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纤梭菌在生物质能源开发中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肖艳 刘亚君 +1 位作者 冯银刚 崔球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6期1055-1081,共27页
农林废弃物、能源植物、微藻等生物质是唯一同时具备“能源”和“物质”双重属性的可再生资源,在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的核心之一在于高效生物催化剂的构建。热纤梭菌是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 农林废弃物、能源植物、微藻等生物质是唯一同时具备“能源”和“物质”双重属性的可再生资源,在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的核心之一在于高效生物催化剂的构建。热纤梭菌是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嗜热厌氧菌,是多种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策略的理想底盘菌株,在生物质能源开发中具有重要价值。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开发,针对热纤梭菌已经建立了多种遗传改造技术,并构建了可以生产多种能源分子及化学品的热纤梭菌细胞工厂。本文首先介绍了热纤梭菌及其纤维素降解与利用特性,简述了热纤梭菌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和遗传改造工具开发的现状,随后重点回顾和总结了热纤梭菌在生产乙醇、丁醇、异丁醇、氢气、乳酸、中/短链脂肪酸酯和可发酵糖等生物能源开发中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最后对热纤梭菌的合成生物学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强调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未来生物质能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能源 热纤梭菌 纤维素 生物燃料 纤维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离子束诱变选育高产角鲨烯类酵母及电转化初探
2
作者 肖艳 王璐 +5 位作者 王森 丛培虎 陆栋 冯银刚 崔球 宋晓金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8-104,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角鲨烯产量,以海洋产角鲨烯类酵母(Pseudozyma sp.)SD301为出发菌株,采用碳离子(;C;)束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角鲨烯的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的电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100μmol·L^(-1)过氧化氢(H;O;)作为筛选压力,在12C6... 为进一步提高角鲨烯产量,以海洋产角鲨烯类酵母(Pseudozyma sp.)SD301为出发菌株,采用碳离子(;C;)束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角鲨烯的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的电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100μmol·L^(-1)过氧化氢(H;O;)作为筛选压力,在12C6+束辐照剂量为120 Gy时,获得了比出发菌株具有更高角鲨烯产量的突变株PS120,该突变株在培养3 d后,角鲨烯产量达到1.33 g·L^(-1),角鲨烯质量(细胞质量)达到41.31 mg·g^(-1)。利用绿色荧光蛋白EGFP作为表征标记,对PS120进行电转化条件优化,酶切、电泳和测序研究结果表明900 V电压条件下可成功将编码EGFP的基因转入到PS120细胞中,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证实EGFP蛋白在该细胞中高水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鲨烯 类酵母 碳离子束 诱变 电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市城郊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扬 刘玉雪 +2 位作者 田同亮 胡尊芳 康桂玲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6期38-42,共5页
运用氮、氧双同位素对聊城市城郊浅层地下水硝酸盐进行溯源,基于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硝酸盐质量浓度在3.96 mg/L^38.9 mg/L之间,52%的监测点硝酸盐质量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运用氮、氧双同位素对聊城市城郊浅层地下水硝酸盐进行溯源,基于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硝酸盐质量浓度在3.96 mg/L^38.9 mg/L之间,52%的监测点硝酸盐质量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水质限值(20 mg/L);地下水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化肥中的NH+4,其次为化肥中的NO-3和土壤中N的矿化作用;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未成年人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区域人群硝酸盐暴露风险的主要途径为饮用区域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浅层地下水 氮氧同位素溯源 人类健康风险评估 聊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