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谢海真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3期183-185,共3页
要想为人们提供健康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就必须严格落实安全与质量检验工作。食品微生物检测能够有效监管食品安全,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在分析食品微生物... 要想为人们提供健康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就必须严格落实安全与质量检验工作。食品微生物检测能够有效监管食品安全,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在分析食品微生物检测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并探索了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 检测方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如何提升食品检测工作的准确度 被引量:2
2
作者 翟雪华 张树振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第6期86-86,共1页
食品安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要想达到新时期对食品检测的要求,需要转变食品检测技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但是工作人员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中,由于环境因素、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和操作人员等的影响,导致食品检测工作中经常... 食品安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要想达到新时期对食品检测的要求,需要转变食品检测技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但是工作人员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中,由于环境因素、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和操作人员等的影响,导致食品检测工作中经常出现误差,获得的结果与真实性有一定差距。食品检测误差在所难免,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才能保证消除误差,保证食品检测工作质量实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 准确度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甲状腺片中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文法 王春雷 冯家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9期20-23,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甲状腺片中7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方法。方法ACQUITY UPLC?^(■)BEH C18(2.1 mm×100 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 目的建立测定甲状腺片中7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方法。方法ACQUITY UPLC?^(■)BEH C18(2.1 mm×100 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LC-MS/MS法,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正离子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7种喹诺酮类药物在1~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7种喹诺酮类药物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85.0%~100.0%范围内,RSD均小于3.5%。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度高、准确,结果稳定、杂质干扰小、特异性强,可用于甲状腺片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片 喹诺酮类 药物残留 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骨质增生胶囊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房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9期516-520,共5页
目的观察抗骨质增生胶囊连续给药后对大鼠的毒性反应。方法抗骨质增生胶囊分别按照0.6 g/100 g、0.3 g/100 g、0.15 g/100 g的剂量连续给药13周,对照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停药4周,测量受试大鼠的体重,计算重要脏器质量系数,测定血液学及... 目的观察抗骨质增生胶囊连续给药后对大鼠的毒性反应。方法抗骨质增生胶囊分别按照0.6 g/100 g、0.3 g/100 g、0.15 g/100 g的剂量连续给药13周,对照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停药4周,测量受试大鼠的体重,计算重要脏器质量系数,测定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抗骨质增生胶囊对大鼠的体重增长、脏器系数、血液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抗骨质增生胶囊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按临床拟用剂量服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骨质增生胶囊 大鼠 长期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