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道宫 樊兆民 +3 位作者 韩月臣 吕亚峰 李亚伟 王海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6-450,共5页
目的通过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对比分析不同阻塞方法对眩晕的控制及听力保留率,为梅尼埃病的个体化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院328例行半规管阻塞术... 目的通过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对比分析不同阻塞方法对眩晕的控制及听力保留率,为梅尼埃病的个体化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院328例行半规管阻塞术的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标准,所有患者均临床诊断为单侧梅尼埃病,行规范化药物保守治疗至少1年以上,但眩晕仍反复发作。其中三个半规管阻塞术302例,两个半规管阻塞术21例,包括水平半规管联合后半规管阻塞15例,水平半规管联合上半规管阻塞6例;一个半规管阻塞术5例,均为水平半规管阻塞。采用纯音测听、前庭双温试验和颈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myogenic potential,c VEMP)进行听力学和前庭功能评估,通过内耳MRI膜迷路水成像观察阻塞术后膜迷路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三个半规管阻塞术对眩晕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8.0%(296/302),A级81.8%(247/302),B级16.2%(49/302),听力保留率70.2%(212/302);两个半规管阻塞术对眩晕控制的总有效率为85.7%(18/21),A级61.9%(13/21),B级23.8%(5/21),听力保留率76.2%(16/21);一个半规管阻塞对眩晕控制的总有效率为60.0%(3/5),A级40.0%(2/5),B级20.0%(1/5),听力保留率80.0%(4/5)。三个半规管阻塞术眩晕控制有效率高于两个半规管阻塞或一个半规管阻塞术(P<0.05)。听力保留率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半规管阻塞术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有效方法。三个半规管阻塞术眩晕控制有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半规管阻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文测试材料对正常青年人可接受噪声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苏俊 李文靖 +2 位作者 张文波 邵科峰 张云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用难易程度不同的中文测试材料和英文测试材料进行可接受噪声级(acceptable noise level,ANL)测试,探讨不同测试材料对ANL测试的影响,为汉语普通话测试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编制出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 目的用难易程度不同的中文测试材料和英文测试材料进行可接受噪声级(acceptable noise level,ANL)测试,探讨不同测试材料对ANL测试的影响,为汉语普通话测试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编制出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对54例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ANL测试,分别获得最舒适响度级(most comfortable loudness,MCL)和最大背景噪声级(background noise level,BNL),根据ANL=MCL-BNL计算出ANL值,对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测得的ANL值,ANL相关性,MCL、BNL与ANL的相关性及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与英文ANL的相关性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测得的ANL值分别为2.61±3.65、1.85±3.69、0.31±3.71dB,白话文与文言文、白话文与英文、文言文与英文的ANL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但三者间ANL值的差值仅为0.76、2.3和1.54dB,均<3dB,无临床意义。白话文与文言文、白话文与英文和文言文与英文测试材料测得的ANL值均呈现明显的相关趋势,r值分别为0.83、0.81和0.86(P<0.05)。三种测试材料测得的MCL与ANL均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1、-0.07和-0.08(均为P>0.05),BNL和ANL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1、-0.54和-0.56(均为P<0.05)。英语理解能力、英语表达能力与英文ANL值均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04和-0.03(均为P>0.05)。结论汉语测试材料的难易程度对ANL值无影响;中文和英文测试材料对ANL值也无影响;受试者对英文的熟悉程度与ANL值无相关性;受试者接受背景噪声的能力越强,其ANL值越小;编制标准的汉语普通话ANL测试材料时需谨慎考虑测试材料的难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接受噪声级 汉语普通话 英文 白话文 文言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极重度聋儿童不同刺激声ASSR与行为测听听阈的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艾毓 李文靖 +2 位作者 徐磊 樊兆民 王海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ASSR和NB-Chirp刺激声ASSR诱发阈同行为测听听阈的相关性,评价重度-极重度聋儿童中,不同刺激声ASSR在客观听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重度-极重度聋儿童进行传统ASSR和NB-Chirp-ASSR检查(每组各30人60耳),两组儿童均进行...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ASSR和NB-Chirp刺激声ASSR诱发阈同行为测听听阈的相关性,评价重度-极重度聋儿童中,不同刺激声ASSR在客观听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重度-极重度聋儿童进行传统ASSR和NB-Chirp-ASSR检查(每组各30人60耳),两组儿童均进行行为测听检查,将ASSR的诱发阈和行为测听的听阈进行比较,分析NB-Chirp刺激声ASSR和传统ASSR同行为测听听阈一致性,对比两种不同刺激声ASSR同行为测听听阈的相关性。结果 NB-Chirp刺激声ASSR组和传统ASSR组的诱发阈同行为测听听阈的一致性均较好,前者91.67%,后者83.33%。传统ASSR组500Hz诱发阈、NB-Chirp ASSR 1000Hz、2000Hz及4000Hz诱发阈均与行为测听听阈存在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53、0.56和0.51。其余频率呈低度相关。结论对于重度-极重度聋儿童,同传统ASSR相比,NB-Chirp ASSR能更好的反映纯音听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行为测听 感音神经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嗓音声学分析动态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英俊 华辉 +1 位作者 葛瑞锋 孙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动态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嗓音变化,探讨该手术对患者发声功能的影响。方法甲状腺切除术患者48例(实验组,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术34例、甲状腺全切术14例)、颈部非甲状腺手术患者19例(对照组)于术前1天、术后1、2、3、7、30天... 目的动态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嗓音变化,探讨该手术对患者发声功能的影响。方法甲状腺切除术患者48例(实验组,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术34例、甲状腺全切术14例)、颈部非甲状腺手术患者19例(对照组)于术前1天、术后1、2、3、7、30天分别行电子喉镜检查及嗓音声学分析,分析两组嗓音基频(F0)、基频标准差(F0TD)、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信噪比(HNR)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无声带麻痹和环杓关节脱位。实验组男性患者术后1天F0TD值高于术前1天及术后30天(P<0.05);女性患者术后1天F0值显著低于术前1天和术后2、7、30天(P<0.05),术后30天jitter值显著低于术后1天,术后1、2、3、7天F0TD值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30天F0TD值较术后1天显著降低,术后30天HNR值较术后3天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男性患者手术前后各嗓音声学分析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女性患者术前、术后1、2、3、7天F0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1天jitter值、shimmer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HNR值较对照组降低(均为P<0.05),但术后30天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喉返神经损伤的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异常,以女性患者明显,术后第30天开始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嗓音 声学分析 声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手术医源性面瘫的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月臣 徐磊 +2 位作者 陈东 樊兆民 王海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6-428,共3页
目的报道中耳手术中医源性面瘫的处理经验,并探讨医源性面瘫的原因、临床特点、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5-2014年45例中耳手术中发生医源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接受再次手术探查,分析术中探查发现、面神经... 目的报道中耳手术中医源性面瘫的处理经验,并探讨医源性面瘫的原因、临床特点、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5-2014年45例中耳手术中发生医源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接受再次手术探查,分析术中探查发现、面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治疗选择及预后情况。45例患者中41例来自外院转诊。结果45例医源性面瘫中,44例为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术中探查发现,18例面神经损伤位于面神经水平段后部,约占40%,最为常见。根据神经损伤程度,23例选择单纯面神经减压术,11例选择切除神经纤维瘤样组织,离断部分行端端吻合,其余11例行神经间位移植。44例患者术后随访超过1年,32例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分级Ⅲ级以内。结论医源性面瘫是中耳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于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尽早手术探查,并予以正确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面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面瘫 中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中断 被引量:1
6
作者 全勇 巩若箴 +2 位作者 武乐斌 樊兆民 李建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评价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中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锤砧复合体中断患者74例,共85耳,观察锤砧复合体各组成部分及其中断部位在同一个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的显示情况;比较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和轴位图像评价锤砧... 目的评价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中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锤砧复合体中断患者74例,共85耳,观察锤砧复合体各组成部分及其中断部位在同一个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的显示情况;比较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和轴位图像评价锤砧复合体连续性的差异;分析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各组成成分连续性中断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及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锤骨头、颈、柄,锤砧关节,砧骨体、长脚及其中断部位均可在同一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显示,而砧骨短脚及其中断部位需在多个层面显示。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和轴位图像诊断锤砧复合体连续性中断的阳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诊断锤砧复合体各组成部分连续性中断的敏感度为71.43%~97.06%,特异度为89.47%~100%,诊断砧骨短脚中断Youden指数最低;观察者间一致性较好或极好。结论听骨链连接关系层面可在一个层面上显示锤砧复合体的大部分结构和中断部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砧复合体 最大密度投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读对听障儿童语音识别的帮助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石涯 王永华 李文靖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 运用McGurk效应范式材料,探究唇读对听障儿童语音识别的帮助作用。方法 实验组选择双耳重度语前聋且双耳接受助听器补偿的儿童36例(10~12岁,平均11.82±1.54岁),对照组为听力正常儿童36例(10~13岁,平均11.23±1.75岁)... 目的 运用McGurk效应范式材料,探究唇读对听障儿童语音识别的帮助作用。方法 实验组选择双耳重度语前聋且双耳接受助听器补偿的儿童36例(10~12岁,平均11.82±1.54岁),对照组为听力正常儿童36例(10~13岁,平均11.23±1.75岁)。McGurk效应范式测听材料由音频和视频组成,音频包括/ba/、/da/、/bi/、/di/、/bu/、/du/6个刺激音,视频内容为6个音发音时的完整图像资料,经软件处理,在纯听、视听一致、视听不一致三种条件下,测试两组受试者的听觉反应正确率。结果 实验组在纯听、视听一致、视听不一致条件下的听觉反应正确率分别为71.23%±19.20%、96.13%±7.10%、11.12%±16.20%,对照组分别为93.15%±10.02%、96.21%±11.12%、54.03%±23.41%,两组受试者听觉反应正确率均依次降低。视听不一致条件下测听时,正常儿童听觉反应所占比例(54.04%±23.23%)显著高于听障儿童(11.47%±16.32%)(P〈0.05)。结论 视听结合是最佳聆听条件,唇读对听障儿童语音识别有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唇读 语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F4与MITF协同作用于络氨酸酶启动子的相关机制
8
作者 宋剑 刘学铭 +6 位作者 李家大 刘化蝶 彭震 陈红胜 梅凌云 贺楚峰 冯永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1-468,共8页
目的:探索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与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协同作用激活络氨酸酶(tyrosinase,T YR)启动子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素酶检测、细... 目的:探索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与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协同作用激活络氨酸酶(tyrosinase,T YR)启动子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素酶检测、细胞免疫荧光蛋白定位、GST融合蛋白沉降技术(GST-pull down)、免疫共沉淀等多种体外细胞实验学方法,观察IRF4与MITF的协同转录激活效应、亚细胞定位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情况。结果:IRF4与MITF蛋白共同表达于细胞核;IRF4可以增强MITF在TYR启动子上的转录激活作用,产生协同效应,而在其他MITF目标启动子上不产生;IRF4不能单独激活TYR启动子,且与丧失功能的MITF突变蛋白在TYR启动子上不能产生协同作用;两个蛋白之间无直接相互作用。结论:IRF4与MITF在TYR启动子上产生协同作用,该效应主要依靠MITF进行调节;两个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需要DNA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4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络氨酸酶 转录激活作用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