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输注在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1
作者 王惠霞 宁吉顺 +4 位作者 徐礼鲜 马加海 卢玲玲 张惠 张国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2909-2910,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颌面外科全麻病人根据阿片药物用药分为瑞芬太尼组(REM组)和芬太尼组(Fen组),各30例,复合咪唑安定、异丙酚和维库溴铵实施静吸复合麻醉。Fen组微量泵入...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颌面外科全麻病人根据阿片药物用药分为瑞芬太尼组(REM组)和芬太尼组(Fen组),各30例,复合咪唑安定、异丙酚和维库溴铵实施静吸复合麻醉。Fen组微量泵入芬太尼0.25μg/(kg·min)、异丙酚100~200μg/(kg·min);REM组微量泵入瑞芬太尼0.25μg/(kg·min)、异丙酚100~200μg/(kg·min)。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生理参数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REM组病人术后平均清醒和气管拔管时间分别为(2.2±0.3)min和(3.5±1.1)min,Fen组分别为(5.3±0.9)min和(6.5±1.3)min。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麻醉镇痛安全有效,并且术后清醒及气管拔管时间短于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药 阿片类 芬太尼 颌面外科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的药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丽华 徐礼鲜 +3 位作者 马加海 张惠 王惠霞 刘春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的药效学及对家兔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1%丙泊酚组(Ⅰ组)和2%丙泊酚组(Ⅱ组),每组6只。两组丙泊酚单次首次剂量均为6mg/kg,以0.6mg/s从家兔耳缘静脉分别匀速注射,观察和记录家兔头正位反射消失时间。注射... 目的观察丙泊酚的药效学及对家兔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1%丙泊酚组(Ⅰ组)和2%丙泊酚组(Ⅱ组),每组6只。两组丙泊酚单次首次剂量均为6mg/kg,以0.6mg/s从家兔耳缘静脉分别匀速注射,观察和记录家兔头正位反射消失时间。注射完毕后接麻醉注射泵以40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丙泊酚6h,记录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并于静注前、静注完毕、持续输注5、30min及1、3、6h和苏醒时分别抽血行血气分析,检测血药浓度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结果Ⅰ组家兔血清TG浓度在持续输注1、3和6h与静注前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1),血清TC浓度仅在持续输注6h较静注前增高(P<0.01);Ⅱ组在6h的血清TG浓度高于用药前(P<0.01),但同时点仍低于Ⅰ组(P<0.01)。结论2%丙泊酚与1%丙泊酚的药效相似,但2%丙泊酚能明显延缓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药效动力学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乌甲素的腰麻作用和对神经系统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姜秀良 李爱芝 +4 位作者 马宏仲 梁立升 于建宏 王郜 姚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的腰麻作用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0.5mg/kg;Ⅱ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1mg/kg;Ⅲ组蛛网膜下隙注射生理盐水1ml。于用药前后监测ECG、HR、MAP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的腰麻作用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0.5mg/kg;Ⅱ组蛛网膜下隙注射高乌甲素1mg/kg;Ⅲ组蛛网膜下隙注射生理盐水1ml。于用药前后监测ECG、HR、MAP的变化,观察各组的腰麻作用。术后1、3、7、15、30d将兔处死,取其L7节段脊髓行病理切片。结果Ⅰ、Ⅱ组的腰麻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与注药前比较,Ⅱ组注药后5至60minMAP明显下降(P<0.05),HR明显增快(P<0.05),与Ⅰ、Ⅲ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与注药前比较,Ⅰ组注药后5minHR亦明显增快(P<0.05)。术后1、3d脊髓病理观察有轻微的炎性反应。结论高乌甲素有腰麻作用,0.5mg/kg的剂量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但对脊髓的影响仍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乌甲素 腰麻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轻度低温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丁素春 张倩 +2 位作者 管燕 谢亚明 姜秀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8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轻度低温对颅脑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轻度低温组(L组)和常温组(W组),每组25例。分别在麻醉前、术后第1天、第5天采静脉血1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 目的观察围术期轻度低温对颅脑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轻度低温组(L组)和常温组(W组),每组25例。分别在麻醉前、术后第1天、第5天采静脉血1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L组患者术后第1天CD3+、CD4+、CD4+/CD8+显著低于术前(P<0.05或P<0.01),W组患者术后第1天CD4+、CD4+/CD8+降低显著(P<0.05)。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已接近术前水平。术后第1天L组CD3+、CD4+、CD4+/CD8+显著低于W组(P<0.05或P<0.01)。结论围术期轻度低温可以抑制机体的T淋巴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免疫 T淋巴细胞 颅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