提。本文以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衡量信号传递,以平台有无提供高管信息衡量声誉约束,利用845家网贷平台数据,实证检验信号传递和声誉约束在降低网贷市场...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有效识别平台披露信息价值是投资者防范和降低自身决策风险的前提。本文以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衡量信号传递,以平台有无提供高管信息衡量声誉约束,利用845家网贷平台数据,实证检验信号传递和声誉约束在降低网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平台信息披露数量越多、质量越高以及主动披露高管信息且高管教育背景越好,平台风险越低,投资者人数越多。投资者能够有效识别平台传递信号,与平台相互博弈并辨别风险,将有助于倒逼平台规范运营,促使网贷行业回归金融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决策风险 信号传递 声誉约束 网贷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