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DO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甄亚男 徐忠法 +4 位作者 孙燕来 郭洪亮 公维鹏 柴杰 李增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64-567,共4页
目的:研究DOF方案(多西他赛、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和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住院可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Ⅱ~Ⅲ、M(M_0)患者68例,行DOF方案新辅助化... 目的:研究DOF方案(多西他赛、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和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住院可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Ⅱ~Ⅲ、M(M_0)患者68例,行DOF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75 mg/m^2,第ld,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200 mg/m^2,第1、2d应用5-FU前静脉滴注30min;5-FU 400 mg/m^2,第1、2d,静脉注射,5-FU 1 200 mg/m^2,持续46 h经静脉泵入;奥沙利铂75 mg/m^2,d2,静脉滴注2 h。每21d1为1个周期,连续应用3个周期。化疗结束21d后评价化疗效果,于21~28d期间行手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未经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68例对照分析。对照组确诊后2周内手术。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及胃癌的规范治疗原则行辅助化疗。结果:化疗组:CR5例,PR 43例,SD 18例,PD 1例,总有效率为70.6% 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外周神经毒性等;R_0切除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62.3%)(P=0.01),术后并发症率(2.9%和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9)。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l00%,化疗组2年生存率(73.5%)明显高于对照组(54.3%)P=0.01 3结论:DO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率高,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可缩小瘤体,降低分期,提高R_0切除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多西紫杉醇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奥沙利铂 化学疗法 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P2增强结肠癌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悦 陈德喜 +3 位作者 侯庆生 公维鹏 朱振宇 郭洪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0-394,共5页
为研究ASPP2对奥沙利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系HCT116 p53+/+(野生型)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利用ASPP2(rAd-ASPP2)及p53腺病毒(rAd-p53)感染HCT116 p53+/+细胞,经奥沙利铂50μmol/L诱导细胞凋亡及周期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ASPP2及p53的表达水平;... 为研究ASPP2对奥沙利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系HCT116 p53+/+(野生型)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利用ASPP2(rAd-ASPP2)及p53腺病毒(rAd-p53)感染HCT116 p53+/+细胞,经奥沙利铂50μmol/L诱导细胞凋亡及周期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ASPP2及p53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ASPP2腺病毒对奥沙利铂诱导的HCT116细胞活性的影响;Calcein/PI吸收试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ASPP2、p53共同过表达,或者ASPP2单独过表达均能增强奥沙利铂诱导的HCT116 p53+/+细胞增殖抑制,以及S期抑制并伴有细胞凋亡水平的升高;而无奥沙利铂诱导时,ASPP2对HCT116 p53+/+细胞的活性、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ASPP2能够增强奥沙利铂诱导HCT116 p53+/+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周期抑制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结肠癌 p53凋亡刺激蛋白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18磷酸化增加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并提高其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晓东 石英 +4 位作者 冦卜心 朱振宇 柴杰 陈德喜 郭洪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8,43,共6页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OXA)作用下角蛋白18(K18)磷酸化与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HCT116细胞分别转染空载质粒、野生型K18和33、52磷酸化位点突变的K18质粒(Ser33/52A),用60μmol/L的OXA处理细胞,加入自噬...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OXA)作用下角蛋白18(K18)磷酸化与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HCT116细胞分别转染空载质粒、野生型K18和33、52磷酸化位点突变的K18质粒(Ser33/52A),用60μmol/L的OXA处理细胞,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或细胞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处理细胞。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以及钙黄绿素乙酰甲酯/碘化丙啶(calcein-AM/PI)染色法分析K18及其突变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K18的磷酸化水平、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的表达。结果 Ser33/52A质粒的转染可以明显降低K18的磷酸化水平,经过OXA处理后,转染K18质粒组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空载质粒转染对照组,而Ser33/52A质粒转染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空载体和K18质粒转染的细胞凋亡率,K18质粒转染组细胞自噬明显高于空载转染对照组,而Ser33/52A质粒转染组自噬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K18过表达促进HCT116细胞自噬及其对OXA的敏感性,而K18 Ser33和Ser52磷酸化水平的降低则抑制自噬并降低HCT116细胞的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奥沙利铂 HCT116细胞 角蛋白18 磷酸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合并小肠禁锢症1例
4
作者 邹磊 侯庆生 +1 位作者 姜明静 管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5-425,共1页
患者,男,66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伴阵发性疼痛1个月”于2013-5-13入院。查体: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关键词 小肠禁锢症 上腹部饱胀 胃癌 浅表淋巴结 阵发性 蠕动波 胃肠型 反跳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