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机械化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月浩 侯献伟 +5 位作者 田绍华 辛丽 徐文艺 李鹍鹏 史忠涛 王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207,共6页
为了改变大蒜种植模式多样、不利于大蒜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状,探索大蒜宜机化种植模式,在山东省金乡县选择18 cm等行距平作、25cm/11 cm大小行平作和18 cm等行距4行垄作等3种有代表性的种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在大蒜播种时选取了纯... 为了改变大蒜种植模式多样、不利于大蒜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状,探索大蒜宜机化种植模式,在山东省金乡县选择18 cm等行距平作、25cm/11 cm大小行平作和18 cm等行距4行垄作等3种有代表性的种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在大蒜播种时选取了纯工作小时生产率、空穴率、重播率、正芽率和播种深度合格率等指标,在生长期选取了株高、叶数等指标,在收获时选取了纯工作小时生产率、伤蒜率、损失率、含杂率、蒜头合格率和产量等指标,综合评价3种大蒜机械化种植模式的机具的适应性、大蒜长势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大地块来说,大小行模式比等行距模式有更好的收获适应性,大蒜长势更好,产量也更高,只是播种作业质量略低;而垄作模式虽然长势、产量更好,但现阶段只有较小型机具配套使用,作业效率较低,推荐小地块或者丘陵山区采用这种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机械化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MFBD的大蒜变刚度柔性夹持输送装置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侯加林 刘鲁鹏 +3 位作者 赵桂洋 李玉华 辛丽 侯瑞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2-373,共12页
针对大蒜联合收获机在大蒜植株夹持输送过程中常出现的输送成功率低、漏持率和断茎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蒜变刚度柔性夹持输送装置。阐述和分析了夹持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不同收获期(成熟前期、中期、后期)的... 针对大蒜联合收获机在大蒜植株夹持输送过程中常出现的输送成功率低、漏持率和断茎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蒜变刚度柔性夹持输送装置。阐述和分析了夹持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不同收获期(成熟前期、中期、后期)的兰陵四六瓣、金乡杂交蒜、金杞早熟蒜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含水率下大蒜茎秆的物理特性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力学分析,对关键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夹持输送的工作过程,确定了影响其作业性能的关键因素,建立夹持输送装置EDEM-MFBD耦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试验,探究了夹持输送装置不同作业参数对大蒜茎秆受力的影响。以夹持输送速度与前进速度速比、喂入角和浮动轮弹性系数为试验因素,以输送成功率、漏持率和断茎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各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的回归模型,并确定了夹持输送装置的最优作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夹持输送速度与前进速度速比为2.31、喂入角为6.2°、浮动轮弹性系数为3.95 N/mm时,工作性能最佳,此时输送成功率为97.21%,漏持率为1.06%,断茎率为1.73%。为验证优化后的夹持输送装置作业性能,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与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联合收获机 变刚度柔性夹持 夹持输送装置 双联带 EDEM-MF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菌剂的化学氮肥减施技术在大蒜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华智超 汪甜 +5 位作者 贾晟楠 任东军 丁桂红 辛丽 王纪忠 高淼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8-183,共6页
在中国出口大蒜主产区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王丕镇玛丽亚大蒜种植基地连续种植25年的大蒜田,分别研究化学氮肥减施30%、化学氮肥减施30%结合有机肥和菌剂组合技术、化学氮肥减施30%结合生物有机肥和菌剂组合技术对大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 在中国出口大蒜主产区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王丕镇玛丽亚大蒜种植基地连续种植25年的大蒜田,分别研究化学氮肥减施30%、化学氮肥减施30%结合有机肥和菌剂组合技术、化学氮肥减施30%结合生物有机肥和菌剂组合技术对大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化学氮肥减施30%可导致大蒜长势、蒜头产量和部分品质降低;化学氮肥减施30%结合有机肥和菌剂组合技术可以维持大蒜长势和蒜头产量,并提高大蒜品质;化学氮肥减施30%结合生物有机肥和菌剂组合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大蒜长势、蒜头产量和大蒜品质。可见,基于生物有机肥和菌剂的化学氮肥减施技术是适合中国出口大蒜主产区连作大蒜的减肥增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氮肥减施 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 菌剂 大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