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菏泽市日光温室温度与外界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翠英 樊景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494-6495,共2页
根据2001~2005年日光温室温度及菏泽气象台同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温室内、外温度变化规律,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找出温室适宜温度指标和管理中的温控指标,温室内外温度变化特点,不同天气类型、不同季节温室平均增温幅度,为指导农业生... 根据2001~2005年日光温室温度及菏泽气象台同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温室内、外温度变化规律,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找出温室适宜温度指标和管理中的温控指标,温室内外温度变化特点,不同天气类型、不同季节温室平均增温幅度,为指导农业生产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外界气象条件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楠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1,共5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本文以菏泽市的历史气象数据和气象灾害灾情数据为基本资料,建立菏泽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菏泽市的气象灾害进行风险区划,以期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为菏泽市气象灾害防御提供...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本文以菏泽市的历史气象数据和气象灾害灾情数据为基本资料,建立菏泽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菏泽市的气象灾害进行风险区划,以期达到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目的,为菏泽市气象灾害防御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理论支持。根据菏泽市7县2区1971~2016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菏泽市的气象灾害灾情数据,对菏泽市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发生强度及发生地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考虑了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结合GIS系统,得出菏泽市暴雨、高温、雷电、冰雹和大风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图以及菏泽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区划所使用的方法为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气象灾害风险指数法和加权综合评分法等。研究结果表明:菏泽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程度较高的县区主要分布在牡丹区、巨野县;风险程度相对较小的县区主要分布在成武县、单县;其它县属于中等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市 气象灾害 GIS 风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气候变化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翠英 樊献政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3,共6页
利用菏泽市1964?2014年温度、降水、光照、相对湿度和当地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统计分析气候变化及农业气象灾情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菏泽市冬季气温升高比较明显,年降水量、秋季降水呈增多趋势,春、夏初降水呈减少趋势;相对湿度呈升高趋... 利用菏泽市1964?2014年温度、降水、光照、相对湿度和当地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统计分析气候变化及农业气象灾情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菏泽市冬季气温升高比较明显,年降水量、秋季降水呈增多趋势,春、夏初降水呈减少趋势;相对湿度呈升高趋势;日照时间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使近20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但10月份干旱发生次数较1990年以前有所增加,70%的年份出现干旱,严重影响秋播及冬小麦冬前生长;秋季连阴雨出现机率较1990年以前大,使秋作物贪青晚熟,从而影响冬小麦播种;近20年无霜期延长,终霜日提前及初霜日推迟,对菏泽市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干热风、大风出现次数减少,对农业生产威胁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市 气候变化 农业气象 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冬小麦生育期内病虫害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4期9957-9957,9959,共2页
收集菏泽市2000 ~2013年的农作物病虫资料,从菏泽市的气象条件出发探讨了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菏泽市冬小麦病虫害防治策略.结果表明,菏泽市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温度、湿度、降水、日照等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冬小麦 病虫害 气象条件 菏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菏泽市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楠 刘涛 孟瑞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651-8652,共2页
以2013年为例,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农业气候指标,分析了菏泽市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总体上概括了冬小麦生育期内的有利、不利的气象条件,探讨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菏泽市冬小麦生育期间积温... 以2013年为例,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农业气候指标,分析了菏泽市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总体上概括了冬小麦生育期内的有利、不利的气象条件,探讨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菏泽市冬小麦生育期间积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46.5℃·d,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48.4 mm,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偏少50.7 h。总体来看,2013年菏泽市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其产量的影响有限,病虫害属于轻度发生,气候年景为平偏丰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冬小麦 生长发育 影响 菏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菏泽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楠 孙莹 +3 位作者 赵晓华 刘涛 李岩 孙翠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328-329,共2页
根据菏泽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对菏泽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气象信息的传播和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气象信息员 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山东菏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2009-2010年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翠英 郝振华 司奉泰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30-132,252,共4页
通过对山东省菏泽市2009-2010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探讨了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的有利气象条件,找出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主要气象因素,评价了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 通过对山东省菏泽市2009-2010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探讨了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的有利气象条件,找出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主要气象因素,评价了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全生育期 气象条件 菏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菏泽市牡丹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被引量:4
8
作者 赵臣道 程萌 张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2期279-280,共2页
从兴农短信互动平台、自动气象观测站网、田间管理指导、全方位服务夏粮抢收、服务特色农业等方面阐述了菏泽市牡丹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以期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服务 农业生产 山东荷泽 牡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2007~2008年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秋生 樊景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5期214-214,218,共2页
详细分析了菏泽市2007~2008年度冬小麦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重点探讨了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有利气象条件;评价了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 全生育期 气象条件 山东菏泽 2007~2008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213-214,共2页
本文针对菏泽市干旱、暴雨洪涝、冰雹、霜冻、大风、寒潮、雷电、暴雪、大雾、连阴雨、干热风等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山东菏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菏泽市冬小麦增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景豪 张翠英 张斌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2期179-185,共7页
利用2013-2014年菏泽市冬小麦农业气象资料,分析了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好,冬小麦达到增产效果。冬小麦播前农田墒情较好,为丰产奠定了基础;播种期气象条件适宜... 利用2013-2014年菏泽市冬小麦农业气象资料,分析了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好,冬小麦达到增产效果。冬小麦播前农田墒情较好,为丰产奠定了基础;播种期气象条件适宜,冬小麦适期播种;播后光、温适宜,农田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冬前生长及分蘖,冬小麦苗齐、苗全,大多带蘖壮苗越冬。越冬期积雪覆盖,冬小麦安全越冬,积雪增加农田墒情,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春季气象条件使冬小麦长势整体良好,苗情转化升级快,一、二类麦田达90%以上。在冬小麦生长后期持续低温,有利于冬小麦灌浆,千粒重增加,使冬小麦增产。5月降水使农田墒情较好,降低干热风对产量影响。同时利用MODIS卫星遥感植被指数对比分析,2014年菏泽市春季气象条件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苗情较好,生长情况良好,为冬小麦丰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总体评价了气象因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增产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6~2015年山东省曹县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秀丽 窦坤 +2 位作者 高学芹 丁媛媛 任崇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212-213,253,共3页
利用曹县1966~2015年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9点二次平滑、累计距平、线性倾向估计、曼-肯德尔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 a来曹县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日照减少的可能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50 a曹县日照时数变化与山东省的变化趋... 利用曹县1966~2015年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9点二次平滑、累计距平、线性倾向估计、曼-肯德尔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 a来曹县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日照减少的可能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50 a曹县日照时数变化与山东省的变化趋势一致,减少趋势非常明显,日照时数减少幅度为156.59 h/10 a;夏季和秋季减少极明显,冬季、春季显著减少;5月份减少趋势最大。1982年是曹县日照减少突变的时间点,也是日照时数由正距平向负距平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变化特征 气象因素 山东省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油用牡丹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翠英 吕令华 刘晓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6-691,共6页
基于2015-2016年油用牡丹物候期观测资料,利用油用牡丹各生育期间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分析了对油用牡丹生长的影响,并对油用牡丹关键生长期土壤相对湿度及生育期间农业气象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基本满足油用牡... 基于2015-2016年油用牡丹物候期观测资料,利用油用牡丹各生育期间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分析了对油用牡丹生长的影响,并对油用牡丹关键生长期土壤相对湿度及生育期间农业气象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基本满足油用牡丹生长需求,生育期土壤水分适宜;开花期气温略偏高,花期时间缩短,牡丹籽适时采收能增加产量;农业气象灾害较轻,对油用牡丹的影响较小。本文研究将探索出油用牡丹生育期间最佳气象条件,为将来做好特色气象服务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气象条件 土壤湿度 农业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建站以来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袁旗 李菏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573-10576,10589,共5页
利用菏泽市1957~2006年降水、温度、光照、湿度及蒸发资料对该地气候特征及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及气温发生了气候突变现象;年降水、日照时数、蒸发量在减少,年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升高,其中冬季温度明显升高;冬春季... 利用菏泽市1957~2006年降水、温度、光照、湿度及蒸发资料对该地气候特征及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及气温发生了气候突变现象;年降水、日照时数、蒸发量在减少,年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升高,其中冬季温度明显升高;冬春季降水在增加,干旱减轻,夏秋季降水在减少,旱情有加重趋势;这几种气侯要素的变率及变异程度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 气候要素 气候突变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牡丹初花期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刘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6年第2期194-197,共4页
本文利用曹州牡丹园历年牡丹初花期资料及菏泽气象资料全面普查可能影响牡丹初花期的气象因素,较全面分析牡丹初花期与气象条件关系。气象要素的时间尺度从旬逐步扩展到8个月。结果表明:2~3月积温和上年4~6月积温对牡丹初花期有显著相关... 本文利用曹州牡丹园历年牡丹初花期资料及菏泽气象资料全面普查可能影响牡丹初花期的气象因素,较全面分析牡丹初花期与气象条件关系。气象要素的时间尺度从旬逐步扩展到8个月。结果表明:2~3月积温和上年4~6月积温对牡丹初花期有显著相关,尤其是2~3月积温是决定牡丹初花早晚的重要因素;秋季到前冬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冬季到初春的日照时数对初花期影响也有一定影响;某气象要素特征持续1个月以上影响,才能对牡丹初花期产生明显影响;初春平均气温与牡丹初花期历史序列历史资料曲线演变趋势相似且同时发生了突变。对研究牡丹生理生化、牡丹栽培、牡丹初花期调控及牡丹初花期中长期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牡丹 初花期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冰雹的地域分布规律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翠英 司奉泰 +1 位作者 孙建玲 刘了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355-9355,9364,共2页
通过对民政局23年灾情报告的整理,逐县、逐乡镇统计了冰雹出现次数,分析了不同地域范围冰雹出现的机率,找出了菏泽市境内有8个冰雹多发区,并提出了冰雹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 冰雹 地域分布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夏玉米大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96-196,202,共2页
[目的]研究菏泽市夏玉米大风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方法]利用1971—2015年菏泽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菏泽市夏玉米大风灾害的发生次数、发生地点、发生频率,再将大风灾害等级进行0、1的标准化,作为大风灾害的风险系数,最后利用Arc GIS... [目的]研究菏泽市夏玉米大风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方法]利用1971—2015年菏泽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菏泽市夏玉米大风灾害的发生次数、发生地点、发生频率,再将大风灾害等级进行0、1的标准化,作为大风灾害的风险系数,最后利用Arc GIS软件中的Kriging插值法进行绘图,确立菏泽市夏玉米大风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并针对夏玉米大风灾害提出了防御措施。[结果]成武县、单县的部分地区位于高风险区,夏玉米生育期内大风日数>4.3 d;牡丹区、定陶区、巨野县位于低风险区,夏玉米生育期内大风日数<3.1 d;其他县区位于中值区。[结论]该区划图可为制订各项抗灾减灾措施及提高夏玉米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大风灾害 风险区划 GIS 菏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近51年雷暴日数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锁玲 孟瑞娟 +1 位作者 孙秋生 侯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3期16263-16264,16291,共3页
[目的]研究菏泽市近51年雷暴日数的气候特征。[方法]利用菏泽市1961~2011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菏泽市雷暴日数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雷暴初终日变化趋势以及年际阶段变化分布。[结果]菏泽市年均雷暴日为25 d,随着年代的增加,... [目的]研究菏泽市近51年雷暴日数的气候特征。[方法]利用菏泽市1961~2011年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菏泽市雷暴日数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雷暴初终日变化趋势以及年际阶段变化分布。[结果]菏泽市年均雷暴日为25 d,随着年代的增加,雷暴日数平均以1.9 d/10a的速率减少。雷暴日数主要集中在4~9月,其中以7月最多。初终日间隔最少86 d,最多264 d。平均雷暴初日为4月16日,终日为9月16日。雷暴气候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结论]该研究为菏泽市雷暴的预测、评估及开展防雷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市 雷暴日数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7月4~5日菏泽市强降水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620-15622,共3页
对菏泽市2008年7月4-5日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边缘偏南风风轴及其左侧与偏西风带的交汇区未来24h往往发生强降水;在高空偏南气流背景下,地形狭管效应可在狭管入口区激发强降水或暴雨,这种效应在这次降水中得到充... 对菏泽市2008年7月4-5日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边缘偏南风风轴及其左侧与偏西风带的交汇区未来24h往往发生强降水;在高空偏南气流背景下,地形狭管效应可在狭管入口区激发强降水或暴雨,这种效应在这次降水中得到充分体现;利用加密地面天气观测资料考察这次降水的地面风场特征看出,暴雨及强降水发生在地面风场辐合线上并滞后2-6h地面加密观测对分析与预报中尺度天气系统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 强降水成因 狭管效应 加密天气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冬小麦霜冻灾害及预防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国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226-227,共2页
通过分析霜冻灾害对菏泽市冬小麦的危害特点,归纳出菏泽冬小麦冻害分为秋冬霜冻害和春霜冻灾害2种。秋季,霜冻灾害可使冬小麦分蘖受到抑制,弱苗越冬,其次使叶片受冻害,叶绿素被破坏,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进行;春季时值菏泽市冬小麦拔节期,... 通过分析霜冻灾害对菏泽市冬小麦的危害特点,归纳出菏泽冬小麦冻害分为秋冬霜冻害和春霜冻灾害2种。秋季,霜冻灾害可使冬小麦分蘖受到抑制,弱苗越冬,其次使叶片受冻害,叶绿素被破坏,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进行;春季时值菏泽市冬小麦拔节期,此期升温快,变幅大,日变温悬殊,由于冬小麦生长迅速,细胞液浓度降低,抗寒能力减弱。并从农业技术措施防御、物理化学防御等方面,通过合理布局改善农田小气候,对一些气象要素趋利避害,提出灌水、增施混合肥、覆盖、人工施放烟幕、露天加温、喷雾等措施进行霜冻灾害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灾害 危害特点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