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淀粉芽孢杆菌Cas02与菌核净复配协同防治烟草赤星病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世杰 刘云 +8 位作者 陈勇华 王卫民 赵洋洋 崔针针 梁金昌 艾永峰 李林达 宗浩 王晓强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7,共6页
为有效防控烟草赤星病,筛选生物菌剂与化学药剂协同抑制烟草赤星病菌的适宜复配比例,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0%菌核净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as02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物活性,通... 为有效防控烟草赤星病,筛选生物菌剂与化学药剂协同抑制烟草赤星病菌的适宜复配比例,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0%菌核净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as02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物活性,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测定两者之间的相容性,并测定不同复配比例对烟草赤星病菌的联合毒力以及盆栽防效。结果表明40%菌核净与解淀粉芽孢杆菌Cas02单剂对烟草赤星病菌均有较高的毒力,EC_(50)值分别为4.86μg/mL和4.6×10^(7)cfu/mL。相容性试验表明Cas02对40%菌核净不敏感,两者可联合使用。其中V_(40%菌核净)∶V_(Cas02)=7∶3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增效作用最好,增效比率为1.32,实际抑菌率达到67.6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V_(40%菌核净)∶V_(Cas02)=7∶3时对赤星病的防效最好,防效达到74.12%,高于单剂处理。因此,在生产中建议将4.86μg/mL 40%菌核净和4.6×10^(7)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以7∶3比例混匀复配应用于烟草赤星病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链格孢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菌核净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烤烟经济性状及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顾毓敏 孙婷婷 刘文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5期48-51,54,共5页
为明确水肥耦合对烤烟经济性状及质量的影响,在采用水肥耦合技术(滴灌施肥)的条件下,设置4个不同施肥量处理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沟灌条件下施用纯氮82.5 kg/hm^(2)处理相比,滴灌条件下施用纯氮82.5 kg/hm^(2)处理烤烟株高显著提... 为明确水肥耦合对烤烟经济性状及质量的影响,在采用水肥耦合技术(滴灌施肥)的条件下,设置4个不同施肥量处理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沟灌条件下施用纯氮82.5 kg/hm^(2)处理相比,滴灌条件下施用纯氮82.5 kg/hm^(2)处理烤烟株高显著提高,产量和产值增加,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最优。综合分析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等指标认为,施氮量为82.5 kg/hm^(2)、灌溉方式为滴灌是山东烟区水肥耦合技术的最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水肥耦合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化学成分 外观质量 评吸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7对烟草青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及其抑菌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静 赵廷昌 +5 位作者 李玉高 孔凡玉 何月秋 张成省 刘建华 刘伟成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41-44,共4页
研究了生防细菌菌株SH7及其除菌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菌和防病作用,并对其产生的抑菌物质进行了粗提。结果显示,该菌株对R.solanacearum有很强的抑菌作用,且其除菌体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较好。将SH7... 研究了生防细菌菌株SH7及其除菌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菌和防病作用,并对其产生的抑菌物质进行了粗提。结果显示,该菌株对R.solanacearum有很强的抑菌作用,且其除菌体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较好。将SH7无菌发酵液、无菌发酵液与青枯病菌混合30 min施入土壤29 d后,两种处理与对照相比,防效分别达到65.99%和53.2%;SH7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是SH7除菌发酵液防病的主要机制;SH7分泌的抑菌物质可以被硫酸铵沉淀,初步认为该抑菌物质是蛋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抑菌物质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栋 伏晓 +4 位作者 韩新宇 罗定棋 何余勇 张永辉 雷晓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6期133-134,141,共3页
从烟草根际土壤分离到107个细菌分离物,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培养筛选,筛选到13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LZ-7菌株的室内平板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7.82 mm。经盆栽试验,LZ-7、A3控病作用较好,防治效果分别达59.12%和55.... 从烟草根际土壤分离到107个细菌分离物,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培养筛选,筛选到13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LZ-7菌株的室内平板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7.82 mm。经盆栽试验,LZ-7、A3控病作用较好,防治效果分别达59.12%和55.84%。通过16 S 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LZ-7与Bacillus pumilus的同源性为99%,初步鉴定证明该菌株属于短小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复配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苗苗 王晓强 +7 位作者 王东坤 刘元德 孙光军 沈宏 艾永峰 崔志燕 陈德鑫 王凤龙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解决单一生防菌防效不稳定问题,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相容试验、盆栽试验从6株生防菌中筛选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复配菌株组合;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各菌株的16S rRNA和gyrA基因进... 为解决单一生防菌防效不稳定问题,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相容试验、盆栽试验从6株生防菌中筛选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复配菌株组合;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各菌株的16S rRNA和gyrA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各菌株分类地位;并采用轮换因子法筛选各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GY1、GY10和GY12发酵后混合施用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平板抑菌率达到86.9%,盆栽防效为74.53%,比GY1、GY10、GY12单独处理分别提高15.34%、27.42%和44.94%;分子鉴定表明,3株菌分别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并筛选得到了GY1、GY10、GY12的最适发酵培养基,发酵24 h后生物量相较于基础培养基分别增加了75.12%,92.31%和19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芽孢杆菌 生防菌复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烟草种子蛋白质、脂肪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琼 侯小东 +4 位作者 刘艳华 张怀宝 付秋娟 张富军 杜咏梅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02,共8页
为探索不同类型烟草种子开发利用的方向,以6份黄花烟草与31份红花烟草为材料,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烟草种子粗蛋白、脂肪以及种子油脂肪酸、植物甾醇、角鲨烯的含量和组成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红花烟草,黄花烟草种子含有较高的... 为探索不同类型烟草种子开发利用的方向,以6份黄花烟草与31份红花烟草为材料,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烟草种子粗蛋白、脂肪以及种子油脂肪酸、植物甾醇、角鲨烯的含量和组成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红花烟草,黄花烟草种子含有较高的粗蛋白以及较低的脂肪,不同类型红花烟草种子粗蛋白、脂肪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黄花烟草种子蛋白质含有较高的蛋氨酸、赖氨酸及总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值均较高,氨基酸组成模式与FAO/WHO推荐值及与FAO鸡蛋蛋白贴近度也较高。黄花烟草种子油亚油酸、菜油甾醇、β-谷甾醇含量较高,而红花烟草种子角鲨烯、胆甾醇、4-甲基-7-烯胆甾烷醇、豆甾醇、α-谷甾醇含量较高;黄花烟草与红花烟草种子油总不饱和脂肪酸、总植物甾醇含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黄花烟草种子饲用价值相对较高,而红花烟草种子油用价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种子 蛋白质 脂肪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收1号在烟草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裴军 刘常荣 +3 位作者 刘文涛 于丽娟 董小卫 杨明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3期20-20,23,共2页
研究了应用丰收1号叶面肥对烟草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收1号在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和产值方面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推广丰收1号在烟草上的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丰收1号 烟草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型烟叶烤房的设计探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孙晓军 杜传印 +6 位作者 王兆群 王先伟 孙其勇 孟庆宏 岳永兴 钱江增 谭青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根据热泵原理设计开发了收集空气中热能的烟叶烤房。实践证明:相对于燃煤烤房,热泵烤房具有环保,降低烘烤成本和劳动强度,有效提高烘烤质量等优势。
关键词 烟叶 热泵烤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植物病毒病检测技术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伟 徐硕 陈德鑫 《南方农业》 2013年第12期24-28,共5页
概述了生物学检测法(Biology detection)、电镜检测技术(Technology of electron microscopy)、血清学方法(Serological detection assay)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assay)的原理、操作环节及各自优缺点,为... 概述了生物学检测法(Biology detection)、电镜检测技术(Technology of electron microscopy)、血清学方法(Serological detection assay)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assay)的原理、操作环节及各自优缺点,为生产工作中选择植物病毒病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检测 生物学法 血清学法 电子显微镜法 分子生物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芽孢杆菌的生防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苗苗 张家韬 +8 位作者 崔传斌 孙光军 王东坤 崔志燕 高强 冯超 王凤龙 陈德鑫 王晓强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9,共10页
为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GY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Y10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GY12的生防特性,采用平板试验法、对扣法、盆栽试验等,对三株生防菌的抑菌谱、次生代谢产物、挥发性... 为明确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GY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Y10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GY12的生防特性,采用平板试验法、对扣法、盆栽试验等,对三株生防菌的抑菌谱、次生代谢产物、挥发性物质、根际定殖能力和促生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Y1、GY10、GY12培养液可以显著促进烟草种子的萌发和烟株的生长;三株生防菌抑菌谱广,对烟草赤星病菌、黑胫病菌及花生镰刀菌等9种病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都具有分泌嗜铁素和蛋白酶的能力;三株生防菌发酵上清液和挥发性物质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和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菌株的分泌蛋白热稳定性好,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的体外抑菌活性,并对酸性环境具有较高的耐受性;根际定殖结果表明,GY1-GY10-GY12复配与单菌株相比能增加各生防菌在烟草根际的定殖。以上结果对于菌株GY1、GY10、GY12生防特性的深入挖掘和产业化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烟草黑胫病 烟草赤星病 生防特性 根际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发育状况与其感官评吸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冉 程森 +4 位作者 周超 顾毓敏 高远 刘文涛 牛纪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1期209-213,共5页
[目的]明确烤烟烟叶发育状况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方法]对2014—2016年取自全国9个省的烤烟烟叶样品进行外观品质以及评吸质量检测鉴定,对所得数据按年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烟叶叶片特征指标和感官评吸指标... [目的]明确烤烟烟叶发育状况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方法]对2014—2016年取自全国9个省的烤烟烟叶样品进行外观品质以及评吸质量检测鉴定,对所得数据按年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烟叶叶片特征指标和感官评吸指标在所取样本间变幅不大,各项指标平均值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变异系数变化不大。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与烤烟评吸质量相关的各项指标因烟区、年份不同而与烟叶发育物理指标间呈现不同的相关性。其中香气质、香气量及刺激性等与叶长、叶宽、开片度及单叶重之间相关性较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为工业企业的烟叶原料采购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开片度 发育状况 评吸质量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烟区烟叶外观质量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沈利臣 卢晓华 +3 位作者 刘元德 李冉 顾毓敏 周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7期34-37,共4页
为了明确烤烟烟叶外观品质与其评吸质量的关系,对2015年全国14个省的144份烤烟烟叶样品进行了外观品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的鉴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烟区所产烟叶的外观质量指标与其感官评吸质量关系... 为了明确烤烟烟叶外观品质与其评吸质量的关系,对2015年全国14个省的144份烤烟烟叶样品进行了外观品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的鉴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烟区所产烟叶的外观质量指标与其感官评吸质量关系有较大的差异。西南烟区,烟叶油分是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的最大影响因素;东南及长江中下游烟区烟叶油分是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的最大影响因素,成熟度是第2大影响因素;黄淮及东北烟区,烟叶的柔韧度、叶面组织特征是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的最大影响因素;身份是第2大影响因素。初步认为,在不同烟区可以通过不同外观质量指标来筛选感官质量较好的烟叶原料,西南烟区以油分为主要参考指标,东南及长江中下游烟区以油分和成熟度为主要参考指标,黄淮及东北烟区以柔韧度、叶面组织特征以及身份为主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外观品质 感官评吸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