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调节蛋白1和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凡 曲方 +2 位作者 陈团芝 宋福林 杨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504-508,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2h)模型。阿司匹林组于再灌注后即刻及每日清晨腹腔注射阿司匹林(80mg/kg,溶解于1.5ml的10%L-赖氨酸等渗盐水溶液中)1次。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10%L-赖氨酸1.5ml。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NRG-1、存活素的表达。结果①再灌注后24h,3、5、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阿司匹林组分别为1.47±0.11、1.22±0.08、0.85±0.15、0.59±0.12,对照组为1.87±0.18、1.45±0.14、1.05±0.08、0.75±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I/RP后各时间点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大鼠梗死侧神经元的细胞核及细胞质均有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梗死中心区两种阳性细胞表达数在再灌注后6h最多,随后逐渐减少,7d最少;梗死周边区6h后仅有少量的NRG-1和存活素阳性细胞,3d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各时间点NRG-1和存活素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可诱导大鼠神经元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阿司匹林上调缺血后NRG-1的存活素表达,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阿司匹林 神经调节蛋白1 存活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一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宫殿荣 吴曙晖 于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403-3404,共2页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后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锥体系神经损害、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等。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部...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后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精神意识障碍、锥体外系神经障碍、锥体系神经损害、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等。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DEACMP患者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用干细胞移植成功治愈DEACMP一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损害 慢性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的支架置入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冠增 焦力群 +8 位作者 凌锋 尹国阳 李慎茂 缪中荣 朱凤水 吉训明 谌燕飞 王亚冰 马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 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支架置入治疗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CAS后再狭窄的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48~78岁,平均(61.5±8.6)... 目的 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支架置入治疗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CAS后再狭窄的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48~78岁,平均(61.5±8.6)岁.其中CAS后再狭窄9例,CEA后再狭窄10例,均经DSA确诊,并行CAS治疗再狭窄,术前及术后第2天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结果对19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未出现并发症,残余狭窄率均〈20%.术后患者自觉神经缺损症状消失.术后各时间点随访均未发现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事件.随访终点时患者均无临床症状,复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均未显示再狭窄.结论 CAS治疗颈动脉术后再狭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支架 预后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管性危险因素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爱红 王荫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偏头痛经颅多普勒超声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夏章勇 宫殿荣 +2 位作者 高宏伟 董桂荣 郭宪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71-273,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定向钻颅治疗高血压性幕上深部脑出血11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运华 曲怀谦 +2 位作者 姜桂生 朱建新 商晓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370-372,共3页
幕上深部位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常见类型,致残率、病死率较高.钻颅抽吸引流,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准确地选择钻颅点、钻颅方向及置管深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自行研制的快速定向钻颅仪治疗高血压... 幕上深部位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常见类型,致残率、病死率较高.钻颅抽吸引流,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准确地选择钻颅点、钻颅方向及置管深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自行研制的快速定向钻颅仪治疗高血压性幕上深部位脑出血,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幕上深部脑出血 置管深度 快速定向钻颅仪 钻颅抽吸 钻颅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力峰 郭春杰 曲怀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521-525,共5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又称白明胶酶A,它表达广泛,能够降解明胶、多种胶原和基底膜成分,对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作用推动了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形成和进... 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又称白明胶酶A,它表达广泛,能够降解明胶、多种胶原和基底膜成分,对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作用推动了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形成和进展[1].本文将MMP-2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 研究进展 明胶酶A 基底膜 胶原 重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管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彭涛 孟范文 +1 位作者 王涛 张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555-557,共3页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脑动脉血流动力学 经颅多普勒超声 治疗前后 血管 血流动力学变化 无创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技术联合治疗急性颈内动脉闭塞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常万生 尹继君 +3 位作者 林峰 潘伟 张海奇 鲍景蕾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7期632-635,共4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7岁,因"四肢酸软不适13 h、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 h"于2016年1月7日11∶10入院。患者入院前13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酸软不适,因未感其他不适故未就诊。入院前2 h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不能独立行走,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7岁,因"四肢酸软不适13 h、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 h"于2016年1月7日11∶10入院。患者入院前13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酸软不适,因未感其他不适故未就诊。入院前2 h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不能独立行走,伴有精神差、言语不清,无头痛、头晕、呕吐,无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并发高钠血症危险因素的分析
10
作者 郭栋 王伟华 +1 位作者 夏章勇 刘力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307-309,322,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32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1h内采用离子电极法测量血液生化指标。其中高钠血症43例,非高钠血症279例,记录可能影响血...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32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1h内采用离子电极法测量血液生化指标。其中高钠血症43例,非高钠血症279例,记录可能影响血钠水平的9项危险因素,进行X^2或t检验,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的危险因素。终点指标以发病后4周的病死率作为判断。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高钠血症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大剂量甘露醇(OR=4.9,95% CI:2.40-9.71)、大脑中线结构损害(OR=3.9,95% CI:2.00~7.65)、血糖增高(OR=1.4,95%CI:1.18~1.69)3项因素进入模型(P〈0.05)。高钠血症组4周病死率为67.4%(29/43),明显高于非高钠血症组的17.2%(48/2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8,P〈0.01)。结论引起高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大剂量甘露醇、大脑中线损害和血糖增高。高钠血症患者预后差,生存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高钠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炎性因子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华 夏章勇 +4 位作者 曲怀谦 吴琳 程卫东 徐格林 殷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炎性因子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67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测定2组患者术后1 h、2周...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炎性因子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67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测定2组患者术后1 h、2周、1和6个月白细胞介素6(IL-6)、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随访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与术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1 h CRP、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术后2周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术后1 h、2周CRP、IL-6、TNF-α水平升高,术后6个月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2周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术后1个月IL-6水平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减轻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炎性反应,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颈动脉狭窄 支架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质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通心络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班茹 夏章勇 +2 位作者 霍成举 焦力群 李雪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227-1229,共3页
脑卒中为当今成年人致残的首要病因,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致死病因,87%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脑卒中,尤其... 脑卒中为当今成年人致残的首要病因,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致死病因,87%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至今尚无完善的治疗方法。临床迫切需要有确切意义的生化标记物,以早发现,早治疗,这也是解决脑卒中巨大危害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C反应蛋白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磷脂抗体免疫球蛋白G和白细胞介素10及白细胞介素17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庄献博 宋亚敏 +4 位作者 王未飞 孙秀娟 姜桂生 杨霞峰 陈团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36-641,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免疫球蛋白G(ACA-IgG)、白细胞介素10(IL-10)及IL-17水平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因缺血性卒中住院且行DSA...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免疫球蛋白G(ACA-IgG)、白细胞介素10(IL-10)及IL-17水平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因缺血性卒中住院且行DSA 的患者176例,其中7例心源性栓塞、5例烟雾病、8例动脉炎、2例动脉夹层、9例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急慢性炎性反应及21例合并颅外动脉狭窄患者被排除,最终纳入124例。根据颅内大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34例)、轻度狭窄组(30例)、中度狭窄组(32例)、重度狭窄组(28例)。比较4组患者血清ACA-IgG、IL-10和IL-17水平及基线因素的差异,并对影响颅内大动脉狭窄的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饮酒率、吸烟率及高脂血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组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与无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发生率:80.0%(24例)、93.8%(30例)、89.3%(25例)比55.9%(19例),χ2值分别为8.271、8.920、10.877,P值分别为0.038、0.032、0.014;糖尿病发生率:33.3%(10例)、43.8%(14例)、60.7%(17例)比8.8%(3例),χ2值分别为7.960、8.733、9.285,P 值分别为0.043、0.035、0.027];重度狭窄组糖尿病发生率高于轻度狭窄组(χ2=9.348,P =0.025);余组间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组ACA-IgG水平[(23±5)、(39±8)、(51±9)、(65±10)kU/ L]、IL-10水平[(108±33)、(85±25)、(77±21)、(62±19)ng/ L]、IL-17水平[(38±10)、(58±22)、(63±31)、(75±26)ng/ 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754、9.827、12.656,均P <0.01);与无狭窄组比较,轻、中、重度狭窄患者ACA-IgG、IL-17水平明显增高(ACA-IgG 水平:t 值分别为2.307、2.559、3.374,P 值分别为0.026、0.014、0.001;IL-17水平:t 值分别为2.183、2.549、3.159,P 值分别为0.037、0.013、0.002),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6、2.351、2.762,P值分别为0.042、0.023、0.006);与轻度狭窄组相比,重度狭窄组ACA-IgG、IL-17水平明显增高(t 值分别为3.154、2.976,P值分别为0.002、0.004);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ACA-IgG水平、IL-17水平为颅内大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OR =3.043,95% CI:1.606~5.875,P =0.003;OR =2.912,95% CI:1.513~5.824,P <0.01;OR =1.837,95%CI:2.057~3.416,P =0.037;OR =1.453,95% CI:1.346~2.721,P =0.014)。结论 ACA-IgG、IL-17在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颅内动脉狭窄 抗心磷脂抗体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