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科学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社会
1
作者 包心(钅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6,共4页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仅决定于自身科学本质的确立及其不断完善,而且决定于人们用科学的观点认识和对待它。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恩格斯早在110多年前就深刻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仅决定于自身科学本质的确立及其不断完善,而且决定于人们用科学的观点认识和对待它。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恩格斯早在110多年前就深刻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01页)当前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种种模糊的和错误的认识,再一次说明了恩格斯上述教导仍然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一)、用阶级的观点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国家 重大变化 社会形态 现实意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 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7
2
作者 包心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面世以后,有关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价值及其发展道路的研讨,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这些讨论,无疑有益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此同时,... 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面世以后,有关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价值及其发展道路的研讨,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这些讨论,无疑有益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此同时,这些讨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问题,如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与价值目标如何统一的问题,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等等。在此背景下,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四位学者围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的这些新的认识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话题。相信这组笔谈会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相处 以人为本 价值取向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社会活力 人与自然 着力点 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社会现代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包心鉴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0-41,共2页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内容的,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以及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精神条件的革命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我认为,社会现代化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整体性。社会现代化是一种整体性...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内容的,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以及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精神条件的革命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我认为,社会现代化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整体性。社会现代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而绝不仅仅是社会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环节的现代化变迁过程。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代化 现代化水平 社会变迁 现代科学技术 基本特征 发展过程 主体内容 社会条件 文明进步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与社会主义的真正优势
4
作者 包心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1-26,共6页
当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狂风巨浪的袭击中迅即毁灭的时候,当我国社会主义迎着沉重的压力和巨大的困难奋力搏击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严肃地思考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的真正优势究竟在哪里?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特有优势,将科学社会主义事... 当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狂风巨浪的袭击中迅即毁灭的时候,当我国社会主义迎着沉重的压力和巨大的困难奋力搏击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严肃地思考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的真正优势究竟在哪里?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特有优势,将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人早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以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真正优势,这就是社会主义能够在各种沉重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中万众一心,岿然屹立的最重要保证。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巨大困难的我国社会主义,更必须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的真正优势全方位地发挥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正优势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和平演变 共产主义理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战略地位 劳动者 资产阶级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社会主义与依靠工人阶级
5
作者 包心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6-21,共6页
当代社会主义正在发生震动世界的巨大变化。东欧各国的变化千奇百怪,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由否定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进而否定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地位;或者是用“民主主义”、“工团主义”、“福利主义”等... 当代社会主义正在发生震动世界的巨大变化。东欧各国的变化千奇百怪,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由否定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进而否定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地位;或者是用“民主主义”、“工团主义”、“福利主义”等等阶级调和的观点改变工人阶级的性质,进而改变执政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总之,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的动摇,依靠工人阶级政治路线的改变,使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陷入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当代社会主义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制度 领导阶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石
6
作者 包心鉴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6期16-23,共8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石包心鉴在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中,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无疑是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基石地位,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邓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石包心鉴在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中,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无疑是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基石地位,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时代价值,有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揭示邓小平理论丰厚底蕴的力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源》评介
7
作者 包心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源》 邓小平理论 许庆朴 李爱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与辩证法——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暨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述要
8
作者 包心鉴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40-142,共3页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共日照市委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暨社会主...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共日照市委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暨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7月29日至8月2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80多位理论工作者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围绕“现代化与辩证法”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实际,重点就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若干全局性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 学术研讨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转型 两个根本转变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科学联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开放赋予社会主义以强大活力
9
作者 包心鉴 《阵地与熔炉(北京)》 1992年第2期10-11,共2页
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开放性的社会。所谓开放,就是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来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而不是... 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开放性的社会。所谓开放,就是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来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满自足和自我封闭的体系。把开放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早巳揭示的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共产主义最早的纲领《共产党宣言》用开放性的观点探索和论证了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深刻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从而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资本主义国家 对外开放 开放性 文明成果 历史必然性 本质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当今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社会主义改革的宏观思考
10
作者 包心鉴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89年第3期2-11,共10页
当代社会主义改革,正面临着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严峻课题。对以往的改革作历史性的反思和深层次的理论总结,进一步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是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性任务。本文从宏观角度,结合我国改革的实践,对... 当代社会主义改革,正面临着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严峻课题。对以往的改革作历史性的反思和深层次的理论总结,进一步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是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性任务。本文从宏观角度,结合我国改革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若干基本问题——社会主义再认识问题,发展生产力道路的选择问题,对传统政治的批判问题,观念文化变革问题,作了概略性的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生态价值观的重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德龙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8-164,共7页
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进行生态价值观重构的主要对策是:对全民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引导,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抓住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施政行为关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机制体制,统... 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进行生态价值观重构的主要对策是:对全民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引导,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抓住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施政行为关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机制体制,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依靠法律法规制约,加大环保立法执法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态环境 中国 管理体制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包心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6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华文化三大文化形态。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导向,是"魂";和谐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是"体";中华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华文化三大文化形态。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导向,是"魂";和谐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是"体";中华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是"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核心价值是一定社会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在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具体展开,即形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以人为本,是科学地理解和推进社会主义的根本之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文化 和谐文化 中华文化 核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包心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3,共6页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科学发展观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状态、目标和基本要...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科学发展观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状态、目标和基本要求,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体制改革与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包兴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19,共5页
以八届全国人大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开端,长达三年时间的我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将自上而下普遍展开。这次改革,能否超越1982年和198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避免重蹈“精简—膨胀”的覆辙?这是国人普遍为之关注的大事。改革成功与... 以八届全国人大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开端,长达三年时间的我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将自上而下普遍展开。这次改革,能否超越1982年和198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避免重蹈“精简—膨胀”的覆辙?这是国人普遍为之关注的大事。改革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各级政府能否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行政管理职能,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更好地取信于民,服务于民,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快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 党政体制 党政管理 国家机构 民主化 国家权力 政治体制改革 党政机构 高度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5
作者 包心鉴 《学术研究》 1988年第1期5-13,共9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展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性的大题目。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样的必然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有哪些特殊的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内在的促进作用?如此等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展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性的大题目。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样的必然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有哪些特殊的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内在的促进作用?如此等等,都是我们在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时所要着力搞清楚的。一、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看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深刻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形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形态理论 充分发展 产品经济 半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 我国现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社会化功能与全球化视野
16
作者 包心鉴 《政法论丛》 2003年第5期5-9,共5页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明观深刻揭示了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有机内容 ,是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明观深刻揭示了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有机内容 ,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球化时代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社会化功能 ,还必须不断拓展政治文明的全球化视野 ,这就是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着重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化功能 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流动人口的经济分析
17
作者 路遇 赵锋 《人口与发展》 CSSCI 1995年第4期12-14,共3页
中国流动人口的经济分析路遇(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锋(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流动人口急剧增长。1990年超过7000万,1993年据国家计... 中国流动人口的经济分析路遇(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锋(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流动人口急剧增长。1990年超过7000万,1993年据国家计生委38万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断。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流动人口 经济分析 人口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 外来劳动人口 经济流 外来劳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 人口与计划生育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18
作者 包心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6-21,共6页
人是民主的主体,也是民主发展的动力。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直接表现形态是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在改革与建设中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而决定制度和体制现代民主化发展程度的深层原因,则是人的现代化发展。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 人是民主的主体,也是民主发展的动力。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直接表现形态是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在改革与建设中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而决定制度和体制现代民主化发展程度的深层原因,则是人的现代化发展。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不仅需要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运行机制,而且需要造就大批全面发展的自觉地成为民主主体并娴熟地驾驶民主规律的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民主政治建设 主体价值 现代民主政治 社会成员 马恩 社会领域 人的自由发展 政治代表 事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服务型公共政府为标的的权力运行体制
19
作者 包心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154,共4页
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因此,实现社会正义,需要政治正义。就此而言,政府既可能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可能是导致社会不公的主要根源。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公... 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因此,实现社会正义,需要政治正义。就此而言,政府既可能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力量,也可能是导致社会不公的主要根源。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不应当有单独的利益,而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民主是政治正义的实现形式,也是构建正义社会的政治保障。民主作为实现政治正义的制度安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将权力体系平等地向公民开放,使每个公民都有了获得权力的机会,从而使公民能够通过理性思考和自主选择来建立一个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在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是社会正义的生命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运行体制 公共政府 服务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治发展道路 权力 标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深化改革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20
作者 包心鉴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1-13,34,共4页
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这是当前我们党和人民面临的唯一的历史性选择。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只有在前十多年改革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社会主义中国才能以更加挺拔的雄姿迎接来自各个方面的严... 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这是当前我们党和人民面临的唯一的历史性选择。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只有在前十多年改革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社会主义中国才能以更加挺拔的雄姿迎接来自各个方面的严峻挑战,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岿然屹立。无论是改革的历史,还是改革面临的现实,都反复说明,社会主义改革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变革过程或政治变革过程,而同时是一种极其深刻的思想变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改革 历史性选择 思想解放 变革过程 现代化建设 “和平演变” 总体布局 社会进步 利益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