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耳脑胶不良反应4例分析及处理
1
作者 鹿艳青 韩月臣 +4 位作者 毛彦妍 闫文青 张晓曼 樊兆民 李莉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720,共3页
在耳科手术中,若发生脑脊液漏,常规需行硬脑膜修补。耳脑胶作为一种医用粘合剂,可与自身组织更好粘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无毒无副作用。然而,我们发现部分术中使用耳脑胶的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炎症反应致长期不干耳,甚至出现切口迁... 在耳科手术中,若发生脑脊液漏,常规需行硬脑膜修补。耳脑胶作为一种医用粘合剂,可与自身组织更好粘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无毒无副作用。然而,我们发现部分术中使用耳脑胶的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炎症反应致长期不干耳,甚至出现切口迁延不愈形成瘘口。对此类患者行二次手术彻底清除耳脑胶后,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脑胶 不良反应 探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神经反应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建芬 晁秀华 +3 位作者 王睿婕 樊兆民 王海波 徐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6-821,共6页
目的分析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引发听神经反应的刺激电量与正常者的区别以及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耳蜗不同区域听神经的功能状态是否相同。方法听神经发育不良人工耳蜗植入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3.94±2.18年... 目的分析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引发听神经反应的刺激电量与正常者的区别以及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耳蜗不同区域听神经的功能状态是否相同。方法听神经发育不良人工耳蜗植入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3.94±2.18年,术前均行颞骨HRCT和内听道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听神经发育不良;筛选年龄相近的听神经发育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单耳植入澳大利亚CI24 RECA植入体,应用Custom sound EP (4.0)软件,分别对3,6,9,12,15,18,21号电极进行ECAP阈值的测试。结果 1. CND组与对照组间在3,12,21号电极处ECAP阈值刺激电量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即CND组ECAP阈值处刺激电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 CND组3,12,21号电极之间引出ECAP阈值所需的刺激电量差异明显(P<0.05),且21号电极刺激电量高于12号电极刺激电量,12号电极刺激电量高于3号电极刺激电量;而对照组三个电极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3. CND组内各个电极ECAP阈值引出率亦不相同,3号电极引出率100%(11/11),6、9号电极ECAP引出率72.7%(8/11),12、15、18号电极ECAP引出率45.4%(5/11),21号电极ECAP引出率27.2%(3/11)。结论听神经发育不良的患者,需要采用较高的刺激电量才能引起听神经的反应;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低频区域听神经的功能明显低于高频区域,低频区域需要比高频区域更高的刺激电量;听神经发育不良患者在调试编程时需要采用较低的刺激速率及较大的脉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听神经发育不良 听神经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特指疑问句句法障碍特征
3
作者 康晓茜 张宗云 +4 位作者 郎晓 赵纹笙 KIM HaKyung 王勇丽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研究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特指疑问句理解与表达的句法障碍特征。方法以句-图匹配、诱导-复述的形式对25例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和25例正常人进行理解和表达能力测试,比较两组结果差异,分析句式、提问对象和疑问词相关句法障碍... 目的研究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特指疑问句理解与表达的句法障碍特征。方法以句-图匹配、诱导-复述的形式对25例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和25例正常人进行理解和表达能力测试,比较两组结果差异,分析句式、提问对象和疑问词相关句法障碍特点。结果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特指疑问句理解和表达能力均受损,各种类型特指疑问句的正确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理解正确率依次为:主动疑问句和宾语伪分裂疑问句>主语伪分裂疑问句和被动疑问句;各种类型的特指疑问句产出正确率均低于对照组,“谁”主动疑问句、“什么”宾语主动疑问句的正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类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达正确率顺序为:主动疑问句>伪分裂疑问句和被动疑问句。结论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特指疑问句理解和表达受损模式基本相似。句法结构方面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提问对象(主宾)和句式类型,有wh-成分移位、非规范顺序的句子障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流畅性失语症 特指疑问句 理解 表达 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型语言障碍患者听觉诱发电位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艳霞 KIM HaKyung +1 位作者 刘巧云 张宗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特定型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SLI)患者智力正常,却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其病因尚无定论,仅几个潜在病因正被探讨,其中该群体听觉信息处理能力与其语言问题的关系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电生理检测... 特定型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SLI)患者智力正常,却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其病因尚无定论,仅几个潜在病因正被探讨,其中该群体听觉信息处理能力与其语言问题的关系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电生理检测技术探讨SLI患者的听觉信息处理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证据。本研究从听性脑干反应、中潜伏期反应和长潜伏期反应几个方面对SLI患者听觉信息处理能力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尝试厘清SLI患者在听觉信息处理方面的特征,并分析其与语言问题的关系,以期为SLI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型语言障碍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鼓室和静脉途径给药后内耳3D-FLAIR MRI观察梅尼埃病迷路变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进叶 孙立新 +6 位作者 李龙 赵慧 许挺 田静 胡娜 黄一帆 巩若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鼓室和静脉途径给药后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磁共振成像(3D FLAIR MRI)显示梅尼埃病患者迷路变化的效果。方法将36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静脉组经肘静脉(n=18)注射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鼓室组(n=18)经双侧... 目的比较经鼓室和静脉途径给药后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磁共振成像(3D FLAIR MRI)显示梅尼埃病患者迷路变化的效果。方法将36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静脉组经肘静脉(n=18)注射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鼓室组(n=18)经双侧鼓膜分别注射等量稀释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分别于4 h、24 h后行内耳3D FLAIR MR扫描,观察双侧迷路显影情况;在双侧耳蜗底转及同层脑干区域勾画ROI,分别计算并比较2组耳蜗底转及同层脑干的信号强度比值(CM比值);记录两种方法显示耳蜗、前庭内淋巴积水情况,对比2组CM比值及淋巴积水率差异。结果鼓室组患耳CM比值(1.86±0.74)与健耳CM比值(1.68±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5)。静脉组患耳CM比值(1.46±0.31)高于健耳(1.26±0.21,P=0.001)。鼓室组患耳CM比值(1.86±0.74)高于静脉组(1.46±0.31,n=18,P=0.044),健耳CM比值(1.68±0.77)高于静脉组(1.26±0.21,n=18,P=0.032)。结论经鼓室给药与静脉途径给药后内耳MRI观察梅尼埃病患者内淋巴积水效果相当;前者外淋巴间隙信号强度较高,后者可同时观察双侧内耳及血-迷路屏障渗透性,且创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磁共振成像 膜迷路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内耳钆造影MRI对可疑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学文 孙立新 +4 位作者 胡娜 李进叶 田静 赵慧 巩若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内耳钆造影核磁共振(MRI)检查对可疑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可疑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17年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作为诊断标准,评价经静脉内耳钆造影MRI检查对... 目的探讨经静脉内耳钆造影核磁共振(MRI)检查对可疑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可疑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17年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作为诊断标准,评价经静脉内耳钆造影MRI检查对梅尼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 130例可疑梅尼埃病患者中,临床确诊为梅尼埃病80例,突聋21例,前庭性偏头痛20例,迟发型迷路积水等其他疾病9例。80例梅尼埃病患者中,内耳钆造影阳性68例,阴性12例;50例非梅尼埃病患者中,内耳钆造影阳性9例,阴性41例。内耳钆造影诊断梅尼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3%、77.4%、85.0%、82.0%;经静脉内耳钆造影ROC曲线下面积及95%可信区间为83.5%(76.4%~89.7%);经静脉内耳钆造影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κ=0.66)。结论经静脉内耳钆造影可以作为一种诊断梅尼埃病的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诊断 经静脉内耳钆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安全性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学铭 罗建芬 +3 位作者 晁秀华 樊兆民 王海波 徐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安全性及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对术侧伴分泌性中耳炎(SOM组)和不伴分泌性中耳炎(对照组)的极重度聋患者各36例行人... 目的探讨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安全性及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对术侧伴分泌性中耳炎(SOM组)和不伴分泌性中耳炎(对照组)的极重度聋患者各36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SOM组术中彻底清除中耳及乳突粘液,保证上鼓室引流通畅,余电极植入方法同对照组;评估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通过助听听阈、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评估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植入全部电极,术中均未出现面神经裸露、硬脑膜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延迟愈合、急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面瘫、乳突炎等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SOM组助听听阈为31.5±5.9 dB HL,CAP为5.4±1.4分,SIR为3.1±1.3分,MAIS为35.0±4.5分;对照组助听听阈为34.2±3.7 dB HL,CAP为6.0±1.2分,SIR为3.6±1.1分,MAIS为35.4±4.2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可一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不会增加其术中及术后的风险,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人工耳蜗植入 并发症 听觉言语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7
8
作者 杨仕明 +10 位作者 殷善开 伊海金 侯昭晖 陈正侬 马鑫 龚树生 韩维举 余力生 樊兆民 许嘉 高娟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8-692,共5页
颞骨上承颅脑、下通项颈,内含位听器官及沟通颅颈的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因此颞骨损伤不仅可导致听觉、平衡功能障碍,还可引起脑膜及脑组织、面神经等颅神经及颈内动、静脉损伤,影响颅面部外观及功能,并可能出现颅神经功能障碍甚或颅... 颞骨上承颅脑、下通项颈,内含位听器官及沟通颅颈的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因此颞骨损伤不仅可导致听觉、平衡功能障碍,还可引起脑膜及脑组织、面神经等颅神经及颈内动、静脉损伤,影响颅面部外观及功能,并可能出现颅神经功能障碍甚或颅内感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之并发症[1],需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损伤 平衡功能障碍 颅神经 颞骨骨折 颅面部 专家共识 颅内感染 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极重度聋儿童不同刺激声ASSR与行为测听听阈的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艾毓 李文靖 +2 位作者 徐磊 樊兆民 王海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ASSR和NB-Chirp刺激声ASSR诱发阈同行为测听听阈的相关性,评价重度-极重度聋儿童中,不同刺激声ASSR在客观听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重度-极重度聋儿童进行传统ASSR和NB-Chirp-ASSR检查(每组各30人60耳),两组儿童均进行...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ASSR和NB-Chirp刺激声ASSR诱发阈同行为测听听阈的相关性,评价重度-极重度聋儿童中,不同刺激声ASSR在客观听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重度-极重度聋儿童进行传统ASSR和NB-Chirp-ASSR检查(每组各30人60耳),两组儿童均进行行为测听检查,将ASSR的诱发阈和行为测听的听阈进行比较,分析NB-Chirp刺激声ASSR和传统ASSR同行为测听听阈一致性,对比两种不同刺激声ASSR同行为测听听阈的相关性。结果 NB-Chirp刺激声ASSR组和传统ASSR组的诱发阈同行为测听听阈的一致性均较好,前者91.67%,后者83.33%。传统ASSR组500Hz诱发阈、NB-Chirp ASSR 1000Hz、2000Hz及4000Hz诱发阈均与行为测听听阈存在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53、0.56和0.51。其余频率呈低度相关。结论对于重度-极重度聋儿童,同传统ASSR相比,NB-Chirp ASSR能更好的反映纯音听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行为测听 感音神经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面神经的颞骨内面神经鞘瘤手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月臣 李瑾 +3 位作者 孙鹏程 姜振 樊兆民 王海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颞骨内面神经鞘瘤,手术切除肿瘤保留面神经的可能性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例保留面神经的颞骨内面神经鞘瘤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术中发现及面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部胀痛,听力下降;术... 目的探讨颞骨内面神经鞘瘤,手术切除肿瘤保留面神经的可能性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例保留面神经的颞骨内面神经鞘瘤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术中发现及面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部胀痛,听力下降;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位于面神经垂直段及部分颞骨外段,肿瘤包绕神经,剥离肿瘤后神经解剖结构基本得到保存,术中快速冰冻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功能均为HB-Ⅲ级。结论对于术前没有明显面瘫的颞骨内的面神经鞘瘤,存在手术剥离肿瘤保留神经的可能,且术后面神经功能能很好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鞘瘤 手术 颞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卵膜促进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瑾 韩月臣 蔡晶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3-95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生物卵膜对小鼠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作用,来探讨该生物卵膜在耳科乳突术腔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10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mm组和3mm组,各50只,腹腔麻醉,在背部制备3个深及筋膜的直径2mm或3mm的圆形皮肤缺损创面,... 目的通过观察生物卵膜对小鼠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作用,来探讨该生物卵膜在耳科乳突术腔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10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mm组和3mm组,各50只,腹腔麻醉,在背部制备3个深及筋膜的直径2mm或3mm的圆形皮肤缺损创面,将其随机分为5组,生物卵膜组,生物卵膜+蛋清液组,莫匹罗星(商品名:百多邦)组,聚维碘酮(碘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予生物卵膜覆盖且不涂抹药物。对比相同大小皮肤缺损的愈合情况。于造模后12天后取2mm组小鼠皮损部位,予4%多聚甲醛固定液充分固定,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各组皮肤创面愈合的病理结构。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五组残余创面面积逐渐减小,在2mm组,生物卵膜组和聚维碘酮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余三组,生物卵膜组和聚维碘酮组的愈合时间短于其余组。在3mm组,生物卵膜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包括聚维碘酮组在内的其余四组,生物卵膜组的愈合时间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卵膜组组织病理学变化较对照组皮肤有较大改善,接近正常皮肤组织形态。结论生物卵膜可以明显促进创面愈合速度,为临床皮肤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存在在耳科乳突术腔修复应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卵膜 小鼠 皮肤缺损 创面愈合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肿瘤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娟 张晓雯 +4 位作者 颜旭东 纪彩丽 张晓恒 付涛 朱富高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4-509,共6页
目的讨论并分析面神经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以及不同类型面神经肿瘤和不同程度面瘫患者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面神经肿瘤6例,面神经功能评估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下文简称HB分级)。结果首发症状中... 目的讨论并分析面神经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以及不同类型面神经肿瘤和不同程度面瘫患者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面神经肿瘤6例,面神经功能评估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下文简称HB分级)。结果首发症状中,面瘫3例,外耳道肿物2例,听力下降1例。肿瘤病变部位位于面神经垂直段2例,水平段1例,膝状神经节、水平段1例,锥曲段、垂直段以及颞骨外段1例,中颅窝至垂直段1例。高分辨率CT(HRCT)可见面神经膨胀性生长,表现为面神经管增粗,充满软组织影,相应骨质破坏,边缘多光滑,水平段可见听小骨向外推压;磁共振成像(MRI)多表现为信号不均匀边缘光滑的肿物占位。术前面神经HB分级I级3例,II级1例,IV级1例,VI级1例。所有病例均进行手术诊治,2例行面神经活检术,2例肿瘤切除术,2例肿瘤切除后行耳大神经修复术。术后病理报告:神经鞘膜瘤5例,神经纤维瘤1例。随访15月-5年,2例面神经肿瘤活检的患者以及1例面神经肿瘤切除的患者均无面瘫发生,1例面神经肿瘤切除的患者术后HB分级由IV级变为VI级,2例面神经肿瘤切除后行耳大神经移植术的患者术前术后面瘫程度无变化。结论对面瘫发生时间长或者反复发作的患者,HR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排除肿瘤的必要手段,其治疗方案可根据其面神经功能来确定,面瘫轻的患者可考虑面神经活检与减压手术,面瘫重的患者可考虑肿瘤切除与神经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肿瘤 手术治疗 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尼埃病患者外周血IL-10、IL-4、IFN-γ、IL-17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汝嬿 韩晓丽 +2 位作者 屈永涛 李色 郭明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外周血清Ⅰ型变态反应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Ⅰ型变态反应在MD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以31例MD患者为MD组(年龄33~77岁),耳科正常受试者18例为对照组(年龄30~69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目的通过检测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外周血清Ⅰ型变态反应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Ⅰ型变态反应在MD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以31例MD患者为MD组(年龄33~77岁),耳科正常受试者18例为对照组(年龄30~69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中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lin E,tIgE)水平,比较两组结果。结果MD组t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1.61%vs 16.67%,P<0.05),两组间血清IL-4、IFN-γ、IL-17、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组IL-4/IFN-γ高于对照组(1.00±0.23 vs 0.73±0.23),IL-17/IL-10高于对照组(0.29±0.07 vs 0.24±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型变态反应可能是部分MD患者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IL-4/IFN-γ、IL-17/IL-10失衡在部分MD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白介素-4 干扰素-γ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应用于SLC26A4致聋突变家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萧男 关静 +6 位作者 马慜悦 熊文萍 王洪阳 赵翠 兰兰 彭红梅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研究携带SLC26A4致病基因突变的家庭中,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在帮助实现孕育听力正常后代、阻断耳聋基因垂直传递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MALBAC)、高通量测序技术及SNP分型技术,对5组夫妻双方均携带SLC... 目的研究携带SLC26A4致病基因突变的家庭中,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在帮助实现孕育听力正常后代、阻断耳聋基因垂直传递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MALBAC)、高通量测序技术及SNP分型技术,对5组夫妻双方均携带SLC26A4基因已知致病突变的家庭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挑选健康胚胎进行移植,在孕中期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基因型,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听力筛查。结果5组家庭中,3组家庭经PGD成功受孕,其中家庭1、家庭2已生育听力正常的新生儿,家庭4仍在妊娠期;家庭3经一次PGD形成的胚胎均携带耳聋基因,后选择自然受孕,经产前诊断检测胎儿基因型为单杂合突变携带;家庭5经促排卵后未成功排卵而退出研究。结论1.对于明确致病基因的家庭,PGD技术能够阻断耳聋基因的垂直传播,帮助生育健康胎儿;2.如果女方高龄,由于卵巢储备逐渐下降、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反应能力下降等原因,在PGD过程中失败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遗传性耳聋 SLC26A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A对乳腺癌演变的影响及SUMO化修饰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雪可 李威 +4 位作者 刘文 黄泽翎 曹鸽 梁伟华 曹玉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LDH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与SUMO1修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LDHA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数据库预测LDH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Co-IP鉴定LDHA分子SUMO化水平... 目的探讨LDH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与SUMO1修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LDHA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数据库预测LDH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Co-IP鉴定LDHA分子SUMO化水平,软件筛选SUMO化位点。结果LDHA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普通型导管增生、导管不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0%、26.8%、31.4%、54.2%、64.3%。LDHA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高分级、淋巴结转移、TNM III+IV期、ER阴性相关(P均<0.05),与患者总生存期、无瘤生存期呈负相关(P=0.009,P=0.008)。LDHA与SUMO1相互作用,致使乳腺癌中的SUMO化修饰水平降低。LDHA的SUMO化位点可信度最高的是K284、K59及K14。结论LDHA高表达提示乳腺癌变、恶性进展及预后不良,同时LDHA蛋白发生SUMO化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LDHA SUMO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ley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付衍朋 樊兆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4-179,共6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相对重力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及特征性眼球震颤为主要表现[1],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2]。本病可累及3个半规管,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相对重力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及特征性眼球震颤为主要表现[1],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2]。本病可累及3个半规管,其中以后半规管多见,上半规管最为罕见[3]。该病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而最常见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通常采用Epley复位法[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 联合使用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Ep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干预对头颈肿瘤术后放疗患者身体意象和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曹德冉 卢文红 +3 位作者 王廷廷 熊娜 张超 李长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改善头颈肿瘤术后放疗患者身体意象水平和情绪状况。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头颈肿瘤术后放疗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于干预前、... 目的改善头颈肿瘤术后放疗患者身体意象水平和情绪状况。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头颈肿瘤术后放疗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和干预后1个月测评患者的身体意象、正负性情绪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47例、干预组49例完成研究。干预完成时及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身体意象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干预完成时及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且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负性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头颈肿瘤放疗患者的身体意象水平和情绪状态,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术后 放疗 PERMA理论 心理干预 身体意象 正性情绪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乳突黄色瘤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8
作者 秦海萍 李淑华 +3 位作者 黄清丽 姜保禄 韩月臣 徐金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9-931,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17岁,因左耳听力下降伴耳闷3年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耳听力下降,耳闷感,偶有阵发性、搏动性耳鸣,无耳流液,无耳痛,无发热,无头晕头痛。耳闷逐渐加重来诊。发现高血脂5年,未用药治疗。查体:双侧角膜边缘可... 1病例资料患者男,17岁,因左耳听力下降伴耳闷3年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耳听力下降,耳闷感,偶有阵发性、搏动性耳鸣,无耳流液,无耳痛,无发热,无头晕头痛。耳闷逐渐加重来诊。发现高血脂5年,未用药治疗。查体:双侧角膜边缘可见灰白色环(见图1A),双侧手指缝皮肤皱褶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突黄瘤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莫尼定在大鼠面神经夹挫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和机制探讨
19
作者 李立恒 蔡晶 +2 位作者 严强 刘虹 韩月臣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7-942,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面神经夹挫伤大鼠动物模型,应用溴莫尼定对面神经损伤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研究溴莫尼定对损伤面神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面神经夹挫伤大鼠动物模型,对动物模型进行持续21天的溴莫尼定治疗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给药后各... 目的通过构建面神经夹挫伤大鼠动物模型,应用溴莫尼定对面神经损伤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研究溴莫尼定对损伤面神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面神经夹挫伤大鼠动物模型,对动物模型进行持续21天的溴莫尼定治疗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给药后各个时间点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取下的面神经损伤部位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通过免疫组化检测面神经损伤组织S100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面神经核团S100蛋白及FGF成纤维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自然恢复组及溴莫尼定治疗组在药物干预的第14、21天后,溴莫尼定组的面瘫评分较自然恢复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生理学评估:药物干预第21天后,溴莫尼定组其潜伏期显著缩短,波幅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结果:溴莫尼定干预21天,其面神经新生髓鞘数量及厚度较自然恢复组显著增加,且神经横截面积及数量均显著增多,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术后自然恢复组及溴莫尼定组其S100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自然恢复组与溴莫尼定组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以及S100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溴莫尼定干预第21天,溴莫尼定组S100蛋白、FGF的表达均较自然恢复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莫尼定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上调FGF以及S100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神经恢复,缩短了CMAPs潜伏期,升高其波幅,维持新生轴突数量及其髓鞘结构的稳定,最终起到保护面神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莫尼定 周围性面瘫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