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山东省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付振涛 王媛媛 +2 位作者 郭晓雷 吴炳义 王在翔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分析2012年山东省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死亡率、早死指数、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平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WPYLL)指标对伤害死亡数据进行... 目的分析2012年山东省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死亡率、早死指数、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平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WPYLL)指标对伤害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山东省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率为53.36/10万,男性(72.8/10万)高于女性(33.45/10万),农村(57.64/10万)高于城市(42.92/10万),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是交通事故、自杀、其他意外伤害、跌落、淹溺和意外中毒。0~14岁年龄组人群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溺水,15~64岁人群则是交通伤害,65岁及以上人群则以自杀和交通事故为主,其次为跌倒。他杀和淹溺的早死指数位居最高,男性高于女性,他杀在城市较高,而淹溺在农村较高。因交通事故导致的PYLL和WPYLL分别为82858人年和46300人年,因自杀导致的PYLL和WPYLL分别为31710人年和15377人年,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结论伤害是导致"早死"和寿命损失的重要疾病负担,伤害死亡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应根据城乡、性别及年龄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有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死亡状况 疾病负担 PY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