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治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世江 张燕芳 《中国猪业》 2009年第12期32-33,共2页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甲骨萎缩、额面部变形、慢性鼻炎为特征。临床上病猪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颜面变形或歪斜。 1流行病学 本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任何年龄、品种的猪...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甲骨萎缩、额面部变形、慢性鼻炎为特征。临床上病猪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颜面变形或歪斜。 1流行病学 本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任何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但以仔猪最为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诊治 慢性鼻炎 流行病学 一年四季 打喷嚏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媛媛 于朋彬 李泽产 《畜牧兽医杂志》 2010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 诊治 冬春季节 临床实践 接触性 死亡率 病毒性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鸽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媛媛 李世江 闫作诗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9年第7期13-13,共1页
2007年12月,胶南市某养殖户饲养的肉鸽发生以神经症状和腹泻、消瘦、生长发育不良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实验室检查等初步诊断为鸽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感染。经治疗,迅速控制了病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大肠杆菌感染 肉鸽新城疫 混合感染 诊治 实验室检查 神经症状 发育不良 病理剖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新城疫二联活苗首免及新城疫母源抗体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加法 李泽产 +1 位作者 姜秀鹏 马云鹤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第8期114-115,共2页
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是以新城疫LaSota弱毒株为载体的重组疫苗,易受免疫鸡群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影响,免疫首先要确定免疫鸡群的新城疫母源抗体及其对疫苗的免疫影响.从而确定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的首免日龄,为制定... 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是以新城疫LaSota弱毒株为载体的重组疫苗,易受免疫鸡群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影响,免疫首先要确定免疫鸡群的新城疫母源抗体及其对疫苗的免疫影响.从而确定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的首免日龄,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疫苗 母源抗体 新城疫 禽流感 二联活疫苗 免疫鸡群 LASOTA 首免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喂方式对里岔黑猪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庄桂玉 付元明 张本清 《中国猪业》 2012年第1期23-24,共2页
为了了解饲喂方式对山东里岔黑组肉质的影响,40头已阉割的小公猪(平均体重为10kg,平均日龄为60天),分成2组,分别进行生喂和熟喂处理,饲喂至180和240日龄时,生喂组与熟喂组各随机选择3头进行屠宰,宰后进行肉质评定。结果表明,对于膘厚、... 为了了解饲喂方式对山东里岔黑组肉质的影响,40头已阉割的小公猪(平均体重为10kg,平均日龄为60天),分成2组,分别进行生喂和熟喂处理,饲喂至180和240日龄时,生喂组与熟喂组各随机选择3头进行屠宰,宰后进行肉质评定。结果表明,对于膘厚、肌肉脂肪含量、肉香味和多汁性,同一日龄,熟喂组比生喂组高;同一饲喂方式,240日龄大于180日龄。膘厚和肌肉脂肪不同日龄间的差异大于不同饲喂方式间的差异,肉香味和多汁性则相反。可见,里岔黑猪的肉质受到饲喂方式和饲喂时间长短的影响,膘厚和肌肉脂肪与饲养时间长短关系更大,肉香味、多汁性和肉嫩度则与饲喂方式关系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岔黑猪 饲喂方式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鸭脾坏死综合症
6
作者 张旭 杜军 +1 位作者 张燕芳 马云鹤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第10期119-119,共1页
鸭脾坏死综合症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综合性鸭病。脾脏是鸭体内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脾脏坏死,整个机体自身免疫水平就会降低,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该病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给养鸭业带来了很大危害。
关键词 综合症 鸭病 脾脏 坏死 免疫器官 免疫水平 继发感染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禽繁殖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周加法 李泽产 +1 位作者 曲素娟 石清来 《中国畜禽种业》 2008年第24期24-24,共1页
维生素E又叫抗不育维生素、抗不育因子或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及其能够或多或少显示d-a-生育酚生物活性的衍生物的总称。自1922年发现并命名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至少有8种具有维生素E活性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其分子中酚环上甲... 维生素E又叫抗不育维生素、抗不育因子或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及其能够或多或少显示d-a-生育酚生物活性的衍生物的总称。自1922年发现并命名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至少有8种具有维生素E活性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其分子中酚环上甲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已经从植物资源中分离出4种生育酚(α、β、γ、δ)和4种生育三烯酚(α、β、γ、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繁殖性能 生育三烯酚 生物活性 生育酚 植物资源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