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混合无功补偿变电站内特快速暂态波幅频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韩明明 李清泉 +3 位作者 刘洪顺 王冠 赵黎 李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53-3359,共7页
混合无功补偿安装在特高压变电站内时,隔离开关(disconnecting switch,DS)闭合时在不同位置产生的特快速暂态波(very fast transients,VFT)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建立混合无功补偿等效模型、传输线理论及变电站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数... 混合无功补偿安装在特高压变电站内时,隔离开关(disconnecting switch,DS)闭合时在不同位置产生的特快速暂态波(very fast transients,VFT)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建立混合无功补偿等效模型、传输线理论及变电站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数学解析方法推导VFT计算表达式,分析线路长度及站内设备等效电容对VFT频率的影响,计算站内不同位置DS闭合时母线长度、分级可控高抗(stepped controllable shunt reactor,SCSR)入口电容变化和架空线路长度对站内各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幅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无功补偿的安装将增大VFTO的振荡频率;气体绝缘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DS闭合时分级可控高抗端口的VFTO主要受母线长度影响,其频率随母线的增长而减小,其峰值、主频和主频对应幅值随分级可控高抗入口电容增大而降低;串补内DS闭合时分级可控高抗端口的VFTO频率随其入口电容增大而降低,串补与分级可控高抗之间架空线路长度增加会抑制分级可控高抗端口的VF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无功补偿 VFTO 传输线理论 幅频特性 分级可控高抗入口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绝缘子积污特性数值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22
2
作者 任昂 毕晓甜 +2 位作者 秦丽伟 程学启 李清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72-1580,共9页
为探讨高压直流线路复合绝缘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积污特性,建立了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的高压直流绝缘子积污仿真模型。通过自然积污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根据仿真数据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粒子撞击率预测模型,使模型更具有实用性... 为探讨高压直流线路复合绝缘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积污特性,建立了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的高压直流绝缘子积污仿真模型。通过自然积污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根据仿真数据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粒子撞击率预测模型,使模型更具有实用性。结果表明:雾霾环境下,风速低时电场力作用明显,风速大于1 m/s时电场力影响较小;大风环境下,粒径小于80μm时风速对上表面积污影响不大,粒径大于80μm时上表面粒子撞击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下表面粒子撞击率几乎为0,粒径对整体粒子撞击率的影响比风速大;风向不水平时,气流向上使下表面粒子撞击率增加,气流向下使上表面粒子撞击率增加。研究成果可用于高压直流绝缘子积污机理研究,并为外绝缘设计及线路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绝缘子 积污特性 流体力学 粒子撞击率 雾霾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接地故障开断特性 被引量:9
3
作者 韩明明 李清泉 +3 位作者 刘洪顺 李斌 吕婷婷 王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8-164,共7页
由分级可控高抗与串补装置组成的混合无功补偿应用于特高压电网时,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断路器两端的暂态恢复电压(TRV)会受混合无功补偿相关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建立特高压接地故障电网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理论分析的... 由分级可控高抗与串补装置组成的混合无功补偿应用于特高压电网时,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断路器两端的暂态恢复电压(TRV)会受混合无功补偿相关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建立特高压接地故障电网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推导在串补电容器组未被短接工况下,断路器开断时其两端瞬态恢复电压上升率(RRRV)及TRV峰值的计算表达式。针对不同时间短接串补电容器组,仿真分析了TRV的波形特征和混合无功补偿度对断路器开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补电容器组未被短接时,架空线路长度固定,RRRV和TRV峰值随着故障距离增加而降低,架空线路长度超过1 100km时,发生接地故障时系统会发生谐振,未达到谐振长度时RRRV和TRV峰值随架空线路长度增加而升高。串补电容器组被短接时的电源工频电压幅值越大,断路器越难以开断,串补和分级可控高抗的补偿度增大利于断路器开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无功补偿 串补装置 暂态恢复电压 瞬态恢复电压上升率 补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压下电力电子装备绝缘电荷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4
作者 何东欣 张涛 +2 位作者 陈晓光 巩文洁 李清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795-4808,共14页
电力电子装备长期处于高频、陡脉冲电压的运行工况下,其绝缘系统易发生早期失效,可能会威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探究脉冲电压下绝缘劣化机理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几... 电力电子装备长期处于高频、陡脉冲电压的运行工况下,其绝缘系统易发生早期失效,可能会威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探究脉冲电压下绝缘劣化机理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常见电力电子装备及其运行工况,通过对绝缘体击穿与沿面闪络影响机理的论述,揭示了电荷行为对绝缘劣化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脉冲电压参数对电荷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与探讨。未来应提升脉冲电压下电荷测试技术,明确脉冲边沿时刻电荷动态特性,以阐明绝缘劣化机理。这些研究成果将为脉冲电压下电力电子装备绝缘材料和电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压 电气绝缘特性 空间电荷 表面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供电弧模拟实验图像边缘检测与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夏天 刘洪顺 +3 位作者 李润昌 孙秋芹 李庆民 丛浩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3-932,971,共11页
采用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得到潜供电弧轮廓图形,是分析潜供电弧形态特征的基础。基于灰度图像开展中值滤波与高斯滤波、大津算法的图像分割以及Canny边缘检测,提出了潜供电弧图像的边缘检测方法。根据弧柱的灰度分布直方图,分析了潜供电弧... 采用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得到潜供电弧轮廓图形,是分析潜供电弧形态特征的基础。基于灰度图像开展中值滤波与高斯滤波、大津算法的图像分割以及Canny边缘检测,提出了潜供电弧图像的边缘检测方法。根据弧柱的灰度分布直方图,分析了潜供电弧亮度分布不均匀的特征;通过提取的潜供电弧轮廓图像,有效识别了潜供电弧的弧根收缩、弧柱短接现象和螺旋结构,以及阴极弧根并存、阳极弧根跳跃的不规则运动特性。分析了潜供电弧运动过程中的弧长变化、位移特性以及弧柱直径的变化,结果表明,潜供电弧在连续重燃的过程中,弧长不断增加,弧柱直径呈周期性变化,在位移特性方面保持水平方向的向右偏移和垂直方向的持续上升运动。分析了不同潜供电流下的潜供电弧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潜供电弧的弧长与直径随潜供电流的增加而增大。上述研究成果可为潜供电弧燃弧和熄灭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供电弧 边缘检测 电弧长度 弧柱直径 弧柱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的积污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辉 孙家祥 +3 位作者 沈庆河 姚金霞 孟海磊 李清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5,61,共6页
为研究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的积污规律,建立了±660k 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绝缘子表面污秽撞击率及其积污特性,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自然积污试验,对比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绝缘子串积污规律呈现两... 为研究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的积污规律,建立了±660k 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绝缘子表面污秽撞击率及其积污特性,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自然积污试验,对比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绝缘子串积污规律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绝缘子两端积污较为严重;绝缘子串两端下表面的积污比上表面严重,而绝缘子串中间部分上表面的积污比下表面严重;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复合绝缘子 流体力学 积污特性 污秽撞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霾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离子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谭震宇 杨金洪 +2 位作者 徐明铭 王晶 李清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44-3852,共9页
为探究雾霾对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电晕离子流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雾霾对HVDC输电线路电晕离子流场影响的计算方法。考虑雾霾微粒的荷电特性和湿度对电晕起晕的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800 k V线路在各种雾霾污染等级下的合... 为探究雾霾对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电晕离子流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雾霾对HVDC输电线路电晕离子流场影响的计算方法。考虑雾霾微粒的荷电特性和湿度对电晕起晕的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800 k V线路在各种雾霾污染等级下的合成电场强度和离子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雾霾污染程度增加,地面合成电场强度和离子流密度相对于正常天气时的值有所增大,在较大污染程度下,其最大值的增长率随污染浓度增大呈近似线性关系;高湿度雾霾状况下的电晕离子流场随污染程度变化比低湿度雾霾和干霾下更加明显。分析认为:雾霾条件下湿度对电晕起始电场强度的影响及空间悬浮颗粒的荷电行为是地面合成电场和离子流密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离子迁移率的减小抑制了地面离子流密度的增大。研究思路对考虑雾霾因素时HVDC输电线路规划设计中电晕效应的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雾霾 电磁环境 电晕 离子流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分布式光纤光栅的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度在线监测技术 被引量:57
8
作者 陈强 李庆民 +2 位作者 丛浩熹 行晋源 李劲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8-306,共9页
GIS设备导体触头温升过高会引发重大事故,光纤光栅技术在电气设备温度在线监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无法直接安装在导体触头表面进行温度测量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测量多点外壳温度及环境温度,从而间接计算... GIS设备导体触头温升过高会引发重大事故,光纤光栅技术在电气设备温度在线监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无法直接安装在导体触头表面进行温度测量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测量多点外壳温度及环境温度,从而间接计算导体触头温度的方法。建立了单相GIS隔离开关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得到GIS内部温度分布规律,确定了多个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最优安装位置。进行GIS隔离开关温升实验,将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仿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环境温度、外壳温度和导体触头温度进行了曲线拟合,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准确度。该在线测温方法简单有效,无需破坏现有GIS设备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触头温度 多点分布式 光纤光栅 有限元模型 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联合老化对电缆附件应力锥处空间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伟 何东欣 +3 位作者 宋鹏先 王晓然 孟繁淞 李清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37-1744,共8页
为研究电缆应力锥处电荷积聚效应,将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电热联合加速老化,采用电声脉冲法测试不同老化阶段的电缆应力锥处空间电荷在轴向和径向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空间电荷密度在距应力锥内侧边缘约2 cm位置最大,向轴向两... 为研究电缆应力锥处电荷积聚效应,将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电热联合加速老化,采用电声脉冲法测试不同老化阶段的电缆应力锥处空间电荷在轴向和径向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空间电荷密度在距应力锥内侧边缘约2 cm位置最大,向轴向两侧逐渐减小;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应力锥处的空间电荷密度逐渐增大,分布范围扩大。结合交流电压下电荷运输机制,分析得到电荷积聚的来源是空间电荷从外侧迁移至应力锥位置并发生积累。该研究可为电缆附件易发生故障原因分析提供理论参考,对于提升电缆绝缘性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 电缆 附件 应力锥 电荷积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针板电极模型的局部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永武 张涛 +4 位作者 高金伟 房林杰 王培锦 姚竣严 李清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91,共8页
作为直流输电系统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换流变压器的绝缘状态对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阀侧绕组不同位置需要承受不同交直流分量比例的复合电压。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1:1复合电压比例,其他电压比例研究较少。文... 作为直流输电系统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换流变压器的绝缘状态对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阀侧绕组不同位置需要承受不同交直流分量比例的复合电压。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1:1复合电压比例,其他电压比例研究较少。文中基于脉冲电流法与恒定电压法,建立了复合电压下油纸绝缘局放实验平台,研究了1:1、1:3、1:5和1:7交直流比例复合电压下针板电极有油隙模型、针板电极沿面强/弱垂直分量模型的局放起始放电电压、谱图特性和放电典型特征。结果表明:沿面强垂直分量模型的起始放电电压明显低于弱垂直分量模型;PRPD谱图中局放分布范围较广,放电多位于正半周交流电压的上升沿与峰值周围;针板电极不同模型的Q_(ave)、F_(nc)与F_(eqave)随直流分量的增加有不同的增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交直流复合电压 极不均匀场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感应滤波在单导线交直流配电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黎 刘梦琦 +3 位作者 赵彤 邹亮 李宏伟 黄金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71-2376,共6页
单导线交直流配电技术作为一种新能源接入方式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此技术面临的一个关键瓶颈问题是直流分量的存在导致变压器严重饱和。为此,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感应滤波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感应滤波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对电网中各... 单导线交直流配电技术作为一种新能源接入方式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此技术面临的一个关键瓶颈问题是直流分量的存在导致变压器严重饱和。为此,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感应滤波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感应滤波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对电网中各次谐波的监测,对感应滤波装置中的滤波器进行智能化投切。基于智能化感应滤波方法,建立了单导线交直流配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导线交直流配电系统 新能源 铁芯饱和 感应滤波 智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技术经济性的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优化配置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亮 伍珈乐 +2 位作者 刘涛 赵彤 张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84,共7页
提出了一种兼顾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大电网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Permanent-magnet-biased Saturation based Fault Current Limiter,PMFCL)优化配置算法.介绍了PMFCL限流机理,定义了短路电流裕量作为挑选超标节点的标准.将节点自阻抗作为... 提出了一种兼顾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大电网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Permanent-magnet-biased Saturation based Fault Current Limiter,PMFCL)优化配置算法.介绍了PMFCL限流机理,定义了短路电流裕量作为挑选超标节点的标准.将节点自阻抗作为节点短路电流水平的衡量指标,基于节点自阻抗增量,构建了兼顾全局限流效果与经济性的PMFCL优化配置评价函数.综合考虑了PMFCL启动条件和节点自阻抗对支路阻抗参数的灵敏度指标以缩小寻优空间,提出了PMFCL在大电网中配置优化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IEEE 39节点标准算例,调用Matlab遗传算法函数完成仿真.结果表明,与不计及灵敏度相比,该算法寻优效率较高;所得最优配置方案能够使所有节点短路电流满足限流要求并保留一定裕量,对超标越严重的节点限流效果较好,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偏置型故障限流器 大电网 优化配置 技术经济性 评价函数 灵敏度指标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方法
13
作者 陈建军 赵晨晓 +3 位作者 晏坤 熊子平 刘洪顺 隋宜臻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0,共8页
为了关联历史数据与预测数据,提升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精度,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理论优化为基础,利用主变压器油温值、高压侧电流值... 为了关联历史数据与预测数据,提升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精度,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理论优化为基础,利用主变压器油温值、高压侧电流值、环境温度值、高压侧有功值、环境相对湿度等数据信息在主成分分析白化处理,通过优化网络超参数后的深度学习模型拟合超短期变化趋势,实现深度学习下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利用贝叶斯优化方法通过较少的步数寻找到较好的超参数组合,进一步缩小历史数据信息对预测模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模型在一周内的数据预测误差均在±3.5%以内,相比其他两种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超短时 长短时记忆 贝叶斯优化 顶层油温 自适应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致发光相位谱对电缆绝缘交流空间电荷特性的研究
14
作者 宋鹏先 房晟辰 +2 位作者 王晓然 孟繁淞 何东欣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2,共5页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绝缘性能,针对电热老化后的电缆绝缘试样开展电致发光测试,获得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电致发光光谱和相位谱,分析电致发光光谱相位超前于交流电压相位的原因。结果表明:电缆绝缘在电热老化过程中发生氧化产生羰...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绝缘性能,针对电热老化后的电缆绝缘试样开展电致发光测试,获得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电致发光光谱和相位谱,分析电致发光光谱相位超前于交流电压相位的原因。结果表明:电缆绝缘在电热老化过程中发生氧化产生羰基;由于电缆绝缘制造过程中的残余交联副产物老化后分解形成杂质,使得电缆绝缘材料在交流电压作用下承受强烈的空间电荷作用,从而导致电缆绝缘交联聚乙烯的电致发光相位超前量远大于低密度聚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绝缘 空间电荷 电致发光 光谱 相位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特征的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姚杨 林金涛 +5 位作者 刘洪正 肖怀硕 李清泉 王志涛 马帅 赵遵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439-6451,共13页
断路器机械状态的变化可以通过振动信号表征出来,但是需要借助有效的信号处理手段将隐藏在信号中的特征提取出来,该文提出基于时频特征和数据序列特征的复合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提取信号突变点,以突变点为依据将振动区间... 断路器机械状态的变化可以通过振动信号表征出来,但是需要借助有效的信号处理手段将隐藏在信号中的特征提取出来,该文提出基于时频特征和数据序列特征的复合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提取信号突变点,以突变点为依据将振动区间划分为多个平稳区间,再利用总体最小二乘–旋转矢量不变技术进行参数辨识。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对信号进行分解,再利用广义分形维数进行参数辨识,组合得到高维特征向量。最后对断路器的机械状态进行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复合特征方法的诊断精度要明显强于采用单一特征方法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振动信号 时频特征 数据序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kV银东线绝缘子串的自然积污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毕晓甜 任昂 +2 位作者 沈庆河 刘辉 李清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5-49,54,共6页
为分析±660 k V银东线绝缘子的自然积污规律,在山东德州设置污秽测量点,进行为期一年的自然积污试验。测量了绝缘子的等值盐密(ESDD)和等值灰密(NSDD),对比研究了瓷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表面污秽不均匀度、绝缘子串不同位置积污规律... 为分析±660 k V银东线绝缘子的自然积污规律,在山东德州设置污秽测量点,进行为期一年的自然积污试验。测量了绝缘子的等值盐密(ESDD)和等值灰密(NSDD),对比研究了瓷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表面污秽不均匀度、绝缘子串不同位置积污规律及灰盐比。结果表明:瓷钟罩绝缘子表面污秽不均匀度远高于复合绝缘子;绝缘子串高压端和接地端均比中间部分积污严重;复合绝缘子的伞裙直径越小,积污越严重;瓷绝缘子、复合绝缘子的灰盐比均值分别为12.44、5.86,下表面的灰盐比均大于上表面的灰盐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绝缘子 复合绝缘子 自然积污 等值盐密 等值灰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 GIS变电站隔离开关操作对二次电缆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拯 温才权 +4 位作者 刘炜 全杰雄 闫茂华 张志源 刘洪顺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155,共9页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ive voltage transformer,CVT)传播,会在其二次侧形成很大的干扰,影响二次设备的正常操作和运行。该论文建立了CVT等值计算电路模型,对二次电缆上...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ive voltage transformer,CVT)传播,会在其二次侧形成很大的干扰,影响二次设备的正常操作和运行。该论文建立了CVT等值计算电路模型,对二次电缆上的骚扰电压进行了推导计算,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了某500 kV GIS变电站VFTO对二次电缆骚扰的整体仿真模型,对二次电缆末端的骚扰电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二次电缆长度、屏蔽层接地方式对于骚扰的影响,并提出了采用螺旋管阻尼母线、屏蔽层两端接地、采通多股导线、加装滤波电容的组合抗干扰措施,大大降低了二次电缆骚扰电压的幅值和谐波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二次电缆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传导骚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浓度下大气压Ar/O_2脉冲介质阻挡放电频率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潘光胜 谭震宇 +2 位作者 王晓龙 潘杰 黄强 《电工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71-81,共11页
使用一维流体模型,研究了高氧浓度(1.0%~5.0%)下大气压Ar/O_2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频率(<100k Hz)效应。在所考虑的氧浓度和频率范围内,计算了放电电流密度以及四种(O、O(~1D)、O^2(~1Δg)、O_3)活性氧粒子产生与消耗的主要路径及其贡... 使用一维流体模型,研究了高氧浓度(1.0%~5.0%)下大气压Ar/O_2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频率(<100k Hz)效应。在所考虑的氧浓度和频率范围内,计算了放电电流密度以及四种(O、O(~1D)、O^2(~1Δg)、O_3)活性氧粒子产生与消耗的主要路径及其贡献随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一个电压脉冲周期中均发生两次极性相反的放电,并分别发生在外施电压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不同氧浓度下,第一次放电与第二次放电的放电电流密度峰值均随着频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即存在最小值,相应的频率定义为特征频率,并获得了二特征频率随氧浓度的变化。另外,在氧浓度为3.0%时,给出了四种活性氧粒子产生与消耗的主要路径及其在不同频率下相应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介质阻挡放电 氩氧气体 频率效应 一维流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 kV银东线瓷绝缘子的积污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辉 孙家祥 +3 位作者 沈庆河 姚金霞 孟海磊 李清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3-68,共6页
为了研究银川东—胶东±660 k V直流输电线路瓷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在山东德州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1894杆塔作为积污试验点,并进行为期两年的自然积污试验,测量了瓷绝缘子的等值盐密和等值灰密,研究分析正负极性对瓷绝缘子上下表面盐... 为了研究银川东—胶东±660 k V直流输电线路瓷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在山东德州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1894杆塔作为积污试验点,并进行为期两年的自然积污试验,测量了瓷绝缘子的等值盐密和等值灰密,研究分析正负极性对瓷绝缘子上下表面盐密、灰密及灰盐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瓷绝缘子串积污整体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高压端积污最为严重;瓷绝缘子下表面积污比上表面严重;瓷绝缘子表面灰盐比主要分布在10~18.7;负极的瓷绝缘子积污比正极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绝缘子 积污特性 自然积污试验 等值盐密 等值灰密 灰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成像技术在RTV涂覆平板模型放电检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健春 任昂 +1 位作者 肖怀硕 李清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73,80,共6页
用室温硫化硅橡胶(RTV)涂覆的平板模型模拟带有RTV涂层的绝缘子表面,将其均匀涂污后置于人工雾室内。改变雾室内的环境湿度、仪器增益等参数,通过成像仪记录放电光子数,利用示波器记录相应的泄漏电流。结果表明:环境湿度对于RTV涂覆平... 用室温硫化硅橡胶(RTV)涂覆的平板模型模拟带有RTV涂层的绝缘子表面,将其均匀涂污后置于人工雾室内。改变雾室内的环境湿度、仪器增益等参数,通过成像仪记录放电光子数,利用示波器记录相应的泄漏电流。结果表明:环境湿度对于RTV涂覆平板模型放电具有显著影响,相对较高的环境湿度将会增强放电,但同时也会导致紫外光在传播中发生较大的衰减;成像仪的检测角度对电晕放电的检测没有明显影响,其以放电点为球心均匀向四周辐射;随着检测距离的增加,成像仪接收到的紫外光子数呈指数衰减;随着成像仪增益的提高,接收到的紫外光子数先增加,其后由于重叠效应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紫外成像 光子数 RT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