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镇地域单元的村庄人口空心化研究--以山东省六个乡镇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有川 李鹏 +1 位作者 马璇 杨婉婷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24-30,共7页
人口空心化村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村庄人口空心化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优化村庄体系布局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山东省六个乡镇的调研数据,在GIS平台上采用泰森多边形、标准差椭圆及道路缓冲区对乡镇人口空心化村庄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人口空... 人口空心化村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村庄人口空心化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优化村庄体系布局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山东省六个乡镇的调研数据,在GIS平台上采用泰森多边形、标准差椭圆及道路缓冲区对乡镇人口空心化村庄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人口空心化村庄分布相对有规律,为连片实施差异化村庄发展政策奠定了基础;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村庄人口空心化率影响因素,发现仅有距省道、县道距离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与现行村庄发展前景评价、保留村庄选择中通常考量的因素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人口空心化 人口空心化率 集聚程度 集聚方向 乡镇地域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绿色建筑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继文 李鑫 +3 位作者 张树昌 李丽 杨红娟 王晓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10,共5页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中电梯的运行能耗、运行状态的大密度数据采集,进行了绿色建筑电梯控制系统设计。首先建立基于ARM控制的四层电梯模型作为能耗监测对象,以此为基础进行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设计,实时地采集电梯运行的能耗数据,通过无...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中电梯的运行能耗、运行状态的大密度数据采集,进行了绿色建筑电梯控制系统设计。首先建立基于ARM控制的四层电梯模型作为能耗监测对象,以此为基础进行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设计,实时地采集电梯运行的能耗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STM32控制板实时通信,传输电梯能耗数据,实现对能耗数据的查询、存储和分析。电梯能耗远程监测系统为电梯能耗的评估提供依据,让绿色节能电梯助力绿色建筑,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电梯能耗 能耗监测 远程监测 A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建筑石膏耐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磊 井敏 宋海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87-2792,共6页
以脱硫建筑石膏为主要胶凝材料,研究无机改性剂粉煤灰和水泥、复合激发剂、有机硅防水剂对脱硫建筑石膏耐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和水泥对脱硫建筑石膏体系的耐水性提高幅度不大。复掺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激发剂后,可以获得... 以脱硫建筑石膏为主要胶凝材料,研究无机改性剂粉煤灰和水泥、复合激发剂、有机硅防水剂对脱硫建筑石膏耐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和水泥对脱硫建筑石膏体系的耐水性提高幅度不大。复掺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激发剂后,可以获得6 MPa以上的抗折强度,22 MPa以上的抗压强度,0.6以上的抗折软化系数,但抗压软化系数和吸水率与单掺体系相比差别不大。在复掺最优配方的基础上添加有机硅防水剂,在防水剂掺量为0.8%时,其复合脱硫石膏试块的抗折软化系数0.756,抗压软化系数0.791,分别提高了64.3%和108.1%,吸水率仅为3.7%,显著地提高了脱硫石膏的防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建筑石膏 胶凝材料 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中庭空间参数化节能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耿耿 耿静 +2 位作者 尹红梅 王崇杰 朱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5-904,共10页
基于进一步丰富公共建筑方案阶段空间节能设计指标之目的,结合严寒地区设置有中庭空间的办公建筑的采暖系统形式及用能特征,提出了以严寒地区办公建筑中庭空间节能设计指标参数:跨度高度比(SHR)、空间建筑面积比(ABAR)和朝向加权暴露边... 基于进一步丰富公共建筑方案阶段空间节能设计指标之目的,结合严寒地区设置有中庭空间的办公建筑的采暖系统形式及用能特征,提出了以严寒地区办公建筑中庭空间节能设计指标参数:跨度高度比(SHR)、空间建筑面积比(ABAR)和朝向加权暴露边长比(OWELSR)为核心的中庭空间节能参数化设计理论.以空间节能设计指标参数为变量,以双向、三向和四向贯通型与非贯通型中庭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ign Builder进行了严寒地区设置有不同尺度中庭空间的办公建筑全年动态建筑能耗模拟.建立了空间节能设计指标参数与建筑采暖用能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建筑采暖用能密度的归一化拟合及对比分析,分别定义了各个空间参数设计优选区间,指导严寒地区办公建筑中庭空间在方案阶段的节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用能 参数化设计 中庭 严寒地区 空间节能设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火损RC柱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文浩 李秀领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0,共7页
绿色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用大掺量粉煤灰替代水泥的改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延性与抗震耗能能力。为解决火灾后RC柱抗震等问题,提出采用GHPFRCC材料加固方法。对采用GHPFRCC材料加固RC柱进行拟静力试验,并采用... 绿色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用大掺量粉煤灰替代水泥的改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延性与抗震耗能能力。为解决火灾后RC柱抗震等问题,提出采用GHPFRCC材料加固方法。对采用GHPFRCC材料加固RC柱进行拟静力试验,并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的试验值和模拟值整体吻合,极限承载力的偏差不大;与未加固RC柱相比,经过加固后的RC柱变形能力明显增加,加固后极限承载力提高26.63%,极限位移提高12.5%,后期水平荷载退化速率降低,滞回曲线更加饱满,抗震性能更加优秀。同时使用OpenSees进行参数分析可知,为了保证RC加固柱的延性与承载力,必须控制轴压比,建议GHPFRCC置换高度大于1/3柱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火损 加固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丽T800H与T800S碳纤维的微观结构比较 被引量:19
6
作者 井敏 谭婷婷 +3 位作者 王成国 冯志海 杨云华 潘月秀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52,共8页
东丽T800H和T800S是分别采用湿纺和干湿纺制备的两种力学性能相近的碳纤维,为弄清不同纺丝方法对T800级碳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小角X射线散射仪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这两种碳纤维进行测试,比较其表面形貌、断... 东丽T800H和T800S是分别采用湿纺和干湿纺制备的两种力学性能相近的碳纤维,为弄清不同纺丝方法对T800级碳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小角X射线散射仪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这两种碳纤维进行测试,比较其表面形貌、断口形状和形貌、石墨微晶结构和微孔结构等.研究结果表明,湿纺制备的T800H比干喷湿纺制备的T800S的表面粗糙、断口圆度差、原纤尺寸较大、石墨微晶致密度差且发育不完善、内部微孔尺寸大、石墨微晶条带韧性差,这正是T800H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如T800S的重要微观结构因素,但T800H的石墨微晶取向度不如T800S,孔隙率略高于T80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表面形貌 孔结构 石墨微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管换热器分区运行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经济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明志 贺泽群 +2 位作者 毛煜东 崔萍 张文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5-212,共8页
针对管群地埋管换热器,在不同夏冬季建筑负荷比运行条件下,对一种简单分区运行与不分区运行方式的循环水温度变化及系统能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不分区运行相比,采用简单分区运行方式时,地埋管循环水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幅度相... 针对管群地埋管换热器,在不同夏冬季建筑负荷比运行条件下,对一种简单分区运行与不分区运行方式的循环水温度变化及系统能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不分区运行相比,采用简单分区运行方式时,地埋管循环水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能耗降低,节能率随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夏冬季负荷比的增大,分区运行节能效果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冬夏季负荷不平衡时,采用简单的地埋管换热器分区运行方式,可提升系统运行效益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换热器 分区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人工湿地工程对三氯生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景涛 赵聪聪 +2 位作者 徐晓丽 谢慧君 徐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07-1212,共6页
为了明确北方大规模人工湿地在冬季对TCS(三氯生)的去除效果,在山东省境内4个典型的大规模人工湿地(即武河人工湿地、大沙河人工湿地、新薛河人工湿地和洸府河人工湿地)内于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1月)进行取样,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 为了明确北方大规模人工湿地在冬季对TCS(三氯生)的去除效果,在山东省境内4个典型的大规模人工湿地(即武河人工湿地、大沙河人工湿地、新薛河人工湿地和洸府河人工湿地)内于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1月)进行取样,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工湿地进出水中ρ(TCS),并分析不同湿地对TC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TCS在4个人工湿地系统进出水中均有检出,由于各人工湿地系统均承接当地污水处理厂尾水,冬季进水中ρ(TCS)偏高,为(800.81±83.37)^(1 151.00±47.13)ng/L,并以武河人工湿地为最高.虽然人工湿地对TCS的去除率达22.44%~78.82%,但经由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的TCS残留,经由人工湿地出水进入下游水体的TCS日释放量仍较高,其中洸府河人工湿地出水中高达92.60 g.因此,冬季各人工湿地对TCS的去除效果在低温影响下有所降低,并且对下游水体和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生 人工湿地 检出情况 去除效果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田清波 李春珍 +2 位作者 李海文 王玥 吕志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91-2196,共6页
云母微晶玻璃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高热震性及良好的断裂韧性等多种优异性能,尤其是加工性能使其展现了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但层片状云母晶体的析出会使微晶玻璃强度有所下降,因此如何提高云母微晶玻璃的强度是多... 云母微晶玻璃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高热震性及良好的断裂韧性等多种优异性能,尤其是加工性能使其展现了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但层片状云母晶体的析出会使微晶玻璃强度有所下降,因此如何提高云母微晶玻璃的强度是多年来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用于提高云母微晶玻璃强度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1)通过改变云母晶体层间结合离子的种类,提高云母晶体间的结合力;(2)通过调整基础玻璃组成和热处理制度裁剪显微组织,改善材料的强度;(3)通过热压等工艺实现定向析晶;(4)通过复合化设计形成复合材料,提高云母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其中云母微晶玻璃的复合化设计因具有复合相种类选择范围宽、添量可控、性能改善效果显著等优势而得到较大的发展。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复合相以颗粒和纤维两大类为主。颗粒复合相包括惰性颗粒、非活性颗粒及活性颗粒。其中惰性颗粒是指颗粒本身不发生相变,与玻璃基体亦不发生反应的颗粒;非活性颗粒是指颗粒自身不发生相变,但颗粒成分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的颗粒;活性颗粒可通过自身或与基体玻璃发生反应形成增强相。颗粒可添加到基础玻璃中,亦可添加到热处理前的母体玻璃中,通过改变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组成,或改变云母基玻璃的析晶过程,或通过反应改变云母玻璃的析晶规律,进而影响材料的烧结。在此类云母微晶玻璃中,颗粒的种类和析出是影响云母微晶玻璃最终性能的关键。颗粒的选择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微晶玻璃材料的开发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纤维复合相主要以外加方式掺入,可有效改善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韧性特征。有报道将碳纤维、SiO2/Al2O3纤维、AlN纤维等用于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在纤维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中,纤维与玻璃基体的界面结合问题是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本文综述了云母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云母微晶玻璃复合化的种类、制备及性能,着重评述了复合相在云母微晶玻璃中的作用及特征,提出了云母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微晶玻璃 复合材料 可加工性 颗粒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屋顶农业”发展可行性及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长安 周忠凯 马运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34-337,共4页
根据当前建设生态节地型城市的国际化趋势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研究了"屋顶农业"在可持续时代的发展趋势。从资源条件、实践基础、文化积淀和技术累积等多方面分析我国屋顶农业发展的可行性,总结我国屋顶... 根据当前建设生态节地型城市的国际化趋势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研究了"屋顶农业"在可持续时代的发展趋势。从资源条件、实践基础、文化积淀和技术累积等多方面分析我国屋顶农业发展的可行性,总结我国屋顶农业发展的现状,将屋顶农业活动分为市民自发型和组织主导型两大类,并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城市规划、环境卫生、物业管理、技术研发及公众参与等多角度提出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农业 都市农业 生态节地型城市 城市规划 政策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同向流气浮工艺构建与运行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永磊 刘宝震 +4 位作者 张克峰 李梅 贾瑞宝 宋武昌 李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52-5258,共7页
针对传统溶气气浮(DAF)工艺中气泡对絮体颗粒捕集、黏附效率低,泡絮体黏附不稳定等问题,基于泡絮碰撞黏附理论,研发了集逆向流与同向流于一体的DAF工艺(CCDAF)。该工艺溶气水分两次投加,接触室分为碰撞接触室和黏附接触室。试验结... 针对传统溶气气浮(DAF)工艺中气泡对絮体颗粒捕集、黏附效率低,泡絮体黏附不稳定等问题,基于泡絮碰撞黏附理论,研发了集逆向流与同向流于一体的DAF工艺(CCDAF)。该工艺溶气水分两次投加,接触室分为碰撞接触室和黏附接触室。试验结果表明,CCDAF工艺显著提高了泡絮黏附效率和泡絮体稳定性,对浊度、藻类平均去除率达到96.4%、96.50%,出水颗粒物以2~7μm粒径为主。工艺主要去除大分子、疏水性有机物,CODMn、UV254、DOC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7.6%、46.3%和32.11%,CCDAF比同向流及逆向流DAF除污染效能更加显著。泡絮黏附机理分析表明,CCDAF工艺逆向流碰撞区主导作用机制为碰撞黏附及共聚作用,同向流接触区为碰撞黏附及网捕、包卷和架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浮选 CCDAF 吸附 泡絮碰撞黏附 溶气气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化温度对油页岩渣微晶玻璃抗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建林 刘立强 +3 位作者 胡文广 王健健 崔凯旋 孙明杰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68,共5页
以油页岩渣、电石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全固废微晶玻璃。采用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不同晶化温度对油页岩渣微晶玻璃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晶化温度为950℃,得到的微晶玻璃主晶相为绿辉石和硅灰石,次晶相为霓... 以油页岩渣、电石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全固废微晶玻璃。采用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不同晶化温度对油页岩渣微晶玻璃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晶化温度为950℃,得到的微晶玻璃主晶相为绿辉石和硅灰石,次晶相为霓石和普通辉石,微观结构致密,晶粒呈长条状集聚分布,抗折强度为210 MPa,耐腐蚀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渣 全固废 微晶玻璃 晶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城市自组织设计与开发——以荷兰阿尔梅勒市奥斯特伍德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江 臧金源 赵继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12期17-24,共8页
城市发展本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演化过程,系统要素基于特定规则自发形成秩序。然而常规的城市设计模式却是基于"蓝图式"他组织展开,更加强调对结果进行自上而下的控制。以荷兰阿尔梅勒市奥斯特伍德为例,从开放系统的... 城市发展本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演化过程,系统要素基于特定规则自发形成秩序。然而常规的城市设计模式却是基于"蓝图式"他组织展开,更加强调对结果进行自上而下的控制。以荷兰阿尔梅勒市奥斯特伍德为例,从开放系统的框架构建、自发要素的交互共生和组织秩序的有机生成三个层面,探讨使用形态约定替代形态设计的策略,提出面向操作层面的他组织与自组织规则,旨在为我国城市设计的方法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自组织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 规则 城市设计 奥斯特伍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语法的AutoCons可持续住区生成设计研究——以章丘岳滋新村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江 范伟 +3 位作者 郭道夷 杨阳 赵继龙 董廷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1-428,共8页
在应对住区设计中关联“空间与需求”的复杂性问题时,建筑师依循常规的“蓝图式”设计方法和思维模型完成的作品往往均质、单调且难以响应所有的空间需求.通过分析生成设计模型及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语法的AutoCons可持续住区模型,以... 在应对住区设计中关联“空间与需求”的复杂性问题时,建筑师依循常规的“蓝图式”设计方法和思维模型完成的作品往往均质、单调且难以响应所有的空间需求.通过分析生成设计模型及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语法的AutoCons可持续住区模型,以章丘岳滋新村为例,探讨以“语法规则驱动”取代“设计蓝图控制”的生成设计流程.结论如下:形状语法是一种能够关联需求数据与语法规则的生成设计方法,通过基于图形的可视化衍生使规则简明、易懂;AutoCons模型可对语法规则进行图形及代码定义,使建筑师能够根据需求补充约束条件与更新语法规则;基于“规则”的住区生成设计流程,在空间形态的分阶段控制上优于基于“蓝图式”的常规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设计 可持续住区 形状语法 衍生规则 定制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析晶法制备结构可控的氟羟基磷灰石微球 被引量:1
15
作者 岳雪涛 田清波 +3 位作者 冯立明 张丰庆 隋玉武 孙康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1-456,共6页
以羟基磷灰石(HAP)粉体为原料,用简便方法制备氟羟基磷灰石(FAP)微球。将HAP粉体在不同pH值的NaOAc缓冲液中充分搅拌,加入Na F并水浴加热,制得氟羟基磷灰石(FAP)微球,并利用TEM、SEM、XRD、FT-IR对微球的结构、成分进行表征,研究与探讨... 以羟基磷灰石(HAP)粉体为原料,用简便方法制备氟羟基磷灰石(FAP)微球。将HAP粉体在不同pH值的NaOAc缓冲液中充分搅拌,加入Na F并水浴加热,制得氟羟基磷灰石(FAP)微球,并利用TEM、SEM、XRD、FT-IR对微球的结构、成分进行表征,研究与探讨了微球形成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缓冲液的pH值来控制FAP微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P微球 NaOAc缓冲液 空心球 实心球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分析的绝热圆柱域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方方 路伟 +2 位作者 朱科 方肇洪 于明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15-1923,共9页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由大量均匀分布钻孔换热器组成,其长期运行模拟的分析计算任务量大,为此,基于其地下土壤温度场分布特性和传热特性,提出绝热圆柱域模型,采用分离变量和叠加原理的方法得到土壤温度场和钻孔壁温解析解;采用...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由大量均匀分布钻孔换热器组成,其长期运行模拟的分析计算任务量大,为此,基于其地下土壤温度场分布特性和传热特性,提出绝热圆柱域模型,采用分离变量和叠加原理的方法得到土壤温度场和钻孔壁温解析解;采用已被广泛接受的有限长线热源模型和工程实测数据验证绝热圆柱域模型,比较不同负荷条件和钻孔数量时,2种模型计算得到的地埋管换热器20 a运行期内钻孔壁温。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型地埋管换热器,绝热圆柱域模型与有限长线热源模型计算温度结果较一致,且埋管数量越多,误差越小;绝热圆柱域模型尤适用于埋管规模大于30个×30个的大型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计算和分析;绝热圆柱域模型具有计算速度很快的特点,且其计算速度与埋管数量无关;采用绝热圆柱域模型进行埋管数量众多的大型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不但具有较高准确度,而且可显著减少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传热模型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物及制备工艺对高纯氧化铝陶瓷组织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清波 杨晓洁 +2 位作者 代金山 王玥 吕志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88,共7页
以高纯氢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研究了引入NH4F或Al F3对α-Al_2O_3转变特征、氧化铝粉体及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NH4F或Al F3促进α-Al_2O_3晶体形貌由... 以高纯氢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研究了引入NH4F或Al F3对α-Al_2O_3转变特征、氧化铝粉体及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NH4F或Al F3促进α-Al_2O_3晶体形貌由颗粒状向片状转变。但是经高温煅烧,形成的片状α-Al_2O_3晶体又转变为颗粒状晶粒。粉体经不同压力成型后的块状样品,在1300℃煅烧后,α-Al_2O_3晶体仍保留片状形态。但是进一步升温到1600℃烧结的氧化铝陶瓷,晶体形貌由片状逐渐转变为多面体。热压条件下,氧化铝陶瓷晶体仍能够保持片状,没有出现多面体形态。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样品烧结致密化程度不断增大,相对密度从77.6%增加到92.2%。相比以片状粉体为原料烧结的α-Al_2O_3陶瓷,以颗粒状粉体为原料烧结的陶瓷相对密度要大,在1600℃烧结的α-Al_2O_3陶瓷密度从92.2%提高到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显微结构 烧结 粉体 氟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混凝土再生砂加热研磨活化技术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隋玉武 刘述 +1 位作者 孟光明 欧楚萍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94-2599,共6页
建筑用砂量巨大,再生砂利用非常迫切,但目前对其研究较少。利用加热研磨活化技术,可从废弃混凝土中制备高质量再生砂。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研磨时间都会影响再生砂质量提高,加热研磨活化后,水泥石粉体会进入0~0.125 mm粒级中,粗砂... 建筑用砂量巨大,再生砂利用非常迫切,但目前对其研究较少。利用加热研磨活化技术,可从废弃混凝土中制备高质量再生砂。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研磨时间都会影响再生砂质量提高,加热研磨活化后,水泥石粉体会进入0~0.125 mm粒级中,粗砂质量得到提高。利用经过250℃干燥和25 min研磨活化处理后的再生砂替代标准砂制备砂浆,由于水泥石粉的存在,导致用再生砂制备的砂浆流动性和早期强度随着再生砂的替代量增加而降低,但28 d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研磨 废弃混凝土 再生砂 水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低氧多级AO工艺脱氮性能及N2O释放的影响
19
作者 邢丽贞 欧丽英 +2 位作者 孔进 王宁 吴光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1,46,共7页
以乙酸钠和丙酸钠为外加碳源,考察了碳源种类和碳氮比对多级AO工艺(分别为反应器SBR-A和SBR-P)脱氮性能及其N_2O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00 mg/L时,SBR-A和SBR-P氮去除率分别为66.7%和67.1%,磷去除率分别为51.1%和28.9%。硝... 以乙酸钠和丙酸钠为外加碳源,考察了碳源种类和碳氮比对多级AO工艺(分别为反应器SBR-A和SBR-P)脱氮性能及其N_2O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00 mg/L时,SBR-A和SBR-P氮去除率分别为66.7%和67.1%,磷去除率分别为51.1%和28.9%。硝化过程中,SBR-A中NH4+-N氧化速度和NO_3^--N生成速度都比SBR-P高,SBR-A中NO_2^--N和N_2O积累速度比SBR-P低。2组反应器硝化过程中N_2O释放因子均小于0.23%。在反硝化过程中,SBR-A的反硝化速度高于SBR-P,N_2O释放因子均较低;存在同时释磷时,对SBR-A的反硝化速度影响较小,而对SBR-P反硝化活性影响较大,后者反硝化速度明显低于无释磷条件下的反硝化速度;菌群均以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且以陶厄氏菌属、脱氯单胞菌属、蛭弧菌属和硝化螺菌属等为主要功能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AO工艺 碳氮比 脱氮 N2O 微生物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秸秆活性炭的制备和改性及其对阿莫西林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聂晨曦 徐景涛 +2 位作者 武道吉 王宁 丁国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0-1128,共9页
为提高秸秆活性炭性能及其对AMX(阿莫西林)的吸附效果,研究了青贮秸秆活性炭的制备和改性方法及其对AMX的吸附特性.以青贮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RSM),在活化温度为584℃、浸渍比为1∶1.9的条件下,制备了AC-S(青贮活性炭)和AC-SA... 为提高秸秆活性炭性能及其对AMX(阿莫西林)的吸附效果,研究了青贮秸秆活性炭的制备和改性方法及其对AMX的吸附特性.以青贮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RSM),在活化温度为584℃、浸渍比为1∶1.9的条件下,制备了AC-S(青贮活性炭)和AC-SA(改性青贮活性炭).通过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AC-S和AC-SA的SBET(比表面积)分别为1 521、1 347 m^2/g,两种活性炭兼具中孔和微孔.研究了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特性及初始ρ(AMX)、p H对吸附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C-S和AC-SA对AMX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9.69、45.60 mg/L,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R^2>0.99),吸附形式主要为化学吸附,在酸性条件下吸附量增加.研究显示,改性后AC-SA的酸性官能团增加45.31%,提高了其与AMX的碱性基团结合能力,因此对AMX的吸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青贮活性炭 丁二酸 阿莫西林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