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光干涉法测量液晶的双折射率 被引量:9
1
作者 彭敦云 宋连科 +1 位作者 栗开婷 郭文静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2-424,共3页
为了测量液晶双折射率,从偏光干涉的理论公式入手,通过一定的近似,采用偏光干涉法测量液晶双折射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数据。结果表明,在采用偏光干涉法测量液晶材料的双折射率时,避免了对透射光谱的绝对光强... 为了测量液晶双折射率,从偏光干涉的理论公式入手,通过一定的近似,采用偏光干涉法测量液晶双折射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数据。结果表明,在采用偏光干涉法测量液晶材料的双折射率时,避免了对透射光谱的绝对光强进行测量,使得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这一结果对液晶器件的设计、制作和使用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液晶 电光效应 偏光干涉 双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诱导硅材料表面周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高胜淼 闫珂柱 +2 位作者 韩培高 许春玉 王荣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5-398,共4页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诱导的硅材料周期表面结构,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波纹周期与入射激光波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计算,得到了单晶硅表面波纹周期约为800nm,研究了1k Hz的飞秒脉冲(中心波长800nm,脉宽35fs)加工单晶硅引...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诱导的硅材料周期表面结构,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波纹周期与入射激光波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计算,得到了单晶硅表面波纹周期约为800nm,研究了1k Hz的飞秒脉冲(中心波长800nm,脉宽35fs)加工单晶硅引起的波纹结构。结果表明,在功率密度略大于样品损伤阈值的条件下,单晶硅表面形成了清晰的平行等间距直线周期条纹结构,测得该条纹的周期约为750nm,与所用激光中心波长接近。使用可旋转的格兰-泰勒棱镜改变入射激光的偏振方向,发现周期波纹方向随入射激光偏振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条纹方向与飞秒激光的电矢量方向垂直,并且由加工图片看出经辐照过的区域比未经辐照区域干净得多。这一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激光诱导的周期性表面结构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周期波纹 辐照 单晶硅 偏振方向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平行分束器的偏光干涉系统 被引量:4
3
作者 马丽丽 牛明生 +3 位作者 苏富芳 史萌 吴闻迪 宋连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2-387,共6页
为了克服常规偏光干涉系统中核心器件萨瓦板(Savart)偏光镜制作工艺复杂、装调难度高的缺点,解决由于Savart偏光镜装调、加工误差造成的偏光干涉系统条纹混叠和调制度下降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单平行分束器(SPBS)的偏光干涉系统的方法... 为了克服常规偏光干涉系统中核心器件萨瓦板(Savart)偏光镜制作工艺复杂、装调难度高的缺点,解决由于Savart偏光镜装调、加工误差造成的偏光干涉系统条纹混叠和调制度下降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单平行分束器(SPBS)的偏光干涉系统的方法,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原理,采用矩阵传递函数推导了经偏光干涉系统出射光的琼斯矩阵及相干叠加强度,得出了和基于Savart偏光镜的干涉系统类似的干涉结果,分析了系统光程差与入射角及入射面的变化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由于SPBS结构简单,不需要多个单元组合,所以不存在装调误差,并且大幅度降低了加工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偏光棱镜 偏光干涉 单平行偏振分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腔反馈对量子点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龙睿 王海龙 +6 位作者 成若海 龚谦 严进一 汪洋 陈朋 宋志棠 封松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4-479,共6页
在对光栅外腔量子点激光器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外腔反馈对Littrow型光栅外腔量子点激光器输出功率、调谐范围等输出特性的影响,发现器件参数的选择对外腔激光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对外腔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调谐范围进行了理论计算... 在对光栅外腔量子点激光器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外腔反馈对Littrow型光栅外腔量子点激光器输出功率、调谐范围等输出特性的影响,发现器件参数的选择对外腔激光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对外腔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调谐范围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得到的外腔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忽略了非线性增益相关的增益抑制的单模调谐范围理论计算值稍小于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激光器 外腔反馈 输出功率 调谐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抽运被动调Q Nd:YAG/GdVO_4内腔式喇曼激光器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富芳 吴福全 +2 位作者 郝殿中 韩培高 史萌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8-402,共5页
为了研究LD抽运的被动调Q Nd:YAG/GdVO_4内腔式喇曼激光器的输出特性,采用Nd:YAG作为激光介质,GdVO_4晶体作为喇曼介质,分别用两块不同初始透过率的Cr^(4+):YAG晶体,得到并比较了采用不同初始透过率的Cr^(4+):YAG晶体时被动调Q喇曼激光... 为了研究LD抽运的被动调Q Nd:YAG/GdVO_4内腔式喇曼激光器的输出特性,采用Nd:YAG作为激光介质,GdVO_4晶体作为喇曼介质,分别用两块不同初始透过率的Cr^(4+):YAG晶体,得到并比较了采用不同初始透过率的Cr^(4+):YAG晶体时被动调Q喇曼激光器的性能。测量了平均输出功率、脉冲宽度和脉冲重复率随抽运功率的变化关系。当Cr^(4+):YAG的初始透过率为91%、输入功率是5.2W时,得到的喇曼光的最高功率为150.6mW,相应的转换效率为2.9%。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求解基频光和喇曼光空间分布的速率方程并应用到被动调Q内腔式喇曼激光器,获得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大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 喇曼激光器 受激喇曼散射 GDVO4晶体 被动调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nm激光下三乙胺分子多光子电离质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起元 周留柱 +2 位作者 孔祥和 董嫣然 尹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5-1049,共5页
利用YAG激光器输出的四倍频激光对三乙胺分子的共振增强双光子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三乙胺分子的飞行时间质谱,母体离子及碎片离子信号达29种之多.对碎片离子(C_2H_5)_2N^+CH_4(86^+)异常漂移做了分析,发现了异常漂移是由于离子信... 利用YAG激光器输出的四倍频激光对三乙胺分子的共振增强双光子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三乙胺分子的飞行时间质谱,母体离子及碎片离子信号达29种之多.对碎片离子(C_2H_5)_2N^+CH_4(86^+)异常漂移做了分析,发现了异常漂移是由于离子信号强度过强时,86^+之前的25种离子对其25次瞬间减速效应强于之后的3种离子对其3次瞬间加速效应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胺 质谱 电离 解离 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膜系偏光分束镜特征参量的入射角效应
7
作者 齐瑞云 吴福全 +2 位作者 王庆 郝殿中 吴闻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1-613,627,共4页
为了研究入射角对对称膜系薄膜偏光分束镜性能的影响,从等效膜层理论和截止带理论出发,采用图像法分析了分光光谱带宽和透过率随入射角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利用UV3101-PC分光光度计测量了(LHL)^N膜系偏光分束镜在不同入射角下的透射分光... 为了研究入射角对对称膜系薄膜偏光分束镜性能的影响,从等效膜层理论和截止带理论出发,采用图像法分析了分光光谱带宽和透过率随入射角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利用UV3101-PC分光光度计测量了(LHL)^N膜系偏光分束镜在不同入射角下的透射分光光谱,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结果表明,分光光谱带宽和入射角存在直接联系,分光光谱带宽随入射角的增大先变宽后变窄,存在一个带宽最大值,以带宽最大值对应的入射角为基点,减小入射角时,分光光谱带宽向长波段漂移并且出现凹陷;增大入射角时,分光光谱向短波段漂移。这些结果对优化对称膜系薄膜偏光分束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偏光分束镜 等效膜层 透过率 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备光纤U形微结构应用于折射率传感 被引量:7
8
作者 宁贵毅 傅贵 +3 位作者 史萌 付永栋 马任德 苏富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6-920,共5页
为了实现低成本、高精度的折射率测量,采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备出基于U形微结构的多模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器。研究了传感器的通光功率变化值与U形槽深度以及U形槽内液体折射率的关系,同时探究了在相同光损耗情况下不同烧蚀长度对灵... 为了实现低成本、高精度的折射率测量,采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备出基于U形微结构的多模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器。研究了传感器的通光功率变化值与U形槽深度以及U形槽内液体折射率的关系,同时探究了在相同光损耗情况下不同烧蚀长度对灵敏度的影响,并使用射线理论和模式理论对传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折射率1.3331~1.373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且可以做到5700μW/RIU的灵敏度;同时在10d B损耗情况下20μm烧蚀长度具有较好的灵敏度。该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备、灵敏度高和低成本等优点,在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飞秒激光 光纤传感器 U形微结构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偏光干涉法测量波片宽波段延迟量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喜宝 宋连科 +2 位作者 朱化凤 郝殿中 蔡君古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8-261,共4页
为了测量石英波片宽光谱下相位延迟量,根据连续偏光干涉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并给出了相应波长的延迟量数据处理办法。采用岛津UV-3101PC分光光度计双光路比对测量方法,增加了采集数据的稳定可靠性,获得了已知厚度的石英波片30... 为了测量石英波片宽光谱下相位延迟量,根据连续偏光干涉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并给出了相应波长的延迟量数据处理办法。采用岛津UV-3101PC分光光度计双光路比对测量方法,增加了采集数据的稳定可靠性,获得了已知厚度的石英波片300nm~800nm波段的连续偏光干涉谱,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获得了波片的宽光谱相位延迟量数据。结果表明,实验曲线和理论曲线吻合较好,测量平均误差不大于2°。这一结果对研究波片延迟量色散性质以及工艺进程的引导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物理光学 相位延迟 偏光干涉 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As/GaAs量子点激光器的增益和线宽展宽因子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海鑫 王海龙 +3 位作者 严进一 汪洋 曹春芳 龚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7-571,共5页
利用气源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In As/Ga As量子点激光器材料,制作了由5层量子点组成的500μm腔长的激光器。首次使用增益拟合和波长加权的方法计算了激光器的线宽展宽因子。其中,增益拟合是对Hakki-Paoli方法计算增益的重要补充,对判断不... 利用气源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In As/Ga As量子点激光器材料,制作了由5层量子点组成的500μm腔长的激光器。首次使用增益拟合和波长加权的方法计算了激光器的线宽展宽因子。其中,增益拟合是对Hakki-Paoli方法计算增益的重要补充,对判断不同电流下的增益是否饱和具有重要作用。对最大模式增益求导数,当电流为50 m A时,差分增益最大值为1.33 cm-1/m A,然后迅速减小到0.34 cm-1/m A,此时电流为57m A(≈0.99Ith)。第一次使用加权波长来计算中心波长的移动,发现Δλ慢慢减小直至接近于0。整个计算方法避免了在直接选取数据点时造成的误差,线宽展宽因子计算值为0.12~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增益 差分增益 波长移动 线宽展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BBO晶体偏光棱镜的结构角与视场角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祥明 宋连科 +2 位作者 朱化凤 彭捍东 孔德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前天然方解石紧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限制。为缓解现行偏光棱镜材料紧缺的压力,对新型的双折射α-BBO替代材料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光在界面上的全反射原理设计了李普奇式及格兰-泰勒式偏光棱镜,给出了它们相应的结构角... 目前天然方解石紧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限制。为缓解现行偏光棱镜材料紧缺的压力,对新型的双折射α-BBO替代材料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光在界面上的全反射原理设计了李普奇式及格兰-泰勒式偏光棱镜,给出了它们相应的结构角取值范围及对应的视场角大小,并重点设计得出了230nm~800nm宽频情况下相应的理论值。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在紫外波段适用性很好,同时具有大的视场角。该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型材料的偏光器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α-BBO 结构角 紫外波段 视场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因素对偏光棱镜消光比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凤 彭捍东 +2 位作者 孙山山 孙丹 宋连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为了消除不同角度入射格兰-泰勒棱镜时透射光谱曲线波动干扰产生的影响,提高消光比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以偏光棱镜作为检偏器,采用二次曲线拟合的方法,对透射曲线的极值点实现了精确判定。并采用二次光强测量方法,对棱镜入射端、出射端... 为了消除不同角度入射格兰-泰勒棱镜时透射光谱曲线波动干扰产生的影响,提高消光比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以偏光棱镜作为检偏器,采用二次曲线拟合的方法,对透射曲线的极值点实现了精确判定。并采用二次光强测量方法,对棱镜入射端、出射端、胶合层反射及透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用不同角度入射时棱镜透射谱线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其干扰发生的程度。结果表明,该方法消除了波动干扰影响,提高了测量棱镜消光比的精度。这一结果解决了空气隙型偏光棱镜消光比测量精度问题,同时对偏光棱镜的正确使用提供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消光比 曲线拟合 偏光棱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nm激光作用下碘乙烷的多光子电离解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娟 周留柱 +3 位作者 孔真真 刘冬梅 张树东 孔祥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0-1044,共5页
在800nm飞秒激光作用下对碘乙烷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碘乙烷分子的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MPI-TOF)质谱.光强指数分析表明母体离子主要发生3+3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根据部分碎片离子占总离子信号的百分比对激光... 在800nm飞秒激光作用下对碘乙烷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碘乙烷分子的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MPI-TOF)质谱.光强指数分析表明母体离子主要发生3+3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根据部分碎片离子占总离子信号的百分比对激光强度的依赖关系,讨论了碘乙烷的多光子电离解离机制,得出了C_2H_5I分子的多光子电离(MPI)属于母体离子离解阶梯模式.文中分析了母体离子在该波长下主要两条解离通道,其中C-I键的断裂为主要通道.应用高斯03在B3LYP/3-21G基组上计算了两条通道能量的变化,理论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多光子电离 碘乙烷 光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Wollaston式偏光棱镜分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敬顺 韩培高 +2 位作者 闫玉甫 吴福全 郝殿中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9-253,共5页
为了对一种修正式对称分束Wollaston棱镜的分束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利用折射定律和菲涅耳公式,以632.8nm波长为例,给出了出射光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随修正角、结构角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光强分束比随结构角的变化关系以及入射角对棱镜分束... 为了对一种修正式对称分束Wollaston棱镜的分束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利用折射定律和菲涅耳公式,以632.8nm波长为例,给出了出射光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随修正角、结构角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光强分束比随结构角的变化关系以及入射角对棱镜分束角和出射光束对称性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出射端面的修正可以实现Wollaston棱镜的严格对称分束;o光、e光分束角主要取决于棱镜结构角,受棱镜修正角影响较小;光强分束比随结构角的增大变化幅度较小;当光线以小角度入射时,入射角主要影响棱镜分束角对称性;入射角在-3°~3°之间变化时,两出射光线的不对称度小于6°,可以保证较好的对称分束效果。该研究为该棱镜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渥拉斯顿棱镜 入射角 结构角 分束角 分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aAs/GaAs/InGaP量子阱激光器的温度电压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金友 王海龙 +4 位作者 杨锦 曹春芳 赵旭熠 于文富 龚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1-976,共6页
研究了InGaAs/GaAs/InGaP量子阱激光器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流-电压特性,并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进行描述。实验所用激光器腔长为0.3 mm,脊条宽度为3μm。实验测量得到该激光器在15~100 K的电压温度系数(d V/d T)为7.87~8.32 mV/K,在100~300 ... 研究了InGaAs/GaAs/InGaP量子阱激光器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流-电压特性,并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进行描述。实验所用激光器腔长为0.3 mm,脊条宽度为3μm。实验测量得到该激光器在15~100 K的电压温度系数(d V/d T)为7.87~8.32 mV/K,在100~300 K的电压温度系数为2.93~3.17 mV/K。由理论模型计算得到该激光器在15~100 K的电压温度系数为2.56~2.75 mV/K,在100~300 K的电压温度系数为3.91~4.15 mV/K。在100~300 K,实验测量与理论模型计算得出的电压温度系数接近,理论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激光器的温度电压特性;但在15~100 K相差较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阱激光器 InGaAs/GaAs/InGaP 低温 温度电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角分束偏光棱镜分束角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永栋 吴福全 宁贵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2-405,共4页
为了了解微角分束偏光棱镜的分束特性,根据冰洲石晶体的光学性质以及光在棱镜入射与出射介面和棱镜中的传播方向,在光正入射的条件下,分析了棱镜的分束角随工作波长的变化关系;在工作波长一定的条件下,分析了入射角对棱镜分束角大小的... 为了了解微角分束偏光棱镜的分束特性,根据冰洲石晶体的光学性质以及光在棱镜入射与出射介面和棱镜中的传播方向,在光正入射的条件下,分析了棱镜的分束角随工作波长的变化关系;在工作波长一定的条件下,分析了入射角对棱镜分束角大小的影响及规律;设计了实验,对制作的棱镜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微角分束偏光棱镜的分束角随工作波长而变,且波长越短,分束角越大;在棱镜的主截面内,入射角由-20°~20°变化时,分束角呈非线性由小变大。这一结果对于微角分束偏光棱镜的设计和使用具有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学 偏振分束 分束角 入射角 工作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作用下3-甲基吡啶的多光子电离质谱研究
17
作者 孔真真 周留柱 +2 位作者 李文娟 张树东 孔祥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3-907,共5页
利用800nm的飞秒激光作为光源对3-甲基吡啶分子进行了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发现3-甲基吡啶为先电离后解离,并分析了可能的解离通道.在B3LYP/6-311G++(d,p)水平下,计算了各个解离通道所需的能量,与我们实验所得的各离子的光... 利用800nm的飞秒激光作为光源对3-甲基吡啶分子进行了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发现3-甲基吡啶为先电离后解离,并分析了可能的解离通道.在B3LYP/6-311G++(d,p)水平下,计算了各个解离通道所需的能量,与我们实验所得的各离子的光强指数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吡啶 飞行时间质谱 多光子电离 光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光棱镜晶体疖瘤缺陷对光束成像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孙山山 彭捍东 +2 位作者 王凤 孟鑫鑫 宋连科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78,共5页
为了检测冰洲石晶体内部的疖瘤缺陷及其对光束形貌的影响,通过常规偏光棱镜的设计形式制作了不同缺陷程度的测试样品,采用自制CCD光束光斑形貌测量实验系统,利用532.nm激光作为光源来扫描样品并采集其透射光斑图像,经MATLAB图像处理分... 为了检测冰洲石晶体内部的疖瘤缺陷及其对光束形貌的影响,通过常规偏光棱镜的设计形式制作了不同缺陷程度的测试样品,采用自制CCD光束光斑形貌测量实验系统,利用532.nm激光作为光源来扫描样品并采集其透射光斑图像,经MATLAB图像处理分析获得不同疖瘤的影响状况,以此来判定疖瘤的位置、大小及性质。结果表明,天然冰洲石晶体疖瘤缺陷存在几率非常高,除肉眼观察有疖瘤情况外,如果疖瘤够小,只能在此类仪器情况下发现的疖瘤,它对像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此类晶体是有利用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晶体 疖瘤 光斑形貌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区Be掺杂对1.3μm InAs量子点激光器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杜安天 曹春芳 +2 位作者 韩实现 王海龙 龚谦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0-456,共7页
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GaAs(100)衬底上生长了1.3μm InAs DWELL量子点激光器结构,研究了有源区Be掺杂对量子点激光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有源区进行Be掺杂可以有效降低InAs量子点激光器的阈值电流密度,提升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增加激... 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GaAs(100)衬底上生长了1.3μm InAs DWELL量子点激光器结构,研究了有源区Be掺杂对量子点激光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有源区进行Be掺杂可以有效降低InAs量子点激光器的阈值电流密度,提升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增加激光器的温度稳定性。研制的Be掺杂InAs量子点激光器的阈值电流降低到12mA,相应的阈值电流密度仅为100 A/cm2,激光器的最高输出功率达到183 mW,最高工作温度达到了130℃。这对InAs量子点激光器器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激光器 分子束外延 阈值电流密度 输出功率 特征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调Q全光纤激光器的发展评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尚连聚 杨秀芹 马任德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3,共4页
调Q全光纤激光器相比非全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和携带方便等潜在优点,并且主动Q开关的重复频率稳定、易于控制,所以全光纤化和主动Q开关的完美结合将引发调Q光纤激光器质的飞跃。在调Q全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历程中,布喇格光... 调Q全光纤激光器相比非全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和携带方便等潜在优点,并且主动Q开关的重复频率稳定、易于控制,所以全光纤化和主动Q开关的完美结合将引发调Q光纤激光器质的飞跃。在调Q全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历程中,布喇格光栅的出现是调Q全光纤激光器发展的重要一步,Q开关的光纤化更是关键的环节。目前,已光纤化的主被动Q开关均很常见,但主动光纤型Q开关技术并不成熟,或许将传统工艺上比较成熟的声光或电光Q开关光纤化是解决该问题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主动调Q 光纤型Q开关 全光纤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