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注布托啡诺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的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梅杰 李慧禄 +1 位作者 刘琳 常爱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54-454,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辅助硬膜外麻醉 静注 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氟芬合剂 硬膜外阻滞 紧张情绪 静脉用药 临床效应 氟哌利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14
2
作者 史春霞 李立环 +9 位作者 卿恩明 姜贞 李士通 姚尚龙 郭曲练 王文贤 熊利泽 张铁铮 齐娟 付志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19-521,共3页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11所医院参加该项中心研究.选择全身麻醉、低温、心肺转流(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共40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100例)和舒芬太...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11所医院参加该项中心研究.选择全身麻醉、低温、心肺转流(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共40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100例)和舒芬太尼(S)组(30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术中、术后病人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病人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与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相关的其他不良反应以及伴随的特殊治疗.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血液动力学参数、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效价比接近于5~7:1.两者均可安全应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麻醉处理 心血管手术 多中心临床研究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左向右分流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肽Y的影响
3
作者 李希明 高淑文 +1 位作者 刘中凯 王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468,共4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影响,确定适合于婴儿的最佳剂量,为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拟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影响,确定适合于婴儿的最佳剂量,为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拟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40例,随机进入4种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组[各组10例,0.25μg/kg组、0.50μg/kg组、1.0μg/kg组、2.0μg/kg组]进行麻醉诱导,分别于用药前(进行血气分析)、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抽取动脉血,测定NPY,记录相应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①心率变化:1.0、2.0μg/kg组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较用药前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气管插管后2分钟1.0μg/kg组较0.25μg/kg组和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2.0μg/kg组均较0.25μg/kg组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平均动脉压变化:1.0、2.0μg/kg组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较用药前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0.5、1.0、2.0μg/kg 3组均较0.25μg/kg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NPY含量变化:1.0、2.0μg/kg组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较用药前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气管插管后2分钟,1.0、2.0μg/kg组较0.25μg/kg组也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ASD或VSD修补术患儿麻醉诱导可行性良好,剂量以0.25~0.50μg/kg为佳,可以有效的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NPY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瑞芬太尼 先天性心脏病 血流动力学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注射布托啡诺预防腹部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鸿真 李彗禄 +3 位作者 秦成伟 吴吉智 卢文红 孙梅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785-786,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注射 牵拉反应 腹部手术 临床观察 预防 主要成分 酒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鸿真 刘琳 +2 位作者 夏磊磊 韩静 于海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53-854,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观察 七氟醚 异氟醚 全麻诱导 小儿 血气分配系数 吸入诱导 吸入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诊断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锡明 纪洪升 +1 位作者 武乐斌 李振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9-391,共3页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探讨其对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2例胃淋巴瘤病人进行动态强化扫描,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所有病人分为局限性肿块型、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其中局限性肿块型6例,弥漫性...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探讨其对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2例胃淋巴瘤病人进行动态强化扫描,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所有病人分为局限性肿块型、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其中局限性肿块型6例,弥漫性浸润型3例,溃疡型3例。本组诊断准确性为75%。结论 多层螺旋 CT动态强化扫描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孟凡军 李燕 +1 位作者 李刚 张炳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丙泊酚引起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的行为学改变,以及对大鼠海马和基底前脑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nitricoxidesynthetase,nNOS)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泊酚对中枢学习和记忆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正常雄性Wistar大鼠30只... 目的通过观察丙泊酚引起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的行为学改变,以及对大鼠海马和基底前脑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nitricoxidesynthetase,nNOS)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泊酚对中枢学习和记忆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正常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于训练前30min分别腹腔注射丙泊酚50mg/kg(A组)、100mg/kg(B组)及生理盐水10ml/kg(C组)。在Morris水迷宫让大鼠行定位航行实验,测其第4、第5天的逃避潜伏期;第5天下午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其120s内的游泳路径变化。训练完毕,各组大鼠灌注4%多聚甲醛后取脑,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和基底前脑nNOS阳性细胞数。结果A、B组与C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平台象限路径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海马及基底前脑nNOS阳性细胞数都显著减少(P<0·01)。nNOS阳性细胞数与其逃避潜伏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其平台象限路径百分比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基底前脑和海马的nNOS表达与学习和记忆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丙泊酚能通过抑制海马及基底前脑nNOS的表达,而影响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大鼠 学习功能 记忆功能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血清氧自由基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孟元 徐艳冰 王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血清氧自由基产量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首次择期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CPB)随机均分为CABG组和OPCABG组。于术前、术后2、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血清氧自由基产量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首次择期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CPB)随机均分为CABG组和OPCABG组。于术前、术后2、6、24h采集血标本,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Olympus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ELISA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含量。结果两组间术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2、6h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MDA、CK-MB、cTnI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CABG组相比,术后2、6hSOD活性OPCABG组明显增加,术后各时点MDA、CK-MB、cTnIOPCABG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与CABG相比,OPCABG能显著减少氧自由基产量并减轻对心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磷酸肌酸激酶-MB 心肌肌钙蛋白 心肺转流 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颅内肿瘤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唐贞申 周廷发 宋振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616-617,共2页
关键词 丙泊酚 颅内肿瘤 围术期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手术中氨力农对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观察
10
作者 于灵芝 刘志文 刘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中氨力农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病人 79例。术前用药为东莨菪碱、吗啡。麻醉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丙泊酚维持 ,并间断吸入异氟醚或七氟醚。桡动脉穿刺...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中氨力农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病人 79例。术前用药为东莨菪碱、吗啡。麻醉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丙泊酚维持 ,并间断吸入异氟醚或七氟醚。桡动脉穿刺置管行直接动脉压监测。诱导后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SWAN GANZ导管 ,分别测定中心静脉压 (CVP)、肺动脉楔压(PCWP)、肺动脉压 (MPAP)、心输出量 (CO) ,并同时相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 ,计算体循环阻力 (SVR)、肺循环阻力 (PVR)和心脏指数 (CI)。A组于停机前 10~ 15min经心肺转流 (CPB)单次给予氨力农 1 0~ 1 3mg/kg ,然后以 5~ 8μg·kg 1·min 1持续静脉输入。N组不用氨力农 ,两组均根据停机后的心功能及循环状态酌情使用循环支持药 儿茶酚胺类药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 ) ,维持CI在 3 0L·min 1·m 2 以上。所有指标对照分析时机为诱导后开胸前循环稳定时(S0 )、停机后即刻 (S1)、停机后 1h(S2 )、手术结束前 (S3 )。结果 CPB前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CPB后两组间HR、CVP、MPAP、CI无显著性差异 ;SVR于S1、S2 、S3 各时点A组显著降低 ,并明显低于N组 (P <0 0 1) ;PVR两组间的差异不如SVR明显 ,但于S2 时点A组显著低于N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手术 氨力农 血液动力学指标 心脏瓣膜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群与代谢综合征相关骨关节炎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淑香 徐骊驰 +1 位作者 孙涛 阎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7-212,共6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多因素多病理改变的全关节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致残率高,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但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些年有学者提出代谢综合征相关OA的概念,即某些OA的发生和进展与代谢异常紧密相关...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多因素多病理改变的全关节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致残率高,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但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些年有学者提出代谢综合征相关OA的概念,即某些OA的发生和进展与代谢异常紧密相关。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被认为与多种疾病相关。近些年有关肠道微生物群与代谢综合征相关OA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缺乏总结梳理。本文从肠道微生物群与代谢综合征相关OA的直接与间接关系,肠道微生物群影响代谢综合征相关OA发病的相关机制,以及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对代谢综合征相关OA的治疗作用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防治代谢综合征相关OA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代谢综合征 肠道微生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和心脏复苏(附300例分析)
12
作者 邵怀璧 宋振瑞 +1 位作者 赵松云 张孟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20-221,共2页
我院1987年1月~1989年12月施行心内直视手术300例,兹将心脏复苏与心肌保护情况的体会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及方法(一)一般资料先天性心脏病213例,占71%;后天性心脏病87例,占29%。年龄3~63岁,12岁以下128例,占42.67%。(二)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保护 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动脉压监测(附57例报道)
13
作者 邵怀璧 宋文阁 +3 位作者 丁毓文 马玲 李刚 王永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8-89,共2页
本文对57例直接动脉测压进行小结。穿刺途径有桡、股,肱、尺、足背、腋动脉。提高成功率的措施:(1)选择合适的动脉:一般桡动脉位置浅表、固定、易于成功作为首选。小儿可穿刺较粗的股动脉以克服国产套管针外径过粗和金属针斜面过长之不... 本文对57例直接动脉测压进行小结。穿刺途径有桡、股,肱、尺、足背、腋动脉。提高成功率的措施:(1)选择合适的动脉:一般桡动脉位置浅表、固定、易于成功作为首选。小儿可穿刺较粗的股动脉以克服国产套管针外径过粗和金属针斜面过长之不足。(2)改进操作手法:强调透壁法较非透壁法成功率高。寒冷季节穿刺前局部热敷可预防动脉痉挛。预防并发症的措施:(1)术前常规Allen氏试验,选择非优势动脉进行穿刺。(2)提高动脉穿刺一次命中率至关重要。重复穿刺易损伤血管是产生栓塞的主要原因,但在血管少损伤的前提下,如病情需要,适当延长留管时间是可行的。(3)严格无菌操作,使用换能器闭路持续冲洗系统可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脉压 临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