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10年费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来晓 谢晓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188-190,共3页
根据1961—2010年费县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费县温度以0.24℃/10年的倾向率上升,其中1961—1980年以0.03℃/10年的倾向率上升,1981—2010年... 根据1961—2010年费县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费县温度以0.24℃/10年的倾向率上升,其中1961—1980年以0.03℃/10年的倾向率上升,1981—2010年上升率为0.43℃/10年,且秋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费县冬季温度变化幅度最大,稳定性最差;夏季稳定性最好。近50年费县降水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倾向率为-10.2 mm/10年,夏、秋、冬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20世纪80年代为少雨期。降水量秋季稳定性最差;夏季降水量最大,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气候变化特征 山东费县 1961-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县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2
作者 丁来晓 刘海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266-267,共2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地面加密资料和雷达资料,对费县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冷槽和切变线共同作用造成的强烈上升运动是此次大暴雨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大暴雨 过程分析 影响系统 物理量场 山东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县霾天气气候特征及防御措施
3
作者 刘婷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229-230,共2页
利用费县2005—2016年的霾日数气象资料,分析其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费县霾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霾天气主要发生在秋冬季,春夏季较少,6月霾天气呈减少趋势,每年的霾日数呈增长趋势。针对霾天气的危害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期为费... 利用费县2005—2016年的霾日数气象资料,分析其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费县霾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霾天气主要发生在秋冬季,春夏季较少,6月霾天气呈减少趋势,每年的霾日数呈增长趋势。针对霾天气的危害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期为费县霾天气的防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天气 气候特征 防御措施 山东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8期256-257,共2页
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定义,综述了光学遥感及微波遥感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以为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林业研究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11月23—24日鲁南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5
作者 于富荣 高安春 +3 位作者 王庆华 于旭平 胡顺起 朱义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1期202-205,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23—24日鲁南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表明:南支槽与沿中层锋区东移的西风槽的先后影响是暴雪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925 h Pa从东北平原、渤海、...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23—24日鲁南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表明:南支槽与沿中层锋区东移的西风槽的先后影响是暴雪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925 h Pa从东北平原、渤海、山东半岛回流的强冷空气不但起冷垫作用,而且在雨雪相态转换中起主要作用,暴雪位于700 h Pa西南急流核下风方的西南气流的风速辐合区内、850 h Pa切变线附近和925 h Pa东北急流内。小时雨雪强度与700 h Pa西南气流和925 h Pa东北急流的强度相对应,即西南气流和东北气流强时,小时雨雪量强,700 h Pa转为西北气流时,降雪过程结束,925 h Pa东北气流迅速减弱。由于逆温层的存在,850 h Pa-4℃雨雪转换指标失真,本次过程中925 h Pa和1 000 h Pa转雪后均在-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回流 急流 逆温 鲁西南 2015年11月23-24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