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一次积层混合云暴雨三维风场的双多普勒雷达探测 被引量:6
1
作者 盛日锋 王俊 +1 位作者 李欣 龚佃利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1-737,共7页
使用地基双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资料和常规探测资料,对2005年9月19日凌晨发生在鲁中地区的一次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时段暴雨是积层混合云降水所致,中低层存在切变线和辐合线,风场中尺度结构造成小尺度对流单体的发展,这些对流单体... 使用地基双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资料和常规探测资料,对2005年9月19日凌晨发生在鲁中地区的一次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时段暴雨是积层混合云降水所致,中低层存在切变线和辐合线,风场中尺度结构造成小尺度对流单体的发展,这些对流单体以带状结构组成回波群镶嵌在大面积的层状云中;伴随弱冷空气侵入,风场的中尺度结构主要出现在4 km以下的层次,中低层切变线和冷空气的侵入是强回波单体发展的动力因素;在垂直方向上,强回波区有明显的垂直运动。风场的中尺度结构对鲁中强降水的发生和维持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多普勒雷达 暴雨 三维风场 中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0年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蒙阴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耿长友 裴洪芹 王庆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211-214,216,共5页
以蒙阴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对蒙阴近50年来蒸发皿蒸发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日照、气温、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进行了相关性及趋势性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蒙阴年平均蒸发... 以蒙阴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对蒙阴近50年来蒸发皿蒸发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日照、气温、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进行了相关性及趋势性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蒙阴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通过99%的置信度检验,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春、秋3季,夏季最为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期蒸发皿蒸发量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具有21.1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蒸发皿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和风速的显著减少以及水汽压的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皿蒸发量 趋势分析 气象因子 小波分析 山东蒙阴 1961-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