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平台骨折38例关节镜及C形臂X线机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95-1200,共6页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及C形臂X线机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开展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Schatzker分型(Ⅰ型6例,Ⅱ型9例,Ⅲ型17例,Ⅳ型4例,V型2例)。所有...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及C形臂X线机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开展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Schatzker分型(Ⅰ型6例,Ⅱ型9例,Ⅲ型17例,Ⅳ型4例,V型2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术前均进行CT片、X片或MR检查,术中通过关节镜引导以及C形臂X线机辅助下对患者实施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诸如先对患者关节内合并损失进行处理,再对患者骨折实施解剖复位,并于复位后采用解剖支撑钢板或者松质骨拉力螺钉进行内固定,最后采用同种异体骨或者自体髂骨对患者缺损处进行植骨治疗,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良好的早期功能恢复锻炼。结果 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6.54±6.87)个月。38例患者术后3-5个月经X线片观察,均获得骨性愈合,均不存在关节内感染及切口感染,也无创口延迟愈合、皮肤坏死、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等发生。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析,优30例,占78.95%,良5例,占13.06%,可2例,占5.26%,差2例,占5.26%,总优良率达到92.11%。结论在具备熟练的关节镜操作技术基础上,关节镜及C形臂X线机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开展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能够在有效复位的同时合理处理关节腔内其他合并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此外,良好的手术经验及护理配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康复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C形臂X线机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固定术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临床处理
2
作者 刘广秀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临床处理策略以改善其预后。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628例,术后术区感染患者79例(观察组),感染率为12.58%,未发生感染患者549例(对... 目的回顾性研究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临床处理策略以改善其预后。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628例,术后术区感染患者79例(观察组),感染率为12.58%,未发生感染患者549例(对照组)。评估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60岁、合并基础性疾病≥3种、IIIb型骨折分型、内固定方式、未术后引流、彻底清创、皮瓣覆盖创面和住院时间≥3周的感染率分别为20.59%、25.51%、47.73%、23.08%、15.38%、45.35%、23.31%及20.10%,均高于同组其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9.83±0.61)h和(3.70±0.41)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骨折分型、固定方式、术后引流、清创是否彻底、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是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降低术区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胫腓骨骨折 开放骨折术 感染 LOGISTIC回归分析 临床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