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仁亚 曾涛 +7 位作者 刘飞飞 任玉波 M Joe Ma 马洪军 许俊龙 赵丽华 刘建丽 林凡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MTSCC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4例MTSCCa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MTSCC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4例MTSCCa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该肿瘤好发于女性,发病年龄17~82岁(平均53岁),临床症状不明显。组织学:肿瘤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切面实性、灰白色,肿瘤细胞形态呈双相(小管状和梭形细胞)或三相(小管状、梭形和脊索瘤样或黏液样)。其他组织学表现:泡沫样巨噬细胞聚集、典型的透明细胞和乳头状或乳头结构。免疫组化显示复合性免疫表型。结论MTSCCa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多形性肿瘤,组织学谱系在不断扩大,免疫组化表型及组织学形态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a)有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解建军 张仁亚 +4 位作者 任玉波 白彬 马广贞 周莉 王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3例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8~69岁,平均56岁,2例发生于升结肠,1例发生于乙状结肠,病... 目的探讨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3例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8~69岁,平均56岁,2例发生于升结肠,1例发生于乙状结肠,病变长度范围5~10cm,光镜下,3例均可见局灶性高-中分化腺管状腺癌,但主要由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成分组成,微乳头状成分位于肿瘤边缘及浸润部。免疫组化染色EMA显示特征性"外翻性"结构。随访:例1肿瘤切除后3个月肺转移,7个月后死亡;例2同时伴有腹壁转移结节;例3切除后6个月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结论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预后较差,具有高度侵袭性和结肠外侵犯,形态学上应与淋巴管内癌栓、人为脱水因素及其它转移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微乳头状癌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与Bmi-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庆华 徐彪 +1 位作者 任玉波 王莉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58-2161,共4页
目的:研究p16及Bmi-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95例NSCLC细胞块标本(观察组)及95例正常癌旁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p16及Bmi-1基因的表达并进行... 目的:研究p16及Bmi-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95例NSCLC细胞块标本(观察组)及95例正常癌旁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p16及Bmi-1基因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16基因的总阳性率为16.8%(16/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5%(86/95)(P<0.05);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p16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Bmi-1基因的总阳性率为85.3%(81/95),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5);Bmi-1基因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鳞癌、腺癌中p16与Bmi-1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r=-0.681)。结论 :p16基因在正常肺组织表达阳性,在肺腺癌、鳞癌表达明显降低,其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随肿瘤分化变差而降低。Bmi-1基因在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在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表达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P16蛋白 BMI-1蛋白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学东 陈士超 +3 位作者 杜然 张仁亚 姜慧峰 朱维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5-760,共6页
目的探讨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myoepithelioma/mixed tumour of soft tissue,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6例M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MMT中男性3例... 目的探讨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myoepithelioma/mixed tumour of soft tissue,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6例M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MMT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11~63岁,平均44岁。肿瘤直径2—17.5cm,平均6.5cm。免疫表型:75%(3/4)表达CK,100%(4/4)表达vimentin,66.7%(2/3)表达S-100,50%(2/4)表达GFAP,100%(3/3)表达EMA,(0/4)不表达SMA。6例MMT随访时间5—10年,3例局部复发,1例复发且发生肺转移,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临床上,MMT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持续数周至数年,偶有局部疼痛。多发生于成人,男女比例大致相同。肿瘤境界清楚,绝大多数肿瘤位于四肢皮下或深部的筋膜下软组织。组织学上,MMT类似于涎腺的多形性腺瘤,含有不同比例的上皮和(或)肌上皮成分,间质玻璃样变或为软骨黏液样。大部分MMT为良性行为,但少数可局部复发和转移,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肌上皮瘤 混合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唾液腺型肿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冬梅 梁文清 +1 位作者 左淑英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唾液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临床诊断为肺肿瘤行肺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腺样囊腺癌(adenoid cystic ca... 目的探讨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唾液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临床诊断为肺肿瘤行肺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腺样囊腺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最多见(6/13,46. 2%),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次之(4/13,30. 8%),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2/13,15. 4%)及肌上皮癌少见(1/13,7. 7%)。ACC肿瘤细胞呈筛孔状或小管状排列,由导管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导管细胞嗜酸性,形成真性腺腔结构。MEC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腔衬里细胞由典型的黏液细胞构成,周边中间型细胞胞质透亮。肺肌上皮癌细胞圆形、胞质透亮,由纤维血管间隔分割,可见肿瘤性坏死。肺PA由两种细胞构成,排列成腺管样结构,腔内含红染分泌物,部分区域由梭形细胞构成,束状排列。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的表达CK、p63、S-100、SMA等。结论肺原发唾液腺肿瘤非常罕见,诊断需综合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唾液腺型肿瘤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微浸润性(T1mic)小叶癌:16例临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5
6
作者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4-884,共1页
迄今为止,乳腺微浸润性小叶癌(MILC,〈0.1 cm)仍是一类组织学特征尚不十分明确的肿瘤。2010版美国癌症联合会分类系统中对乳腺微浸润性癌界定在微浸润区域〈1mm。作者复习18年问(1991~2009年)75250例乳腺病例,对可疑或已诊断MILC... 迄今为止,乳腺微浸润性小叶癌(MILC,〈0.1 cm)仍是一类组织学特征尚不十分明确的肿瘤。2010版美国癌症联合会分类系统中对乳腺微浸润性癌界定在微浸润区域〈1mm。作者复习18年问(1991~2009年)75250例乳腺病例,对可疑或已诊断MILC病例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复习,仅少部分MILC病例可能无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癌 病理学特点 乳腺 临床 组织学特征 2009年 浸润性癌 分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底腺肿瘤12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蕾 董新茜 +3 位作者 范雪 张学东 朱晓云 任玉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胃底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2例胃底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二代测序法及原位杂交法对分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内镜下胃底或胃体中上部见... 目的探讨胃底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2例胃底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应用二代测序法及原位杂交法对分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内镜下胃底或胃体中上部见孤立性病灶,直径0.3~1.2 cm,隆起或浅表凹陷状,伴血管扩张。镜下肿瘤以主细胞为主,呈轻~中度异型,1例局限黏膜内,10例侵至黏膜下,未见坏死、脉管侵犯,周围黏膜轻~中度慢性炎症,未见肠上皮化生、萎缩,未见活动性炎。免疫表型:PepsinogenⅠ、MUC6均弥漫阳性,β-catenin膜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1%~20%。EBV未检出。7例GNAS和2例KRAS错义突变。随访10~42个月,患者均无复发、转移。结论胃底腺肿瘤以主细胞为主型多见,根据形态学特征、辅以免疫组化检测可确诊。胃底腺型腺癌GNAS突变较常见,异型轻微、无脉管侵犯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主细胞 胃底腺 临床病理 GNAS K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琳 周莉 +2 位作者 秦东瑞 迟亚松 马广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内膜呈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 目的探讨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内膜呈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改变,盆腔淋巴结被膜及髓质内见增生的LAM细胞呈梭形、上皮样或多角形,围绕腔隙排列,细胞质嗜酸性或空泡样,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SMA、Caldesmon、desmin、vimentin、ER和PR均阳性,腔隙内衬细胞CD34和D2-40均阳性,上皮样瘤细胞HMB-45阳性,Melan-A阴性,Ki-67增殖指数<1%。结论 LAM临床较为少见,好发于肺部,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极为罕见,结合组织学形态、临床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可确诊,为今后进一步分析LAM的机制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淋巴管肌瘤病 淋巴管肌瘤 盆腔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冰 朱琳 +2 位作者 白彬 马广贞 李君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肺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肺恶性潜能未定GT的活检标本、术中冷冻标本、术中细胞学刮片及术后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肺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肺恶性潜能未定GT的活检标本、术中冷冻标本、术中细胞学刮片及术后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瘤细胞丰富,圆形或卵圆形,密集围绕血管,胞质均匀透明淡染,核圆,较一致,位于中央,部分区细胞增生活跃,偶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SMA和vimentin均阳性,Syn、CD56、Cg A、CK、CK7、Napsin A和TTF-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10%。结论肺GT非常罕见,活检、冷冻及细胞学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据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征。通过对肺GT进行观察,为进一步提高GT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治疗方案提供临床病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球瘤 恶性潜能未定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并异常表达CD20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正岩 安风仙 +4 位作者 杜颖 杜然 李迎雪 闫金强 张学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with T-follicular helper phenotype,wPTCL-TFH)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wPTCL-TFH临床资料,对其病变组织行HE... 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aldeyer’s ring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with T-follicular helper phenotype,wPTCL-TFH)临床病理学、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wPTCL-TFH临床资料,对其病变组织行HE、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重排检测,应用一代测序法检测IDH2 Exon4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1岁,临床表现为咽痛、消瘦,无其他发热、盗汗等B症状。组织学表现为扁桃体实质内小-中等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全T细胞标志物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CD10、BCL6和PD-1,弥漫表达CD20,部分表达CD30(约10%);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IDH2基因未见突变。采用R-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随访7个月,患者无瘤生存。结论wPTCL-TFH异常表达CD20者临床罕见,化疗中加入利妥昔单抗可能对CD20异常表达wPTCL-TFH有效,仍需更多的病例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滤泡辅助T细胞 外周T细胞 CD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的细胞块制作方法 被引量:39
11
作者 王永生 李玉红 任玉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离心沉渣 蛋白支架 蛋清凝聚 石蜡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RMS检测不同类型的肺腺癌标本EGFR基因突变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迎雪 温文娟 +4 位作者 韩琳 尹艳华 张杰 许俊龙 任玉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检测不同类型肺腺癌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80例山东省西部地区肺腺癌患者肿瘤标本(... 目的探讨应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检测不同类型肺腺癌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80例山东省西部地区肺腺癌患者肿瘤标本(胸水细胞块、肺活检、手术切除组织),采用ARMS法检测EGFR基因19、20、21号外显子突变状态,并分析EGFR突变与标本类型、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态及家族史等的关系。结果肺腺癌中,总EGFR突变率为41.25%,胸水细胞块、肺活检、手术切除组织EGFR突变率分别为43.14%、31.25%、46.15%(P=0.649)。EGFR突变标本中,21号外显子错义突变(L858R)发生比例最高(59.58%,19/33),其次为19号外显子缺失(19del)(39.39%,13/33),二者同时突变占3.03%(1/33);女性与男性的突变率差异有显著性(54.55%vs 25.00%,P=0.008);吸烟与不吸烟患者的突变率差异有显著性(25.81%vs 51.02%,P=0.026)。结论在肺腺癌中,胸水细胞块、肺活检、手术切除组织等标本均可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最常见;女性、不吸烟患者突变率明显高于男性、吸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EGFR ARMS 胸水细胞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针吸取细胞学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艳华 任家胜 +1 位作者 李玉红 任玉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9-600,共2页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细针吸取细胞学 鉴别诊断 上皮恶性肿瘤 细胞学标本 病理组织学 针吸细胞学 恶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并纵隔淋巴结及胸膜转移1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吉臣 鲁强 解建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5-815,共1页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纵隔淋巴结 胸膜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仁亚 宋化著 任玉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9-730,共2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婴儿 纤维性 错构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2/CXCR4/MMP-2信号通路对三阴型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焦娟 宋艳艳 +5 位作者 刘霞 刘倩 冯志寅 苏丽萍 何鼎盛 张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03-1208,共6页
目的探讨CXCL12/CXCR4/MMP-2信号通路对三阴型乳腺癌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CXCR4-siRNA和pc DNA3.1-CXCR4,提取MDA-MB-231细胞中RNA和蛋白质,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XCR4、C... 目的探讨CXCL12/CXCR4/MMP-2信号通路对三阴型乳腺癌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CXCR4-siRNA和pc DNA3.1-CXCR4,提取MDA-MB-231细胞中RNA和蛋白质,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XCR4、CXCL12及MMP-2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应用MTT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转染CXCR4-siRNA后实验组细胞中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1),CXCL12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MMP-2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1);MTT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72 h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划痕愈合迟缓;转染pc DNA3.1-CXCR4后实验组细胞中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1),CXCL1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MMP-2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MTT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72h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划痕愈合加快。结论三阴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存在CXCL12/CXCR4/MMP-2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CXCR4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CXCR4 CXCL12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ug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学东 陈士超 +3 位作者 焦德 洪虹 温文娟 闫金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197-3199,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组织中Slug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VENTANA自动免疫组化仪检测107例PTC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Slug蛋白的表达,观察其在PTC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TC及...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组织中Slug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VENTANA自动免疫组化仪检测107例PTC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Slug蛋白的表达,观察其在PTC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TC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Slug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5.4%(70/107)、14.0%(15/1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C中Slug蛋白的高表达与癌的被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结论:Slug蛋白在PTC中高表达,并且与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推测其在判断肿瘤的转移和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睾丸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学东 陈士超 杨海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spermatocyticseminoma,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双侧睾丸SS组织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双侧睾丸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组织学上肿... 目的探讨睾丸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spermatocyticseminoma,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双侧睾丸SS组织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双侧睾丸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组织学上肿瘤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肿瘤细胞弥漫分布,黏附性差,由3种类型细胞组成,缺少淋巴细胞浸润及间质肉芽肿反应。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99、CD117、BCL-2阳性,CK、CD3、CD7、CD20、CD30、inhibin、PLAP、CK18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50%。结论 SS是一种罕见的睾丸肿瘤,与经典性精原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均不同,好发于老人,双侧发生者更为罕见。其与经典性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和淋巴瘤鉴别非常重要,单纯睾丸切除后不需进一步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黎 付静 +1 位作者 吕维 李新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4-736,共3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 微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原位还是浸润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临床随访结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9-519,共1页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IPC)被当做是一种导管内肿瘤,但是最近有证据认为此肿瘤可能是浸润性的,因为肿瘤周围缺少肌上皮。作者评估了来自39例患者(女性35例,男性4例)的40个囊内乳头状癌的肌上皮细胞、Ⅳ型胶原的基膜,并对其临床处理和随...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IPC)被当做是一种导管内肿瘤,但是最近有证据认为此肿瘤可能是浸润性的,因为肿瘤周围缺少肌上皮。作者评估了来自39例患者(女性35例,男性4例)的40个囊内乳头状癌的肌上皮细胞、Ⅳ型胶原的基膜,并对其临床处理和随访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内乳头状癌 导管内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随访结果 临床处理 浸润性 乳腺 肌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