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瘤CT灌注参数与病理类型、TTF-1及腺癌EGFR突变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中华 姜春成 +3 位作者 刘歆 马恒 曲倩倩 王锡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996-200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颅内转移瘤CT灌注(CTP)参数与病理类型、肺腺癌免疫指标TTF-1以及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SCLC IV期颅脑转移患者45例,包括腺癌30例(TTF-124例阳性、6例弱阳性,EGFR基因突变类型野生型11例、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颅内转移瘤CT灌注(CTP)参数与病理类型、肺腺癌免疫指标TTF-1以及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SCLC IV期颅脑转移患者45例,包括腺癌30例(TTF-124例阳性、6例弱阳性,EGFR基因突变类型野生型11例、21因子突变11例,19因子突变8例),鳞癌15例(TTF-115例阴性),对其进行颅内转移瘤CT灌注成像,分析灌注参数与肺癌病理类型、肺腺癌常见EGFR突变类型(19、21因子突变及基因野生型)及TTF-1的相关性。结果腺癌与鳞癌颅内转移瘤在灌注参数CBF与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腺癌EGFR基因野生型与21因子突变在CBV(P=0.009)、CBF(P=0.014)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野生型与EGFR19因子突变型在MTT(P=0.010)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T与TTF-1存在负相关,CBF与TTF-1存在正相关。结论肺腺癌、鳞癌颅内转移瘤CT灌注参数及肺腺癌EGFR常见突变类型灌注参数存在差异,CT灌注成像可以辅助晚期肺癌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颅内转移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安散结胶囊维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侯爱画 谭松 +4 位作者 戴玲玲 王斌胜 张金波 刘伟 于春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9期96-99,108,共5页
目的探讨平安散结胶囊维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8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均经化疗一线治疗后,观察组采用平安散结胶囊治疗,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定期... 目的探讨平安散结胶囊维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8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均经化疗一线治疗后,观察组采用平安散结胶囊治疗,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定期随访两组患者,观察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力状况、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各项中医临床症候及体力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及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疲倦、恶心呕吐及疼痛评分、失眠、便秘及纳差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FS为(5.54±1.23)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0.6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平安散结胶囊维持治疗可明显改善中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力状况及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PFS,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安散结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口服防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戴玲玲 窦欢欢 +3 位作者 马继鹏 孟鹏 毛俊俊 侯爱画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口服防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等中文数据库及Embase、PubMed等英文数据库。检索2000—2020年口服中药防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口服防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等中文数据库及Embase、PubMed等英文数据库。检索2000—2020年口服中药防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Cochrane系统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及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剔除2个异质性大的研究,13个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口服中药组能降低周围毒性发生率(RR=0.70,95%CI:0.63~0.78),尤其可明显降低中重度的神经毒性发生率。结论中药口服能降低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周围神经毒性 奥沙利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