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个小麦品种在菏泽市综合比较试验
1
作者 黄兴蛟 刘凤洲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2期40-41,共2页
选用当前已经审定的14个小麦品种,进行综合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得出,以周麦18号和良星99两个品种表现突出,不但产量高,而且综合性状好,可在今后小麦生产上可优先选用。优质小麦以烟农19号表现突出,可在今后的优质小麦生产中优先选用。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综合比较 菏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粒茎比和主要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为社 曹耿全 +3 位作者 邓仰勇 汪胜军 吕令华 刘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417-418,共2页
为探明大豆粒茎比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笔者利用菏泽市农科院 1998和 2 0 0 1年有关的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间粒茎比值差异较大 ;粒茎比的大小与产量呈正相关 ,与一节粒重、单株粒重、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 为探明大豆粒茎比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笔者利用菏泽市农科院 1998和 2 0 0 1年有关的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间粒茎比值差异较大 ;粒茎比的大小与产量呈正相关 ,与一节粒重、单株粒重、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一粒荚数、干叶比重呈显著的正相关 ;粒茎比与株高、一粒荚率、秕荚率、全生育日数、开花至成熟日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粒茎比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的产量性状研究与分析
3
作者 郭凤芝 林坤 +3 位作者 刘凤洲 郭凌云 黄兴蛟 李思同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4期57-62,共6页
综合两年的试验结果,研究不同水处理条件下10个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产量三要素、水分利用率的表现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在浇水处理条件下的产量、亩穗数、穗粒数高于不浇水处理,千粒重低于不浇水处理,浇一水处理与浇二水... 综合两年的试验结果,研究不同水处理条件下10个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产量三要素、水分利用率的表现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在浇水处理条件下的产量、亩穗数、穗粒数高于不浇水处理,千粒重低于不浇水处理,浇一水处理与浇二水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品种、不同年份间差异明显;处理间水分利用率具有一定差异,不同品种、不同年份间差异明显。石麦19、山农22的抗旱性、节水性、丰产性好,年份间变化小,稳产性好,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水处理 产量 产量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娟 石大川 +9 位作者 陈皓宁 吴丽青 闫彩霞 陈静 赵小波 孙全喜 苑翠玲 牟艺菲 单世华 李春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6-323,共8页
氮素利用效率(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NUE)是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前期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锚定到的一个候选基因,属于花生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nitrate transporter 2,NRT2)基因家族。本研究利用栽培... 氮素利用效率(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NUE)是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前期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锚定到的一个候选基因,属于花生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nitrate transporter 2,NRT2)基因家族。本研究利用栽培种花生全基因组和不同组织的转录组信息,对NRT2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共鉴定到10个NRT2基因家族成员,染色体定位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20条染色体上。其中,3号(AhNRT2.5c)和13号(AhNRT2.5b)染色体,6号(AhNRT2.7b)和16号(AhNRT2.7a)染色体上的基因成员存在同源关系。AhNRT2.4,AhNRT2.5a,AhNRT2.5b和AhNRT2.5c四个基因在根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表明这些NRT2基因在根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花生NRT2基因家族及在氮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种花生 高亲和硝酸转运蛋白 基因功能鉴定 表达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对夏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为社 程亮 +3 位作者 汪胜军 吕令华 王天津 贾中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705-706,共2页
近年来 ,国内外科研人员为提高大豆产量 ,虽对微量元素作了一定的基础研究和报道 ,但对生产上具体应用研究仍重视不够 ,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大豆生产的发展。目前对大豆开展微量元素的应用研究 ,除钼、锌、锰等元素在大豆上应用有部分报... 近年来 ,国内外科研人员为提高大豆产量 ,虽对微量元素作了一定的基础研究和报道 ,但对生产上具体应用研究仍重视不够 ,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大豆生产的发展。目前对大豆开展微量元素的应用研究 ,除钼、锌、锰等元素在大豆上应用有部分报道外 ,对硼、铜的应用则开展较晚 ,亦缺乏报道 ;尤其是上述几种主要微量元素在黄河冲积母质土壤上的综合应用研究甚少。为促进菏泽市夏大豆生产的发展 ,在黄河冲积母质土壤上施用微量元素 ,提高大豆籽产量 ,2 0 0 1~ 2 0 0 3年 ,笔者对该土壤豆—麦连作后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广泛取土测定 ,并进行了施用微量元素的试验。连续 3年多点试验 ,结果表明 :在菏泽市黄河冲积母质土壤上施用微量元素硼 (B)增产 15 .2 5 % ,锌 (Zn)增产 15 .60 % ,钼 (Mo)增产 10 .0 9% ,铜 (Cu)增产 10 .0 6% ,锰 (Mn)增产 5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微量元素 黄河冲积母质土壤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处理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凤芝 郭凌云 +2 位作者 黄兴蛟 李思同 刘凤洲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5期130-133,共4页
通过考察不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各品种的倒三叶性状、成熟期各器官的干物质、经济系数、穗粒特性等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各水处理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多数品种的倒三叶面积略有增加;不浇水和浇一水处理间... 通过考察不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各品种的倒三叶性状、成熟期各器官的干物质、经济系数、穗粒特性等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各水处理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多数品种的倒三叶面积略有增加;不浇水和浇一水处理间容重的差异不大,和浇二水处理间的差异明显,大部分品种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多略有减少,呈不浇水>浇一水>浇二水的趋势,处理间不同品种的容重差异较大,各品种容重对浇水次数的敏感程度亦不同;各品种的株高及穗下节间长度随着浇水量的增加有所上升;多数品种不同浇水处理间经济系数随着浇水量的加大有所降低,呈不浇水>浇一水>浇二水的趋势;多数品种处理间的无效小穗数随浇水次数的增多略有下降,各品种不同处理间的无效小穗率、穗长、小穗数、主茎穗粒数的变化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不同水处理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