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水平
1
作者 顾梦瑶 陈琪 +2 位作者 刘丽 戚佳佳 李万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3,共5页
目的观察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IDC)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BIDC,根据Ki-67表达将其分为高表达组(n=224)与低表达组(n=150);根据7∶3比例划分训练集(n=271,含高表达组162例、低... 目的观察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IDC)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BIDC,根据Ki-67表达将其分为高表达组(n=224)与低表达组(n=150);根据7∶3比例划分训练集(n=271,含高表达组162例、低表达组109例)及测试集(n=103,含高表达组62例、低表达组41例)。对比组间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提取并筛选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8种分类器构建影像学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选择其中最佳者;基于影像学特征及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制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BIDC Ki-67表达水平的效能。结果组间病灶最大径、边缘有无毛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之构建的多层感知机(MLP)影像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654、0.715;基于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MLP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02、0.806,而列线图模型的AUC分别为0.802、0.806。结论基于DBT影像组学列线图能有效预测BIDC Ki-67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X射线摄影 影像组学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