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曹春林 卜培莉 +1 位作者 王英 张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 评价声学密度 (AD)参数对高血压病 (EH )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AD技术测定 41例左室肥厚、5 3例左室非肥厚EH患者及 3 2例正常对照者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峰 峰强度值PPI1、PPI2 ,矫正的声学强度CAI1、CAI2... 目的 评价声学密度 (AD)参数对高血压病 (EH )患者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AD技术测定 41例左室肥厚、5 3例左室非肥厚EH患者及 3 2例正常对照者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峰 峰强度值PPI1、PPI2 ,矫正的声学强度CAI1、CAI2 。用多普勒技术测量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 ①三组CAI1、CAI2 、PPI1、PPI2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②三组AVP、S/D均有显著差异 ,左室肥厚组及非肥厚组E/A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③CAI1、CAI2 与AVP、S/D、LVMI均呈正相关。结论 AD技术是临床评价心肌纤维化的重要手段 ,可间接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肌纤维化 声学密度 左心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返流与婴幼儿哮喘关系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黎月华 李颖 孙光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27,共2页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近年来认为与一些呼吸道疾病如复发性肺炎、难治性哮喘等可能有关,本文就GER与婴幼儿哮喘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胃食管返流 哮喘 婴幼儿 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袁令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3年第3期6-7,共2页
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82例86个慢性硬膜下血肿,男68例,女14例。年龄13~70岁,平均41.5岁,30岁以下者5例,31~40岁者9例,41~50岁20例,51~60岁者40例,61~70岁者8例。症状以颅内压增高及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亚健康状态及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梁凡 姜宝岐 +3 位作者 刘宁 丁年海 刘欣 李慧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卫生事业 亚健康状态 医疗卫生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的X线诊断(附6例报告)
5
作者 袁令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3年第1期46-47,共2页
例1:患儿男7天,第一胎,足月顺产,患儿喂奶后第二天即呕吐,三天后频繁性呕吐。吐物为咖啡样,生后腹胀一直无胎粪排出,无发热,于生后5天来院就诊。入院后体格检查:体形瘦小,发育差,
关键词 先天性 细小结肠症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卫 曹春林 +2 位作者 王茜 张薇 葛志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3期172-173,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弥漫性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粥样斑块起始于青少年期,可几十年无临床症状,最终引起心、脑、肾等多脏器病变,因此,在无症状期检出和监测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情况,找出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弥漫性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粥样斑块起始于青少年期,可几十年无临床症状,最终引起心、脑、肾等多脏器病变,因此,在无症状期检出和监测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情况,找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颈动脉是粥样硬化的早期好发部位,外周血管超声显像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无创、准确技术,本研究应用这一方法,检测了147例受试者的颈动脉,旨在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颈动脉超声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7
作者 刘传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山东省山东煤矿总医院(250022)刘传胜1982~1992年,我科收治的12例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12例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31...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山东省山东煤矿总医院(250022)刘传胜1982~1992年,我科收治的12例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12例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31~40岁,平均35.6岁。既往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