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磨料水射流微晶玻璃微孔加工试验装置设计
1
作者 孙浩程 侯荣国 +2 位作者 吕哲 云昊 徐景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6-90,共5页
微晶玻璃微孔加工时,存在微孔表面质量不理想与加工效率低的问题。基于磨料水射流加工技术,设计超声辅助磨料水射流微晶玻璃微孔加工试验装置。该装置通过使用双气液增压泵和蓄能器,提高了射流压力,稳定了射流流量,最终改善了加工后的... 微晶玻璃微孔加工时,存在微孔表面质量不理想与加工效率低的问题。基于磨料水射流加工技术,设计超声辅助磨料水射流微晶玻璃微孔加工试验装置。该装置通过使用双气液增压泵和蓄能器,提高了射流压力,稳定了射流流量,最终改善了加工后的工件表面质量。在工件表面法向方向上施加超声振动,提高微孔加工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磨料目数为800目、射流压力为15 MPa时,相比于未施加超声振动,孔壁锥度由35°降低至18°,降低了48%,孔深度由91.5μm提高至119.2μm,提高了30.3%;微孔加工时,施加超声振动后的材料去除率有10%左右的提升。超声辅助磨料水射流有效改善了微晶玻璃表面加工质量,提高了加工效率,为微晶玻璃精密加工提供了新型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磨料水射流 超声振动 微孔加工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润滑系统参数对GH4169试件加工表面质量及刀具磨损的影响
2
作者 马金豪 崔恩照 +2 位作者 郑光明 程祥 谷磊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7,共6页
为探究MQL条件下难加工材料的加工表面质量以及刀具磨损情况,通过对GH4169试件进行车削正交试验,研究喷射距离L、喷射角度θ、空气压力P以及供油量Q对试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刀具磨损及刀具寿命的影响。综合评价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L=30 ... 为探究MQL条件下难加工材料的加工表面质量以及刀具磨损情况,通过对GH4169试件进行车削正交试验,研究喷射距离L、喷射角度θ、空气压力P以及供油量Q对试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刀具磨损及刀具寿命的影响。综合评价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L=30 mm,θ=45°,P=0.6 MPa,Q=120 mL/h。通过对比干式切削,结果表明:在MQL最优参数下,粗糙度降低39.62%,刀具寿命提高3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 表面粗糙度 刀具磨损 刀具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GRNN的AWJ强化3D打印AlSi10Mg表面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苗苗 侯荣国 +3 位作者 吕哲 王龙庆 石广行 王中庆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1,共7页
为提高磨料水射流(Abrasive Water Jet,AWJ)强化工艺对3D打印AlSi10Mg表面性能的强化效果预测的准确性及高效性,首先开展磨料水射流强化AlSi10Mg表面强化实验;然后分别以表面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作为目标,基于遗传算法-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为提高磨料水射流(Abrasive Water Jet,AWJ)强化工艺对3D打印AlSi10Mg表面性能的强化效果预测的准确性及高效性,首先开展磨料水射流强化AlSi10Mg表面强化实验;然后分别以表面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作为目标,基于遗传算法-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tic Algorithm-Generalized Ragression Neural Network,GA-GRNN)对实验数据样本进行训练,建立3D打印AlSi10Mg表面性能预测模型;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建立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的AWJ强化主要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磨料水射流强化后的AlSi10Mg表面硬度与表面残余应力均得到有效提高;建立的GA-GRNN预测模型与校验值误差在2.3%以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经遗传算法优化后,得到表面硬度最佳参数组合:射流压力为33 MPa,磨料粒径为0.15 mm,靶距为12.4 mm,此时表面硬度为159.25HV;表面残余应力最佳参数组合:射流压力为40 MPa,磨料粒径为0.13 mm,靶距为15 mm,此时表面残余应力为-137.4 MPa。为后续磨料水射流强化零件表面的参数选择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 3D打印的AlSi10Mg 表面强化 GA-GRNN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两相出行康复外骨骼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4
作者 梁彤 白雨航 +2 位作者 张保旭 李亚男 赵彦峻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0,10,共8页
为了提高老年人和失能人群的身心健康,减轻家庭负担,设计了一款基于TRIZ的两相出行康复外骨骼,能够实现立式行走和坐式轮椅等主要功能。利用TRIZ创新工具解决了康复外骨骼坐立转换问题,并通过ANSYS软件对负载情况下康复外骨骼样机进行... 为了提高老年人和失能人群的身心健康,减轻家庭负担,设计了一款基于TRIZ的两相出行康复外骨骼,能够实现立式行走和坐式轮椅等主要功能。利用TRIZ创新工具解决了康复外骨骼坐立转换问题,并通过ANSYS软件对负载情况下康复外骨骼样机进行静力学分析。为深入探究康复外骨骼在动态环境中的性能表现,对康复外骨骼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并导入ADAMS软件对其进行运动仿真,通过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下一步实物样机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出行 康复外骨骼 结构设计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抛光过程声发射信号的降噪与分类预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德辉 刘俨后 +3 位作者 郭繁明 麻娟 刘建 韩金国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激光抛光(LP)是一种激光束作用于材料表面使其快速熔凝的新型表面处理技术,抛光过程中激光作用时间短(10^(-4)~10^(-2)s)、材料加工层小(10^(-4)~10^(-2)m),激光抛光过程状态的监测十分困难。本文采用声发射传感器对激光抛光过程进行了... 激光抛光(LP)是一种激光束作用于材料表面使其快速熔凝的新型表面处理技术,抛光过程中激光作用时间短(10^(-4)~10^(-2)s)、材料加工层小(10^(-4)~10^(-2)m),激光抛光过程状态的监测十分困难。本文采用声发射传感器对激光抛光过程进行了状态信号的采集和分析,用三种降噪方法对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用信噪比与均方根差值对降噪效果进行评价,经对比得出,小波硬阈值算法的降噪效果最好。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激光抛光工艺参数分类预测模型,将时域信息中提取的峰值与持续时间作为时域特征值与小波包变换得到的节点能量作为频域特征值来共同组成特征向量,用于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并评价模型的性能。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对激光抛光工艺参数分类预测具有可行性,研究成果可用于优化激光抛光工艺参数,并为激光抛光在线监测提供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抛光 声发射 降噪处理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田口方法的Al_(2)O_(3)陶瓷激光辅助车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新港 张海云 +5 位作者 林伟盛 赵玉刚 蒲业壮 孟建兵 曹辰 苗旭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13,共6页
为研究激光加工参数对Al_(2)O_(3)陶瓷材料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采用光纤激光器和CBN刀具对尺寸为Φ10 mm×100 mm的Al_(2)O_(3)工件进行了激光辅助车削(Laser-Assisted Machining,LAM)实验。设计4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采用田口方法,... 为研究激光加工参数对Al_(2)O_(3)陶瓷材料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采用光纤激光器和CBN刀具对尺寸为Φ10 mm×100 mm的Al_(2)O_(3)工件进行了激光辅助车削(Laser-Assisted Machining,LAM)实验。设计4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采用田口方法,以寻求最小表面粗糙度为指标,研究了激光功率P、主轴转速S、进给速度f和背吃刀量a_(p)对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及各因素主效应分析,各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依次为:激光功率>背吃刀量>进给速度>主轴转速。选取背吃刀量为0.15~0.3 mm,进给速度为3~9 mm/min,主轴转速为350~950 r/min,激光功率为60~165 W范围内,以表面粗糙度最小为指标,得到最佳加工参数组合:背吃刀量为0.15 mm,进给速度为3 mm/min,主轴转速为550 r/min,激光功率为165 W;以刀具磨损程度最小为指标,得到最佳加工参数组合:背吃刀量为0.15 mm,进给速度为9 mm/min,主轴转速为350 r/min,激光功率为165 W。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加工参数范围内,增加激光功率,降低背吃刀量,可使Al_(2)O_(3)工件表面粗糙度明显减小,最佳参数组合下表面粗糙度Ra=0.795μm;增加激光功率,降低主轴转速和背吃刀量,刀具磨损程度显著下降,最佳参数组合下刀具磨损值VB=58.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车削 陶瓷加工 氧化铝陶瓷 田口方法 工艺参数 表面粗糙度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磨损对FGH96试件加工表面完整性及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文硕 郑光明 +2 位作者 张鸿滨 纪任可 李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4,共7页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FGH96的切削加工性极差,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严重,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表面质量和疲劳寿命。采用涂层刀具车削FGH96试件,研究刀具磨损对FGH96试件加工表面完整性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刀具磨损量(刀具后刀...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FGH96的切削加工性极差,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严重,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表面质量和疲劳寿命。采用涂层刀具车削FGH96试件,研究刀具磨损对FGH96试件加工表面完整性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刀具磨损量(刀具后刀面磨损量)的增加,试件表面粗糙度Ra会随之增大,加工表面显微硬度则逐渐减小;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均表现为残余压应力状态,且残余应力绝对值随着刀具磨损量的增加而增大;加工表面塑性变形层深度则随着刀具磨损量的增加而加深。同时,当刀具磨损量VB≤0.15 mm时,在试件表面完整性的综合影响下,试件的疲劳寿命下降幅度较小;当刀具磨损量VB>0.15 mm后,试件的疲劳寿命则急剧下降;因此,为保证FGH96试件车削加工后的疲劳寿命,车削刀具的磨损量VB应控制在0.15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加工表面完整性 疲劳性能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FGH96 车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压电电磁复合俘能器的发电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庆玲 于蓬勃 +3 位作者 刘诗雨 杨崇秋 杨小辉 宋汝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5-204,共10页
针对线性的单一的振动能量俘能器存在工作频带狭窄、输出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3种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结构,可增大对环境中振动能量的俘获。首先,设计了无磁力单梁压电电磁复合俘能器,该结构俘能器仅设有上方的压电单梁,压电梁首端的磁... 针对线性的单一的振动能量俘能器存在工作频带狭窄、输出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3种压电电磁复合式俘能器结构,可增大对环境中振动能量的俘获。首先,设计了无磁力单梁压电电磁复合俘能器,该结构俘能器仅设有上方的压电单梁,压电梁首端的磁铁进入到固定的线圈中;然后,设计了磁力刚性梁压电电磁复合俘能器,该结构俘能器在无磁力装置的基础上增加带有磁铁的刚性梁,当两块磁铁极性相对时,则产生磁斥力;接着,设计了磁力双梁压电电磁复合俘能器,该结构俘能器是将磁力刚性梁装置中的刚性梁换作与压电梁相同尺寸的悬臂梁,两磁铁位置保持不变,形成双梁系统;最后,对3种俘能器的发电性能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3种俘能器的输出功率和输出压电值。实验结果表明:磁力的引用,提高了电磁的发电性能,但同时也降低了压电梁的输出功率;双悬臂梁的加入,增加了装置的自由度,拓宽了装置的工作频带;3种俘能器的发电综合峰值基本相当;无磁力单梁装置中的压电发电性能最好,更适合高阻抗环境;磁力双梁装置中电磁发电性能最优且压电输出存在双峰值,更适合宽频带、低阻抗环境。实验结果证明了磁力双梁压电电磁复合结构俘能器可俘获能量的频带最宽,具有较优的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磁力 压电电磁复合 俘能 宽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颗粒掺杂对镍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红梅 孟建兵 +4 位作者 于浩洋 董小娟 周海安 战胜杰 唐友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5-191,共7页
针对镍钛合金在体内复杂生理环境的作用下受到腐蚀而释放大量镍离子的问题,向以NaAlO_(2)、C_(10)H_(14)N_(2)Na_(2)O_(8)、Na_(2)HPO_(4)·12H_(2)O为主要成分的电解液中添加ZnO纳米颗粒,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在镍钛合金表面制备耐腐... 针对镍钛合金在体内复杂生理环境的作用下受到腐蚀而释放大量镍离子的问题,向以NaAlO_(2)、C_(10)H_(14)N_(2)Na_(2)O_(8)、Na_(2)HPO_(4)·12H_(2)O为主要成分的电解液中添加ZnO纳米颗粒,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在镍钛合金表面制备耐腐蚀陶瓷氧化膜层。采用帕累托法则和正态分布曲线分析ZnO纳米颗粒对氧化膜层孔隙率和孔隙尺寸的作用,通过SEM、EDS、电化学工作站以及水滴接触角来研究颗粒掺杂对氧化膜层微观形貌、化学组分、耐腐蚀性及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掺杂后的氧化膜层更加平整致密,孔隙率下降65.3%,孔径平均值从0.518μm降至0.321μm;随着ZnO纳米颗粒的加入,复合膜层的O、Al、Zn含量增加,Ni含量下降,阻抗模值上升,动电位极化曲线明显地向右上方偏移,自腐蚀电位上升32.4%,而电流密度下降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合金 微弧氧化 ZnO颗粒掺杂 膜层形貌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模具表面FEP涂层防粘耐久性影响因素及机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秀丽 刘志兰 +3 位作者 徐秀芳 王旭 吴永玲 吴棣本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防粘性失效是橡胶模具表面涂层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但影响涂层防粘耐久性的因素和机理尚不清晰。为了提高橡胶模具表面常用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涂层的使用寿命,通过橡胶硫化试验并利用SEM和EDS测试,分析试样表面微观形貌和元素成分... 防粘性失效是橡胶模具表面涂层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但影响涂层防粘耐久性的因素和机理尚不清晰。为了提高橡胶模具表面常用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涂层的使用寿命,通过橡胶硫化试验并利用SEM和EDS测试,分析试样表面微观形貌和元素成分随硫化试验次数的变化,研究溶剂体系、涂层厚度和烧结工艺对橡胶模具表面FEP涂层防粘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分析各因素对涂层使用寿命的影响机理。通过XPS测试胶垢成分发现胶垢主要包含Zn、S、C、O四种元素,模具使用初期ZnS是胶垢的主要成分,随硫化次数增加,ZnS层上产生有机沉积。硫化试验300次后,45钢试样、双层水性FEP涂层和单层溶剂型FEP涂层试样表面Zn元素质量含量分别为40.6%、0.45%和1.13%,FEP涂层表面胶垢出现在涂层表面缺陷处。由于双层水性FEP涂层更容易控制表面FEP树脂成膜厚度和质量,其较单层溶剂型FEP涂层具有更好的防粘耐久性。涂层面层厚度和成膜质量是影响双层水性FEP涂层防粘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在300次硫化试验范围内,烧结工艺对涂层的防粘耐久性影响不大。采用橡胶硫化试验和表面分析的方法研究橡胶模具表面涂层的防粘耐久性,探究溶剂体系、涂层厚度和烧结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橡胶模具表面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氟树脂 防粘 耐久性 橡胶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的多分类运动想象脑电识别方法及应用
11
作者 张保旭 梁彤 +2 位作者 孙田雪 魏笑 赵彦峻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4742-14747,共6页
为实现脑卒中患者下肢自主康复训练,外骨骼技术逐渐与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相结合,但多分类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 MI)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一直存在特征提取困难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故提出了... 为实现脑卒中患者下肢自主康复训练,外骨骼技术逐渐与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相结合,但多分类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 MI)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一直存在特征提取困难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故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独立成分分析(wavelet independent component correlation algorithm, WICA)和共空间模式(common spatial patterns, CSP)的脑电信号多分类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该方法使用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分类准确率相比于其他方法有较大提高,证明了该算法可以有效提取脑电特征,并具有较好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效果。同时,通过运动想象与外骨骼装置结合,验证了在线实时进行脑电控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独立成分分析 共空间模式 支持向量机 下肢外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橡胶模具表面涂层及其防粘性能
12
作者 张秀丽 冯如康 +3 位作者 吴永玲 刘志兰 吴棣本 郑宏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9-239,共11页
目的针对目前45钢橡胶模具易粘污、寿命低,而氟树脂涂层模具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防粘涂层,研究涂层的防粘性能和耐久性。方法以硅溶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氟硅烷为主要原料,采用空气喷涂法在45钢模具试样表面制备溶... 目的针对目前45钢橡胶模具易粘污、寿命低,而氟树脂涂层模具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防粘涂层,研究涂层的防粘性能和耐久性。方法以硅溶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氟硅烷为主要原料,采用空气喷涂法在45钢模具试样表面制备溶胶凝胶涂层、氟硅烷改性溶胶凝胶涂层和氟硅烷表面处理涂层,通过硫化脱模试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分析试样表面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随硫化试验次数的变化,研究涂层对橡胶的防粘性和耐久性,探究橡胶在涂层表面的黏附过程。结果溶胶凝胶涂层由O、Si、C、Ti 4种元素组成,成膜性好,硫化脱模力约为20 N,与PTFE涂层相近,并具有较好的防橡胶粘污性能,相较45钢模具可多硫化约300次,模具连续使用寿命提高2~3倍。氟硅烷改性溶胶凝胶涂层增加了F元素,但其与基底结合力降低;而氟硅烷表面处理虽能降低表面能,减小脱模力,但在橡胶硫化过程中容易被粘掉,污染制品。橡胶污染物在模具表面的黏附积累与橡胶的流动有关。在橡胶流动较小的区域,橡胶污染物微观形貌呈现纹理状;而在流动区域,橡胶污染物初期为片状,随硫化次数增加逐渐增厚,随后沿流动方向产生裂纹,发展为块状。结论溶胶凝胶涂层具有较好的防粘性和耐久性,同时环境友好,成膜温度低、成本低、易清洗,在橡胶模具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涂层 橡胶模具 防粘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橱柜型立体仓库及其搬运机械手的设计 被引量:8
13
作者 侯荣国 冯延森 李玉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设计了一套小型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它采用了PLC控制来精确地识别各工位上是否有工件,以确定取/放工件;它利用用气动方式控制换向阀使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如伸出,收回,沿左右方向旋转,已完成去放工间的动作,即完成收货—存货—取货—发货... 设计了一套小型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它采用了PLC控制来精确地识别各工位上是否有工件,以确定取/放工件;它利用用气动方式控制换向阀使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如伸出,收回,沿左右方向旋转,已完成去放工间的动作,即完成收货—存货—取货—发货;它采用电动方式来驱动机械手沿同步带运动,以实现机械手在货架每层各工位之间的各种操作;并能使机械手沿两立柱上下运动,以实现机械手在各层之间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橱柜式立体仓库 搬运机械手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风况下半潜漂浮式风力机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昌 王渊博 +3 位作者 蒋明真 张磊安 黄雪梅 杨廷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1,共7页
针对现有漂浮式风力机在风浪作用下运动响应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圆台形浮筒的新型半潜式平台。基于FAST耦合水动力、空气动力和系泊系统等物理场,同时结合水动力学软件AQWA计算的频域参数对不同风况下漂浮式风力机动力学响应进行分... 针对现有漂浮式风力机在风浪作用下运动响应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圆台形浮筒的新型半潜式平台。基于FAST耦合水动力、空气动力和系泊系统等物理场,同时结合水动力学软件AQWA计算的频域参数对不同风况下漂浮式风力机动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并在额定风况下与OC4-DeepCwind漂浮式风力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风速对漂浮式风力机的纵荡、纵摇及艏摇运动影响明显,对垂荡运动影响较小;与OC4漂浮式风力机相比,新型漂浮式风力机在各风况下纵摇、横摇响应得到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力机 半潜式平台 多物理场 风况 动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雾化辅助切削钛合金的表面质量和刀具磨损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丙琪 孟建兵 +3 位作者 胡益忠 栾晓声 董小娟 徐汝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25-1431,共7页
为了减轻钛合金干式切削时的刀具磨损,提高试件表面质量,提出了一种水基切削液超声雾化辅助切削的方法。首先,以TC4钛合金为切削对象,进行了钛合金干式切削试验。然后,以纳米级水溶性油基切削液与去离子水混合后形成的乳化液为雾化介质... 为了减轻钛合金干式切削时的刀具磨损,提高试件表面质量,提出了一种水基切削液超声雾化辅助切削的方法。首先,以TC4钛合金为切削对象,进行了钛合金干式切削试验。然后,以纳米级水溶性油基切削液与去离子水混合后形成的乳化液为雾化介质,由超声雾化器转化为微小液滴并作用于刀工界面,进行了超声雾化辅助切削试验。最后,对比分析了超声雾化辅助前后,TC4工件表面粗糙度、刀具磨损、元素扩散和切屑形貌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与干式切削相比,超声雾化辅助切削后的钛合金表面粗糙度降低47.6%、后刀面刀具磨损值最大降低36μm、刀具表面Ti、O元素含量分别从78.72%、6.32%减少到75.49%、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雾化 钛合金 辅助切削 表面质量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表面DLC涂层对滑动轴承润滑承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秀丽 尹忠慰 郭前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31,61,共7页
为研究轴表面类金刚石(DLC)涂层对滑动轴承承载性能的影响,利用滑动轴承实验台测试轴线对中及倾斜工况下灰铸铁、铝合金和聚酰亚胺(PI)涂层轴承分别与40Cr钢轴和DLC涂层轴配合时的轴心轨迹和极限载荷,并测试3种材料与40Cr钢和DLC涂层的... 为研究轴表面类金刚石(DLC)涂层对滑动轴承承载性能的影响,利用滑动轴承实验台测试轴线对中及倾斜工况下灰铸铁、铝合金和聚酰亚胺(PI)涂层轴承分别与40Cr钢轴和DLC涂层轴配合时的轴心轨迹和极限载荷,并测试3种材料与40Cr钢和DLC涂层的摩擦因数。结果表明:相较与40Cr钢配合,灰铸铁和铝合金与DLC涂层配合时摩擦因数减小,重载下轴承偏心率减小,轴线对中工况下灰铸铁轴承的极限载荷超过10MPa,铝合金轴承的极限载荷增大到7.8MPa(增大1.1倍),轴线倾斜工况下轴承抱死失效时边缘变形增大;但重载下PI涂层与DLC涂层配合时摩擦因数增大,轴线对中工况下轴承极限载荷减小至3.6 MPa(减小44%),轴线倾斜工况下轴承抱死失效时边缘变形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涂层 滑动轴承 承载性能 轴线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试验钢丝绳空间角度精确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路浩磊 黄雪梅 +3 位作者 张磊安 宋汝君 王景华 于良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5-431,共7页
为减少加载过程中叶片挠度变形带来的测量误差,提出一种精准测量钢丝绳与风电叶片空间角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构建的空间角度测量系统采用3个位移传感器,可实时测量钢丝绳与风电叶片所成三维角度,从而精确地对各加载点进行受力补偿,提... 为减少加载过程中叶片挠度变形带来的测量误差,提出一种精准测量钢丝绳与风电叶片空间角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构建的空间角度测量系统采用3个位移传感器,可实时测量钢丝绳与风电叶片所成三维角度,从而精确地对各加载点进行受力补偿,提高加载试验的协同性。以激光追踪仪的测量结果为基准对该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所测空间角度误差率仅为1.78%、1.96%和1.92%,同时经该空间角度测量系统补偿后的加载力曲线变化平稳,可较好地实现多节点力的协同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静力加载 钢丝绳 空间角度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叶片单轴疲劳试验弯矩匹配智能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艳珍 隋文涛 窦亚萍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0-494,616,共6页
为了使风电叶片疲劳试验中的试验弯矩与目标弯矩匹配,进而准确获得叶片疲劳特性,提出了采用改进的智能优化算法进行等效配重块布置的智能优化方案。通过模态试验参数辨识确定旋转质量块激振频率应等于叶片一阶固有频率,引入叶片自重作... 为了使风电叶片疲劳试验中的试验弯矩与目标弯矩匹配,进而准确获得叶片疲劳特性,提出了采用改进的智能优化算法进行等效配重块布置的智能优化方案。通过模态试验参数辨识确定旋转质量块激振频率应等于叶片一阶固有频率,引入叶片自重作用弯矩分量并构建截面弯矩计算模型。基于差分进化变异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均方误差为适应度函数进行弯矩分布和幅值控制问题联合优化。采用LZ40.3-1.5叶片进行优化技术应用,得出疲劳试验弯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激振装置及配重块个数、质量及位置,所设计的算法将关键截面弯矩误差控制在7%以内,验证了单轴疲劳试验弯矩匹配的配重优化方案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叶片 疲劳测试 弯矩匹配 混合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康复下肢外骨骼的脑电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毕文龙 魏笑 +2 位作者 谭草 赵彦峻 刘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952-6958,共7页
为解决失能人群自主移动的问题,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已广泛应用于外骨骼领域,但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因信噪比低等原因导致识别率一直难以提高。为提高基于脑机接口下肢外骨骼的信号识别率,采用粒子... 为解决失能人群自主移动的问题,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已广泛应用于外骨骼领域,但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因信噪比低等原因导致识别率一直难以提高。为提高基于脑机接口下肢外骨骼的信号识别率,采用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PSO-SVM)算法提高脑电信号识别率,取得了86.52%的脑电信号识别率。首先建立共空间模式(common spatial pattern,CSP)数学模型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随后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优化脑电信号分类关键参数,将最终的实验数据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比较,最后进行算法的验证及下肢外骨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准确明显高于传统支持向量机分类。所提出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对脑电信号的特征识别方法可实现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的精确识别,为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外骨骼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MI) 脑电信号(EEG) 支持向量机(SVM) 特征识别 下肢外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高速硬切削模具钢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荆成利 郑光明 +2 位作者 王成 刘丰江 苏红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5,共6页
高速切削H13淬硬模具钢时刀具寿命短、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突出。基于清洁切削技术,采用硬质合金涂层刀具进行高速硬切削H13钢的仿真试验,研究干式、清洁切削介质(冷风、低温氮气和液氮)对涂层刀具硬切削性能的影响,探究运用清洁切削技... 高速切削H13淬硬模具钢时刀具寿命短、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突出。基于清洁切削技术,采用硬质合金涂层刀具进行高速硬切削H13钢的仿真试验,研究干式、清洁切削介质(冷风、低温氮气和液氮)对涂层刀具硬切削性能的影响,探究运用清洁切削技术提升涂层刀具寿命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与干式切削相比,清洁切削介质可以有效地控制切削区域温度,减少刀具磨损,延长刀具寿命;液氮切削时切削合力减少9.8%,切削区域温度下降12.4%,刀具寿命提高55.6%,可获得最好的刀具切削性能。研究可为H13钢的清洁高速硬切削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切削 硬切削 模具钢 有限元仿真 刀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