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和粪便多配体聚糖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强
王再见
+3 位作者
李会霞
李彤
雷雪
曲冬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83-590,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APs)中医临床各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多配体聚糖2(syndecan-2,SDC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10例AP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证型分为大肠湿热、湿瘀阻滞、脾虚湿蕴和气滞血...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APs)中医临床各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多配体聚糖2(syndecan-2,SDC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10例AP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证型分为大肠湿热、湿瘀阻滞、脾虚湿蕴和气滞血瘀4组,并以75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每个中医证型患者的年龄、性别、中医四诊信息及腺瘤的数量、大小、组织学类型和上皮内瘤变等信息,采用磁珠捕获、亚硫酸盐处理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方法检测各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情况,并分析APs中医证型与组织学类型、上皮内瘤变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结果(1)APs各证型在组织学类型和上皮内瘤变程度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大肠湿热组管状腺瘤占比高于气滞血瘀组(P<0.05),湿瘀阻滞组绒毛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占比高于大肠湿热组和脾虚湿蕴组(P<0.01,P<0.05),气滞血瘀组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合计占比高于大肠湿热组和脾虚湿蕴组(P<0.05)。(2)310例APs患者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56.77%,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P<0.01)。(3)APs各证型SDC2甲基化阳性率大小依次为湿瘀阻滞组(65.79%)>气滞血瘀组(64.00%)>大肠湿热组(51.28%)>脾虚湿蕴组(46.91%),湿瘀阻滞组和气滞血瘀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脾虚湿蕴组(P<0.05)。(4)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湿瘀阻滞证与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呈正相关(P<0.05,P<0.01),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呈负相关(P<0.01)。脾虚湿蕴证与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呈负相关(P<0.05)。气滞血瘀证与管状腺瘤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病理类型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临床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中医证型
SDC2基因甲基化
绒毛状腺瘤
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和粪便多配体聚糖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强
王再见
李会霞
李彤
雷雪
曲冬梅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
医院
脾胃病科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多功能室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83-590,共8页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项目(2018-JYBZZ-JS16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10405)。
文摘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APs)中医临床各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多配体聚糖2(syndecan-2,SDC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10例AP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证型分为大肠湿热、湿瘀阻滞、脾虚湿蕴和气滞血瘀4组,并以75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每个中医证型患者的年龄、性别、中医四诊信息及腺瘤的数量、大小、组织学类型和上皮内瘤变等信息,采用磁珠捕获、亚硫酸盐处理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方法检测各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情况,并分析APs中医证型与组织学类型、上皮内瘤变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结果(1)APs各证型在组织学类型和上皮内瘤变程度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大肠湿热组管状腺瘤占比高于气滞血瘀组(P<0.05),湿瘀阻滞组绒毛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占比高于大肠湿热组和脾虚湿蕴组(P<0.01,P<0.05),气滞血瘀组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合计占比高于大肠湿热组和脾虚湿蕴组(P<0.05)。(2)310例APs患者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56.77%,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P<0.01)。(3)APs各证型SDC2甲基化阳性率大小依次为湿瘀阻滞组(65.79%)>气滞血瘀组(64.00%)>大肠湿热组(51.28%)>脾虚湿蕴组(46.91%),湿瘀阻滞组和气滞血瘀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脾虚湿蕴组(P<0.05)。(4)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湿瘀阻滞证与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呈正相关(P<0.05,P<0.01),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呈负相关(P<0.01)。脾虚湿蕴证与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呈负相关(P<0.05)。气滞血瘀证与管状腺瘤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病理类型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临床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中医证型
SDC2基因甲基化
绒毛状腺瘤
上皮内瘤变
Keywords
Colorectal adenoma
TCM syndrome types
SDC2 gene methylation
Villous adenoma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和粪便多配体聚糖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
张强
王再见
李会霞
李彤
雷雪
曲冬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