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地区长根菇大棚地栽周年生产标准化技术 被引量:14
1
作者 万鲁长 李晓博 +6 位作者 赵敬聪 张甲生 李瑞琴 郭惠东 杨鹏 刘军 韩建东 《食药用菌》 201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长根菇属中偏高温型珍稀高档菇类,生育期较长,适宜出菇温度范围较窄,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大棚栽培难度大。提出长根菇大棚地栽周年生产的产地环境、设施条件、栽培季节、栽培生理、菌种质量、栽培方式和工艺流程、优质高产出菇管理、病虫... 长根菇属中偏高温型珍稀高档菇类,生育期较长,适宜出菇温度范围较窄,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大棚栽培难度大。提出长根菇大棚地栽周年生产的产地环境、设施条件、栽培季节、栽培生理、菌种质量、栽培方式和工艺流程、优质高产出菇管理、病虫害预防、采收与产后处理等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长根菇 大棚地栽 周年生产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根菇霉菌重度污染分析及其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万鲁长 任海霞 +6 位作者 郭惠东 任鹏飞 曲玲 常召航 赵敬聪 王厚鹏 赵勇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5期66-68,共3页
长根菇属偏高温型珍稀高档食用菌,发菌与出菇期较长,以覆土栽培为主,其菌棒和菇体极易感染霉菌。在分析近年来导致长根菇霉菌重度污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棚地栽和控温菇棚层架立体周年生产条件下针对霉菌污染的绿色有效防控关键技术... 长根菇属偏高温型珍稀高档食用菌,发菌与出菇期较长,以覆土栽培为主,其菌棒和菇体极易感染霉菌。在分析近年来导致长根菇霉菌重度污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棚地栽和控温菇棚层架立体周年生产条件下针对霉菌污染的绿色有效防控关键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根菇 霉菌 重度污染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根菇控温菇房周年化立体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万鲁长 任海霞 +6 位作者 任鹏飞 曲玲 王厚鹏 李晓博 孙振福 张逸 郭惠东 《食用菌》 2020年第1期49-50,53,共3页
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又名长根小奥德蘑、大毛草菌、长根金钱菌、露水鸡等,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小奥德蘑属[1],是温带和亚热带夏秋季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长根菇是人工栽培食用菌种类中的上品,肉质细... 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又名长根小奥德蘑、大毛草菌、长根金钱菌、露水鸡等,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小奥德蘑属[1],是温带和亚热带夏秋季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长根菇是人工栽培食用菌种类中的上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甜、香脆爽口,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保健成分,食药用价值高[2],市场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根菇 控温菇房 周年化 立体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1号工厂化生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敬聪 杨成梅 +8 位作者 杜宝胜 秦存宝 刘孝利 高霞 王振利 李晓博 谢红艳 刘存博 万鲁长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1,共4页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属中低温型珍稀高档食用菌,出菇期间需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湿度,周年化栽培灰树花难度较大。针对栽培中的问题,提出对菌种制作、装袋配方、养菌后熟、催蕾出菇、采收、包装冷藏等条件进行综合控制,实现...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属中低温型珍稀高档食用菌,出菇期间需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湿度,周年化栽培灰树花难度较大。针对栽培中的问题,提出对菌种制作、装袋配方、养菌后熟、催蕾出菇、采收、包装冷藏等条件进行综合控制,实现灰树花工厂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工厂化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木耳液体菌种配方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孝利 李晓博 +2 位作者 赵敬聪 王振利 李晓 《食用菌》 2019年第1期37-38,共2页
液体菌种应用是玉木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试验比较7个玉木耳液体菌种基本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供试最优配方是豆粉2.5 kg,玉米粉2.5 kg,蔗糖5.5 kg,葡萄糖5.5 kg,KH_2PO_41.0 kg,MgSO_40.5 kg,培养96 h后菌丝干重达0.85 g/100 mL,... 液体菌种应用是玉木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试验比较7个玉木耳液体菌种基本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供试最优配方是豆粉2.5 kg,玉米粉2.5 kg,蔗糖5.5 kg,葡萄糖5.5 kg,KH_2PO_41.0 kg,MgSO_40.5 kg,培养96 h后菌丝干重达0.85 g/100 mL,且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木耳 液体菌种 培养基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工厂化栽培的秀珍菇菌株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敬聪 宫志远 +8 位作者 韩建东 高霞 任鹏飞 刘孝利 王振利 李晓博 陈吉霞 刘存博 李长田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55-58,共4页
为筛选适合工厂化栽培的优良秀珍菇菌株,本研究对秀大、秀0027、秀76、台秀57的菌丝生长情况、液体菌种培养特性、农艺性状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秀大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长势良好,液体菌种培养时间最短、质量优,... 为筛选适合工厂化栽培的优良秀珍菇菌株,本研究对秀大、秀0027、秀76、台秀57的菌丝生长情况、液体菌种培养特性、农艺性状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秀大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长势良好,液体菌种培养时间最短、质量优,菌种活力指数最高,为81.22。其栽培周期短,生物学效率达到58.33%,子实体中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适合工厂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菌株 菌丝培养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量的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试验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敬聪 刘永香 +5 位作者 刘存博 刘孝利 李晓博 盛英 林范学 李长田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8期37-42,共6页
利用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菌渣部分替代木屑,试验其对秀珍菇生长发育、产量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菌盖颜色逐渐变浅,菌盖和菌柄的硬度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 利用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菌渣部分替代木屑,试验其对秀珍菇生长发育、产量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菌盖颜色逐渐变浅,菌盖和菌柄的硬度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为60%时秀珍菇产量最高,生产收益最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较未添加杏鲍菇菌渣的配方显著增加。杏鲍菇菌渣60%、木屑20%、麦麸18%、碳酸钙1%、白砂糖1%为工厂化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渣 秀珍菇 不同配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福禾1号工厂化出菇参数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博 高霞 +3 位作者 刘孝利 赵敬聪 王振利 王琦 《食用菌》 2019年第2期52-54,共3页
根据杏鲍菇栽培生理特性,对杏鲍菇福禾1号出菇阶段的原基形成期、催蕾期、生长期、采收期4个阶段的温度、湿度、CO_2等最适参数进行试验,得出杏鲍菇福禾1号出菇工艺曲线,对杏鲍菇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杏鲍菇 福禾1号 工厂化生产 出菇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福蘑液体菌种配方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博 赵敬聪 +1 位作者 刘孝利 王琦 《食用菌》 2017年第2期41-42,共2页
对来福蘑液体菌种不同配方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液体菌种配方为玉米粉3 kg,豆粉3 kg,葡萄糖4 kg,白砂糖4 kg,磷酸二氢钾1kg,硫酸镁0.5kg,加水800L,发酵罐第5天可用。采用液体接种,养菌天数48 d,生物学转化率可达90%。
关键词 来福蘑 液体菌种 配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状猴头不同出菇方式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敬聪 王振利 +1 位作者 刘孝利 万鲁长 《食用菌》 2019年第4期48-49,76,共3页
袋栽珊瑚状猴头采用不同开口出菇方式,考察原基形成时间、原基数量、成菇采收时间、产量,珊瑚状猴头外观品质,筛选出珊瑚状猴头的最佳出菇方式为袋口划口立式出菇,原基分化集中,原基形成时间为开口后第5天,育菇成熟时间为16d,头潮菇每... 袋栽珊瑚状猴头采用不同开口出菇方式,考察原基形成时间、原基数量、成菇采收时间、产量,珊瑚状猴头外观品质,筛选出珊瑚状猴头的最佳出菇方式为袋口划口立式出菇,原基分化集中,原基形成时间为开口后第5天,育菇成熟时间为16d,头潮菇每包平均产量为190g,菇体朵形整齐,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状猴头 出菇方式 栽培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刺激对杏鲍菇栽培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博 刘孝利 赵敬聪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第10期30-31,37,共3页
菌类是人民大众普遍喜欢的食物,其中就包括金针菇、杏鲍菇等菌菇。培养杏鲍菇通常都是以杏鲍菇菌种为材料,然后处在适宜生存的环境内,其主要决定因素就是温度的影响,本文将针对低温刺激对杏鲍菇栽培效率的影响进行探究,提出适合杏鲍菇... 菌类是人民大众普遍喜欢的食物,其中就包括金针菇、杏鲍菇等菌菇。培养杏鲍菇通常都是以杏鲍菇菌种为材料,然后处在适宜生存的环境内,其主要决定因素就是温度的影响,本文将针对低温刺激对杏鲍菇栽培效率的影响进行探究,提出适合杏鲍菇栽培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刺激 杏鲍菇 栽培效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栽培双孢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博 任海霞 +2 位作者 刘孝利 赵敬聪 李长田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第11期32-33,50,共3页
此次试验是为了对不同基质双孢菇的栽培工作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试验过程中,所选择的栽培双孢菇菌株的基质数量为四种,分别为As2796、W192和W2000三种,栽培进行中以及完成之后,对试验中所产生的产量以及生物的转化率子实体营养、... 此次试验是为了对不同基质双孢菇的栽培工作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试验过程中,所选择的栽培双孢菇菌株的基质数量为四种,分别为As2796、W192和W2000三种,栽培进行中以及完成之后,对试验中所产生的产量以及生物的转化率子实体营养、经济效益等三项进行详实的记录和分析。本次试验,在所选择的三个菌株当中棉籽壳配方基质的生物转化率是最高的,稻草基质次之,玉米芯和玉米秸配方基质的生物转化率最低;从子实体营养的方面来看,在这四种不同基质下栽培的双孢菇因菌株选择的不一致而导致非常大的差异性;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如果选择W2000来作为栽培菌株在棉籽壳配方基质当中进行栽培,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超其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栽培技术 子实体营养 生物转化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福蘑培养料配方及覆土栽培试验
13
作者 李晓博 赵敬聪 +1 位作者 刘孝利 王琦 《食用菌》 2017年第1期28-30,共3页
试验表明栽培来福蘑,供试最佳配方为配方1(木屑52%,麸皮5%,玉米芯41%,碳酸钙1%,石灰1%,料含水量65%,pH6.5)。覆土栽培来福蘑方式可行,工厂化调控简便,采用液体接种,养菌天数48 d,生物学转化率90%。
关键词 来福蘑 工厂化栽培 配方试验 覆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