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
16
1
作者
彭化生
孙翠云
吕红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62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2例,在降血压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62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2例,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肠溶阿司匹林(75mg/d)。对照组80例,仅给予降血压治疗。共随访3年,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2、3年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的比值、颈动脉斑块积分及血压、血脂、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在随访后第1年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分别为(1.01±0.12)mm、3.8±2.5,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3年分别为(0.80±0.16)mm、2.6±1.6;(0.80±0.20)mm、2.5±1.2,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内径比值在干预后也明显降低。随访结束时,干预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0.90%和4.8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能延缓和逆转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阿司匹林
斯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药物干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彭化生
孙翠云
刘美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干预作用和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177例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其中90例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d)...
目的探讨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干预作用和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177例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其中90例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d)进行治疗(干预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年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频谱形态,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等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并与87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1年,干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频谱形态等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2,3年,上述各项指标均改善(P<0.01),频谱形态明显好转。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上述指标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11%(10/90),低于对照组的24.14%(21/87)(P<0.01)。结论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可稳定并延缓高血压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进程,对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闭塞性疾病
脑动脉疾病
洛伐他汀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
16
1
作者
彭化生
孙翠云
吕红霞
机构
山东省
菏泽市
第三
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山东省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彩色超声室
山东省
菏泽市
第三
人民医院
药剂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62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2例,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肠溶阿司匹林(75mg/d)。对照组80例,仅给予降血压治疗。共随访3年,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2、3年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的比值、颈动脉斑块积分及血压、血脂、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在随访后第1年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分别为(1.01±0.12)mm、3.8±2.5,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3年分别为(0.80±0.16)mm、2.6±1.6;(0.80±0.20)mm、2.5±1.2,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内径比值在干预后也明显降低。随访结束时,干预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0.90%和4.8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能延缓和逆转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阿司匹林
斯伐他汀
Keywords
Hypertension
Carotid artery diseases
Uhrasonography, Doppler, color
Aspirin
Simvastatin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药物干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彭化生
孙翠云
刘美华
机构
山东省
菏泽市
第三
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山东省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彩色超声室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干预作用和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177例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其中90例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d)进行治疗(干预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年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频谱形态,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等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并与87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1年,干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频谱形态等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2,3年,上述各项指标均改善(P<0.01),频谱形态明显好转。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上述指标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11%(10/90),低于对照组的24.14%(21/87)(P<0.01)。结论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可稳定并延缓高血压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进程,对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闭塞性疾病
脑动脉疾病
洛伐他汀
阿司匹林
Keywords
Hypertension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s Cerebral artery diseases Lovastatin Aspirin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
彭化生
孙翠云
吕红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药物干预研究
彭化生
孙翠云
刘美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