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肺结核患者强化期痰涂片未转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博 李丽 +1 位作者 郑丽娟 刘学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81-988,共8页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强化期治疗后,痰菌未转阴的影响因素,为促进痰菌转阴、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强化期治疗后,痰菌未转阴的影响因素,为促进痰菌转阴、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登记报告的病原学阳性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共455例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糖尿病史等基本信息。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涂阳肺结核患者涂片未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强化期治疗,有299例患者涂片转阴,156例患者持续涂阳,转阴率为6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95%CI)=1.859(1.096~3.153)]、并发症[OR(95%CI)=1.855(1.117~3.082)]、痰液菌量++++[OR(95%CI)=3.529(1.063~11.715)]、低蛋白血症[OR(95%CI)=1.749(1.040~2.943)]、贫血[OR(95%CI)=2.398(1.412~4.070)]与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涂片转阴失败相关。结论:肺结核患者伴有糖尿病、并发症、痰液菌量++++、低蛋白血症、贫血会增加强化期痰涂片转阴失败的风险。及时识别、发现、纠正此类危险因素,有助于患者痰菌转阴,降低传播风险,避免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CR荧光探针技术用于结核病患者 早期诊断的多中心应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欧喜超 滕冲 +9 位作者 宋媛媛 郑扬 陈磊 朱俊 王建国 潘兆宝 康海涛 王彦 么鸿雁 黄飞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693,共7页
目的:评价新型PCR-荧光探针(DiagMed qPCR,简称“qPCR”)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中进行结核病诊断的可靠性,为其在结核病早期诊断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选择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周口市传染病医院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评价新型PCR-荧光探针(DiagMed qPCR,简称“qPCR”)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中进行结核病诊断的可靠性,为其在结核病早期诊断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选择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周口市传染病医院和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作为项目现场实施单位,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24年6—10月期间到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纳入患者送检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MGIT 960液体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qPCR检测。结果:最终纳入563例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涂片镜检阳性率为38.01%(214/563),液体培养阳性率为50.80%(286/563),Xpert检测阳性率为54.53%(307/563),qPCR检测阳性率为58.79%(331/563),qPCR检测阳性率和Xpert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液体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000,P<0.001;χ^(2)=9.468,P=0.003)。以液体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264/286)和75.74%(206/272),Xper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7%(255/280)和80.60%(216/268)。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qPCR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05%(328/482)和96.30%(78/81),Xpert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04%(307/472)和100.00%(78/78)。结论: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非常好的检测效能,可用于在重点人群进行结核病患者主动发现,在综合医疗机构和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患者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鉴别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 被引量:1
3
作者 管延羡 孙桂清 邢建华 《卫生经济研究》 2005年第9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会计制度改革 医院 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要素 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联合Xpert MTB/RIF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尹相玉 李金星 +2 位作者 马刚 刘文玉 蔡继飞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联合Xpert MTB/RIF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8例。采集研究对象的胸腔积液样本,然...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联合Xpert MTB/RIF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8例。采集研究对象的胸腔积液样本,然后利用样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胸膜活检及Xpert MTB/RIF。选取阳性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病理、胸膜Xpert MTB/RIF,以及后两种诊断方法联合诊断在阳性率方面的差异,并且观察研究对象的耐药性情况。结果:在利用胸腔积液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时,有4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5.13%;在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病理中,有59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75.64%;在胸膜Xpert MTB/RIF检测中,有55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70.51%;在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联合Xpert MTB/RIF检测中,有62例患者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79.49%。在耐药情况分析方面,经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显示,78例患者中有4例的检测结果呈阳性,为利福平耐药。结论: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时,采用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联合Xpert MTB/RIF的诊断方案,效果良好,这一诊断方案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突出,在早期分析利福平耐药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可以为患者制定抗结核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超声引导 胸膜活检 Xpert MTB/R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学东 陈士超 +3 位作者 杜然 张仁亚 姜慧峰 朱维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5-760,共6页
目的探讨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myoepithelioma/mixed tumour of soft tissue,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6例M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MMT中男性3例... 目的探讨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myoepithelioma/mixed tumour of soft tissue,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6例M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MMT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11~63岁,平均44岁。肿瘤直径2—17.5cm,平均6.5cm。免疫表型:75%(3/4)表达CK,100%(4/4)表达vimentin,66.7%(2/3)表达S-100,50%(2/4)表达GFAP,100%(3/3)表达EMA,(0/4)不表达SMA。6例MMT随访时间5—10年,3例局部复发,1例复发且发生肺转移,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临床上,MMT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持续数周至数年,偶有局部疼痛。多发生于成人,男女比例大致相同。肿瘤境界清楚,绝大多数肿瘤位于四肢皮下或深部的筋膜下软组织。组织学上,MMT类似于涎腺的多形性腺瘤,含有不同比例的上皮和(或)肌上皮成分,间质玻璃样变或为软骨黏液样。大部分MMT为良性行为,但少数可局部复发和转移,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肌上皮瘤 混合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上皮性肿瘤中PD-L1与MM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萍 候倩 +4 位作者 蔡晓珊 徐国栋 马昊 王慧 张云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0-963,共4页
目的探讨PD-L1、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在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TET标本60例,其中胸腺瘤46例,胸腺癌1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和MMR蛋白的表达。结果60... 目的探讨PD-L1、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在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TET标本60例,其中胸腺瘤46例,胸腺癌1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和MMR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TET中PD-L1阳性率为58.33%,PD-L1在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其他类型胸腺瘤(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临床特征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TET中11例MMR蛋白缺失,以MLH1和PMS2联合缺失为主。MMR蛋白缺失在A型胸腺瘤中高于其他类型胸腺瘤和胸腺癌(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临床特征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与MMR蛋白缺失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PD-L1表达与TET组织恶性程度高相关,MMR蛋白缺失主要为A型胸腺瘤;PD-L1表达与MMR蛋白缺失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性肿瘤 MMR PD-L1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监测早期组织缺氧的方法——无囊胃张力计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卫平 方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2期743-746,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张力计法监测胃粘膜早期缺血。方法:病人分为I(n=20,NYHAI级),I(n=20,NYHAII级)和II(n=10,NYHAIV级)组。在I和I组各分为Ia(n=10)、Ib(n=10)和Ia(...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张力计法监测胃粘膜早期缺血。方法:病人分为I(n=20,NYHAI级),I(n=20,NYHAII级)和II(n=10,NYHAIV级)组。在I和I组各分为Ia(n=10)、Ib(n=10)和Ia(n=10),Ib(n=10)两组。病人放置胃管。在Ib组和Ib组放置特殊的漂浮导管,连续测定心输出量。所有病人于注入40ml空气平衡30分钟后,抽取胃内气体测定二氧化碳分压。在Ia、IIa组和II组,于平衡开始和30分钟时测胃内气体二氧化碳分压(PiCO2)并计算其平均值。在Ib和IIb组,分别于平衡开始、15分钟和30分钟,测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3组间血流动力学状态存在明显差别。在I、I和II组,Pi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值(Pi-CO2/PaCO2)随NYHA分级而增加(P<0.001)。在Ib和IIb组,病人氧供与氧耗高度相关,同时病人的氧耗与其PiCO2/PaCO2比值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①此法可以早期监测组织缺血。②PiCO2/PaCO2比值可预示病人的氧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张力计 无囊胃张力计 组织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
8
作者 闫振武 李淑华 王秀琴 《医药导报》 CAS 1995年第6期255-256,共2页
本文报告汉防己甲素、硝苯地平、尼可地尔、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对门脉高压的降压作用效果.
关键词 药物疗法 门脉高血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瑜 唐艳华 +3 位作者 王海屹 王英伟 叶慧义 袁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腹膜后(包括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资料,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钙化、囊变及坏死、病灶强化幅度、病... 目的探讨儿童腹膜后(包括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资料,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钙化、囊变及坏死、病灶强化幅度、病变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征象。结果 6例肿瘤均单发,3例位于腹膜后,3例位于肾上腺区,肿瘤大小平均为(7.7±5.1)cm。6例病灶CT平扫相对肌肉呈均匀低密度,CT值为(36±8)HU,1例合并细粒样钙化。所有病灶未见囊变或坏死。增强扫描1例动脉期轻度强化,5例未见明显强化,实质期6例病灶呈不同程度的轻、中度强化,增强幅度相对于平扫CT,CT值增加(23±9)HU。结论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边界清晰、密度较低、轻至中度渐进性强化的良性肿瘤,把握其影像特点有助于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神经节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住院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状况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于佳佳 李亮 +54 位作者 杜建 陈鸿雁 刘健雄 马金山 李明武 秦敬民 舒薇 宗佩兰 严晓峰 张义 董永康 杨之怡 梅早仙 邓群益 王璞 韩文革 吴妹英 陈玲 赵新国 谭雷 李福建 郑超 刘宏伟 李昕洁 阿尔泰 杜映荣 刘风林 杨松 崔文玉 王全红 陈晓红 韩骏峰 谢清尧 冯燕梅 刘文玉 唐佩军 张建勇 郑建 陈大为 姚向阳 任彤 李艳 李媛媛 吴磊 宋强 杨梅 张健 刘媛媛 郭述良 严琨 沈兴华 雷丹 张艳丽 康万里 唐神结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63-569,共7页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由参加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15省21家医疗机构360187例住院肺结核患者...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由参加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15省21家医疗机构360187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结核病灶累及部位等信息,比较分析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360187例肺结核患者中,男238910例(66.33%),女121277(33.67%),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47(28,62)岁;42987例(11.93%)并发肺外结核,并发率依次为结核性脑膜炎[2.72%(9809例)]、颈部淋巴结结核[1.93%(6966例)]、结核性腹膜炎[1.59%(5733例)]、结核性心包炎[0.94%(3399例)]、肠结核[0.94%(3380例)]等。男性肺结核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多浆膜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胸壁结核的并发率分别为2.44%(5829例)、1.44%(3429例)、1.41%(3376例)、0.90%(2138例)、0.75%(1791例)、0.67%(1604例)、0.64%(1522例)、0.60%(1438例),均明显低于女性[分别为3.28%(3980例)、2.92%(3537例)、1.94%(2357例)、1.04%(1261例)、0.90%(1093例)、0.79%(960例)、0.76%(924例)、0.66%(805例)](χ2=215.235,930.541,144.480,18.061,23.272,16.442,18.585,4.976;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1~岁组至≥65岁组)肺结核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多浆膜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胸壁结核、咽喉结核的并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70.549,2939.502,1830.620,673.372,115.428,319.078,52.512,19.308,439.177,136.619;P值均<0.05)。除胸椎结核的并发率未呈现出随年龄变化的趋势(χ趋势2=0.814,P=0.367),结核性心包炎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χ趋势2=62.087,P<0.001)外,其他肺外结核的发生率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OR(95%CI)=1.325(1.297~1.353)];其他各年龄组风险均高于≥65岁年龄组[1~岁组、15~岁组、25~岁组、35~岁组、45~岁组、55~岁组的OR(95%CI)值分别为:4.995(4.655~5.360)、2.481(2.397~2.568)、2.053(1.982~2.126)、1.683(1.619~1.749)、1.276(1.228~1.326)、1.109(1.067~1.153)];在控制了性别的影响后,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OR(95%CI)=0.817(0.812~0.821)]。结论肺结核患者可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和肠结核等多种肺外结核;且并发肺外结核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并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肺外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因果律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曲向阳 孙淑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9-339,共1页
慢性肾炎患者尿液中的蛋白尿通常为持续性的轻、中度蛋白尿,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者较少.适合用激素治疗者较少。目前对慢性肾炎的治疗临床多采用单纯服用西医,但疗效不理想,预后较差。为了更好的治愈慢性肾病,尽可能减轻... 慢性肾炎患者尿液中的蛋白尿通常为持续性的轻、中度蛋白尿,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者较少.适合用激素治疗者较少。目前对慢性肾炎的治疗临床多采用单纯服用西医,但疗效不理想,预后较差。为了更好的治愈慢性肾病,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医学中,医生们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笔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益肾化湿颗粒治疗,中药的辨证施治配合西医对症治疗,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观察 慢性肾炎 大量蛋白尿 临床医学 肾病综合征 激素治疗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可舒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明信 翟宝伟 +2 位作者 魏燕妮 王阿兰 李道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93-2895,共3页
目的探讨心可舒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溶栓条件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心可舒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溶栓条件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非心可舒组19例和心可舒组19例,均应用尿激酶溶栓(2.2万U/kg),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等常规治疗,停服口服降糖药,应用诺和灵30R皮下注射调节血糖水平。心可舒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心可舒,4片/次,3次/d。另选择同时期体检的健康者23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入院14 d、入院28 d,对照组于体检时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MMP-9、CRP水平。结果入院时,3组血清MMP-9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可舒组和非心可舒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 d,心可舒组与非心可舒组血清MMP-9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8 d,心可舒组血清MMP-9和CRP水平较非心可舒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心可舒可抑制炎性因子MMP-9和CRP分泌,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可舒 糖尿病 2型 心肌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8
13
作者 徐庆东 贺光辉 +1 位作者 宋磊 武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对30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30例有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和超敏C-反应蛋白量测定。结果3组... 目的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对30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30例有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和超敏C-反应蛋白量测定。结果3组受检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内膜粗糙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硬化斑块的性质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无症状性脑梗死有一定的相关性;超敏C-反应蛋白能较准确地反映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9例耐药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艳 于志勇 +1 位作者 尹红义 韩玉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耐药肺结核 X线检查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内小结节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志杰 刘倩 +2 位作者 冯桂新 李同源 王永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77-1678,共2页
目的探讨肺内小结节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4例肺内小结节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中肺恶性肿瘤60例(占48.4%),肺良性肿瘤16例(占12.9%),肺结核球48例(占38.7%)。无症状者90例(占72.6... 目的探讨肺内小结节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4例肺内小结节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中肺恶性肿瘤60例(占48.4%),肺良性肿瘤16例(占12.9%),肺结核球48例(占38.7%)。无症状者90例(占72.6%);偶有咳嗽、咳痰者34例(占27.4%),其中仅有咳嗽、咳痰者22例(占17.7%),伴痰血或咯血、胸背痛、低热、盗汗等症状者12例(占9.7%)。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实验阳性31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14例,良性疾病17例(结核12例,其他5例)。良性肿瘤多位于中叶或舌叶,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患者(10/16,62.5%)比例高于恶性肿瘤患者(6/16,37.5%)。结论胸部影像(计算机X线、CT)表现结节边界清、密度均匀,提示良性肿瘤,且多发于中叶或舌叶;结核多见下叶,并有钙化;恶性肿瘤多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有毛刺、分叶、胸膜皱缩等。对于肺内小结节高度怀疑结核患者,可考虑诊断性治疗;对肺内小结节行抗炎治疗2~4周或抗结核治疗4周无变化者,均应给予手术切除达到明确诊断和根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肺肿瘤 肺结核球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苑芳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31-2833,共3页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CHD)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Fas(CD95)、FasL(CD17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CHD患者12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4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选健康体检者45例...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CHD)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Fas(CD95)、FasL(CD17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CHD患者12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4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选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别在常规CHD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注射液60 mg,1次/d,共2周。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Fas(CD95)、FasL(CD178)表达。结果:治疗前后4组外周血T细胞及亚群FasL的表达无差异。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治疗前CHD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亚群Fas表达上调(P<0.05),与SAP组相比,UA组和AMI组的Fas表达上调(P<0.05),与UA组相比,AMI组的Fas表达上调(P<0.05)。3组CHD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及亚群表达下调,SAP组和AMI组、UA组和AMI组的T细胞及亚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可能通过阻断Fas-FasL结合,从而抑制活化的CHD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但其机制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丹参酮 FAS 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5年住院肺结核病人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文革 韩玉庆 周春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S1期80-81,共2页
目的:了解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000—2005年住院肺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核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病人,并对全部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株鉴定及5种抗结... 目的:了解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000—2005年住院肺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核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病人,并对全部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株鉴定及5种抗结核药物(INH、RFP、PAS、SM、EMB)的耐药测试。结果:培养分枝结核杆菌2790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病人 初始耐药 耐药率 耐多药 住院治疗 耐药菌株 获得性耐药 流行病学 情况分析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igs综合征长期误诊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国儒 段胜利 +1 位作者 叶丽杰 王国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8-368,共1页
关键词 MEIGS综合征 卵巢肿瘤 胸液 腋液 误诊 妇科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大量胸腔积液抽液前后心电图改变(附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祥勤 武传玲 李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66-67,共2页
本文对26例中大量胸腔积液抽液前后心电图改变进行了观察。其结果,抽液前后平均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单纯左侧胸腔积液平均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抽液前后平均心电轴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本文对26例中大量胸腔积液抽液前后心电图改变进行了观察。其结果,抽液前后平均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单纯左侧胸腔积液平均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抽液前后平均心电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单纯左侧胸腔积液平均心电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抽液前后Rv5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单纯左侧胸腔积液RV5有显著性差异(P<0.05)。5例老年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中青年患者心电图改变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胸膜结核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656与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体外协同抗脓肿分枝杆菌的活性研究
20
作者 郭海萍 陈磊 +2 位作者 霍凤敏 逄宇 李姗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评价3-氨甲基-4-卤代苯并恶唑类化合物GSK656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16-2018年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共80株,包括脓肿分枝杆... 目的评价3-氨甲基-4-卤代苯并恶唑类化合物GSK656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16-2018年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共80株,包括脓肿分枝杆菌30株,堪萨斯分枝杆菌7株,胞内分枝杆菌37株,鸟分枝杆菌5株和偶发分枝杆菌1株;将30株脓肿分枝杆菌纳入本研究。用微孔阿尔玛蓝检测法(MABA法)测定GSK656、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棋盘稀释法检测GSK656分别与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时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克拉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为0.031~16mg/L,其耐药率为10.0%(3/30)。阿奇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为0.125~64mg/L,其耐药率为30.0%(9/30)。GSK656对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mg/L和2mg/L。在GSK656-克拉霉素联合中,6株(20.0%,6/30)表现为协同作用,23株(76.7%,23/30)为无关,1株(3.3%,1/30)为拮抗;在GSK656-阿奇霉素联合中,3株(10.0%,3/30)为协同,18株(60.0%,18/30)为无关,9株(30.0%,9/30)为拮抗,GSK656联合克拉霉素组与GSK656联合阿奇霉素组的联合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0,P=0.018)。结论GSK656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脓肿分枝杆菌的活性。GSK656联合克拉霉素组与GSK656联合阿奇霉素组的联合效应有差异,其中拮抗效应在GSK656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时更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K656 抗菌药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药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