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科护士创新行为的潜在剖面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邵珂 程方方 +2 位作者 孟英涛 张玉 时丽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共5页
目的 探讨肿瘤科护士创新行为的现状,分析其潜在剖面及创新行为特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95名肿瘤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新行为量表和护理工作环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护士创新行为水平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 目的 探讨肿瘤科护士创新行为的现状,分析其潜在剖面及创新行为特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95名肿瘤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新行为量表和护理工作环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护士创新行为水平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科护士创新行为可分为创新行为消极型(45.1%)、中等创新行为水平型(38.2%)和创新行为积极型(16.7%)3个潜在剖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务、护理工作环境量表中护士参与医院事务度和充足的人力物力维度是护士创新行为类别特征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护士创新行为水平存在异质性,可分为3个潜在剖面。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对护士进行分类管理,以提高护士的创新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肿瘤科 创新行为 潜在剖面分析 组织环境 工作环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与微生物菌群失调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谭尧 王家林 田鹏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10-113,共4页
人体皮肤、黏膜及一切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生存着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以细菌所占比例最高。定植在人体各部位的微生物菌群,它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微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人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种类和... 人体皮肤、黏膜及一切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生存着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以细菌所占比例最高。定植在人体各部位的微生物菌群,它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微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人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种类和数量保持动态平衡。而当致病菌异常入侵或机会致病菌异常富集时可引起菌群失调。有研究认为,微生物菌群失调与人体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认知障碍性疾病等有关。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肝脏、肾脏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也与微生物菌群失调有关。由于口腔、食管、胃、肠道等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并不相同,这些部位菌群失调在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肠癌等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菌群失调 消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的影像组学在肾脏肿瘤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浅浅 姬慧君 +3 位作者 陈盈秀 顾梦瑶 陈琪 李万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05-508,共4页
影像组学是从常规医学图像中高通量提取人眼无法感知的疾病可挖掘的定量特异性数据。目前基于CT影像组学在肾脏肿瘤方面已广泛用于良恶性鉴别、肾细胞癌(RCC)分型鉴别、肾透明细胞癌(ccRCC)分级及分期、影像基因组学、免疫标志物预测、... 影像组学是从常规医学图像中高通量提取人眼无法感知的疾病可挖掘的定量特异性数据。目前基于CT影像组学在肾脏肿瘤方面已广泛用于良恶性鉴别、肾细胞癌(RCC)分型鉴别、肾透明细胞癌(ccRCC)分级及分期、影像基因组学、免疫标志物预测、对生存期及预后因素的评价等方面,本文就基于CT影像组学在肾脏肿瘤中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肾脏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盈秀 刘浅浅 +3 位作者 姬慧君 陈琪 顾梦瑶 李万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腹部增强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8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影像临床特征。结果 89例中腺癌(SIA)34例,间质瘤(GIST)22例,淋巴瘤(PSIL)1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N...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腹部增强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8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影像临床特征。结果 89例中腺癌(SIA)34例,间质瘤(GIST)22例,淋巴瘤(PSIL)18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N)15例。SIA比GIST、PSIL和NEN更多发于十二指肠,GIST比SIA、PSIL和NEN更多发于空肠,PSIL和NEN比SIA和GIST更多发于回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IA最大径多小于GIST和PSIL(P<0.01)。SIA多边界模糊,GIST多边界清晰(P<0.01)。GIST动脉期和静脉期强化率高于SIA和PSIL;NEN动脉期强化率高于SIA和PSIL,静脉期强化率高于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T和NEN廓清率均高于SIA和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T比NEN更容易发生瘤内坏死,GIST比PSIL更容易伴发溃疡,SIA和PSIL比GIST和NEN更容易合并周围淋巴结肿大,SIA比GIST、PSIL、NEN更容易发生肝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形态、延迟期强化率、瘤内钙化及瘤内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肿瘤 增强模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肿瘤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庞林琳 王慧霞 +2 位作者 郭颖 翟海月 郑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对肿瘤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肿瘤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 目的:探讨对肿瘤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肿瘤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乙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百分比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的评分。结果:护理后,乙组患者的VC、MVV及FEV1均大于甲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的FVC、FEV1/FVC的百分比及GQOL-74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的评分均高于甲组患者,P<0.05。结论:对肿瘤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肺炎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elberg博弈实时定价机制策略在电力市场中的研究
6
作者 李宁 任秀 +2 位作者 于海宁 万晓东 刘巍波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为提高风电消纳率,减少碳排放量,针对电力市场中的实时定价机制,提出了1种基于Stackelberg博弈实时定价机制,并与2种对比方案进行比较,在仿真过程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通过评估新能源消纳率、总成本和碳排放成本等指标,对每... 为提高风电消纳率,减少碳排放量,针对电力市场中的实时定价机制,提出了1种基于Stackelberg博弈实时定价机制,并与2种对比方案进行比较,在仿真过程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通过评估新能源消纳率、总成本和碳排放成本等指标,对每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tackelberg博弈实时定价机制的方案在提高风电消纳率和减少碳排放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实时电价 STACKELBERG博弈 需求响应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实性结节性粘液腺癌CT特征及18 F-FDG特点与相关病理基础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魏东波 荆燕 +2 位作者 董强 戚元刚 范明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825-1828,共4页
目的探讨肺实性结节性粘液腺癌(pulmonary nodular mucinous adenocarcinoma,PNMA)CT影像特征和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DG)代谢特点,分析其与病理的相关性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肺实性结节性粘液腺癌(pulmonary nodular mucinous adenocarcinoma,PNMA)CT影像特征和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DG)代谢特点,分析其与病理的相关性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肺实性结节性粘液腺癌的患者35例,其中10例行18 F-FDG PET/CT检查。分析总结结节强化特点(分别测量PNMA平扫平均CT值及静脉期平均CT值,计算静脉期与平扫间CT差值)、形态学特点及18 F-FDG代谢特点,与病理学改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5例PNMA中21例,CT差值大于20 HU,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密集排列的富含黏液蛋白的肿瘤细胞,中央纤维化。6例CT差值<5 HU,病理显示肺泡腔及间质充满黏液蛋白。32例结节周围不伴卫星灶;结节边缘毛刺16例,分叶征32例,胸膜牵拉征17例,血管集束征12例及伴有空泡13例;结节胸膜下分布34例;PET/CT示无放射性摄取3例,2例SUVmax<2.5,5例SUVmax>5.0。结论PNMA CT影像表现为中重度强化、周围不伴有卫星灶、边缘分叶的胸膜下结节,18 F-FDG PET/CT检查中18 F-FDG代谢无特异性,上述征象在诊断原发肺实性结节性粘液腺癌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的右侧三叉神经痛患者外囊结构异常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亚丽 李文武 李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右侧三叉神经痛患者外囊的微观结构的差异。方法选取22例TN患者(TN组)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2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HC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DTI扫描,用DTI技术重建双侧外囊结构区...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右侧三叉神经痛患者外囊的微观结构的差异。方法选取22例TN患者(TN组)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2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HC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DTI扫描,用DTI技术重建双侧外囊结构区域。比较两组间外囊的多重扩散指标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和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的差异,并分析其与病史及VA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TN组双侧MD、AD及RD升高,FA降低(P<0.05)。此外还发现右侧外囊FA与VAS评分呈负相关,AD、RD及MD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侧三叉神经痛患者双侧外囊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结构异常改变,且以同侧外囊结构改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外囊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病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唐琳 刘波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和功能的改变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如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道肿瘤等。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菌群移位、“驱动-乘客”模型、“毒性”肠...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和功能的改变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如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道肿瘤等。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菌群移位、“驱动-乘客”模型、“毒性”肠道细菌模型等机制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而补充膳食纤维与益生菌,应用肠道微生物移植技术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降低炎性指标,增强肠道免疫功能等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失调 具核梭杆菌 产毒型脆弱拟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 粪便移植技术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腮腺脂质含量时间演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增勇 苏娜 +1 位作者 王冰 戚元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014-2017,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MRI定量评价鼻咽癌(NPC)患者调强放疗(IMRT)后腮腺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放射性口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PC患者22例患者放疗前(T0期)、放疗后0~3个月(T1期)、3~12个月(T2期)及12个月以上(T3期)进行常规MRI检查。测量各... 目的探讨利用MRI定量评价鼻咽癌(NPC)患者调强放疗(IMRT)后腮腺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放射性口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PC患者22例患者放疗前(T0期)、放疗后0~3个月(T1期)、3~12个月(T2期)及12个月以上(T3期)进行常规MRI检查。测量各期双侧腮腺脂质相对信号值的平均值,并记录各期对应口干严重程度。比较腮腺各期T1WI、T2WI信号强度,并分析各期信号强度与同期口干程度的相关性。结果T2期腮腺T1WI相对信号值均明显高于T0、T1、T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3.27、5.14,均P<0.01);T1期腮腺抑脂T2WI相对信号值均明显低于T0、T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3.91,均P<0.01);T2期腮腺抑脂T2WI相对信号值均明显低于T0、T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6.42,均P<0.01);T1、T2期腮腺T1WI相对信号值、T2期腮腺抑脂T2WI相对信号值与同期口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0.51、0.65,P=0.01、0.02、<0.01)。结论MRI能定量显示IMRT治疗后NPC患者腮腺脂质含量动态变化,腮腺脂质含量与放射性口干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腮腺 脂肪 口干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V3各亚段分支显示率及排列方式的CTA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凯 宋惠霄 +3 位作者 曹琰 孔宇 戚元刚 杨金永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7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应用椎动脉CTA评估V3各亚段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及排列方式,并对其是否存在性别、侧别统计学差异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颈部或头颈部CTA联合扫描的患者668例,应用解剖学对V3的三亚段分法,首先在CT图像中确定垂直段(V3v)、... 目的应用椎动脉CTA评估V3各亚段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及排列方式,并对其是否存在性别、侧别统计学差异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颈部或头颈部CTA联合扫描的患者668例,应用解剖学对V3的三亚段分法,首先在CT图像中确定垂直段(V3v)、水平段(V3h)及硬脑膜外段(V3e)各亚段起止点;然后由3位诊断医师进行图像分析、记录双侧V3各亚段动脉分支的数目;再进行各亚段分支的显示率及排列方式以及性别、侧别统计学分析;最后进行观测者之间的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统计显示左侧V3v、V3h、V3e各亚段具有1支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25.07%、20.21%、6.59%;具有2支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1.05%、0.00%、0.45%。右侧V3v、V3h、V3e各亚段具有1支动脉分支的显示率依次为25.00%、17.07%、6.44%;显示为2支亚段动脉分支的分别为1.05%、0.30%、0.15%。应用t检验得出V3各亚段分支数目无侧别及性别差异。V3各亚段动脉分支八种排列方式(0,0,0;1,0,0;1,1,0;1,1,1;0,1,0;0,1,1;0,0,1;1,0,1),采用双样本KS检验证明V3各亚段分支排列方式无侧别及性别差异。结论CTA源图像能够显示椎动脉V3各亚段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和排列方式,且二者与侧别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明确椎动脉V3段动脉分支情况对于颅颈交界区的手术,可以有助于临床确定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亚段动脉分支 显示率 排列方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TA作为免疫治疗新靶点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倩 王娟 +2 位作者 李冉 高爱琴 党琦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1期79-82,共4页
T细胞活化V结构域Ig抑制因子(VISTA)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结合其伴侣及介导免疫抑制的信号通路来削弱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进而促进肿瘤进展。VISTA在不同瘤种中的预后价值仍存在争议,然而,大多数研究... T细胞活化V结构域Ig抑制因子(VISTA)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结合其伴侣及介导免疫抑制的信号通路来削弱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进而促进肿瘤进展。VISTA在不同瘤种中的预后价值仍存在争议,然而,大多数研究更倾向于其作为负性预后指标。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阻断VISTA可重新激活抗肿瘤免疫和增强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从而抑制小鼠肿瘤生长,这为探索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克服免疫耐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已有多个VISTA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取得阳性结果。因此VISTA是颇具潜力的免疫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活化V结构域Ig抑制因子 肿瘤免疫微环境 信号通路 免疫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平扫对先天性血管环诊断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魏然 张极平 +1 位作者 李丽 李万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39-40,45,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对先天性血管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胸部CT平扫偶发纵隔大血管畸形患者56例患者资料,分析先天性血管环的CT平扫特征。结果在56例先天性血管环患者中,5例双主动脉弓,20例左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3例...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对先天性血管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胸部CT平扫偶发纵隔大血管畸形患者56例患者资料,分析先天性血管环的CT平扫特征。结果在56例先天性血管环患者中,5例双主动脉弓,20例左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3例右位主动脉弓伴镜像分支以及18例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及Kommerell憩室。结论胸部CT平扫可以检出偶发先天性血管环并进行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血管环 血管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方式对肺癌住院患者医疗资源利用和医疗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胡筱玙 吕静静 崔永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9-1068,共10页
目的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方式对肺癌住院患者医疗资源利用和医疗质量的影响,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疗效率及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8日—2024年4月16日就诊于山东省某三级... 目的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方式对肺癌住院患者医疗资源利用和医疗质量的影响,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疗效率及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8日—2024年4月16日就诊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采用自身配对设计,以2021年10月26日为干预点,收集同一患者在DRG实施前(2021年1月28日—2021年10月25日)和DRG实施后(2021年10月26日—2024年4月16日)的病案首页信息,并通过间断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分析DRG实施前后医疗资源利用指标(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报销费用、自付费用、放化疗次数、靶向及免疫治疗次数、护理检查次数)和医疗质量指标[包括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major complication or comorbidity,MCC)、并发症或合并症(complication or comorbidity,CC)发生次数、30 d再入院次数]的变化。结果共纳入944例患者,其中男性占比49.4%,女性占比50.6%;65岁以下患者占比67.1%,65岁及以上患者占比32.9%。DRG实施后住院天数(β_(2)=-3.235,P<0.001)、住院费用(β_(2)=-5155.900,P<0.001)、报销费用(β_(2)=-2120.350,P=0.020)、自付费用(β_(2)=-3035.555,P<0.001)均显著减少;放化疗次数、靶向免疫治疗次数、护理检查次数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MCC/CC发生次数显著增加(β_(2)=3.011,P<0.001);30 d再入院次数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DRG支付方式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但可能增加MCC/CC,影响医疗质量,需关注DRG改革对医疗质量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医疗质量 医疗资源利用 D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诊疗一体化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英杰 林岩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因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引人关注,伴随着核医学诊疗一体化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DTC中的深入研究,有关其诊断及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本文结合现有的诊疗一体化实践以及循证医学证据和相关指南推荐,对...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因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引人关注,伴随着核医学诊疗一体化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DTC中的深入研究,有关其诊断及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本文结合现有的诊疗一体化实践以及循证医学证据和相关指南推荐,对131 I治疗前评估体系进行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核医学 诊疗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协同的电能表错接线自动化感知系统设计
16
作者 徐广源 田善鹏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5期119-123,共5页
当前对于电能表错接线自动化感知系统多采用大数据技术,但由于无法同时处理电能表采集的数据,使得计算复杂度较高,从而导致最终诊断精度较低。为此,提出基于数据协同的电能表错接线自动化感知系统。依据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实现要求,设计... 当前对于电能表错接线自动化感知系统多采用大数据技术,但由于无法同时处理电能表采集的数据,使得计算复杂度较高,从而导致最终诊断精度较低。为此,提出基于数据协同的电能表错接线自动化感知系统。依据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实现要求,设计系统的接线转换箱和相位伏安表等硬件部分。基于此,利用数据协同机制处理多种数据任务请求的需要,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并求取电压电流相位差角,结合最大值位置判别法,判定电能表是否出现错接线情况,以此完成电能表错接线感知诊断系统设计。系统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系统可以有效感知诊断电能表错接线情况,得到的诊断误报率较低,感知诊断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协同 电能表 错接线自动化感知 诊断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倩 李振 +2 位作者 张营 李广庆 闫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评价和总结放射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指南网站,汇总有关放射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证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临床决策.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和证据提取.结... 目的 评价和总结放射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指南网站,汇总有关放射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证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临床决策.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2篇,临床决策1篇.最佳证据包括预防(皮肤清洁、一般日常保护)和管理(非药物和药物管理)两个方面共22条证据.结论 护理人员应从循证的角度对放射性皮炎进行预防和管理,根据证据的不断更新,汇总最佳证据,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肿瘤 放射治疗 并发症 循证 预防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联合扩散峰度成像对乳腺癌HER-2表达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婷 李文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01例,HER-2阳性组106例,HER-2阴性组95例,所有病例均行IVIM及DK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和表...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01例,HER-2阳性组106例,HER-2阴性组95例,所有病例均行IVIM及DK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平均扩散峰度值(MK)和平均扩散率(MD);运用χ^(2)检验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IVIM、DKI诸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HER-2阳性组乳腺癌形态多为不规则形,淋巴结转移亦多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HER-2阳性组的D和MK值小于阴性组,而D^(*)和f值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MK与HER-2表达呈负相关,而D^(*)和f值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r|为0.149~0.362)。当D≤0.69×10^(-3) mm^(2)/s、D^(*)≥26.0×10^(-3) mm^(2)/s、f≥32.6、MK≤0.61时,对HER-2阳性的诊断效能最高,其中D^(*)的AUC最大,为0.710,特异度、准确度最高,分别为63.2%、62.7%。D+D^(*)+f+MK联合后,AUC为0.815,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指标(Z=1.918~4.917;P<0.01),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69.8%,准确度72.6%。结论IVIM联合DKI可用于HER-2阳性表达的预测,有利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峰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腺瘤的CT表现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越 孙育红 +3 位作者 赵成龙 王金之 孙朋朋 黄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9-564,共6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BA)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18年9月—2021年8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1例BA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特征。结果21例患者中,女14例、男7例,年龄36~75岁,平均(59&...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BA)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18年9月—2021年8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1例BA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特征。结果21例患者中,女14例、男7例,年龄36~75岁,平均(59±10)岁。16例(76%)无明显呼吸道症状。10例(48%)同时合并肺癌或前驱病变,以早期肺腺癌为主。BA病灶共22处,17处(77%)位于下叶,21处(95%)与胸膜间距离≤2.0 cm;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14处(64%)和实性结节8处(36%);21处(95%)最大径≤2.0 cm;14处(64%)形态不规则;19处(86%)边缘毛糙;11处(50%)伴中央或外周空泡征,9处(41%)伴血管征,5处(23%)伴细支气管充气征;3处实性结节表现的病灶增强扫描呈延迟性显著强化,1处动脉期可见血管造影征。10例患者在术前随访中病变均无显著变化,中位随访时间为2.5(0~59)个月。结论BA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但由于认识不足及CT表现与早期肺腺癌相似,临床极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腺瘤 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与化学疗法联合应用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琳 高娄露 +1 位作者 武强 王丽丽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D-1)抑制剂与化学疗法(化疗)联合应用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107例一线治疗失败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D-1)抑制剂与化学疗法(化疗)联合应用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107例一线治疗失败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远期疗效[中位总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ORR、DCR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PFS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3~4级不良反应事件胃肠道反应例数多(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效果良好,相对于单纯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ORR和DCR,并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抑制剂 化学治疗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