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后就诊时间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传英 秦桂云 郭景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3-434,共2页
目的 研究轻症和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长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急性脑梗死患者310例,先按照NIHSS分值分为NIHSS≤8分组和NIHSS〉8分组,然后将2组患者分别按就诊时间的长短各再分... 目的 研究轻症和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长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急性脑梗死患者310例,先按照NIHSS分值分为NIHSS≤8分组和NIHSS〉8分组,然后将2组患者分别按就诊时间的长短各再分为4组,发病3h内组,发病3~6h组,发病6~24h组,大于24h组,研究各组间相关因素的不同,并比较其临床预后。结果 共入选310例患者,其中NIHSS≤8分组143例,发病3h内、3~6h、6~24h和24h患者在出院时的NIHSS分值分别降低3.18±0.76,2.81±0.91,1.88±0.69,0.80±0.3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两比较时发现3h内组,3~6h和发病6~24h组,大于24h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8分组患者出院时的NIHSS分值分别降低7.23±2.92,5.6±2.32,6.15±2.74,5.89±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8分组无死亡,NIHSS〉8分组死亡率在各时间组无分别。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就诊的时间与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有关,来医院就诊的时间越早,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越少,特别是在NIHSS小于8分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就诊时间 NIHSS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学东 陈士超 +3 位作者 杜然 张仁亚 姜慧峰 朱维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5-760,共6页
目的探讨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myoepithelioma/mixed tumour of soft tissue,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6例M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MMT中男性3例... 目的探讨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myoepithelioma/mixed tumour of soft tissue,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6例M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MMT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11~63岁,平均44岁。肿瘤直径2—17.5cm,平均6.5cm。免疫表型:75%(3/4)表达CK,100%(4/4)表达vimentin,66.7%(2/3)表达S-100,50%(2/4)表达GFAP,100%(3/3)表达EMA,(0/4)不表达SMA。6例MMT随访时间5—10年,3例局部复发,1例复发且发生肺转移,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临床上,MMT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持续数周至数年,偶有局部疼痛。多发生于成人,男女比例大致相同。肿瘤境界清楚,绝大多数肿瘤位于四肢皮下或深部的筋膜下软组织。组织学上,MMT类似于涎腺的多形性腺瘤,含有不同比例的上皮和(或)肌上皮成分,间质玻璃样变或为软骨黏液样。大部分MMT为良性行为,但少数可局部复发和转移,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肌上皮瘤 混合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