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猪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瞿世提
韩邦秋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团林畜牧兽医站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3期68-70,共3页
-
文摘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影响猪群健康的寄生虫病,其临床症状包括高热、食欲下降、便秘或腹泻、呼吸困难、皮肤出现血斑或发绀,母猪可能出现流产、死胎或弱仔等繁殖障碍。防治猪弓形虫病的关键在于阻止病原传播,禁止猫进入猪舍和饲料房,防止猫粪污染饲料,定期灭鼠等。对于猪群,特别是种猪群,应定期投喂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控制。一旦确诊猪感染弓形虫,应及时使用磺胺类药物或者中草药进行治疗,并注意对病猪的粪尿进行消毒处理,对病死猪进行无公害处理,以防止病原扩散。
-
关键词
猪
弓形虫病
临床症状
防治方法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球虫病对林下散养土鸡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
- 2
-
-
作者
瞿世提
韩邦秋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团林畜牧兽医站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畜牧兽医站
-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4期67-68,86,共3页
-
文摘
林下散养土鸡因其养殖环境自然、鸡只活动量大、肉质鲜美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这种养殖模式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林下散养环境中,由于植被茂盛、湿度较高,为球虫卵囊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林下散养土鸡当中发病率很高。鸡球虫病是各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可造成鸡只贫血、血痢等症状,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还会显著降低饲料转化率,导致较高的死淘率,给养鸡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深入了解鸡球虫病对林下散养土鸡的危害,掌握科学的防控方法,对于保障林下散养土鸡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养鸡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林下散养
鸡球虫病
诊断
防控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复方中草药对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巴氏杆菌病的疗效探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学军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乳业》
2024年第6期64-68,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究复方中草药对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巴氏杆菌病的疗效。[方法]选用山东省临沂市某规模化奶牛场60头患巴氏杆菌病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患牛除饲喂正常日粮外不做处理,试验Ⅰ~Ⅲ组患牛每日分别灌服复方中草药制剂50 mL、100 mL、150 mL。[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患牛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3.33%和66.67%、80.00%和86.67%、93.33%和100.00%。给药后第5天,试验Ⅱ组和Ⅲ组患牛的体温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患牛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第10天,试验Ⅰ、Ⅱ和Ⅲ组患牛的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第5天,试验Ⅰ、Ⅱ和Ⅲ组患牛的平均日增重、产奶量和饲料效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和Ⅲ组患牛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给药后第10天,试验Ⅰ、Ⅱ和Ⅲ组患牛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产奶量和饲料效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复方中草药对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巴氏杆菌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可迅速减轻临床症状,且疗效呈剂量依赖性。
-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奶牛
巴氏杆菌病
临床疗效
-
Keywords
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airy cow
Pasteurellosis
clinical efficacy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鸭大肠杆菌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 4
-
-
作者
韩邦秋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21期57-58,共2页
-
文摘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鸭群的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当前趋于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的形势下,鸭的养殖量不断上升,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导致鸭场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损失,如果没有及时控制,该病发展很快,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予以重视。
-
关键词
鸭大肠杆菌
集约化养殖
传染性疾病
养殖量
养殖过程
鸭场
规模化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 5
-
-
作者
韩邦秋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9期87-88,共2页
-
文摘
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也称为大肠杆菌毒血症。该病发病率低、致死率高、传播速度快,多发于仔猪断奶后的仔猪。若患畜的症状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治疗,会造成病情加重,极易导致死亡,这将对养殖户的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在开展猪水肿病的病因研究以及防治工作时,需要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入手,立足科学饲养管理,构建综合防控体系,从而促进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关键词
猪水肿病
病原性大肠杆菌
科学饲养管理
细菌性传染病
仔猪断奶
综合防控体系
养猪业
传播速度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蛋鸡科学转群六要点
- 6
-
-
作者
韩邦秋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6期29-30,共2页
-
文摘
蛋鸡转群是蛋鸡分阶段饲养的必要过程,通过转群可以使蛋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在转群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操作,就会引起鸡群的不适应,造成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等问题。以下介绍蛋鸡科学转群的6个要点,供养殖户参考。一、转群时间的选择蛋鸡转群时间通常选择在18~20周龄,最晚不能晚于21周龄。早于18周龄转群会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而且转群后容易出现提前开产,这样产出的蛋不仅较轻,而且产蛋率也会受到影响。
-
关键词
产蛋性能
转群
蛋鸡
产蛋率
生长发育
分阶段饲养
周龄
养殖户
-
分类号
S8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母猪难产的征兆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李学军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第6期94-95,共2页
-
文摘
我国2018年下半年发生非洲猪瘟,导致养猪业遭受非常大的打击,市场存栏量急剧下降。从2019年到现在为了弥补猪的存栏数量,种猪场延期使用老龄母猪,以及种猪场把所产母猪作为后备母猪自养或出售,以满足养猪业对肉仔猪和种母猪的需求。许多新上种猪场没有从事过养猪业或种猪饲养,母猪饲养技术欠缺,管理水平落后,造成后备母猪生长发育很不理想,导致母猪产仔时发生难产,甚至分娩母猪死亡现象,给种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文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
关键词
母猪
难产
症状
防治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亚临床型酮病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学军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乳业》
2023年第5期37-41,共5页
-
文摘
酮病对奶牛的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具较大损伤,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提前淘汰。根据临床特征不同,主要分临床型酮病和亚临床型酮病。亚临床型酮病临床症状不明显,隐秘性强,多发于高产奶牛,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较大影响,带来经济损失。该病原因较多,部分养殖人员认知较差,不利于防控。本文对亚临床型酮病发病原因、特点、临床诊断手段和对奶牛健康危害综合概述,有利于养殖人员更好了解该病,降低损失,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
关键词
奶牛
亚临床型酮病
产奶
危害
-
Keywords
cow
subclinical ketosis
milk production
harm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肉鸭瘫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9
-
-
作者
韩邦秋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第3期172-173,共2页
-
文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鸭肉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促使肉鸭饲养数量越来越多。由于肉鸭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如果在生活环境条件恶劣、营养不良、饲养密度较大、感染疾病等条件下,不仅能导致肉鸭采食量降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而且还会引起肉鸭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平衡、体质下降,诱发瘫痪疾病的发生,进而降低养鸭场的经济效益,文中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
关键词
肉鸭
饲养管理
环境条件
饲料营养
瘫痪
-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综合防治
- 10
-
-
作者
韩邦秋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22年第4期102-103,共2页
-
文摘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养牛业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其病因较多,临床症状也较复杂,主要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链球菌和化脓性棒状杆菌等感染引发此病。预防该病主要是做好相关的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做好育种繁育工作,加强对牛群的观察,降低母牛子宫和产道发生细菌感染的几率。
-
关键词
奶牛
子宫内膜炎
治疗
预防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