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观分析国内外花生肥料施用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基于文献计量学及Cite Space V分析,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花生肥料施用的文献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及热点等做了深入分析。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为客观分析国内外花生肥料施用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基于文献计量学及Cite Space V分析,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花生肥料施用的文献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及热点等做了深入分析。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花生肥料施用相关研究的文献最早发表于1945年,而在CNKI期刊数据库中国的研究文献发表始于1974年;1990至2020年,花生肥料施用研究论文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2005年之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印度、美国和中国是在该研究领域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最多的三个国家。国内发文机构集中在农业及学术力量雄厚的省份,如山东、河南、北京等,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学报》为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国内外花生肥料施用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有花生、产量、有机肥、氮肥、农家肥等,近年的新兴热点有高油酸花生、有机水溶肥料、地下害虫、脂肪酸、根基等。加强国内外该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水平的有效途径。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科学降低肥料投入、减少施肥及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建立适宜的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体系,是当前和今后花生肥料施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展开更多
为明确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氮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设置3个氮肥水平(0 kg hm^-2,N0;60 kg hm^-2,N1;120 kg hm^-2,N2),3个种植密度(7.93万株hm^-2,D1;15.86万株hm^-2,D2;23.79万株hm^-2,D...为明确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氮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设置3个氮肥水平(0 kg hm^-2,N0;60 kg hm^-2,N1;120 kg hm^-2,N2),3个种植密度(7.93万株hm^-2,D1;15.86万株hm^-2,D2;23.79万株hm^-2,D3),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氮肥、密度及其互作对单粒精播花生根系形态、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氮肥对花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的影响不显著,而密度的影响显著。单株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系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D1显著高于D2和D3,D2、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系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D1显著低于D2和D3,D2、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和密度互作对2019年收获期单位面积根长、根表面积的影响显著,与D1相比,N1处理下D3的增幅显著高于N0和N2处理。氮肥及氮肥与密度互作对植株性状的影响存在年度和时期间的差异,主茎叶片数、侧枝数和主茎第一节间粗随密度增加有降低趋势。氮肥对荚果产量的影响不显著,荚果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产量与根体积、根干重、主茎叶片数、主茎高及侧枝长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氮肥(N)水平为60 kg hm-2,种植密度为18.8万株hm-2。展开更多
文摘为客观分析国内外花生肥料施用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基于文献计量学及Cite Space V分析,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花生肥料施用的文献数量、出版刊物、研究内容及热点等做了深入分析。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花生肥料施用相关研究的文献最早发表于1945年,而在CNKI期刊数据库中国的研究文献发表始于1974年;1990至2020年,花生肥料施用研究论文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2005年之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印度、美国和中国是在该研究领域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最多的三个国家。国内发文机构集中在农业及学术力量雄厚的省份,如山东、河南、北京等,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学报》为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国内外花生肥料施用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有花生、产量、有机肥、氮肥、农家肥等,近年的新兴热点有高油酸花生、有机水溶肥料、地下害虫、脂肪酸、根基等。加强国内外该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水平的有效途径。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科学降低肥料投入、减少施肥及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建立适宜的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体系,是当前和今后花生肥料施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文摘为明确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氮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设置3个氮肥水平(0 kg hm^-2,N0;60 kg hm^-2,N1;120 kg hm^-2,N2),3个种植密度(7.93万株hm^-2,D1;15.86万株hm^-2,D2;23.79万株hm^-2,D3),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氮肥、密度及其互作对单粒精播花生根系形态、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氮肥对花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的影响不显著,而密度的影响显著。单株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系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D1显著高于D2和D3,D2、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系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D1显著低于D2和D3,D2、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和密度互作对2019年收获期单位面积根长、根表面积的影响显著,与D1相比,N1处理下D3的增幅显著高于N0和N2处理。氮肥及氮肥与密度互作对植株性状的影响存在年度和时期间的差异,主茎叶片数、侧枝数和主茎第一节间粗随密度增加有降低趋势。氮肥对荚果产量的影响不显著,荚果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产量与根体积、根干重、主茎叶片数、主茎高及侧枝长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氮肥(N)水平为60 kg hm-2,种植密度为18.8万株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