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酶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凯 戴莉 +2 位作者 方诩 肖林 杨建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3期59-65,共7页
随着不可再生的石化资源的过度开发,人类生存环境正遭受着严重地破坏。遵循着可持续发展方针,生物炼制在未来将有机会部分或全部替代石油炼制。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纤维素酶发酵技术的开发将会大大缩短碳水化合物经济真正到来的... 随着不可再生的石化资源的过度开发,人类生存环境正遭受着严重地破坏。遵循着可持续发展方针,生物炼制在未来将有机会部分或全部替代石油炼制。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纤维素酶发酵技术的开发将会大大缩短碳水化合物经济真正到来的时间。简述了纤维素酶发酵技术中的几个关键难点,总结了近几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生产技术 人类生存环境 过度开发 发酵技术 可持续发展 碳水化合物 科研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生物丁醇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杰 王明钰 +2 位作者 张晓东 方诩 李红震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促进纤维素丁醇产业的发展,并为生物丁醇研究提供借鉴,文章介绍了生物丁醇发展的历史与其工艺流程,分析了纤维素丁醇生产中不同技术的优缺点以及瓶颈。同时结合生物炼制技术,提出提高其生产性能的建议。
关键词 纤维素原料 产生物 丁醇 木质 生产性能 工艺流程 生物炼制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木糖对肉仔鸡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索海青 许国辉 +5 位作者 肖林 陈小刚 夏蕊蕊 张丽阳 吕林 罗绪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41-185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低聚木糖水平对1~21日龄和22~42日龄爱拔益加( AA)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理和血浆生化指标、器官发育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从而评价低聚木糖对肉仔鸡饲用的生物安全性。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低聚木糖水平对1~21日龄和22~42日龄爱拔益加( AA)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理和血浆生化指标、器官发育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从而评价低聚木糖对肉仔鸡饲用的生物安全性。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24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5只),分别饲喂低聚木糖添加量为0、160、800和1600 mg/kg 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1600 mg/kg低聚木糖显著提高21日龄肉仔鸡血浆球蛋白浓度和42日龄肉仔鸡血浆葡萄糖浓度( P〈0.05),显著降低21日龄肉仔鸡血浆磷酸肌酸激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42日龄肉仔鸡血浆甘油三酯浓度( P〈0.05);800 mg/kg添加组42日龄肉仔鸡肾脏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600 mg/kg添加组( P〈0.05)。以上结果表明,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中低聚木糖的最高添加限量定为160 mg/kg,具有10倍的安全系数,对肉仔鸡饲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木糖 生物安全性评价 肉仔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乙醇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新明 肖林 夏蕊蕊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2期67-70,共4页
生物炼制是非粮生物质利用大规模产业化成败的关键,也是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重点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山东大学曲音波教授的科研团队,以连载的形式,对非粮生物质生物炼制过程工程的相关技... 生物炼制是非粮生物质利用大规模产业化成败的关键,也是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重点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山东大学曲音波教授的科研团队,以连载的形式,对非粮生物质生物炼制过程工程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发进行解读,主要从生物质原料的预处理、过程相关的酶水解技术以及发酵菌种改良等方面展开,以期读者对非粮生物质生物炼制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技术 纤维素乙醇 生物质原料 产业化开发 木质 生物炼制 工业生物技术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酿酒酵母为细胞工厂的木质纤维素原料对木糖组分利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沈煜 侯进 +2 位作者 肖林 夏蕊蕊 鲍晓明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5期76-81,共6页
年产量巨大的木质纤维素是可再生的生物基产品生产原料,近些年来得到广泛关注。木糖是木质纤维素原料的主要组分,其综合利用对充分利用原料、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食品级酿酒酵母是一种鲁棒性强的细胞工厂,且遗传改造技术相对... 年产量巨大的木质纤维素是可再生的生物基产品生产原料,近些年来得到广泛关注。木糖是木质纤维素原料的主要组分,其综合利用对充分利用原料、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食品级酿酒酵母是一种鲁棒性强的细胞工厂,且遗传改造技术相对成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代谢工程策略构建利用木糖产乙醇、木糖醇以及木糖酸产品的酿酒酵母细胞工厂方面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细胞 纤维素原料 木质纤维素 综合利用 糖组分 工厂 木糖醇 生产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盐在SPORL法预处理稻草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洲 王高升 +2 位作者 王霞 肖林 夏蕊蕊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稻草的酶水解葡萄糖得率,研究了SPORL法预处理对稻草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及主要成分的保留与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SPORL法预处理过程中,亚硫酸氢盐对稻草的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灰分均有影响,增加亚硫酸氢盐... 为了提高稻草的酶水解葡萄糖得率,研究了SPORL法预处理对稻草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及主要成分的保留与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SPORL法预处理过程中,亚硫酸氢盐对稻草的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灰分均有影响,增加亚硫酸氢盐用量能够促进木素脱除和半纤维素水解,从而破除纤维素酶与纤维素接触的空间障碍,促进预处理稻草酶水解;增加亚硫酸氢盐用量还有利于提高预处理稻草纤维素保留率。木素的溶出与预处理稻草酶水解效率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这是SPORL法预处理与稀酸法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盐 SPORL法 稻草 预处理 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厌氧菌降解纤维素产氢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艳 方诩 +1 位作者 夏蕊蕊 杨健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6期65-69,共5页
生物产氢具有清洁、节能和不消耗矿物资源等优点,其中发酵产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近几年,多种木质纤维素材料被用于生物产氢的研究,能够进行纤维素降解和发酵产氢的厌氧菌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采用高温厌氧菌联合培养或混... 生物产氢具有清洁、节能和不消耗矿物资源等优点,其中发酵产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近几年,多种木质纤维素材料被用于生物产氢的研究,能够进行纤维素降解和发酵产氢的厌氧菌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采用高温厌氧菌联合培养或混合菌群培养,可直接利用纤维素产氢,有利于降低发酵产氢的成本。将纤维素发酵产氢与光合产氢或甲烷生成联合应用,才能使生物产氢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材料 生物产氢 纤维素降解 直接利用 厌氧菌 发酵产氢 联合培养 矿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3
8
作者 段小慧 覃树林 +3 位作者 崔艳 肖林 王新明 徐弘君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2期85-93,共9页
微生态制剂无残留、无副作用、不产生抗性,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分类,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微生态制剂在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医药、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和开发情况,分析了微生态制剂研究存在的... 微生态制剂无残留、无副作用、不产生抗性,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分类,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微生态制剂在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医药、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和开发情况,分析了微生态制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 保健食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分类、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宪夫 牛琴 +4 位作者 覃树林 刘保臣 肖林 王新明 徐弘君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3期100-105,共6页
双歧杆菌在维持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致病菌入侵和定植、调节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胆固醇含量等机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双歧杆菌的分类及分布情况,综述了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及在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医... 双歧杆菌在维持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致病菌入侵和定植、调节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胆固醇含量等机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双歧杆菌的分类及分布情况,综述了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及在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医药、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和开发情况,分析了双歧杆菌制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分类 生理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制剂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艳杰 肖林 +3 位作者 尚成坤 宋光明 邹志广 徐弘君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4期88-91,共4页
乳酸菌制剂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毒副作用及应用广泛的特点。简要介绍了乳酸菌制剂的种类、作用机制、研究前景、存在问题等,为乳酸菌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乳酸菌制剂 微生态制剂 作用机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