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混合无功补偿变电站内特快速暂态波幅频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韩明明 李清泉 +3 位作者 刘洪顺 王冠 赵黎 李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53-3359,共7页
混合无功补偿安装在特高压变电站内时,隔离开关(disconnecting switch,DS)闭合时在不同位置产生的特快速暂态波(very fast transients,VFT)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建立混合无功补偿等效模型、传输线理论及变电站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数... 混合无功补偿安装在特高压变电站内时,隔离开关(disconnecting switch,DS)闭合时在不同位置产生的特快速暂态波(very fast transients,VFT)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建立混合无功补偿等效模型、传输线理论及变电站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数学解析方法推导VFT计算表达式,分析线路长度及站内设备等效电容对VFT频率的影响,计算站内不同位置DS闭合时母线长度、分级可控高抗(stepped controllable shunt reactor,SCSR)入口电容变化和架空线路长度对站内各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幅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无功补偿的安装将增大VFTO的振荡频率;气体绝缘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DS闭合时分级可控高抗端口的VFTO主要受母线长度影响,其频率随母线的增长而减小,其峰值、主频和主频对应幅值随分级可控高抗入口电容增大而降低;串补内DS闭合时分级可控高抗端口的VFTO频率随其入口电容增大而降低,串补与分级可控高抗之间架空线路长度增加会抑制分级可控高抗端口的VF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无功补偿 VFTO 传输线理论 幅频特性 分级可控高抗入口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绝缘子积污特性数值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22
2
作者 任昂 毕晓甜 +2 位作者 秦丽伟 程学启 李清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72-1580,共9页
为探讨高压直流线路复合绝缘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积污特性,建立了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的高压直流绝缘子积污仿真模型。通过自然积污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根据仿真数据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粒子撞击率预测模型,使模型更具有实用性... 为探讨高压直流线路复合绝缘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积污特性,建立了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的高压直流绝缘子积污仿真模型。通过自然积污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根据仿真数据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粒子撞击率预测模型,使模型更具有实用性。结果表明:雾霾环境下,风速低时电场力作用明显,风速大于1 m/s时电场力影响较小;大风环境下,粒径小于80μm时风速对上表面积污影响不大,粒径大于80μm时上表面粒子撞击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下表面粒子撞击率几乎为0,粒径对整体粒子撞击率的影响比风速大;风向不水平时,气流向上使下表面粒子撞击率增加,气流向下使上表面粒子撞击率增加。研究成果可用于高压直流绝缘子积污机理研究,并为外绝缘设计及线路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绝缘子 积污特性 流体力学 粒子撞击率 雾霾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接地故障开断特性 被引量:9
3
作者 韩明明 李清泉 +3 位作者 刘洪顺 李斌 吕婷婷 王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8-164,共7页
由分级可控高抗与串补装置组成的混合无功补偿应用于特高压电网时,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断路器两端的暂态恢复电压(TRV)会受混合无功补偿相关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建立特高压接地故障电网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理论分析的... 由分级可控高抗与串补装置组成的混合无功补偿应用于特高压电网时,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断路器两端的暂态恢复电压(TRV)会受混合无功补偿相关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建立特高压接地故障电网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推导在串补电容器组未被短接工况下,断路器开断时其两端瞬态恢复电压上升率(RRRV)及TRV峰值的计算表达式。针对不同时间短接串补电容器组,仿真分析了TRV的波形特征和混合无功补偿度对断路器开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补电容器组未被短接时,架空线路长度固定,RRRV和TRV峰值随着故障距离增加而降低,架空线路长度超过1 100km时,发生接地故障时系统会发生谐振,未达到谐振长度时RRRV和TRV峰值随架空线路长度增加而升高。串补电容器组被短接时的电源工频电压幅值越大,断路器越难以开断,串补和分级可控高抗的补偿度增大利于断路器开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无功补偿 串补装置 暂态恢复电压 瞬态恢复电压上升率 补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供电弧模拟实验图像边缘检测与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夏天 刘洪顺 +3 位作者 李润昌 孙秋芹 李庆民 丛浩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3-932,971,共11页
采用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得到潜供电弧轮廓图形,是分析潜供电弧形态特征的基础。基于灰度图像开展中值滤波与高斯滤波、大津算法的图像分割以及Canny边缘检测,提出了潜供电弧图像的边缘检测方法。根据弧柱的灰度分布直方图,分析了潜供电弧... 采用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得到潜供电弧轮廓图形,是分析潜供电弧形态特征的基础。基于灰度图像开展中值滤波与高斯滤波、大津算法的图像分割以及Canny边缘检测,提出了潜供电弧图像的边缘检测方法。根据弧柱的灰度分布直方图,分析了潜供电弧亮度分布不均匀的特征;通过提取的潜供电弧轮廓图像,有效识别了潜供电弧的弧根收缩、弧柱短接现象和螺旋结构,以及阴极弧根并存、阳极弧根跳跃的不规则运动特性。分析了潜供电弧运动过程中的弧长变化、位移特性以及弧柱直径的变化,结果表明,潜供电弧在连续重燃的过程中,弧长不断增加,弧柱直径呈周期性变化,在位移特性方面保持水平方向的向右偏移和垂直方向的持续上升运动。分析了不同潜供电流下的潜供电弧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潜供电弧的弧长与直径随潜供电流的增加而增大。上述研究成果可为潜供电弧燃弧和熄灭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供电弧 边缘检测 电弧长度 弧柱直径 弧柱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技术经济性的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优化配置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邹亮 伍珈乐 +2 位作者 刘涛 赵彤 张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84,共7页
提出了一种兼顾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大电网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Permanent-magnet-biased Saturation based Fault Current Limiter,PMFCL)优化配置算法.介绍了PMFCL限流机理,定义了短路电流裕量作为挑选超标节点的标准.将节点自阻抗作为... 提出了一种兼顾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大电网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Permanent-magnet-biased Saturation based Fault Current Limiter,PMFCL)优化配置算法.介绍了PMFCL限流机理,定义了短路电流裕量作为挑选超标节点的标准.将节点自阻抗作为节点短路电流水平的衡量指标,基于节点自阻抗增量,构建了兼顾全局限流效果与经济性的PMFCL优化配置评价函数.综合考虑了PMFCL启动条件和节点自阻抗对支路阻抗参数的灵敏度指标以缩小寻优空间,提出了PMFCL在大电网中配置优化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IEEE 39节点标准算例,调用Matlab遗传算法函数完成仿真.结果表明,与不计及灵敏度相比,该算法寻优效率较高;所得最优配置方案能够使所有节点短路电流满足限流要求并保留一定裕量,对超标越严重的节点限流效果较好,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 大电网 优化配置 技术经济性 评价函数 灵敏度指标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方法
6
作者 陈建军 赵晨晓 +3 位作者 晏坤 熊子平 刘洪顺 隋宜臻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0,共8页
为了关联历史数据与预测数据,提升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精度,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理论优化为基础,利用主变压器油温值、高压侧电流值... 为了关联历史数据与预测数据,提升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精度,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理论优化为基础,利用主变压器油温值、高压侧电流值、环境温度值、高压侧有功值、环境相对湿度等数据信息在主成分分析白化处理,通过优化网络超参数后的深度学习模型拟合超短期变化趋势,实现深度学习下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利用贝叶斯优化方法通过较少的步数寻找到较好的超参数组合,进一步缩小历史数据信息对预测模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模型在一周内的数据预测误差均在±3.5%以内,相比其他两种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超短时 长短时记忆 贝叶斯优化 顶层油温 自适应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特征的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姚杨 林金涛 +5 位作者 刘洪正 肖怀硕 李清泉 王志涛 马帅 赵遵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439-6451,共13页
断路器机械状态的变化可以通过振动信号表征出来,但是需要借助有效的信号处理手段将隐藏在信号中的特征提取出来,该文提出基于时频特征和数据序列特征的复合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提取信号突变点,以突变点为依据将振动区间... 断路器机械状态的变化可以通过振动信号表征出来,但是需要借助有效的信号处理手段将隐藏在信号中的特征提取出来,该文提出基于时频特征和数据序列特征的复合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提取信号突变点,以突变点为依据将振动区间划分为多个平稳区间,再利用总体最小二乘–旋转矢量不变技术进行参数辨识。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对信号进行分解,再利用广义分形维数进行参数辨识,组合得到高维特征向量。最后对断路器的机械状态进行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复合特征方法的诊断精度要明显强于采用单一特征方法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振动信号 时频特征 数据序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邹亮 张秀群 +2 位作者 赵彤 张黎 娄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4-601,共8页
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permanent-magnet-biased saturation based fault current limiter,PMFCL)的使用会对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为此,首先介绍了PMFCL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利用正序增广网络建立了含P... 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permanent-magnet-biased saturation based fault current limiter,PMFCL)的使用会对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为此,首先介绍了PMFCL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利用正序增广网络建立了含PMFCL的暂态稳定分析模型;其次基于发电机功角曲线和等面积法则,详细分析了在输电线路不同位置发生不同类型的短路故障时PMFCL限流电抗值以及故障切除时间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时域仿真计算出发电机在不同短路故障类型下的输出功率最大值和功角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输电线路发生三相对称短路时,PMFCL限流电抗值越大则越有利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线路中间部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限流电抗值越大则越不利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此时可适当延长故障切除时间来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两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故障下,PMFCL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以上针对PMFCL对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影响所开展的研究,为PMFCL的元件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也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 暂态稳定性 单机无穷大系统 分析模型 时域仿真 限流电抗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场下油纸绝缘楔形油隙局部放电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东欣 巩文洁 +3 位作者 刘洪顺 赵晓林 李斯盟 李清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779-5788,共10页
换流变压器是特高压直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均匀电场作用下,换流变压器中会发生局部放电现象,可用楔形电极模型进行模拟。为研究油纸绝缘在楔形电极的局部放电特性,基于双极性电荷输运和流体动力学漂移扩散理论建立二维轴对称仿真... 换流变压器是特高压直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均匀电场作用下,换流变压器中会发生局部放电现象,可用楔形电极模型进行模拟。为研究油纸绝缘在楔形电极的局部放电特性,基于双极性电荷输运和流体动力学漂移扩散理论建立二维轴对称仿真模型,计算获得纳秒尺度下的微观放电图像,得到空间电荷和电场强度分布的变化过程,并讨论电压幅值、电荷迁移率、油纸界面电荷等影响因素对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楔形油隙的放电发展过程主要分为油中电晕、油纸界面水平沿面放电和绝缘纸纵向放电3个阶段。油纸界面闪络电压随纸中电荷迁移率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当纸板的电子迁移率和空穴迁移率为10^(-13) m^(2)×v^(-1)×s^(-1)时,横向放电发展受到抑制,闪络电压最高;变压器油的电荷迁移率对放电过程影响较小。放电滞留在纸板表面的正极性界面电荷形成电荷“屏蔽层”,对下一次的放电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导致放电横向发展的速度和范围均随界面电荷量的增加而降低。该文的研究结果对阐明楔形电极的放电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油隙 直流电压 局部放电 油纸绝缘 电荷分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