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焦家式金矿区土壤重金属铬高光谱监测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菲 王集宁 +3 位作者 曹文涛 康日斐 曹见飞 吴泉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9-1655,共7页
矿区土壤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山东省烟台市焦家式金矿区为典型区,系统采集了85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野外光谱实测,其中35份用于重金属铬含量测定。利用光谱变换技术对原始光谱提取了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和去包络线三种光谱指标,采用偏最小... 矿区土壤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山东省烟台市焦家式金矿区为典型区,系统采集了85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野外光谱实测,其中35份用于重金属铬含量测定。利用光谱变换技术对原始光谱提取了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和去包络线三种光谱指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光谱数据与铬含量间的定量关系,将最优预测模型应用于其余50个样本点铬浓度值的获取,最终通过克里金插值实现了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铬的快速监测。结果表明,基于一阶微分数据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次为二阶微分,原始光谱和去包络线数据。研究区铬的含量与金矿的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即金矿密集区域铬含量更高,这表明金矿开采对土壤中铬的含量与分布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区 光谱技术 预测模型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特征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世进 万渝生 +9 位作者 徐品 张增奇 姚春梅 杨恩秀 宋志勇 王集宁 蒙永辉 肖为国 任鹏 张岩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9-684,共16页
山东地质遗迹是近30亿年来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质现象,是重要自然遗产。地质遗迹为探索地球演化进程和方向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山东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包括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 山东地质遗迹是近30亿年来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质现象,是重要自然遗产。地质遗迹为探索地球演化进程和方向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山东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包括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等七大类。本文叙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对各地质公园的主要特征及地层、侵入岩中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总结,对地质公园形成演化历史作了介绍,为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演化 分布特征 主要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山东省东部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秀章 曹世欣 +1 位作者 刘汉栋 王巧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1-195,共5页
针对当前土壤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识别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的方法。并对瑞典学者(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改进,用以评价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采用建立的方法对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 针对当前土壤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识别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的方法。并对瑞典学者(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改进,用以评价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采用建立的方法对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本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为Hg>Cd>Cu>Pb>Zn>Cr>As;而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大小则依次为Hg、Cd、As、Pb、Cu、Cr、Zn。总体来看,山东省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其潜在生态风险为强和很强的土壤占13.75%,这种综合危害特征主要受Hg和Cd元素制约,主要分布在莱州—招远—烟台和牟平—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且已对农作物安全产生影响。认为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采金污染、工业生产、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等)的共同作用,是造成局部环境中潜在生态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元素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 山东省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莱芜盆地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峰 王振涛 +2 位作者 靳丰山 张宪尧 刘善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59-362,共4页
莱芜盆地岩溶塌陷范围广、陷坑数量多,持续时间长,是山东省岩溶塌陷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加之区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岩溶塌陷对生命财产威胁极大,进行风险性评价有利于莱芜市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开展,并对城市规划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有指导... 莱芜盆地岩溶塌陷范围广、陷坑数量多,持续时间长,是山东省岩溶塌陷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加之区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岩溶塌陷对生命财产威胁极大,进行风险性评价有利于莱芜市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开展,并对城市规划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天窗”构造 风险性评价 莱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级别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蒙永辉 王集宁 于得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86-288,共3页
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漫长而又丰富的地壳演化史为齐鲁大地留下了难以复制且种类齐全、特征鲜明的地质遗迹资源,通过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综合调查,首次摸清了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家底,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 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漫长而又丰富的地壳演化史为齐鲁大地留下了难以复制且种类齐全、特征鲜明的地质遗迹资源,通过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综合调查,首次摸清了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家底,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级别进行了综合评价,共确定20处世界级、60处国家级和123处省级地质遗迹资源,为今后山东省地质遗迹的分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级别评价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地面沉降防治研究工作进展及典型区地面沉降规律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颜景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194-198,共5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在地面沉降中的作用成为关键性因素,地面沉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受到国际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以鲁北平原为重点的山东省地面沉降防治研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在地面沉降中的作用成为关键性因素,地面沉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受到国际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以鲁北平原为重点的山东省地面沉降防治研究工作进展,对山东省地面沉降分布规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以德州为例,用线性回归法分析了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防治地面沉降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地面沉降 规律 防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山丘区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与防治 被引量:6
7
作者 姚春梅 魏嘉 +2 位作者 张晔 郑庭明 赵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65-368,共4页
2011-2012年,山东省开展了山丘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范围包括鲁中及鲁东低山丘陵区,占全省总面积的1/2。成果查明了全省山丘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确定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及防治内容,建... 2011-2012年,山东省开展了山丘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范围包括鲁中及鲁东低山丘陵区,占全省总面积的1/2。成果查明了全省山丘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确定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及防治内容,建立了山东省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发育现状 防治分区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地质灾害发育与岩土体类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冯克印 刘善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63-364,共2页
山东省岩土体类型较为复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为进一步研究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作者总结分析了山东省地质灾害发育与岩土体类型的相关性,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技... 山东省岩土体类型较为复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为进一步研究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作者总结分析了山东省地质灾害发育与岩土体类型的相关性,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岩土体类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蓬莱市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辉 吕宝平 王经 《绿色科技》 2017年第8期123-124,共2页
以蓬莱市地质灾害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地质灾害与区域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降水、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期为蓬莱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影响因素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岩溶泉域泉群区水化学与环境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殷秀兰 王庆兵 凤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51-1660,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济南岩溶泉域排泄区地下水样品的分析,采用主要离子(Cl、NO_3、Mg、Ca、HCO_3、SO_4)、微量元素(Br、Ba、Sr)、氢氧同位素(~2H和^(18)O)、硫同位素(^(34)S)等示踪因子的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岩溶泉域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揭示了济... 本文通过对济南岩溶泉域排泄区地下水样品的分析,采用主要离子(Cl、NO_3、Mg、Ca、HCO_3、SO_4)、微量元素(Br、Ba、Sr)、氢氧同位素(~2H和^(18)O)、硫同位素(^(34)S)等示踪因子的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岩溶泉域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揭示了济南泉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枯丰期水化学动态和环境同位素特征,确定了泉水在枯、丰水期不同的补给来源及补给途径。研究显示,泉群区出流的泉水可以分为三组,黑虎泉出流的路径是经奥陶系灰岩直接出流,趵突泉是经奥陶系灰岩与第四系沉积层出流地表,而五龙潭泉、珍珠泉和53号井则是在灰岩和侵入岩体的接触地带及第四系沉积层较薄弱处涌出地表;在丰水期地下水是混合补给,包括来自奥陶系岩溶水直接补给和硅酸盐岩裂隙水的间接补给,而在枯水期地下水主要由奥陶系岩溶水直接补给;泉群区地下水中的S主要来源于燃煤,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分析 环境同位素 地下水 泉水 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侧渗影响范围及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晨 张学庆 +7 位作者 费宇红 李壮 孟素花 崔向向 潘登 杨培杰 郭春艳 田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69-1680,共12页
文章通过对2019年黄河下游平原区地下水流场的刻画,结合黄河水和沿岸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18)O和放射性同位素^(3)H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行20年后黄河下游侧渗影响带的范围及变化。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运行20年后,现状黄河下... 文章通过对2019年黄河下游平原区地下水流场的刻画,结合黄河水和沿岸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18)O和放射性同位素^(3)H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行20年后黄河下游侧渗影响带的范围及变化。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运行20年后,现状黄河下游影响带在5~25 km,在新乡—开封一带最大,约25 km,在滨州一带最小,约5 km。相对于小浪底水库运行初期,影响带在滨州以西增加0.5~5 km,尤其在新乡—郑州沿线增大最为显著,而在滨州以东影响带略有缩小。黄河影响带主要由介质条件,补给源条件和能量条件等因素控制。小浪底水库运行后,河道下切,河床渗透性增强,降低了河床物质对黄河水的“吸附和净化”能力。黄河水的水质将对沿岸地下水产生更加明显的影响,控制和改善黄河水质是保障黄河下游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侧渗 影响带 水动力场 同位素 水文地质调查过程 黄河下游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土壤氯化钠含量监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文涛 康日斐 +2 位作者 王集宁 曹见飞 吴泉源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7-823,共7页
为提高潍坊北部地区土壤氯化钠含量的监测精度,研究土壤氯化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方法,本研究利用光谱测量技术,以潍坊市北部海咸水入侵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区,野外采集41个土壤光谱样本,并测定理化性质,对实测光谱反射率进行数学变换,与土... 为提高潍坊北部地区土壤氯化钠含量的监测精度,研究土壤氯化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方法,本研究利用光谱测量技术,以潍坊市北部海咸水入侵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区,野外采集41个土壤光谱样本,并测定理化性质,对实测光谱反射率进行数学变换,与土壤样本氯化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建立土壤氯化钠含量监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反射率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土壤氯化钠含量监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高于0.8,建模精度较高。经检验,反射率二阶微分是预测土壤氯化钠含量的最佳光谱指标,所建模型为Y=-828.278x6-635.832x7-348.817x2-583.591x9+360.329x4+1 044.751,建模决定系数为0.859,总均方根误差为0.274。说明将实测反射率光谱变换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的潍坊北部地区土壤氯化钠含量估算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较好地反演研究区土壤氯化钠含量,可为潍坊北部地区土壤盐渍化监测和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技术 氯化钠含量 反射率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观测井水位自动化监测合理配置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靳萍 李长青 高尚嵘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27,共4页
自动化监测仪在地下水水位监测中已经广泛应用,但数据冗余、经费限制、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使人们必须重视自动监测仪器采样间隔的科学性。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采样间隔与监测精度间的关系,得出华北平原地下水监测点大致分... 自动化监测仪在地下水水位监测中已经广泛应用,但数据冗余、经费限制、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使人们必须重视自动监测仪器采样间隔的科学性。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采样间隔与监测精度间的关系,得出华北平原地下水监测点大致分成三类:采样间隔不宜过小,人工监测宜能满足;采样间隔、监测手段宜因需调整;采样间隔很小,宜采用自动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监测 时间序列分析 自动化监测 采样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位监测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庆兵 段秀铭 +4 位作者 高赞东 徐慧珍 殷秀兰 李文鹏 周仰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4,共8页
文章采用编制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动态类型图的方法优化设计了地下水水位监测密度。通过对地下水水位多年变化趋势的分析确定了手测监测频率。选取质量好的观测孔安装了水位自计仪,提出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维护措施。将对相关政府部门和每... 文章采用编制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动态类型图的方法优化设计了地下水水位监测密度。通过对地下水水位多年变化趋势的分析确定了手测监测频率。选取质量好的观测孔安装了水位自计仪,提出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维护措施。将对相关政府部门和每个水用户提供所需的地下水信息,以便达到水管理者与水用户共同参与泉水保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泉域 地下水水位 监测密度 监测频率 自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质监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高赞东 段秀铭 +4 位作者 王庆兵 徐慧珍 殷秀兰 李文鹏 周仰效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7,共8页
基于GIS手段,利用欧洲方法编制的济南泉域岩溶含水层易污性评价图显示,济南泉域岩溶含水层总体易污性强,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结合泉域污染源调查结果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系统与水质监测网的现状,设计了51个监测点组成的地下水... 基于GIS手段,利用欧洲方法编制的济南泉域岩溶含水层易污性评价图显示,济南泉域岩溶含水层总体易污性强,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结合泉域污染源调查结果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系统与水质监测网的现状,设计了51个监测点组成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网,其中地表水监测点6个,第四系孔隙水监测点8个,变质岩裂隙水监测点1个,泉水监测点4个,岩溶水水源地监测点6个,岩溶地下水监测点26个,并对其监测频率及监测内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岩溶泉域 欧洲方法 易污性评价 水质监测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家庄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瑞华 李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4-76,87,共4页
苏家庄铁矿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苏家庄村西,是王舍人铁矿东矿体的一部分,属矽卡岩型大水矿床。自1960年9月完成矿床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以来,再未做进一步勘探工作,研究程度未能满足现阶段开采要求。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该矿... 苏家庄铁矿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苏家庄村西,是王舍人铁矿东矿体的一部分,属矽卡岩型大水矿床。自1960年9月完成矿床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以来,再未做进一步勘探工作,研究程度未能满足现阶段开采要求。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该矿开采价值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对研究矿区地质构造、地层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分析了矿床充水水源与途径,预测了矿坑涌水量,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提出了矿山开采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为安全采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矿床充水条件 环境地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技术用于恐龙骨骼化石风化监测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瑞峰 刘海新 +3 位作者 黄卓 王集宁 姚英强 宋庆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604,共9页
化石风化监测一直是化石产地监测和保护工作的核心难题,光谱技术为监测化石风化提供了可行途径。本文采用美国ASD Field Spec 4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山东诸城恐龙骨骼化石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颜色、不同风化程度的化石在光... 化石风化监测一直是化石产地监测和保护工作的核心难题,光谱技术为监测化石风化提供了可行途径。本文采用美国ASD Field Spec 4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山东诸城恐龙骨骼化石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颜色、不同风化程度的化石在光谱曲线上存在差异,有明显的识别标识,其光谱曲线的变化特征,对后续化石风化监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化石 风化监测 光谱技术 光谱曲线 识别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2年黄河口海岸线遥感监测与变迁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集宁 蒙永辉 张丽霞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8-193,共6页
基于MSS,TM及OLI等遥感图像数据,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多尺度分割、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大津算法(OTSU)水陆分离、互信息操作和特征知识融入等方法,实现了黄河口海岸线1973,1977,1... 基于MSS,TM及OLI等遥感图像数据,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多尺度分割、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大津算法(OTSU)水陆分离、互信息操作和特征知识融入等方法,实现了黄河口海岸线1973,1977,1984,1991,2000,2010和2014年共7个时相的海岸线自动提取;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完成了1973―2014年黄河口海岸线遥感动态监测与变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2 a来黄河口海岸线总体呈现向海洋方向的增长趋势,海岸线总长度大约增加了298.8 km;海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显著,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海岸地段呈现不同的特点;根据海岸线的进退情况,可将黄河口海岸线分为强进淤型海岸、强蚀退型海岸和蚀退型海岸。在岸线进退的驱动力上,黄河口海岸线的变化主要受黄河流路变化和海水侵蚀的影响,尤其是黄河入海口的流路改变;人类活动作为第三驱动力,加剧了海岸线变化特征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黄河口 遥感 变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莱州湾南岸土壤盐渍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蒙永辉 王集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0-1189,共10页
选取莱州湾南岸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了111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全盐量以及K^+、Na^+、Ca^(2+)、Mg^(2+)、Cl^-、SO_4^(2-)、HCO_3^-和CO_3^(2-)等8种土壤盐分离子的含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以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莱州湾... 选取莱州湾南岸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了111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全盐量以及K^+、Na^+、Ca^(2+)、Mg^(2+)、Cl^-、SO_4^(2-)、HCO_3^-和CO_3^(2-)等8种土壤盐分离子的含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以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莱州湾南岸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以盐土为主,Cl^-的浓度和变异系数远远高于其他盐分离子,在土壤表层的累积十分显著,氯化物在土壤中最为活跃。②土壤含水率、土壤干容重、土壤有机质、植被覆盖率与土壤盐渍化程度之间出现了高相关性,拟合精度高。③气温、降水、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表现出中等相关性,拟合精度较高。④数字高程模型(DEM)、高差、土壤粒度、土壤pH表现了一般相关性,拟合精度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南岸 土壤盐渍化 多元统计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耦合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蓬莱史家沟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集宁 蒙永辉 +5 位作者 颜堂 姚英强 刘瑞峰 邹连庆 商婷婷 付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8-512,共15页
以山东蓬莱城西史家沟的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样品,并测试了微量元素、主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黏土矿物等指标,揭示了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风化壳的形成年代及其气候条件。史家沟火山碎屑... 以山东蓬莱城西史家沟的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样品,并测试了微量元素、主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黏土矿物等指标,揭示了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风化壳的形成年代及其气候条件。史家沟火山碎屑岩风化壳源自基性-超基性玻屑凝灰岩母岩,CIA平均值为92.3,总体上处于为强度风化水平,K、Na、Ca和Mg等元素淋失殆尽,出现了脱硅富铝铁现象,为轻稀土富集型风化壳。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可分为两个喷发旋回,大致以200 cm为界限,在此以下第一旋回,以上为第二旋回。第一旋回的CIA介于94.0~97.2之间,V、Rb、Sb、Mo、Li和Ga等微量元素出现淋失,在213 cm处并出现了?REE、?LREE和?HREE的峰值、Ce的负异常,蒙脱石化彻底,风化壳呈现灰白色。第二旋回的CIA在86.3~89.2之间,风化程度较第一旋回稍低,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垂直变化较小,蒙脱石化并不完全彻底,仍残留长石、赤铁矿和石英等原生矿物,因而仍然呈现红色或淡红色。西山火山碎屑岩风化壳形成于中新世末到上新世,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环境;中新世后的气候趋冷造成了两个旋回风化程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地球化学 火山碎屑岩 气候 蓬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