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巨大脾动脉瘤合并肝硬化行血管内治疗1例
1
作者 刘哲 李宗蔚 +1 位作者 于凌 于家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78-179,共2页
患者男,46岁。因“突发腹痛、发热3天”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右下腹为主,伴恶心、发热,最高38.5℃。患者肝硬化病史14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全腹CT及肠系膜CTA检查显示:腹腔干动脉两处动脉瘤... 患者男,46岁。因“突发腹痛、发热3天”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右下腹为主,伴恶心、发热,最高38.5℃。患者肝硬化病史14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全腹CT及肠系膜CTA检查显示:腹腔干动脉两处动脉瘤形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门静脉栓子形成;胆囊炎;右半结肠肠壁明显水肿,考虑升结肠炎;前列腺增生;右侧腹股沟疝。依据病史发现,患者病情重且复杂,腹腔干动脉瘤有随时破裂的可能,可随时进展为肠坏死。急诊腔内治疗,备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肠坏死。将导管插入腹腔干动脉造影显示脾动脉,可见3个瘤样扩张,较大者10.0 cm×8.0 cm,肝动脉血流通畅。考虑患者动脉瘤腔过大,手术风险及费用高,建议行脾动脉栓塞术。遂将导管送至脾动脉起始段,因动脉血流速度快,弹簧圈释放后随血流至脾动脉远端瘤腔内,遂采用球囊辅助栓塞术。经导丝送入球囊,适量扩张球囊后封堵脾动脉起始部,经球囊导管再次送入弹簧圈至脾动脉起始部,成功后再次送入多枚弹簧圈,而后采用同轴技术经导管送入微弹簧圈及多条自制吸收性明胶海绵条。栓塞完毕后,造影复查见脾动脉栓塞效果良好(图1A~1C),遂行TIPS术(图2A~2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肝硬化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