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栖霞闪长玢岩脉中花岗岩捕虏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
1
作者 于晓卫 任天龙 +7 位作者 程蓉蓉 王来明 刘汉栋 张学松 何铁良 王英鹏 杨仕鹏 单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共23页
胶东地区晚侏罗世玲珑期花岗岩主要出露于招远、莱州、文登、乳山等地区,主要包括玲珑岩体和鹊山-昆嵛山岩体,而两者之间的栖霞地区主要出露太古宙TTG类岩石。本次在栖霞地区上曲家村闪长玢岩脉(围岩为TTG类岩石)中发现较多中粒二长花... 胶东地区晚侏罗世玲珑期花岗岩主要出露于招远、莱州、文登、乳山等地区,主要包括玲珑岩体和鹊山-昆嵛山岩体,而两者之间的栖霞地区主要出露太古宙TTG类岩石。本次在栖霞地区上曲家村闪长玢岩脉(围岩为TTG类岩石)中发现较多中粒二长花岗岩捕虏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1.0±2.2 Ma,^(176)Hf/^(177)Hf值为0.281929~0.281971,εHf(t)值为-26.39~-24.77,亏损地幔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2871~2773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长花岗岩捕虏体具有富钾、高铝、贫镁和铁的特征,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亏损重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_(N)值变化在28.11~78.50之间,有明显的Eu正异常(Eu/Eu^(*)=1.16~1.77),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Sr相对富集。其同位素年代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玲珑岩体、鹊山-昆嵛山岩体基本一致,是在古太平洋板块的运动背景下,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加厚的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物源区以TTG类岩石为主,本文认为这些二长花岗岩捕虏体归属为玲珑期花岗岩。结合区域重力异常解译,认为栖霞地区TTG类岩石下部有隐伏的玲珑期花岗岩体,推测范围西起陡崖断裂,东至桃村断裂,南至胶莱盆地北缘,北至臧家庄盆地南缘,玲珑岩体和鹊山-昆嵛山岩体在深部可能是连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捕虏体 岩石地球化学 U-Pb同位素测年 LU-HF同位素 胶东栖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其富集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康凤新 郑婷婷 +20 位作者 史猛 隋海波 徐蒙 江海洋 钟振楠 秦鹏 张保建 赵季初 马哲民 崔洋 李嘉龙 段晓飞 白通 张平平 姚松 刘肖 史启鹏 王学鹏 杨海涛 陈京鹏 刘琲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94,共28页
山东省热储类型多、分布广,资源储量丰富,但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其富集机制尚需系统研究。本文基于地热井测温、大地热流测量、地热资源勘查、钻获地热井及抽水试验和长期动态监测资料,圈定了控热、导水地质构造和地热异常分布区,将山东... 山东省热储类型多、分布广,资源储量丰富,但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其富集机制尚需系统研究。本文基于地热井测温、大地热流测量、地热资源勘查、钻获地热井及抽水试验和长期动态监测资料,圈定了控热、导水地质构造和地热异常分布区,将山东省地热资源划分为鲁东隆起、沂沭断裂带、鲁西隆起和鲁西北坳陷4个地热区,分别论述了各地热区地热系统的热储类型、开放程度、热源水源及其运移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水流热流富集构造赋存位置。集成水源开放状态、热源机制和水热富集热储赋存特征等主要地热能控制要素,将地热系统划分为3种聚热富水模式:(1)开放对流腔管状型地热系统聚热富水模式;(2)弱开放对流传导带状层状型地热系统聚热富水模式;(3)封闭对流传导带状层状型地热系统聚热富水模式。揭示了各聚热富水模式的热源及其聚集机制、水源及其富集机理、水热可更新能力和富集热储赋存规律,为找热定井提供了靶区定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 富集机理 热源 聚集机制 开放状态 聚热富水模式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莱州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勘查实践与找矿成果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军进 丁正江 +4 位作者 刘殿浩 张丕建 邹键 马宾 栾国栋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三山岛成矿带北段,是一个严格受断裂控制的超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全部赋存于滨海海域之下。海域金矿在哪找,怎么找,是困扰海上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难题。在综合分析研究海域金矿成矿规律及矿... 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三山岛成矿带北段,是一个严格受断裂控制的超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全部赋存于滨海海域之下。海域金矿在哪找,怎么找,是困扰海上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难题。在综合分析研究海域金矿成矿规律及矿体空间分布、富集规律与预测找矿潜力的基础上,开展了一次系统的由预查开始直接进入详查的勘查活动。在勘查过程中,采用拼装式插桩海上钻探平台进行海上大规模钻探施工,该钻探平台具有安全稳固、可操作性强、周期短、可施工深孔及质量可靠等优点。海域金矿勘查工作历时2年半,先后取得如下重要成果:(1)提交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金矿床和最大金单矿体;(2)首开我国浅海海域金矿勘查的先河,解决了海上金矿勘查的关键技术难题,克服了海域金矿海上勘查难度大的问题;(3)丰富了胶东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内容,有效应用新型找矿方法,对我国今后海底固体矿产勘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勘查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勘查 海上钻探 超大型金矿 三山岛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成矿区栖霞-牟平地区1∶50000地质矿产调查数据库
4
作者 唐文龙 付超 +4 位作者 邹键 戴广凯 彭丽娜 朱学强 马方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68-82,10099-10121,共38页
胶东成矿区栖霞-牟平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新一轮矿产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填(编)的10幅1∶50000矿产地质图是根据《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DD 2019-02)和行业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结合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 胶东成矿区栖霞-牟平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新一轮矿产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填(编)的10幅1∶50000矿产地质图是根据《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DD 2019-02)和行业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结合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野外地质专项填图,并应用室内与室外填编图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的。在充分利用最新获得的1∶50000遥感地质解译、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重力测量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全区新发现矿点矿(化)点31处,包括金矿(化)点24处、铜矿点4处、银铅矿点3处,圈定找矿靶区42处,其中A级25处、B级14处、C级3处,并纳入数据库中。胶东成矿区栖霞-牟平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数据库是1∶50000矿产地质图库和图饰、地球物理数据库、遥感数据库、样品数据库、综合成果数据库、勘探工程库等成果的集成,数据容量合计299 MB,包含矿产地数据275处,涉及多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非金属矿23种,预测金资源量836.94 t、银499 t、铜72.71万t、铅17.41万t、锌28.31万t、钼35.70万t、钨2.8万t、石墨164万t。对该区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勘探等具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成矿区 栖霞-牟平 数据库 地质矿产调查 1∶50000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臧家庄盆地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5
作者 万鹏 王志新 +4 位作者 吴凤萍 安茂国 孔祥超 孟元库 孙华芳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2-710,共29页
研究区作为胶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地质单元,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玲珑、郭家岭等岩体,而对于小型岩体或者岩脉的研究程度较弱。而这些岩体往往与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密切相关,对其地球化学特征探究可能为揭示研究区成... 研究区作为胶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地质单元,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玲珑、郭家岭等岩体,而对于小型岩体或者岩脉的研究程度较弱。而这些岩体往往与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密切相关,对其地球化学特征探究可能为揭示研究区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机制、指导找矿等提供关键信息。因此,本文选取臧家庄盆地花岗斑岩开展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对岩体成因和地质意义进行探究。研究表明,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25.4±1.2 Ma,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与位于岩体北部的郭家岭岩体形成年龄近似。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样品具有富硅高钾及过铝质花岗岩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判别图解显示,岩体具有S型花岗岩的亲缘性和埃达克岩的典型特征,结合其富集的Hf同位素组成,亏损Nb、Ta,富集Pb等大陆地壳微量元素特征,以及古老继承锆石存在,表明岩体为古老陆壳熔融的产物。但岩体相对于纯壳源岩浆具有更亏损的Hf同位素组成以及高的Mg^(#)值,表明幔源物质的贡献,岩体可能为壳幔混合成因。结合本文研究的岩体与郭家岭岩体的年代学关系和地球化学相似性,斑岩体可能代表郭家岭期岩体后期的小型浅层侵入体,可能是深部郭家岭期花岗岩体沿构造薄弱带向上伸出的岩枝或岩脉,浅层侵位过程中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可能造成矽卡岩型矿化,形成多金属矿富集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家庄盆地 花岗斑岩 锆石U⁃Pb测年 HF同位素 壳幔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牟平院格庄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对周缘铜钼多金属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4
6
作者 邹键 唐文龙 +3 位作者 丁正江 薄军委 李志强 于森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3-899,共17页
牟平院格庄岩体位于胶东东部,为燕山晚期形成的与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岩体之一。获得院格庄岩体崖西、后野、西上寨3个单元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18.10±0.66)Ma、(118.52±0.78)Ma、(11... 牟平院格庄岩体位于胶东东部,为燕山晚期形成的与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岩体之一。获得院格庄岩体崖西、后野、西上寨3个单元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18.10±0.66)Ma、(118.52±0.78)Ma、(118.80±0.67)Ma,皆为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系列(K_(2)O/Na_(2)O值为1.00~1.29、A/CNK=0.98~1.02)。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_(N)=26.91~35.75),δEu=0.84~0.93,具弱负铕异常。高场强元素Nb、Ti、P元素强烈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K、U富集。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院格庄岩体为I型花岗岩,为壳幔同溶型花岗岩。该岩体对其周缘铜钼矿空间分布和成矿时代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具有铜钼多金属矿的成矿专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测年 岩石地球化学 铜钼多金属矿床 矿产勘查工程 院格庄岩体 牟平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松 张军进 +1 位作者 孙珊珊 王有智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通过开展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钻孔综合水文测井及钻孔抽水试验,结合区域地质、水文和气象资料,基本查明了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区内主要含水岩层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花岗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和构造碎... 通过开展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钻孔综合水文测井及钻孔抽水试验,结合区域地质、水文和气象资料,基本查明了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区内主要含水岩层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花岗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和构造碎裂岩裂隙含水层,研究表明,矿坑充水直接因素为构造裂隙水,间接因素为风化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采用比拟法、大井法和水平廊道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除比拟法之外,其余2种方法是根据水文钻孔抽水试验结果计算的,抽水试验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试验数据可靠。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显示:大井法和水平廊道法计算出的涌水量接近,而比拟法预测结果略微偏大,说明本次预测工作所采用方法和数据较为合理,间接证明渗透参数分析工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金矿 含水层 构造 矿坑充水 涌水量预测 三山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文登ZKCW01干热岩钻孔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7
8
作者 江海洋 王树星 +3 位作者 康凤新 史猛 范振华 张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17-225,共9页
山东半岛属于中国干热岩潜力靶区之一。基于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热地质等资料,经大地电磁和可控源勘探,确定了干热岩钻孔位置。通过钻探、测井、取芯及岩矿分析测试,全面得到深部文登花岗岩体规模、裂隙储层空间分布、深部地温及... 山东半岛属于中国干热岩潜力靶区之一。基于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热地质等资料,经大地电磁和可控源勘探,确定了干热岩钻孔位置。通过钻探、测井、取芯及岩矿分析测试,全面得到深部文登花岗岩体规模、裂隙储层空间分布、深部地温及地温梯度、花岗岩热物性参数和岩石力学参数等,建立干热岩三维地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发电能力。研究区侵入岩、构造断裂发育,大地热流值为48~85mW/m2,地热异常区地温梯度为5.3~18.59℃/100m,表明研究区具有非常好的深部地热能赋存条件。数值模拟揭示,对研究区4000m储层进行人工激励后,以30kg/s的注入速率,17℃的注入水,运行20年后,产出水温度从168℃降低到149℃,降低了11.3%;流动阻抗在上升至0.076MPa/(kg/s);年发电量3.7~3.4MW,高于法国Soultz的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干热岩 发电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山东省乳山市大业金矿危矿找矿的思考
9
作者 万全政 赵财胜 +3 位作者 张丕建 刘殿浩 丁正江 王学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25-726,共2页
山东省乳山市大业金矿为处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之胶莱坳陷和胶北隆起区两个Ⅲ级构造单元衔接部位的胶莱盆地东北缘的一大型金矿床,众多专家学者在该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95年规模开采至2004年底,该矿床采矿许可范围内保有资源量... 山东省乳山市大业金矿为处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之胶莱坳陷和胶北隆起区两个Ⅲ级构造单元衔接部位的胶莱盆地东北缘的一大型金矿床,众多专家学者在该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95年规模开采至2004年底,该矿床采矿许可范围内保有资源量不足开采2年,为一严重危机矿山。2005~2007年实施了《山东省乳山市大业金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码:200537018),对以往矿体深部及外围进行了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山东省 乳山市 大型金矿床 找矿 中朝准地台 研究工作 新发现 构造单元 胶莱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邢家山钼钨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3
10
作者 丁正江 孙丰月 +5 位作者 刘建辉 刘殿浩 李碧乐 张丕建 钱烨 李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21-2732,共12页
邢家山矿床是胶东地区一特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床,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与扬子板块对接地带,在成因上与幸福山似斑状含角闪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归属于该区与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特大型、大型和中型铜钼多金属矿床... 邢家山矿床是胶东地区一特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床,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与扬子板块对接地带,在成因上与幸福山似斑状含角闪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归属于该区与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特大型、大型和中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本文对该矿床透辉石榴矽卡岩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56.91±1.78Ma至160.70±1.66Ma,加权平均值为158.91±1.91Ma,对应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58.70±2.06Ma;这些年龄数据与区域上的燕山早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158.53±0.79Ma)相近,指示区域上该期铜钼多金属矿化与区内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间和成因关系。中、晚侏罗世华北东部广泛的地壳增厚作用和地壳重熔导致的大规模地壳重熔型花岗质岩浆活动为该区钼钨多金属矿成矿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和流体。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胶东地区中生代以来岩浆活动及相应的成矿作用可能主要存在4期,即:约165~155Ma的铜钼多金属矿化期、约137~110Ma的金矿化期、约120~110Ma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化期、和约100~75Ma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化期,分别对应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的各期次花岗质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辉钼矿 钼钨矿床 邢家山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伟德山地区铜钼多金属矿锆石U-Pb法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5
11
作者 丁正江 孙丰月 +5 位作者 刘福来 刘建辉 刘殿浩 张丕建 杜圣贤 李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7-618,共12页
伟德山地区构造位置上处于苏鲁——大别造山带鲁东段,该区广泛出露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岩体内部及外围已发现十余处钼、铜及多金属矿床(点),为一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地。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对该区两个典型矿床矿化... 伟德山地区构造位置上处于苏鲁——大别造山带鲁东段,该区广泛出露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岩体内部及外围已发现十余处钼、铜及多金属矿床(点),为一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地。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对该区两个典型矿床矿化花岗岩开展了年代测定,获得了两个岩浆锆石U-Pb法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13.4±1.8Ma和114.2±2.1Ma,与前人所测得的该区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108±2Ma,117.7±2.9Ma~113.4±2.5Ma较一致,结合中国东部地区花岗岩体与其相应的有色金属矿化时间差异的研究成果,认为伟德山地区铜钼成矿时代应在110Ma左右,属燕山晚期多金属成矿亚系列。区域上的研究表明,该区成岩成矿作用处于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相对亚洲大陆俯冲导致的弧后扩张环境,为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 铜钼矿床 燕山晚期 伟德山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三氧化铬-硫酸溶剂对黑色页岩铼-锇定年方法初探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华 屈文俊 +4 位作者 王英滨 任静 杜安道 Jan Paava 孙文静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45-249,共5页
讨论了铼-锇同位素稀释法测定黑色页岩年龄的溶样方式,比较了王水和不同温度下CrO3-H2SO4的Carius管溶样技术,通过改进流程将铼空白控制在10pg之内,并结合高灵敏度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手段,初步研究建立了一种用CrO3-H2SO4溶剂... 讨论了铼-锇同位素稀释法测定黑色页岩年龄的溶样方式,比较了王水和不同温度下CrO3-H2SO4的Carius管溶样技术,通过改进流程将铼空白控制在10pg之内,并结合高灵敏度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手段,初步研究建立了一种用CrO3-H2SO4溶剂准确测定黑色页岩年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 铼-锇定年 黑色页岩石 流程空白 三氧化铬-硫酸溶剂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半岛烟台地区邢家山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善宝 王登红 +3 位作者 陈毓川 周会青 屈文俊 王成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94-1302,共9页
邢家山钨钼矿床是山东省唯一的大型钼矿床,其中伴生钨达到中型规模。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5件辉钼矿的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7.6Ma±3.9Ma,MSWD=0.24;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161Ma±1.0Ma,MSWD=0.7。胶东金矿省金矿... 邢家山钨钼矿床是山东省唯一的大型钼矿床,其中伴生钨达到中型规模。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5件辉钼矿的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7.6Ma±3.9Ma,MSWD=0.24;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161Ma±1.0Ma,MSWD=0.7。胶东金矿省金矿的主成矿期为110~130Ma,钨钼矿床的成矿时代比金矿早30~50Ma,表明胶东半岛在中生代至少存在2期成矿作用,早期以钼成矿为主,晚期以金成矿为主。结合区域成矿年代学数据,邢家山钨钼矿床成矿时代与南岭成矿带东段钨矿床主成矿期是一致的,表明150~160Ma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成矿作用时期,为构筑中国东部成矿域的精细成矿年代学结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家山钨钼矿床 成矿时代 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苦海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丁正江 孙丰月 +4 位作者 李碧乐 李世金 赵俊伟 赵辉 王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6,共9页
为查明本区成矿地质特征及综合评价其找矿潜力,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各类测试分析研究,表明苦海汞(金)矿床位于东昆南造山带南带,其矿体受构造和地层联合控制,呈透镜状、似层状平行产出,矿化边界性较好;矿石矿物以低温矿物组合为主,... 为查明本区成矿地质特征及综合评价其找矿潜力,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各类测试分析研究,表明苦海汞(金)矿床位于东昆南造山带南带,其矿体受构造和地层联合控制,呈透镜状、似层状平行产出,矿化边界性较好;矿石矿物以低温矿物组合为主,矿石组构较为单一;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成矿流体为低温流体,同时有深部热液参与成矿的显示,属造山型金矿系列矿床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域成矿条件及区域矿床成矿特征综合对比分析,认为苦海汞(金)矿区剥蚀深度较小,保存条件较好,具有很大的造山型金及多金属矿床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海汞(金)矿 地质特征 造山型金矿 找矿前景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尚家庄钼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杰 宋明春 +6 位作者 王美云 李世勇 周明岭 倪师军 张成江 丁正江 岳跃破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12-1621,共10页
尚家庄钼矿床产于燕山晚期伟德山超单元斑状花岗闪长岩中,受岩体内部裂隙构造控制,呈NW走向,主矿体呈似层状、大脉状产出,具分支复合、膨胀夹缩等特点。3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模式年龄为(115.5±1.6)Ma^(117.6±1.6... 尚家庄钼矿床产于燕山晚期伟德山超单元斑状花岗闪长岩中,受岩体内部裂隙构造控制,呈NW走向,主矿体呈似层状、大脉状产出,具分支复合、膨胀夹缩等特点。3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模式年龄为(115.5±1.6)Ma^(117.6±1.6)Ma,平均年龄为(116.4±1.6)Ma,与胶东金矿大规模成矿的时代和赋矿围岩——伟德山超单元营盘单元的成岩时代一致,说明胶东地区存在与金成矿同期的钼矿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家庄钼矿 RE-OS同位素年龄 伟德山超单元 成矿作用 胶东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栖霞香夼矿床深部地球化学成矿机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卢文姬 孔祥超 +3 位作者 蓝信杰 张丽君 连舒婷 辛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5-1106,共12页
山东栖霞香夼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深部铜矿化延伸至-1200m以下,但该矿化体的形态分散且品位明显偏低。本研究利用电子显微技术、ICP-MS、X射线荧光光谱、AAS、ICP-AES等分析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矿床深部沿纵向与横向两个方向上定向采集的... 山东栖霞香夼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深部铜矿化延伸至-1200m以下,但该矿化体的形态分散且品位明显偏低。本研究利用电子显微技术、ICP-MS、X射线荧光光谱、AAS、ICP-AES等分析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矿床深部沿纵向与横向两个方向上定向采集的岩石样品。研究结果表明,香夼矿床矿化具有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特征,具体表现为:在水平方向上,由西向东以铅-锌为主过渡到以铜为主的侧向分带;在垂直方向上,从上而下表现为铅-锌矿带-铜矿带、铜(钼)矿带的正向分带。花岗斑岩体和板岩内部均存在矿化体,矿化作用主要位于构造破碎蚀变带内,其中破碎带蚀变程度与矿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矿化岩石矿物微形貌、微结构、成分及组合特征综合表明,尽管矿区板岩内部也存在大量的矿化体,但该矿床的矿化体与花岗斑岩紧密接触并呈现出密切的联系。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矿化作用的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成矿温度大致为230℃~350℃。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并表现出壳幔流体相互混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机理 深部 香夼矿床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杰 宋明春 +7 位作者 李世勇 周晓剑 宋英昕 丁正江 杨立新 王珊珊 姜帆 李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1-237,共17页
本文介绍了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主量元素、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作了测试分析,总结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主量元素分析表明蚀变过程中Si O2、K2O含量增高,Na2O、Al2O3... 本文介绍了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主量元素、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作了测试分析,总结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主量元素分析表明蚀变过程中Si O2、K2O含量增高,Na2O、Al2O3、Ca O等含量降低;硫同位素组成δ34SCDT值为7.0‰~7.1‰,指示硫可能来自于均一化程度较高的统一流体库;氢同位素组成δDV-SMOW变化范围较大,为-83.68‰^-116.95‰,氧同位素组成δ18O水值为-2.57‰~8.35‰,显示了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组成的混合水为主;成矿流体主要为中温(86~429℃)、低盐度(1.74%~22.38%Na Cleq),属CO2-H2O-N2-Na Cl体系。成矿期流体表现出多期、多来源特征,体系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和流体的不混溶是导致金等成矿元素沉淀和富集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氢氧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大邓格金多金属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成矿系列 被引量:20
18
作者 丁正江 孙丰月 +3 位作者 赵财胜 刘殿浩 张丕建 王学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19-920,共2页
胶东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自1994年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发现蓬家夼大型金矿以来,相继发现了海阳郭城(中型)、牟平宋家沟(中型)、牟平辽上(小型)、牟平龙口(小型)等金矿。各专家学者从成矿地质特征、矿化赋存规律、成矿流体条件、成... 胶东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自1994年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发现蓬家夼大型金矿以来,相继发现了海阳郭城(中型)、牟平宋家沟(中型)、牟平辽上(小型)、牟平龙口(小型)等金矿。各专家学者从成矿地质特征、矿化赋存规律、成矿流体条件、成矿年代等不同方面对该区金矿做了大量研究(刘建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成矿系列 山东胶莱盆地 成矿流体 成矿地质特征 蓬家夼 地质矿产勘查 赋存规律 金矿化 中生代 刘建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海城市小孤山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存杰 陈仁义 +3 位作者 赵金才 周文光 孙玉龙 赵香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9-608,共10页
勘查结果表明,小孤山矿集区的成矿作用受印支期花岗岩体、脉岩、断裂和地层的多重控制。康家岭铅锌矿区含矿围岩与正常大理岩碳同位δ13C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0.186和-6.055。说明矿集区的成矿作用在成岩作用之后,这种差异是成矿过程中... 勘查结果表明,小孤山矿集区的成矿作用受印支期花岗岩体、脉岩、断裂和地层的多重控制。康家岭铅锌矿区含矿围岩与正常大理岩碳同位δ13C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0.186和-6.055。说明矿集区的成矿作用在成岩作用之后,这种差异是成矿过程中热液蚀变造成的。铅同位素模式年龄均为负值,具明显异常铅特征,表明本区铅锌矿体的成矿物质具多源性。根据矿集区内唐望山印支期花岗岩体的化学成分及特征值判断,岩体为S型花岗岩。其Pb、Zn、Au、Ag的丰度均低于辽河群地层。岩体在早期侵入过程中,同化围岩并在岩体边部发生分异作用,使围岩中成矿元素在岩体边部及脉岩内富集,随着岩体及脉岩的进一步分异形成含矿热液,与脉岩在共同的断裂系统内运移,并在有利的岩性组合和断裂内充填成矿;岩体在侵入的晚期,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同化围岩及富集成矿元素的能力都相应减弱,并在与围岩接触部形成大规模的碎裂岩带,从而形成大规模的硅化带和地球化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 碎裂岩 S型花岗岩 小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端元模型的烟台市养马岛海域沉积动力及物源解析
20
作者 汤世凯 李亨健 +4 位作者 强萌麟 黎奕宏 孙韶泽 殷焘 于林弘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1,共10页
基于养马岛海域30个表层沉积物粒度测试数据,计算沉积物粒度参数、分解粒度端元,结合区域水动力、岸线类型等因素对沉积物的沉积动力环境和物质来源解析判别。结果表明,海域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从河流入海口向远离岸线方向逐渐变大,分选... 基于养马岛海域30个表层沉积物粒度测试数据,计算沉积物粒度参数、分解粒度端元,结合区域水动力、岸线类型等因素对沉积物的沉积动力环境和物质来源解析判别。结果表明,海域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从河流入海口向远离岸线方向逐渐变大,分选性由中等逐渐变差,偏度以极正偏为主,峰度为中等—尖锐。粒度数据中提取出4个单峰端元组分,EM1、EM2、EM3和EM4粒级Φ值范围分别为2.75~8.75、3.00~6.25、2.25~4.25和1.50~3.75,EM1端元代表了水深较深、水动力弱沉积环境,物源是黄海沿岸流携带的黄河入海泥沙细粒物质;EM2端元代表了潮流波浪叠加作用下水动力较弱的沉积环境,物源是黄海沿岸流携带的黄河入海泥沙与海水侵蚀基岩海岸产生碎屑的混合物质;EM3端元为潮流、波浪叠加和航道影响下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物源是入海河流携带泥沙混合海水侵蚀砂、泥岸线的碎屑。EM4端元代表了水深浅,海水与河水动力共同作用下强水动力沉积环境,物源为入海河流携带泥沙混合海水侵蚀砂、泥岸线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碎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参数 端元解析 沉积动力 养马岛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