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群Wistar大鼠的微卫星DNA遗传监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瑞生 张巧云 +2 位作者 董罡 吴晓燕 陈振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0期78-82,共5页
随机选取9只SPF级Wistar大鼠,其中4只雌性和5只雄性.在大鼠染色体上筛选了30个基因座位点,利用PCR扩增技术对封闭群Wistar大鼠群体进行了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结果有30对引物经扩增后均有图带产生,没有无效基因存在,图带均为双带.不同... 随机选取9只SPF级Wistar大鼠,其中4只雌性和5只雄性.在大鼠染色体上筛选了30个基因座位点,利用PCR扩增技术对封闭群Wistar大鼠群体进行了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结果有30对引物经扩增后均有图带产生,没有无效基因存在,图带均为双带.不同个体间的相似系数主要分布在0.3~0.8之间,在0.5~0.8之间占总数的94.4%,最高值为0.733.9号个体与其余个体间相似系数相对低于其他个体间的相似系数.筛选出了19个微卫星位点具有显著多态性,为建立一种对Wistar大鼠进行准确可靠、快速简便的遗传监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 WISTAR大鼠 遗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突变卷毛小鼠部分生长发育指标初探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晓娟 张巧云 +1 位作者 李蓓 李瑞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36-39,共4页
目的利用近交培育建立BALB/c突变卷毛小鼠模型,分析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间生长发育和脏器系数的突变差异。方法选择21 d、42 d和63 d三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别测量体质量、头长、体长、... 目的利用近交培育建立BALB/c突变卷毛小鼠模型,分析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间生长发育和脏器系数的突变差异。方法选择21 d、42 d和63 d三个不同日龄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别测量体质量、头长、体长、尾长及主要脏器质量,计算头体比、尾体比及脏器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4代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已完全纯合。21d和42d突变卷毛小鼠头体比和尾体比小于正常小鼠(P<0.05);63d突变卷毛小鼠的体质量、头体比和尾体比均小于正常小鼠(P<0.05)。21d突变卷毛小鼠的心脏、脾脏、卵巢、子宫系数均大于正常小鼠(P<0.05,P<0.01);42d突变卷毛小鼠的心脏和胸腺系数低于正常小鼠,脑和睾丸系数高于正常小鼠(P<0.05,P<0.01);63d突变卷毛小鼠的心脏和子宫系数低于正常小鼠,脑系数高于正常小鼠(P<0.05,P<0.01)。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与正常小鼠的外观特征和脏器系数均存在差异,这些突变差异对于研究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生长发育、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 C小鼠 突变卷毛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门静脉高压对血清内毒素及肠黏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娟 张巧云 +5 位作者 冯帆 姜棋予 柴燕涛 李润 侯俊 李瑞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单纯门脉高压对血清内毒素以及肠黏膜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4只)和模型组(3 d组、7 d组、10 d组,每组4只),模型组构建门脉部分结扎模型,分别在3 d、7 d、10 d采集血液及大鼠的空肠、回肠和结肠,采用ELIS... 目的研究大鼠单纯门脉高压对血清内毒素以及肠黏膜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4只)和模型组(3 d组、7 d组、10 d组,每组4只),模型组构建门脉部分结扎模型,分别在3 d、7 d、10 d采集血液及大鼠的空肠、回肠和结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毒素含量观察内毒素的变化情况,采集各组不同部位肠组织进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均成功构建了门静脉部分结扎模型。三个不同时间点血清内毒素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成模3 d后各肠段还未发生很大的损伤;成模7 d后各肠段较3 d粘膜层的局部肠绒毛出现了部分破坏和肿胀,上皮细胞与固有层间连结出现了松散的状况;成模10 d较3 d和7 d的肠粘膜层、固有层均出现了明显的损伤。结论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门脉高压短时间内可以造成肠黏膜的损伤,但肠道产生的内毒素不会超出肝脏的处理能力而出现血清内毒素的升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内毒素 肠黏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