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吴茱萸次碱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室肥厚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张婧怡
林淑娴
李利生
吴芹
孙安盛
-
机构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贵州省基础药理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贵州省肿瘤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5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60528)
-
文摘
目的研究吴茱萸次碱(Rut)对腹主动脉缩窄(AAC)大鼠左室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制备腹主动脉缩窄左室肥厚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Rut小、中、大(10,20,40 mg·kg^(-1)·d^(-1))剂量组,每组10只。于造模手术次日,Rut灌胃给药,连续4周,假手术和模型组灌胃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最后一次给药后8 h,BL-420 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量大鼠左心室血流动力学,记录大鼠体质量(BW),测量左室质量(LVW),计算左室肥厚指数(LWHI),行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的改变。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心房利钠因子(ANF)、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KP-1和p-ERK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LVW和LWHI明显增加(P<0.01),伴左室压力上升或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显著降低(P<0.01),心肌病理学损伤和ANF mRNA表达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Rut中、大剂量组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LWHI明显降低(P<0.05)、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明显降低(P<0.05),±dp/dt_(max)升高(P<0.01)。Rut中、大剂量还能下调ANF、ERK2 mRNA和ERK2蛋白的表达,上调MK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Rut小剂量组大鼠各项检测指标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ut能明显防治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左室肥厚,其作用机制至少部分与其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
关键词
吴茱萸次碱
左室肥厚
腹主动脉狭窄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
-
Keywords
Rutaecarpin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bdominal aorta coarctatio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2
-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药物性肝损害65例分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桑林涛
鞠学军
鞠学涛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531-532,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65例药物性肝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肝损害发生于用药后1周内2例(3.1%),1~4周内的22例(33.8%),>4周37例(56.9%),未记录者4例。抗结核药39.5%,中草药12.5%,抗感染药9.9%,胃药5.3%,皮肤科药物8.9%,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抗痛风药物8.5%,治疗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药物3.3%等。HBsAg阳性者及HBVDNA含量高者更易发生重症药物性肝炎(P<0.05)。人工肝支持治疗重症药物性肝炎,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6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查与病毒性肝炎相似,34例曾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经过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病情痊愈者31例,好转者29例,未愈者2例,病死3例。结论影响药物性肝炎的因素有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并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含量等。肝损害多发生于用药4周后,可能与发病隐匿、发现较晚有关,但也提示既往经典诊断标准可能有不完善之处。
-
关键词
肝损害
药物性
临床研究
-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昂丹司琼预防恶性肿瘤化疗诱发恶心呕吐60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林海荣
仲秋月
段效勇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0期624-624,共1页
-
-
关键词
昂丹司琼
肿瘤
恶心
呕吐
恶性肿瘤
化学疗法
-
分类号
R975.4
[医药卫生—药品]
R730.5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索拉非尼致晚期肝癌患者典型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刘朋川
徐其奇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14-2914,共1页
-
文摘
患者,男,48岁。2012年5月5日体检B超检查发现:肝脏右叶3.7 cm×3.0 cm大小低回声,形态欠规则,回声欠均质,内见血流信号。腹部CT示:肝脏形态不规则,右叶下部见低密度影,边界不清。考虑为肝癌。于2012年5月8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肝癌。于2012年5月14日行右肝联合肝段切除术。
-
关键词
晚期肝癌患者
不良反应
索拉非尼
肝脏形态
北京协和医院
肝段切除术
B超检查
血流信号
-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灭菌粉末致过敏性休克1例
- 5
-
-
作者
张敏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206-1207,共2页
-
文摘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8岁。因脓血便2个月余于2015年12月1日入院。入院诊断:直肠肿物。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未行系统治疗。否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疾病史;
-
关键词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药品
-
分类号
R979.5
[医药卫生—药品]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