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112
1
作者 王晓 李林波 +2 位作者 马小来 张红侠 王其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采用酶法提取工艺提取山楂叶中的总黄酮,与传统工艺相比,提取率提高了16.9%,提取条件温和。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浓度为0.2mg/ml的纤维素酶和0.1mg/ml的果胶酶,酶解温度为50℃,提取温度为90℃,提取pH4.5,提取时间为90min。
关键词 山楂叶 总黄酮 酶活浸提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花提取物清除活性氧及对·OH引发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王晓 时新刚 +1 位作者 郑成超 刘建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5-58,共4页
利用比色法、化学发光法 ,研究了牡丹花提取物体对O·2 -、·OH、H2 O2 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以及通过Cu2 + Phen H2 O2 VC DNA发光体系研究牡丹花提取物对·OH引起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牡丹花提... 利用比色法、化学发光法 ,研究了牡丹花提取物体对O·2 -、·OH、H2 O2 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以及通过Cu2 + Phen H2 O2 VC DNA发光体系研究牡丹花提取物对·OH引起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牡丹花提取物对O·2 -、·OH、H2 O2 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其 5 0 %抑制浓度 (IC50 )分别为 1 99 0、1 93 1 8、5 0 85 μg/mL ,并能保护·OH引发的DNA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花提取物 DNA损伤 保护作用 比色法 学发光法 清除作用 活性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衬底ITO膜的性质与制备参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志伟 韩圣浩 +3 位作者 杨田林 叶丽娜 马洪磊 韩锡贵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用偏压磁控溅射法在水冷PPA(PolypropyleneAdipate)聚脂胶片上制备了性能优良的ITO(IndiumTinOxide)透明导电膜 ,对薄膜的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制备样品的相对透过率为 80 %左右、最小电阻率为 6 .3× 10 -4 Ωcm ,与衬底附着良好... 用偏压磁控溅射法在水冷PPA(PolypropyleneAdipate)聚脂胶片上制备了性能优良的ITO(IndiumTinOxide)透明导电膜 ,对薄膜的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制备样品的相对透过率为 80 %左右、最小电阻率为 6 .3× 10 -4 Ωcm ,与衬底附着良好。当衬底负偏压为 40V时 ,晶粒平均尺寸最大为 5 5nm ,相应地自由载流子霍耳迁移率有最大值为 89 3cm2 /Vs,薄膜的电阻率有最小值。X射线衍射表明薄膜为多晶纤锌矿结构 ,垂直于衬底的C轴具有 [2 2 2 ]方向的择优取向 ,随衬底负偏压的增大 ,沿 [4 0 0 ]方向生长的晶相减少。最佳衬底负偏压取值范围为 2 0~ 40V。XPS分析表明随衬底负偏压的增大 ,薄膜中的氧空位浓度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性质 溅射 柔性衬底 ITO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杨雄花序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晓 张红侠 +2 位作者 邓煜光 时新刚 刘建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6-219,共4页
利用比色法、化学发光法,研究了加杨雄花序提取物体在体外对O2-·,·OH,H2O2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通过Cu2+-Phen-H2O2-Vit.C-DNA发光体系研究加杨雄花序提取物对·OH引起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加杨... 利用比色法、化学发光法,研究了加杨雄花序提取物体在体外对O2-·,·OH,H2O2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通过Cu2+-Phen-H2O2-Vit.C-DNA发光体系研究加杨雄花序提取物对·OH引起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加杨雄花序提取物对O2-·,·OH,H2O2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其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69、1.73、0.23mg/ml,并能显著抑制·OH对DNA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杨雄花序 活性氧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何首乌磷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耿岩玲 王晓 +1 位作者 程传格 刘建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0-143,共4页
本论文研究了超临界CO2法萃取何首乌中磷脂的工艺条件。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改性剂类型及改性剂含量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萃取的最佳条件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压力30MPa,Folch试剂(氯仿-甲醇为2:1)... 本论文研究了超临界CO2法萃取何首乌中磷脂的工艺条件。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改性剂类型及改性剂含量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萃取的最佳条件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压力30MPa,Folch试剂(氯仿-甲醇为2:1)为改性剂且改性剂添加量为60%,萃取时间1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磷脂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温度与退火温度对钛酸铋薄膜晶相形成的影响
6
作者 付丽伟 王弘 +2 位作者 尚淑霞 田亮光 徐平茂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57-361,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生长温度与退火温度对钛酸铋薄膜晶相形成的影响,在适当的组分下,550℃低温生长了α轴取向的 Bi_4Ti_3O_(12)单晶体薄膜。高温退火(700~800℃)有利于多晶无取向或 c 轴取向的 Bi_4Ti_3O_(12)薄膜的形成。
关键词 退火 晶相 钛酸铋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像转换为全息立体图像的像质评价方法
7
作者 祝德顺 蒋挺标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2年第2期46-49,27,共5页
描述全息立体图像像质的评价方法,包括1)像的逼真度;2)像的相对结构容量;3)相关品质;4)面积元法。
关键词 全息 像质 评价 X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