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某新建水库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文秀 武道吉 +3 位作者 裴海燕 韦洁琳 张莎莎 王玉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4-745,共12页
基于山东某新建水库中2014年4月-2017年12月的浮游藻类和水质监测结果,研究了藻类群落结构特征,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了各年份不同季节藻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利用冗余分析探究了藻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尖针杆藻(Syned... 基于山东某新建水库中2014年4月-2017年12月的浮游藻类和水质监测结果,研究了藻类群落结构特征,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了各年份不同季节藻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利用冗余分析探究了藻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湖泊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此水库的主要优势藻种.水库藻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演替不稳定,冬、春季多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不同年份夏、秋季藻类结构差异较大,蓝藻和硅藻在夏、秋季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该水库于2013年底开始启用,由于水体环境的波动,藻类群落结构有所变化,整体上是由蓝藻-绿藻-硅藻向硅藻-绿藻-蓝藻变化.水库浮游藻类生长主要受到氮盐和高锰酸盐指数影响,但不同年份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水库 藻类结构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及其毒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红敏 裴海燕 +2 位作者 孙炯明 金岩 徐杭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5-795,共21页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淡水蓝藻水华在全球范围内频繁暴发.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作为一类有害水华蓝藻,具有一定的产毒能力和较强的入侵性,日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拟柱孢藻不断由热带、亚热带地区向...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淡水蓝藻水华在全球范围内频繁暴发.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作为一类有害水华蓝藻,具有一定的产毒能力和较强的入侵性,日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拟柱孢藻不断由热带、亚热带地区向温带地区扩张,并在众多水体中出现暴发现象,若其毒素进入到饮用水中,无疑将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从拟柱孢藻的分布演变、生态生理特征、毒性、检测和去除等研究前沿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拟柱孢藻的生态毒理、有效控制和去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柱孢藻 全球分布 生态生理学 拟柱孢藻毒素 检测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湖泊针杆藻属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薛迪 解军 +3 位作者 周建仁 裴海燕 任颖 朱耀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0-1607,共8页
针杆藻属(Synedra)是常见的淡水藻类,饮用水源中针杆藻属的暴发式增长会严重影响水厂正常运行.为明确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湖泊针杆藻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1年3月—2013年5月在东线四湖(即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 针杆藻属(Synedra)是常见的淡水藻类,饮用水源中针杆藻属的暴发式增长会严重影响水厂正常运行.为明确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湖泊针杆藻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1年3月—2013年5月在东线四湖(即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逐月采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内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针杆藻属密度最大值分别为442.0×104、549.3×104、301.6×104和795.4×104L-1,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是东线四湖针杆藻属的优势种.非度量多维尺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表明,东线四湖针杆藻属的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东平湖和骆马湖针杆藻属分布特征更加相似.Pearson相关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表明,影响东线四湖针杆藻属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是表层水温、透明度、ρ(DO)和ρ(TN),其中表层水温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 湖泊 针杆藻属 分布特征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倩辉 裴海燕 +1 位作者 胡文容 蒋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1,共4页
对国内外活性炭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了活性炭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去除机理及水体中天然有机物、pH、氯等外界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认为物理扩散、静电引力和降解作用是活性炭吸附去除藻毒素的主... 对国内外活性炭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了活性炭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去除机理及水体中天然有机物、pH、氯等外界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认为物理扩散、静电引力和降解作用是活性炭吸附去除藻毒素的主要机理。通过改性和生物再生能够有效提高活性炭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并延长其运行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微囊藻毒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浮游硅藻季节性演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韦洁琳 曹鹏飞 +4 位作者 胡文容 解军 裴海燕 任颖 冯亚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09-1218,共10页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对南四湖硅藻藻密度、种群结构变化的影响,于2010年5月—2013年4月在南四湖进行逐月采样,应用NMDS(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非度量性多元标度)分析硅藻种群组成的相似性,并通过冗余分析和Pea...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对南四湖硅藻藻密度、种群结构变化的影响,于2010年5月—2013年4月在南四湖进行逐月采样,应用NMDS(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非度量性多元标度)分析硅藻种群组成的相似性,并通过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硅藻种群结构和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共检出硅藻23属69种,硅藻藻密度在14.3×10^4-663.2×10^4L^-1之间,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冬春季大于夏秋季;②硅藻种群演替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主要以冷水种尖针杆藻(冬春季所占比例分别为15.3%、24.0%)为主,夏秋季则以暖水种扭曲小环藻(夏秋季所占比例分别为17.8%、19.1%)为主;③氮磷营养盐水平、pH和表层水温是影响南四湖硅藻种群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南四湖硅藻种群对于环境因子变化的反应较为灵敏,可作为南四湖水质的潜在指示工具进行长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季节演替 环境因子 南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酶活性检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顿咪娜 胡文容 +1 位作者 裴海燕 解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共4页
介绍了分别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以及碘硝基四唑紫(INT)等作为人工受氢体进行脱氢酶活性(DHA)检测的几种常见方法,以及它们自身在反映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优缺点。论述了TTC在DHA检测中的发展,重点讨论了TTC作为受氢体进行DHA... 介绍了分别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以及碘硝基四唑紫(INT)等作为人工受氢体进行脱氢酶活性(DHA)检测的几种常见方法,以及它们自身在反映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优缺点。论述了TTC在DHA检测中的发展,重点讨论了TTC作为受氢体进行DHA测定过程中其标准曲线制作方法的改进,并对测定中诸多影响因素如温度、pH及萃取剂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简要概括了目前DHA测定方法在废水生化处理、评价化学毒物和金属毒物的毒性、土壤污染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酶活性 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碘硝基四唑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菌株强化湿地植物脱氮及其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侯庆杰 裴海燕 胡文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57-864,共8页
利用从南四湖人工湿地中分离的一株具有良好脱氮作用的反硝化细菌XP1,分别接种于湿地植物芦竹、芦苇和香蒲的根际土壤,考察菌株XP1对3种植物的强化脱氮作用,并利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考察强化脱氮过程中菌株XP1在3种植物根际土... 利用从南四湖人工湿地中分离的一株具有良好脱氮作用的反硝化细菌XP1,分别接种于湿地植物芦竹、芦苇和香蒲的根际土壤,考察菌株XP1对3种植物的强化脱氮作用,并利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考察强化脱氮过程中菌株XP1在3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模拟湿地在未强化脱氮时,3种植物湿地在相同条件下脱氮能力大小顺序为芦竹>芦苇>香蒲;3种植物的根际土壤所含微生物种类基本相同,所含微生物总量顺序为芦竹>芦苇>香蒲,其中土著XP1菌株在芦竹、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的含量比值约为1.5∶1.3∶1.加入菌株XP1强化脱氮后,香蒲、芦苇、芦竹3种植物湿地总氮去除率分别由14%,56%和56%提高至98%以上,强化脱氮作用明显;含氮废水ρ(TN)降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ρ(TN)≤1 mg/L〕时,3种植物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数及微生物总量都有所下降,其中菌株XP1在3种植物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0%,53%和67%,但根际细菌菌群结构未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反硝化菌株 强化脱氮 PCR-DGGE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香蒲根际土壤脱氮菌株的脱氮特性及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庆杰 裴海燕 胡文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23-2030,共8页
从南四湖人工湿地植物香蒲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反硝化XP1菌株,对其生态影响因子、反硝化能力、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菌株XP1反植于湿地植物香蒲根际土壤,考察对香蒲的强化脱氮作用.结果表明,XP1菌株反硝化作用的... 从南四湖人工湿地植物香蒲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反硝化XP1菌株,对其生态影响因子、反硝化能力、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菌株XP1反植于湿地植物香蒲根际土壤,考察对香蒲的强化脱氮作用.结果表明,XP1菌株反硝化作用的最佳碳源为柠檬酸钠;在pH值为7.0~9.0范围内有良好的脱氮效果,最佳pH值为8.0;最佳碳源与氮源比为7;最佳初始氮浓度为30mg/L.XP1菌株8h后进入指数增长期,最终总氮去除率可达90%以上.用该菌株强化香蒲脱氮,对于强化湿地脱氮工艺中亚硝酸盐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在相同条件下总氮去除率由46%提高到90%以上,强化脱氮作用明显,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通过形态观察,XP1菌株为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大小约(0.25~0.3)×(0.6~0.8)μm;经16S rRNA基因测序、系统发育树分析,XP1菌株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香蒲根际土壤 16S RRNA基因 强化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优势和局限性 被引量:5
9
作者 秦霄雯 张波 +1 位作者 胡文容 秦霄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7,共4页
中水回用是实施污水资源化的核心内容,一体式膜分离生物反应器(IBSMBR)作为近年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开辟了中水回用工艺的新视野。作者简介了IBSMBR工艺组成、膜组件分类及其优势,研究了此工艺的作用原理,同时详细分析此工... 中水回用是实施污水资源化的核心内容,一体式膜分离生物反应器(IBSMBR)作为近年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开辟了中水回用工艺的新视野。作者简介了IBSMBR工艺组成、膜组件分类及其优势,研究了此工艺的作用原理,同时详细分析此工艺存在一定局限性(与常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存在一个最大经济流量)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膜分离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污水资源化 中水回用 IBSMBR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