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盈秀 刘浅浅 +3 位作者 姬慧君 陈琪 顾梦瑶 李万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腹部增强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8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影像临床特征。结果 89例中腺癌(SIA)34例,间质瘤(GIST)22例,淋巴瘤(PSIL)1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N...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腹部增强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8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影像临床特征。结果 89例中腺癌(SIA)34例,间质瘤(GIST)22例,淋巴瘤(PSIL)1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N)15例。SIA比GIST、PSIL和NEN更多发于十二指肠,GIST比SIA、PSIL和NEN更多发于空肠,PSIL和NEN比SIA和GIST更多发于回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IA最大径多小于GIST和PSIL(P<0.01)。SIA多边界模糊,GIST多边界清晰(P<0.01)。GIST动脉期和静脉期强化率高于SIA和PSIL;NEN动脉期强化率高于SIA和PSIL,静脉期强化率高于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T和NEN廓清率均高于SIA和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T比NEN更容易发生瘤内坏死,GIST比PSIL更容易伴发溃疡,SIA和PSIL比GIST和NEN更容易合并周围淋巴结肿大,SIA比GIST、PSIL、NEN更容易发生肝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形态、延迟期强化率、瘤内钙化及瘤内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肿瘤 增强模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