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33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金锋 王成 +1 位作者 刘景亮 杨宝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0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2002年33例(34个肿瘤)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27例。年龄24~57岁,平均41.3岁。症状以痰中带血23例;无症状10例。影像学均表现为孤立性结节,其中5例有新月征...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2002年33例(34个肿瘤)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27例。年龄24~57岁,平均41.3岁。症状以痰中带血23例;无症状10例。影像学均表现为孤立性结节,其中5例有新月征。结果术前28例诊断为肺良性肿瘤,其中5例考虑诊断为肺硬化性血管瘤;1例经皮肺穿刺确诊为肺硬化性血管瘤;4例误诊为肺癌。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肺叶切除21例,双肺叶切除1例,肺段切除5例,楔形切除4例(其中1例为经胸腔镜双侧同期切除),肿瘤摘除2例。手术时间45 m in^3.5 h,平均1.5 h,出血量100~600m l,平均230 m l。无围术期死亡。33例随访3~10年,平均5.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对中年女性,痰中带血,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结节,特别是有新月征者,应考虑本症。经皮肺穿刺病理学检查,可使部分患者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硬化性血管瘤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成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连续147例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3例,女64例;年龄6-77岁,平均(54.0±4.6)岁.根据患者情...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连续147例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3例,女64例;年龄6-77岁,平均(54.0±4.6)岁.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47例,其中对已经行胸腔闭式引流但效果不好的患者行脓胸病灶廓清术加胸腔闭式引流术33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及瘘修补术57例;行胸膜肺切除术29例;行胸廓成形术 26例;胸壁带蒂肌瓣填充联合局限性胸廓成形术9例.对并发胸壁窦道者一并行窦道切除术.结果 全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147例患者中经过引流治愈5例,一次手术治愈107例,复发14例,好转21例.术后7例发生迁延性肺漏气,9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结论 在结核性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支气管瘘 胸膜疾病 胸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结核性脓胸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9
3
作者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13-915,共3页
结核性脓胸(tuberculous empyema,TBE)是结核分枝杆菌经淋巴或血液循环进入胸腔引起感染,或肺内结核病灶直接侵犯胸膜,或病灶破裂将结核分枝杆菌直接带入胸腔引起感染;也可因脊椎结核的椎旁脓肿直接蔓延或肺结核外科手术并发支气管胸... 结核性脓胸(tuberculous empyema,TBE)是结核分枝杆菌经淋巴或血液循环进入胸腔引起感染,或肺内结核病灶直接侵犯胸膜,或病灶破裂将结核分枝杆菌直接带入胸腔引起感染;也可因脊椎结核的椎旁脓肿直接蔓延或肺结核外科手术并发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或胸膜腔感染引起. 2016年是WHO"全球终止结核病"策略实施的第1年;同年WHO报告,我国2016年估算发病数91.8万例,占全球的8.8%,发病率67/10万,形势不容乐观.TBE是结核病中的重症,病程长,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手术治疗的难度大且并发症较多,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脓胸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结核分枝杆菌 支气管胸膜瘘 胸膜腔感染 结核病灶 血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谨慎积极地在结核外科推广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技术是最近20多年来胸外科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只要具备良好的普通胸外科手术与技术基础,并且熟练掌握胸腔镜操作技巧,把VATS技术和常规开胸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技术是最近20多年来胸外科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只要具备良好的普通胸外科手术与技术基础,并且熟练掌握胸腔镜操作技巧,把VATS技术和常规开胸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完成大部分胸部疾病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 SURGERY 胸外科手术 应用 结核 外科领域 常规开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地推进肺结核手术适应证的修订——热烈祝贺"首届结核外科建设与手术适应证研讨会"胜利召开 被引量:1
5
作者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16-925,共10页
自1882年3月24日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以来,外科就与结核病如影随形.人类与结核病斗争的历史,就是结核外科的发展史.外科手术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治疗肺结核并发症.肺结核外科手术适应证包括:确定手术指... 自1882年3月24日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以来,外科就与结核病如影随形.人类与结核病斗争的历史,就是结核外科的发展史.外科手术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治疗肺结核并发症.肺结核外科手术适应证包括:确定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术后化疗的疗程.作者纵观结核外科百年发展历史,认为制定或修订符合中国国情的肺结核外科手术适应证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外科手术 适应证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脓胸外穿性并发症的外科治疗(附90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运曾 朱建坤 +4 位作者 刘大伟 乔高锋 赵彬 王成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脓胸外穿性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省胸科医院经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全部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或机化期脓胸(Ⅲ期)患者192例。其中,90例患者出现外穿性并发症,作为观...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脓胸外穿性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省胸科医院经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全部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或机化期脓胸(Ⅲ期)患者192例。其中,90例患者出现外穿性并发症,作为观察组;102例未出现外穿性并发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女性、既往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术前行胸腔置管、术前行内科胸腔镜活检、脓胸为局限性的比率分别为36.67%(33/90)、23.33%(21/90)、47.78%(43/90)、15.56%(14/90)、96.67%(87/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61%(20/102)、11.76%(12/102)、14.71%(15/102)、4.90%(5/102)、78.43%(80/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6、4.50、24.80、6.09、14.04,P值分别为0.008、0.034、<0.001、0.014、<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3.50(3.00,4.50)h、300.00(200.00,500.00)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3.50,5.00)h、600.00(400.00,675.0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639.00、6692.00,P值分别为0.006、<0.001)。观察组术中去除肋骨62例(68.89%,62/90)、术后引流管带管时间的M(Q1,Q3)为10.00(8.00,13.00)d、术后住院时间的M(Q1,Q3)为18.00(15.00,18.75)d、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12.22%,11/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例(16.67%,17/102)、8.00(7.00,10.00)d、16.00(15.00,18.00)d、4例(3.92%,4/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84、U=3065.00、U=3630.00、χ2=4.57,P值分别为<0.001、<0.001、0.012、0.032)。结论 结核性脓胸患者出现外穿性并发症将增加手术创伤、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胸壁结核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胸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5例胸椎结核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范基成 王成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15例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98例;年龄8~74岁,平均(38.0±4.6)岁;病史2~37个月,平均(8.0±3...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15例胸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7例,女98例;年龄8~74岁,平均(38.0±4.6)岁;病史2~37个月,平均(8.0±3.7)个月。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肋骨横突切除胸膜外病灶清除术49例;经胸腔内病灶清除术104例,其中选择性地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27例;下胸椎结核患者因脓肿向腰大肌等处流注而行复合术式62例。结果全组无一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215例患者中一次手术治愈者207例;复发者8例,经过再次手术治愈。行肋骨横突切除胸膜外病灶清除术49例,一次手术治愈46例;经胸腔内病灶清除术104例,其中选择性地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27例,一次手术治愈102例;下胸椎结核患者因脓肿向腰大肌等处流注而行复合术式62例,一次手术治愈59例。9例切口愈合不良,经过换药护理后治愈。4例出院后1~4个月间出现同侧切口附近脓肿,经过脓肿病灶清除术治愈,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在胸椎结核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胸椎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外科事业的传承亟待插上创新的翅膀 被引量:1
8
作者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249-1252,共4页
翻开我国结核病的防治史,我们发现还没有一种疾病与其一样,跌宕起伏,绵延千年;在给人希望的同时,又让人痛心疾首;在眼看柳暗花明时转瞬即陷入新的困境。这既由结核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也与社会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尽管由于历史的原... 翻开我国结核病的防治史,我们发现还没有一种疾病与其一样,跌宕起伏,绵延千年;在给人希望的同时,又让人痛心疾首;在眼看柳暗花明时转瞬即陷入新的困境。这既由结核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也与社会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外科治疗结核病的地位忽上忽下,但结核病的渗出、增殖、修复的基本病理变化,以及其病原菌的传染特性,决定了外科治疗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结核病 翅膀 事业 病理变化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分关注适宜性技术在结核外科的运用与研究
9
作者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80-484,共5页
外科技术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自从1882年3月24日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以来,外科手术就一直在控制结核病传染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逐年增加,内科等综合疗法对于MDR-TB的治愈率仅... 外科技术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自从1882年3月24日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以来,外科手术就一直在控制结核病传染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逐年增加,内科等综合疗法对于MDR-TB的治愈率仅52%左右,其治疗周期长、费用高、药物不良反应大、化疗效果差、复发率和病死率高;为防止MDR-TB病变扩散.保护正常的肺组织,消灭传染源,也应及时把握外科手术时机[1]。手术不仅切除了结核病灶,同时可以对切除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进一步选择对结核分枝杆菌敏感的药物,巩固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 外科技术 适宜性 结核分枝杆菌 MDR-TB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敏感性试验 消灭传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磨玻璃样密度影为表现的早期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大伟 朱建坤 +4 位作者 金锋 王成 张运曾 乔高锋 赵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分析以磨玻璃样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为表现的早期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识别及治疗的目的。方法对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胸科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14例以GGO为首要表现的肺癌并发肺结核患... 目的分析以磨玻璃样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为表现的早期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识别及治疗的目的。方法对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胸科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14例以GGO为首要表现的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CT扫描征象、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GGO为表现的早期肺癌并发肺结核以查体时发现多见(9/14),CT表现为陈旧性结核病灶并发混合密度GGO(mGGO) 12例;GGO与结核病灶位于同侧同叶4例。术前对患者进行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9例,术后继续行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6例。术前有3例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确诊肺癌,其余11例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10例,肺叶(GGO病灶所在处)切除加同侧异叶肺结核瘤局部切除2例,肺段切除1例,楔形切除1例。肺结核病灶标本经病理检查确诊10例,另4例依据病史及影像学表现符合陈旧性肺结核诊断;表现为GGO的早期肺癌病灶标本经病理检查确诊腺癌11例,鳞癌1例,腺鳞癌1例,大细胞癌1例。纵隔淋巴结病理检查均未见转移。本组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短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及结核复燃等。结论 GGO为表现的早期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薄层CT扫描加动态观察有利于诊断。手术方式需在肺癌切除的基础上兼顾结核病灶的处理,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加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结核 共病现象 诊断显像 早期诊断 综合疗法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运曾 金锋 王成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25-528,共4页
外科治疗是治愈结核性脓胸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是公认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的最佳适应证;对于有明确纤维板形成的脓胸曾被认为是胸腔镜手术的禁忌,近年来随... 外科治疗是治愈结核性脓胸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纤维素期脓胸(Ⅱ期)是公认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的最佳适应证;对于有明确纤维板形成的脓胸曾被认为是胸腔镜手术的禁忌,近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已经有少量报道将胸腔镜技术用于脓胸的纤维板剥脱术,一些绝对的禁忌在逐渐被打破。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较,其在手术创伤、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尤其对老年患者和肺功能不佳者意义更大。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以优化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胸腔镜下胸膜剥脱手术操作难度较高,有潜在风险,需要术者有熟练的解剖知识和丰富的内镜操作经验,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和基于大量患者的反复练习摸索。我们必须严格地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VAT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胸腔镜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咯血患者肺叶切除术前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建坤 刘大伟 +5 位作者 金锋 赵彬 王成 张运曾 乔高锋 杨秀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超选择性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简称“介入栓塞治疗”)在顽固性咯血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收治的 45例因顽固性咯血入院,需施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超选择性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简称“介入栓塞治疗”)在顽固性咯血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收治的 45例因顽固性咯血入院,需施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肺叶切除术术前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未施行术前介入栓塞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引起咯血的责任血管分布情况、与原发病的关系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SA检查发现研究组20例患者共有出血责任血管 57支,其中支气管动脉(BA)12支,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侧支循环42支,肺动脉(PA) 3支;研究组结核性毁损肺及肺空洞并发曲菌球患者(11例)的NBSA 以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及腋下动脉为主(共29支),支气管扩张患者(9例)的NBSA以食管固有动脉、膈下动脉为主(共13支)。介入栓塞治疗后即刻止血13例,占65.0%,咯血减少7例,占35.0%。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00±155)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850±2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3,P=0.000);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50±35)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0±4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P=0.000)。结论 NBSA为顽固性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其分布规律与原发病相关;术前行介入栓塞治疗有助于控制咯血,并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治疗性 肺切除术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结核性毁损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成 张运曾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结核性毁损肺叶切除术中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施行结核性毁损肺叶切除术治疗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6~68岁,平均(43.0...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结核性毁损肺叶切除术中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施行结核性毁损肺叶切除术治疗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6~68岁,平均(43.0±5.3)岁;病史2~17年,平均(6.0±2.4)年。重点对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处理,以及治疗转归进行总结。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67例患者均经一次手术治愈。1例患者术后7h出现偏瘫症状,经过检查考虑为脑血管痉挛,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严密观察12h后症状逐渐消失;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均经对症处理治愈;7例发生迁延性肺漏气,经过继续胸腔闭式引流后治愈;6例切口愈合不良,4例经过换药护理治愈,2例换药过程中发现有脓液及干酪样物质,经过敞开彻底清理后逐渐愈合。2例患者偶有血丝痰,经过胸部CT扫描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仍在随访中;1例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患者,术后13个月劳累后再次出现咳嗽、咯痰症状,痰抗酸杆菌培养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胸部CT扫描显示系中叶术前稳定病灶复燃,经过调整化疗方案治疗6个月后痰菌阴转,胸部CT扫描显示中叶病变硬化、趋于稳定好转状态,目前仍在密切随访中。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结核性毁损肺叶切除术,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较好地平衡了微创、效率和安全性,在结核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中是可选择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损伤 胸腔镜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运曾 金锋 王成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010-1013,共4页
外科治疗是治愈结核病的重要手段.随着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和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对肺结核的外科治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最初的胸腔镜下人工气胸萎陷术、肺胸... 外科治疗是治愈结核病的重要手段.随着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和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对肺结核的外科治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最初的胸腔镜下人工气胸萎陷术、肺胸膜活检术,到目前的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以及全肺切除术、复合肺切除术等均取得了较大发展.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由于VATS可以降低术后急性疼痛,对肺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相应缩短等,使更多的肺结核患者接受了外科治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结核的一种有效、微创的方法,较大范围的致密粘连、血管钙化的淋巴结及粘连的条索等依然是肺结核切除术中的难点,无论是在传统开胸手术还是VATS下处理.但是,随着技术和器械的不断成熟,VATS将更多地应用于肺部良性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玻璃样影与实性结节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建坤 金锋 +4 位作者 王成 张运曾 乔高锋 刘大伟 赵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表现为磨玻璃样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型肺癌(简称“GGO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与实性结节(subsolid-nodule,SN)型肺癌(简称“SN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的不同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识别及治疗磨玻璃样影肺癌并... 目的对比分析表现为磨玻璃样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型肺癌(简称“GGO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与实性结节(subsolid-nodule,SN)型肺癌(简称“SN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的不同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识别及治疗磨玻璃样影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的目的。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8年2月确诊并符合入组标准的45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的患者,将GGO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的患者设为研究组(简称“GGO组”,共16例),SN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患者设为对照组(简称“SN组”,共2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CT扫描表现、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龄:GGO组平均年龄(51.0±6.1)岁,SN组(59.6±8.4)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01)。(2)结核病史:GGO组平均(19.5±2.6)年,SN组平均(23.3±3.1)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01)。(3)确诊时间:GGO组平均(382.0±27.0)d,SN组平均(9.5±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69,P=0.000)。(4)区域淋巴结是否转移:GGO组16例(100.0%)均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N0);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N1)0例(0.0%);同侧纵隔内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N2)0例(0.0%)。SN组16例(55.2%)未见N0;N19例(31.0%);N24例(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9,P=0.003)。(5)肿瘤与结核病灶的位置关系:GGO组同叶4例(25.0%),异叶12例(75.0%);SN组同叶18例(62.1%),异叶11例(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38)。(6)病理类型:GGO组鳞癌1例(6.3%),腺癌14例(87.5%),大细胞癌1例(6.3%);SN组鳞癌12例(41.4%),腺癌15例(51.7%),腺鳞癌2例(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29)。(7)手术方式:GGO组行肺叶切除11例(68.8%,11/16),肺段切除1例(6.2%,1/16),肺楔形切除2例(12.5%,2/16),肺叶加楔形切除2例(12.5%,2/16);SN组全部行肺叶切除(100.0%,2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6,P=0.000)。结论GGO型肺癌与SN型肺癌并发陈旧性肺结核相比较,具有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年龄低,确诊周期长,肿瘤分布与结核病灶无明显相关,纵隔淋巴结肿大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手术方式多样及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等特点,为肺癌并发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结核 共病现象 诊断显像 早期诊断 综合疗法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脓胸并发胸膜血管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与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彬 乔高锋 +3 位作者 金锋 王成 孙磊 杨秀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99-509,共11页
目的总结分析结核性脓胸并发胸膜血管肉瘤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2016年11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例结核性脓胸并发胸膜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文献资料... 目的总结分析结核性脓胸并发胸膜血管肉瘤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2016年11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例结核性脓胸并发胸膜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文献资料。以“pleural angiosarcoma”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胸膜血管肉瘤”为检索词检索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5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影像学表现、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治疗方法、预后及病程时间。结果患者.男,56岁。因“胸闷、咳嗽超过1个月,痰中带血20 d”入院,住院期间多次行胸部手术.病理诊断为结核性脓胸并发胸膜血管肉瘤。患者发病17个月后因病死亡。通过文献复习与筛选共获得相关文献31篇,包含32例胸膜血管肉瘤患者,加上本例患者共计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24~87岁,平均(64. 12±13. 90)岁。33例患者中有结核性脓胸病史者9例,有脓胸病史者1例;有放化疗病史者2例,单纯放疗病史者1例;有粉尘接触史者1例。病灶位于右侧胸腔14例.左侧胸腔12例,双侧胸腔7例;发病时单纯胸腔积液者4例.胸膜增厚、胸膜肿物者12例,胸腔积液并发胸膜增厚、胸膜肿物者17例;明确有血胸者16例;发生转移病灶5例;CD31阳性者27例,CD34阳性者17例,Vimentin阳性者15例,呱因子相关抗原阳性者9例。33例患者均为病理确诊。治疗方法有手术(14例)、化疗(10例)、放疗(6例)、介入动脉栓塞(2例)、微波消融(1例)、胸膜固定(3例)、血管靶向药物治疗(5例)。患者病程为2个月至15年,中位时间为7个月;最终24例患者死亡,预后不详、失访和末次随访时存活者各3例。结论胸膜血管肉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结核性脓胸易导致胸膜血管肉瘤的发生,当结核性脓胸患者并发不明原因的渗血性病变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防止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结核性 血管肉瘤 胸膜肿瘤 共病现象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附461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秀珍 周颖 +2 位作者 赵和玲 金锋 张运曾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67-97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成功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61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7... 目的探讨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成功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61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7例,女144例;年龄6-79岁,中位年龄33岁.总结461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术前予以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宣传教育、药物护理等,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呼吸道护理及呼吸功能锻炼、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观察并早期发现并发症等措施. 结果 经过护理措施,全组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患者;461例中一次手术治愈445例,分期手术治愈6例.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12例,经对症处理及护理治愈;肺不张7例,给予指导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后均复张良好;肺部感染5例,给予抗炎并精细护理后治愈;支气管胸膜瘘1例,引流6个月后行瘘修补+肌瓣填塞术+局限性胸廓成形术后治愈;3例切口愈合不良,经过换药护理治愈.结论 对结核性脓胸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结核性脓胸手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围手术期护理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下垂直小切口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锋 王成 +1 位作者 刘景亮 杨宝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42-243,245,共3页
目的探索腋下垂直小切口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1996年12月~2003年6月采用腋下垂直小切口行680例肺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切口长度8~13 cm,平均11.2 cm.开胸时间4.5~10 min,平均6 min.手术时间50 ~170 min,平... 目的探索腋下垂直小切口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1996年12月~2003年6月采用腋下垂直小切口行680例肺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切口长度8~13 cm,平均11.2 cm.开胸时间4.5~10 min,平均6 min.手术时间50 ~170 min,平均135 min.术中出血量100~1 200 ml,平均350 ml.术后引流量120~800 ml,平均300 ml.围术期输血量0~1 400 ml,平均300 ml.术后疼痛分级:1级585例,2级60例,3级35例.术后住院10~21 d,平均14 d.无手术死亡. 结论腋下垂直小切口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隐匿,可在大多数肺切除手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小切口 肺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下微创切口手术入路应用解剖与动脉导管结扎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长宪 郭兰敏 +4 位作者 张延安 王维 王须健 霍玉峰 信鸿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3-523,共1页
目的 :探讨腋下微创纵直切口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的局部解剖特点与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腋下腋中线微创小切口 ,长约 4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在背阔肌前沿与胸大肌后沿之间 ,既显露薄薄的前锯肌。纵切前锯肌显露第 4肋骨 ,经第 4... 目的 :探讨腋下微创纵直切口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的局部解剖特点与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腋下腋中线微创小切口 ,长约 4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在背阔肌前沿与胸大肌后沿之间 ,既显露薄薄的前锯肌。纵切前锯肌显露第 4肋骨 ,经第 4肋床或第 4肋间隙进入胸腔。结果 :66例 6月~ 10岁动脉导管未闭患者 ,经微创切口实施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 ,无手术并发症 ,也无手术死亡。均未输血 ,住院 3~ 9d痊愈出院。结论 :在熟练掌握局部解剖的基础上 ,腋下微创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是安全可行的。此切口具有损伤小 ,术后痛苦小 ,出血少 ,住院时间短 ,住院费用低 ,切口疤痕小、美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手术入路 动脉导管未闭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传庆 郝蓉美 +3 位作者 刘景亮 陈姿 金明华 王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证明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腔内存在游离癌细胞,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72例无胸水肺切除肺癌患者进行了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于开胸探查前冲洗,收集后立即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47例(27.3%),与细胞类型、... 目的:证明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腔内存在游离癌细胞,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72例无胸水肺切除肺癌患者进行了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于开胸探查前冲洗,收集后立即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47例(27.3%),与细胞类型、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胸膜受侵程度有关,并具有腺癌>鳞癌、T_4>T_3>T_2>T_1、N_3>N_2>N_1>N_0、P_3>P_2>P_1>P_0、Ⅲ>Ⅱ>Ⅰ的特点。PLC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6.1%,阴性为49.2%。结论: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腔内有游离癌细胞存在,与细胞类型、T、N、P因素相关,PLC结果是一项重要的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癌 细胞学检查 胸腔冲洗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